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9-20 14:06
鄌郚总编

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

    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
    潍坊自古以来重文尚武、礼法兼顾、文脉绵长、传承有序,具有众多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浓郁的民俗文化传统,是我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融合发展的民俗风情区域之一。2010年11月,潍坊市全境经原文化部批准设立为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下简称保护区)。2019年12月,保护区通过验收去掉实验二字,由文化和旅游部更名公布为国家级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
    薪火相传,美美与共,十年非遗生动实践,保护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理念导航、规划落地、夯实基础、全民参与”建设思路引领下,保护区坚持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非遗融入现代文创产业、非遗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非遗融入文化旅游的建设理念,探索形成了个性鲜明、富有成效的保护区建设模式,在项目保护、生态优化、设施建设、制度制定、机制形成以及与现代生活融合接轨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逐步呈现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社会景象,为可持续性发展不断激发出新的创造活力。
    本期撰稿:刘燕 赵春晖
    主编:马道远 副主编:李海滨
    值班主任:王兵 美编:许茗蕾
    校对:封敏(A01-A03)曾艳(A04-A05)代进(A06-A08)
    -
    文脉绵长提升生活温度
    -
    有悠久历史的潍河,孕育了潍坊地区最早的农耕文明,后经长期积淀和不断融合,形成了丰富的潍水文化。经过多年发展,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已建成311个规范化非遗项目传习所,对六十多个非遗濒危项目进行了有效抢救。
    -
    潍水文化历史悠久 资源丰厚弥足珍贵
    潍坊位于山东半岛中部,与青岛、日照、淄博、烟台、临沂等地相邻,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的重要交汇处。区域内形成了南为丘陵、中属平原、北滨海洋的地貌。区域内获命名的有国家森林公园5个、国家级或国家级湿地公园10个、国家地质公园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
    贯通潍坊南北的潍河(古称潍水)是一条有悠久历史的母亲河,潍水冲积扇上所形成的平原沃土孕育了潍坊地区最早的农耕文明,后经长期积淀和不断融合,形成了包容性强、个性突出、内涵丰富的潍水文化。时至今日,潍坊既有大量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难以数计的与当地民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年画、古琴、茂腔、核雕、剪纸、泥塑等民间艺术千百年来世代相传,至今仍以独特的文艺神韵伫立于民族艺术之林。潍水文化所蕴含的农耕文化、渔盐文化、手工文化、蚕丝文化、集贸文化和庭院文化至今仍然传承有序,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文化生态,具有半岛性复合型的文化特征,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一个历史悠久、传承至今的区域文化类型。
    保护区行政区划为:以潍坊市行政区域所属的奎文、潍城、寒亭、坊子4区,青州、诸城、寿光、高密、安丘、昌邑6市,昌乐、临朐2县为地缘范围。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域,保护区内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遗产项目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6项,其中民间文学3项、传统音乐1项、传统戏剧1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2项、传统美术5项、传统技艺3项、民俗1项。省级代表性项目72项,市级代表性项目276项,县级代表性项目1226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9名,其中传统美术5人,传统技艺2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4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89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273名。
    保护区有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6处(寒亭区、青州市、临朐县、诸城市、高密市、昌邑市龙池镇)、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潍坊杨家埠民俗艺术有限公司)、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7个(潍坊杨家埠民俗艺术有限公司、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高密市红高粱民间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潍坊鸢都嵌银厂、安丘市董家骨科诊所、潍坊海孚丝绸有限公司、青州隆盛糕点厂)。
    -
    实施“潍水记忆”工程 推进保护区建设
    潍坊市人民政府2011年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相关的规划建设工作开始启动。《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于2013年5月通过文化部审批,当年9月建设专项资金拨付后,保护区建设全面展开。自保护区设立以来,总体规划相关内容就纳入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总体规划依据历史文化特征及地形地貌确立的“一轴、两翼、十片区”(以白浪河主干线为轴心,潍汶河、弥河流域为两翼,和与其相连的10个文化特征片区所形成的重点整体性保护区域)的大区划建设,成为各县市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以民间传统工艺为核心的文创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第二十四章提出:实施“潍水记忆”工程,推进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促进区域开发建设与文化传承保护相协调。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推介,推动潍水文化全面走出去。
    为此,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设立非遗科,在市文化馆设立市级非遗保护中心,专门从事保护区相关工作;组织成立潍坊市非遗保护协会,协调社会力量协助非遗保护部门开展工作。县市区中,青州市成立了专门的非遗中心,其他县市区在其文化馆内设立了县级非遗中心,昌邑市成立了县级非遗协会。潍坊市成立了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志愿服务平台,现有志愿者1000余人,由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传承人以及非遗相关工作人员组成,从事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等相关公益活动。
    近年来,保护区利用传统民俗节庆、文化遗产日等节点举办各类民俗活动,组织表演类非遗项目下乡表演。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次年二月初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据不完全统计,保护区平均每年较大规模的展示活动近百项,参与人数达数千人,主要包括茂腔、东路大鼓、肘鼓子戏、小章竹马、地秧歌、撅灯官、月宫图、荷花秧歌、潍县锣鼓等表演类非遗项目下乡表演,进行文化惠民活动,平均每年为群众表演2000余场。
    保护区还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积极开展以非遗保护传承为主题的各种展示传播活动,对每年的活动都进行了特别设计和积极组织。这些活动主题明确、形式多样,深受群众关注,参与性很高,累计参与民众达数十万之多。在各县市区也分别举办了非遗专题讲座、传统手工艺比赛、非遗进校园传承、非遗保护成果展板展示、公益培训等活动。
    -
    抢救非遗濒危项目 保护传承全面展开
    保护区设立以来已建成311个规范化非遗项目传习所,14个非遗传承示范基地、29个非遗校园教育传承实践基地,30处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非遗综合性传习中心,打造了杨家埠民俗大观园、高密东北乡红高粱影视基地、中国现代风筝产业基地、景芝酒文化展示中心、青州宋城文化园区等20多个以非遗展示传习为主题的大型文化园区,建成了潍坊风筝博物馆、青州市非遗博物馆、潍坊红木嵌银博物馆等30余个非遗综合性专题博物馆、展示厅。
    已建设综合性传习中心、场馆30个,包括潍坊风筝传习中心、寿光盐文化传习中心、昌邑丝绸综合性传习中心、安丘酒文化传习中心、滨海文化传习中心、奎文手工艺传习中心、潍城民间手工艺传习中心、青州花毽综合传习中心、高密扑灰年画综合传习中心、诸城派古琴艺术综合性传习中心、临朐手绘年画综合性传习中心、坊子风筝文化综合性传习中心等。建设了具有传统文化风格的十笏园文化街区,街区内融聚了博物馆、美术馆、郑板桥纪念馆、非遗孵化器、大师工作室、民间工艺一条街等众多的传统文化项目。
    非遗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全市普遍开展了文化资源普查,收集整理非遗资源线索两万多条,整理各类项目两千多项,从整体上掌握了保护区文化资源基本状况。
    保护区对诸城派古琴、潍坊核雕、高密茂腔、青州八角鼓、郭家庄大秧歌等六十多个非遗濒危项目进行了有效抢救。采取口述史调查记录、传承人培训带徒、项目资金扶持等相关措施,先后启动了濒危项目抢救性保护工程。在2015年启动了口述史调查记录工程,对潍坊核雕、诸城派古琴、潍坊刺绣、潍坊仿古铜、青州八角鼓、潍坊嵌银髹”等三十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项目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和记录,并通过技艺推广、公益培训、市场营销等措施,使一些濒临失传的项目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
    非遗培训积累后备人才
    张云祥(右)正在教庚子渝年画。
    潍绣传承人李银凤展示刺绣工艺。本报记者 张驰
    古琴传承人马荣盛(右)指导学员弹古琴。
    潍坊市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所原所长季乃仓(右)在教学员年画。
    “九千绣花女”培训、年画免费培训班、核雕免费培训、古琴传习课堂……近年来,我市着力打造潍水文化城市品牌,推出一系列非遗公益培训活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更加深入群众,传承效果更加突出。通过公益培训,为潍坊的非遗传承积累大量的优秀人才,为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文化凝聚力。
    -
    传承人手把手教学 潍坊刺绣再现活力
    历史上的潍坊手工业发达,曾被誉为北方的“小苏州”。明朝时潍坊地区的民间刺绣十分普遍,到了清朝,潍绣得到了极大发展,潍县当时即有“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之说。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和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潍坊一度难觅穿针引线的“绣花女”,作为鲁绣代表的潍坊刺绣陷于濒临失传的窘境。
    2015年1月,我市首次实施“九千绣花女”潍坊刺绣培训工程,由省级刺绣代表性传承人丁培玲、李素贞和潍坊刺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银凤以及潍坊刺绣名师田梅英负责教学。该培训工程旨在恢复民间传统文化记忆,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回归民众生活,重现潍坊昔日九千绣花女的景象,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发展。
    今年43岁的徐宁是潍坊市工艺美术服务部的一名工作人员,从小就喜欢刺绣,成年后,她一直想拜师学艺,但一直找不到门路。得知第一期“九千绣花女”培训工程的消息后,徐宁特别兴奋,早早地报了名。通过学习,她掌握了更专业的刺绣知识,针法、色彩、构图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2015年6月,“九千绣花女”培训工程第一批学员毕业。为全面展示学员们的技艺,我市举办了“指尖上的记忆”首届潍坊刺绣传习作品比赛,广泛征集民间刺绣作品,徐宁的《荷花翠鸟图》在比赛中获得金奖。
    学成后的徐宁不忘传承,开始手把手教学生。现在的她是“九千绣花女”培训工程的负责人,自实施至今,该工程共培训2000多名学员,让潍坊刺绣后继无人、濒危的传承状况得到改善,为潍坊刺绣日后的普及与繁荣积累了大量的后备人才。
    李银凤是潍绣薪火传承人中的佼佼者,也是“九千绣花女”培训工程的主讲老师,她的作品斩获多项国家级、省级金奖。她对刺绣有着新的思考,希望让刺绣这一传统工艺重新回到生活,让潍坊刺绣从高高在上的神坛走入“寻常百姓家”。
    -
    遴选30位年画学员 专家集中培训指导
    走进十笏园非遗空间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展区,五颜六色的年画,各式各样的年画木版,让人应接不暇。在展区的一角,潍坊木版年画领军人物张运祥正在教学生们画年画。53岁的张运祥自幼跟父亲学习传统木版年画制作工艺,擅长年画刻版与创新,至今已从事年画创作39年。
    “这里用笔要轻一点儿,这样画出来的年画才更逼真。”张运祥正在指导学生庚子渝。今年9岁的庚子渝每周末都会来上课,她画的是一幅《喜报三元》,寓意学业有成。“开学第一周画这幅画,寓意特别好。”庚子渝说,通过学习年画,她了解到了很多潍坊年画知识和潍坊的历史文化。
    为了让年画得到更好的传承,我市于2017年9月举办了国家艺术基金——潍坊年画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培训班,30位全国遴选出来的学员在潍坊市美术馆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集中培训,为潍坊年画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化提升注入了新的血液。
    这次培训班中国美协会员、潍坊市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所原所长季乃仓也参与其中。由于学员们的基础不一样,季乃仓因材施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对一指导。
    季乃仓说,目前从事年画创作的多是50岁以上的人,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出现了缺乏传承人才的困境。潍坊年画艺术人才创作培养是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有助于促进潍坊地区文化事业,有助于构建艺术家、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及行业协同创新机制,推动杨家埠年画可持续发展。
    今年31岁的于正园参加了当年的培训班。于正园家住奎文区,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版画专业,一直从事少儿美术培训。他在培训班上感受到了潍坊浓厚的传统民俗文化氛围,学到了很多年画知识。培训结束后,他把培训班学到的知识教给孩子们,让他们从小了解潍坊的传统文化。
    -
    践行“四个融入”理念 非遗项目焕发生机
    近年来,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探索促进国家级保护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效途径,践行非遗融入现代生活、非遗融入现代文创产业、非遗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非遗融入文化旅游“四个融入”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保护区建设模式。通过刺绣、核雕、古琴、年画等多项培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更加深入群众。
    潍坊核雕曾因传承人老化和减少,年轻人不愿意学,市场价格低而一度濒危。近年来,我市实施核雕振兴计划,通过资金扶持、技艺培训、赛事带动、展览推广、免费培训、学术研讨及传习所建设等有效措施,提高了核雕艺人的社会地位和核雕文化的影响力,吸引了艺术品市场对核雕作品的关注度和价值投资,使核雕艺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短短几年,核雕艺人队伍从寥寥数人发展到400多人,核雕价格翻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核雕领军人物年收入达百万以上,核雕市场每年成交额达到近千万元,潍坊核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
    潍坊市古琴协会会长、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传承人马荣盛自2016年长期举办古琴免费传习课堂,每期30名学员,期期爆满,每年培训学员500人以上。
    另外,潍坊市文化馆全年常态化开展各类公益培训班,涵盖葫芦丝、声乐、书法、钢琴、朗诵、快板、国画、手工剪纸、二胡、古筝、围棋、趣味英语12个艺术门类,使一些项目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
    薪火相传非遗扎根校园
    风筝传承人王永训传授潍坊风筝技艺。
    潍坊聋哑学校学生学习核雕技艺。
    《花棍舞》已成为我市高新区清平小学的特色体育活动。
    诸城市文化路小学为学生安排了诸城派古琴课。
    为充分发挥我市文化资源优势,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增强孩子们的民族文化认知,近年来,我市加大力度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每年有数十万中小学生参加学习。同时,还在潍坊聋哑学校和潍坊商业学校开设非遗专业课程,致力于潍坊非遗工艺的研究和创新。
    -
    开设非遗教学课 大师带徒式孵化
    在潍坊聋哑学校,数十名学生正在陶艺、剪纸、布艺、刻瓷等不同的非遗工艺作坊内聚精会神地制作工艺品。教室非常安静,偶尔会听到机器打磨木头或剪刀剪纸发出的轻微声音。
    潍坊聋哑学校过去和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一样,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无法赋予学生与社会需求、自身就业需要相适应的能力。从2006年起,该校尝试开设刻瓷、装裱等工艺课程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在非遗课程资源建设、非遗教学实践创新以及非遗教学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长达多年的探索。
    2014年9月,该校开设了风筝扎制、面塑、烙画、刺绣、核雕、陶艺、剪纸、布艺、红木嵌银、刻瓷、装裱11个项目课程,并按照职业教育要求将社团课程升级为专业课程,编写了风筝扎制等11门课程的教学标准。2017年3月,该校成功申报了富有地方非遗特色的特教中职工艺美术专业,实现了非遗教学的专业化。
    通过在校学习,多数学生掌握了一门以上的手工艺技能,这些学生在寂静中收获了技艺,增加了生活的自信。学校在潍坊十笏园文化园区内联合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建立了“潍坊聋校青年聋人非遗传承基地”,对即将毕业和已经毕业的适合从事非遗行业的学生进行大师带徒式的孵化,在技艺学习、产品营销、参赛参评等方面全面指导,使之度过2-3年的孵化期,成功在行业内立足。目前,该校毕业学生从事非遗手工艺行业人数占比30%。
    潍坊聋哑学校非遗课程创新实践为特教学校非遗进校园、听障学生技能培养途径创新等方面提供了范例。目前,已有22所国内特教学校前来考察学习,陕西宝鸡、山东枣庄等特教学校分别推广借鉴了该校非遗课程教学的支撑体系建设、非遗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创新模式等成果。
    潍坊商业学校也设立了非遗教育第二课程,引进了十个非遗项目并制定了教学课程,成立了潍坊传统工艺创意设计工作室,致力于潍坊传统工艺的研制创新。
    -
    薪火工程五年规划 培养非遗传承人
    2017年9月份,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潍坊市教育局在全市启动实施校园非遗传承教育“薪火工程”,并制定了《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教育“薪火工程”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规划时间为五年。
    《方案》要求,推进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鼓励学校聘请传统武术和民间游艺传承人开设传统健身课程,组建校园武术队和游艺竞技队,传承传统武术,强壮学生体魄。鼓励并推进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传带教,在有条件的学校成立剪纸、面塑、年画、核雕、泥塑、布艺、戏曲、曲艺、器乐、舞蹈等传习点,通过近距离的观摩体验,增强少年儿童的传统文化记忆。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学校职能需要出发,开足开好艺术课程,建立以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民间舞蹈、传统音乐、手工制作等的美育课程体系,共同推进地方戏曲、传统艺术、优秀传统文化等教材体系建设。
    在潍坊聋哑学校、潍坊商业学校等具有职业化教育功能的中专、大专院校实行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特点的非遗项目教学,探索传统工艺“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非遗传承人,解决非遗传人断层问题,帮助学生从技艺传习向从业谋生发展,实现文化资源向生产力的转化。
    市文化部门按照非遗分类编印一套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民间文化丛书《记忆潍坊》向学校发放,让孩子通过阅读了解潍坊的历史由来,传承先辈的精神记忆,留住美丽的“乡愁”。五年内要在全市普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非遗传承教育活动,打造一批具有实践意义的校园传统文化活动品牌。自2017年起,在全市分批组织评选100个“传统文化特色名校”和100个“非遗校园传承教育示范基地”活动,对在传统文化校园传承教育方面成果突出的学校进行表彰。
    -
    非遗项目进校园 29所学校建基地
    截至目前,保护区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校园设立非遗传承展示厅,定期组织非遗传承人在校园进行项目传习,编写《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教材》及民间文化校本课程,并在中小学中推广使用。在一千余所中小学开设了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武术教学,每年有数十万中小学生参加非遗学习教育活动。建立了非遗传承教育基地作为校园传承教育的示范点,已命名公布奎文区育华学校、高新区清平小学等29所学校为非遗校园教育传承实践基地。
    全市中小学通过校本课程设置普遍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教育活动,各学校分别按照进校园项目编写了课程教材,配备了教学老师。全市中小学编印非遗教材课本达三千多种,如市非遗保护中心2013年编辑出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教材》(传统工艺、民间文学共三册),高新区清平小学编印的《花棍舞教程》,潍城教研室编印的泥塑、剪纸、面塑等10套教程读本,以及《剪纸教程》《阴阳鼓课程》《东镇文化篇校本教材》等三十余部民间文化校本课程在中小学校中推广使用。诸城舜王街道诸冯学校依据学校实际,组织人员研究开发了《舜文化与诸城名人》《大舜传说》《大舜与大舜文化》等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创新教育方式,扎实开展孝德教育。对于教师配置,多数学校采取聘请代表性传承人首先对教师进行培训,然后由教师对学生教学辅导。也有的学校通过聘请风筝艺人王永训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到校讲课。
    全市中小学校分别按照各自的特点设置校本课程,并定期进行传习成果展览展示活动。有的学校组成了表演队在学校展演,参加各级文艺比赛,如清平小学的花棍舞表演团队,多次被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选拔参加文艺演出活动,并在全国和省市文艺比赛中多次荣获金银奖。诸城文化路小学参加诸城派古琴学习的小学生达三百多人,经常性地组织参加文艺汇演。昌邑龙池小学聘请昌邑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王锡之为教师,在学校长期开设剪纸课程,学生数十件剪纸作品在省市比赛中获奖。
    -
    传统文化安上创新引擎
    在2016中国·潍坊首届传统工艺创意设计大赛中,市民宋海勇的彩塑作品《印象杨家埠》获最佳创意奖。
    和兴永画店老板杨乃东在进行版画创作。
    潍坊和兴永画店研发的以木版年画为素材的抱枕。
    潍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过程中,以传承为核心,以发展为保护手段。同时,在固有传承模式基础上,不断融入创新元素,为其装上“创新引擎”,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获得发展,在发展中实现创新,在创新中不断传承。
    -
    拓展市场化新渠道 提升传统文化产业
    潍坊传统工艺自古以来十分发达,这给以非遗为主的产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发展土壤。在传统产业遇到发展瓶颈的今天,塑造新的发展引擎成为产业发展突破模式禁锢、转型升级的有力突破口。近年来,潍坊市按照“易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工作理念,努力将传统文化产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相融合,为传统文化发展装上新引擎。
    我市的山东全影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影楼行业资源整合和婚嫁产业一站式服务平台,一直致力于婚嫁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坚持以跨界融合为切入点,以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为导向,以大数据为手段,实现婚嫁产业电子商务化变革,成为覆盖互联网+婚嫁的全产业链电商平台。
    近些年,全影网以非遗视角扩充其专业领域,于2019年6月成立山东美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下,打造了以非遗+为核心,以互联网+为手段,全国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平台“美非遗”网上商城,现共签约一百多商家,涉及潍坊风筝、潍坊核雕、嵌银髹漆技艺、木版年画、剪纸等潍坊传统非遗项目,入驻非遗传承人超过200人,拥有3个大类、66个小类的非遗产品超过1500种,日均浏览量超过2000独立IP,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
    在发展过程中,结合母公司互联网优势推介潍坊优秀非遗项目与婚嫁、摄影等领域结合,有效打通了产业链条,拓展了非遗产品市场化的新渠道,成为全影网络有限公司创新发展点,正在逐渐成为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领头羊、排头雁。
    -
    进行文创产品研发 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文创产品是文化创新发展的物质载体,以文化内容为展示核心。非遗文创产品是集历史性、艺术性、知识性、实用性以及趣味性多功能于一体的展示载体。通过创新发展,赋予非遗新的时代内涵,成为符合现代大众审美的新的文化载体。当代如何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取舍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选择。潍坊从实地考察入手,以民间艺人运营困境入手,打通非遗与文创之间的壁垒,以非遗为基础,以设计为方法,打造文创发展的新亮点,其中的佼佼者正在成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
    潍坊和兴永画店是杨家埠木版年画老字号,每年印制年画达40万张,有《红楼梦》《三国演义》《二十四孝》《传统大全集册》等传统年画产品。近年来,在保持传统的同时,进行现代化文创研发,已经研发出抱枕、水杯、围裙、油纸伞、鼠标垫等以木版年画为底版的系列产品,年销售额超过50万元。围绕传统非遗产品进行现代化产品研发,以赋予产品文化基因的形式改变传统年画固有的生产方式和使用方式,增加木版年画的现代适应性,拓宽适用领域,让木版年画在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同时保留传统技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发展。
    潍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致力于嫁接古典与现代,用设计把民间艺术融入现代生活,让民间艺术更贴近民生。作为新生力量,潍物拥有众多的青年创作人才,以“原创、个性、适合”为创作理念,不拘泥于传统,敢于突破框架,对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泥塑、扑灰年画等潍坊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重新设计,研发出传承系列、守艺系列、创新系列等三个套系二百余款新创产品。
    比较具代表性的有杨家埠木版年画系列、鸢宝系列、高密泥塑系列、书画有声系列以及扑灰年画系列。其中扑灰年画系列创作选取了代表性元素:姑嫂闲话、文财神两个主形象,对传统年画形象做了特色保留,在配色和排版设计上做了大幅度的创新,赋予了年画新的活力。
    -
    融入现代生活体系 非遗成果全民共享
    如何才能让保护区永葆生机?针对我市手工艺发达的实际情况,我市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设理念——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融入现代文创产业、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真正让非遗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为了真正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我市开办“潍水讲坛”、尼山书院、传习课堂,广泛传播传统文化;开展技艺传承免费培训工程,培养民众文化兴趣,壮大传承人队伍;组织非遗项目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提高民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在项目原发地建设常态化的传习所和综合性传习中心,以技艺示范、市场拓展和生活运用的形式提高民众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使传统文化生活逐渐回归。
    同时,我市将非遗与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文化主管部门借助风筝会、文展会、鲁台会等文化交流平台,扩大文化视野,引进先进理念,促进文化合作;密切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的结合,搭建文创推广平台,整合项目资源,实现传统文化资源共享与区域文化产品的推广;同时做好工艺衍发,促进市场推广。
    无论是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还是融入文化创意产业,都必须有良好的传统工艺衍生品开发能力为基础,通过利用现代科技,融合非遗项目的某些传统元素或相关技艺,将机械流水线生产的现代产品赋予传统人文气息与文化价值,创造出受群众喜爱的非遗衍生品。
    此外,我市还将非遗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常年组织各类传统技艺的免费培训,为民众提供学习技艺、自主创业的机会;通过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展示潍水文化,提供非遗通俗读物,将传统文化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非遗真正能够为民所用,全民共享,同时使非遗的保护成果惠及全体民众,满足民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
    多种方式促进文旅融合
    青州古城中过大年上的活动。
    青州府花边大套
    近年来,潍坊市把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作为探索景区发展的有力抓手,全力构建文化旅游共建共享新局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全域旅游发展的特定背景下,进行科学规划与生产性开发,将非遗资源有效地转化为旅游资源,有选择、有适度、有成效地推向市场,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
    依托各地特色文化 探索文旅产业发展
    青州古城是国家5A级景区,城建历史两千二百多年,依托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非遗资源,建设了集非遗展演展示、互动体验、创意研发、交易交流、传承保护为一体的非遗文化聚集区,活态传播区域文化,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
    青州市在古城内建设了非遗一条街,50家创意产品展示店、青州非遗传习坊等多个非遗综合性专题博物馆、展示厅。同时,以“政府买单 群众受益”的方式成立了青州非遗艺术团,将具有表演性质的体育竞技、民间传说、说唱、曲艺等颇具本地民间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在古城古街上进行常态化表演,全年演出700场次以上。吸引游客从2018年的750万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813万人次,2018年以来每年带动经济效益超过15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新热点。如今,踢花毽、唱鼓书、扑蝴蝶、撂棒槌……非遗展演用这种常态化的方式,走进广大市民当中,成为了青州古城一道独特的风景。
    青州作为古九州之一,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文化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延续的同时,开创了“资源融合 内涵植入 主客共享”的非遗赋能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打造了文旅融合“青州样板”。不但推进了全域旅游的纵深发展,更使非遗保护工作进入了科学、规范、系统和协调发展的轨道。
    昌邑市齐西古村对村内的3条古道、6条胡同、52座古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新建了十多个特色非遗文化展示馆。古村景区注重进行文化的深度挖掘,让居民在享受环境变化的同时,充分感受齐西古村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现在全面对外开放,年接待游客量近10万人次。
    在“凤城”高密,姜庄镇作为被收入首批国家非遗名录的扑灰年画、泥塑的发源地,投资2亿元建成了集民间艺术制作展览、观光体验、产销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基地民俗民艺村,在有效保护传承非遗项目的同时,带动了姜庄镇文旅产业的繁荣。
    -
    打造非遗聚集区 “十笏园路径”大获成功
    十笏园非遗空间是我市建设的第一个市级非遗聚集区,是集项目展示展演、民众休闲娱乐、产品交流交易、文化创意研发、非遗传习研学等多功能于一体,具有持久和鲜活生命力的非遗传习传播综合体、文化旅游消费目的地。
    自2019年8月开馆以来,十笏园非遗空间已开展各类非遗研学、传习五十余场,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的近万名学子前来体验参观学习,并通过非遗嘉年华、重大节日及周末等开展免费体验、讲座等活动,累计参与游客、市民、学生等二十余万人次,带动消费120万元。
    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在十笏园非遗空间的的带动下,十笏园文化街区充分挖掘潍坊本土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坚持“四向”理念,搭建“五大平台”,构建“7+格局”,建设“十大中心”的“45710”模式,走出了一条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十笏园路径”。
    近年来,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在“45710”路径的引领下,每年举办书画展览、体验活动一百二十余场,旅游人数达六百余万人次,带动街区文保单位收入实现年均60%的增长。目前已吸纳集聚孵化五百余家文旅产业商户,带动就业3万人以上,年均拉动街区商户文化旅游产业交易额5亿元以上,成为带动潍坊乃至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潍坊十笏园非遗空间的成功建设,对提升潍坊乃至全省的非遗保护传承、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接下来,我市将继续秉承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非遗融入旅游发展、非遗融入现代文创产业、非遗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理念,不断创新实践,做好非遗街区与产业、非遗文化与旅游、非遗商品与互联网等的结合融合发展,在传承保护、创新发展中不断提升。
    -
    潍水文化公益体验 塑造文化旅游热点
    为了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自2017年起,我市启动了“千里漫行话潍坊”潍水文化公益性体验活动。该活动以保护区内丰富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依托,体验团成员由媒体、设计、音乐、美术、摄影、商业管理等领域专业人员组成,以非遗+研学、非遗+文创、非遗+民俗体验、非遗+乡村振兴等模式,在尊重当地原有生态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探索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其中,非遗+研学主打体验传统文化,开拓“行走的课堂”,让孩子走出教室去体验“看得见、摸得着”的非遗项目。路线以民间文学体验、传统美术制作、传统工艺体验、传统民俗体验、传统音乐欣赏、传统体育体验为主;非遗+民俗体验则是积极引导体验团成员体验传统和分享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在活动中体验团成员推出了多个保护区“网红非遗”“打卡地”,充分发掘了传统衣、食、住、行的“传统新时尚”。
    非遗+文创则是为了传播“背后的文化信息”,让文化遗产在当下的语境中重新散发出生命力,并成为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非遗+乡村振兴则是为了重点遴选出具有市场潜力和易于创新的项目进行重点帮扶,目前已经对区域内的草柳编、蓝印花布、木版年画、手绘年画、剪纸、泥塑、刺绣等十几个项目进行了设计提升,提高了所在地农民的收入。
    该活动面向全体市民,全程均为公益性。根据活动需求对入选体验路线的项目保护单位、传承人进行前期培训,引导全民共同参与,共享潍水旅游资源。截止到目前,该活动以保护区内的非遗项目为基础,融合潍坊市内的旅游资源,打造出了15-20条以自驾游、亲子游、文化休闲游为主题的路线,4条以多彩民艺、秀美山村、寻古探幽、渔盐耕读为主题的潍水文化之旅千里民俗风情游路线,共体验文化项目一百余个,总行程八千余公里,发表作品两百余篇,网络参与人数近百万,市民成为体验、分享文化价值的主体。整个活动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推动非遗保护成果为全民共享,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平台,文旅融合发展开启了惠民新篇章。
    -
    振兴传统工艺助力脱贫
    在诸城桃林镇颖青茶厂,国家级评茶师赵永青(左)传授炒茶技艺。
    青州市邵庄镇“红丝砚扶贫工作站”内,农民们在学习红丝砚制作工艺。
    潍坊市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将非遗技艺与当地特色产业相融合的新路径,铸就了“非遗+扶贫”的特色道路。通过非遗助力脱贫,不管是从非遗传承角度还是扶贫效益角度,都能发挥文化优势,实现以非遗赋能破解贫困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壮大红丝砚产业 带领困难群众脱贫
    青州市邵庄镇东王村砚雕艺人王立堂最近一段时间很忙,来找他交流红丝砚雕刻技艺的人络绎不绝。红丝砚是邵庄镇的艺术瑰宝和文化象征,其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邵庄镇,像王立堂一样从事红丝砚制作及相关产业的达上千人,能够传承和发扬这项技艺,王立堂感到很自豪。
    在日前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第三批全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街道)名单中,邵庄镇榜上有名,这让王立堂和他的伙伴们对未来信心更足了。
    “以前生活一直比较困难,后来政府组织我们去作坊里学习红丝砚制作技艺,我们从清洗、打磨石头开始,时间长了也能给师傅们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收入也提高了,现在能制作自己的作品了。”邵庄镇西王村贫困户贺效福说。
    这几年,邵庄镇通过组织红丝砚制作技艺培训,网络销售技巧学习,让一些困难群众走上了脱贫路。还有一些贫困户在游客集中区域卖起了小吃,摆起了地摊,收入大幅提高。
    一块红丝砚传承千年文化,一把工笔刀带动脱贫致富。青州市邵庄镇以青州红丝砚制作技艺为依托,成立“红丝砚扶贫工作站”,帮助有意愿的贫困群众学习掌握制砚技艺,带动就业增收。建设“红丝砚扶贫就业工坊”,实现“扶贫工作站、贫困人口、传习中心、手工作坊、制砚企业、研发基地、行业协会、博物馆”八大对接,全面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截止到目前,培训加工和经营红丝砚的人员超过3900人,涌现出中国文房四宝制砚大师3人,省级技艺美术大师、省级制砚艺术大师13人,相关产业年经营收入近亿元。目前邵庄镇424户贫困户中依托红丝砚产品加工脱贫率达48%。该镇先后在石鼓岭、范家林等5个省定贫困村建立了十余个传习场所,每村带动就业百余人,年人均增收超过1万元,极大地带动了经济发展,现区域内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脱贫。
    同时,为规范红丝砚制作技艺,发展和壮大红丝砚产业,邵庄镇因势利导,成立了红丝砚行业协会,带领经营业户守法经营,抱团发展。目前已培训红丝砚雕刻经营人员一千余人,带动旅游服务业年增收入上亿元。
    -
    依托诸城绿茶技艺 发展茶园三万余亩
    9月4日,在位于诸城市南部山区的桃林镇的颖青茶厂里,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诸城绿茶技艺”传承人赵永青正在一个大锅前炒制茶叶,一阵清淡的茶香扑鼻而来,让人沉醉。
    赵永青是国家级评茶师,从15岁开始随父炒茶,三十多年坚持手工炒制。茶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传统技艺,因地制宜充分提炼出绿茶中丰富的营养物质是诸城绿茶传统手工炒制技艺的核心。“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叶炒生了,锁喉,严重的话会对胃造成伤害。炒熟了,才会充分发挥它的功效。
    不同于西湖龙井,受海拔、纬度影响,诸城绿茶的叶片厚度要高出杭州1倍多,所以绿茶的炒制方法也完全不同。赵永青传承和研究了诸城绿茶特有的炒制手法,并制定出《诸城绿茶地方标准》,联合茶农成立诸城市茶叶协会。赵永青的手艺赢得了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她于2018年受文化部非遗司邀请在恭王府进行潍水文化宣传月炒茶技艺宣讲,在北方绿茶行业里她是唯一的一位。除了制定行业标准,她还不断开课授徒,把自己的手艺进行传授,带动更多的当地农民种好茶、炒好茶、卖好茶。
    正是因为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种植诸城绿茶,又有像赵永青这样掌握诸城绿茶炒制宝贵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大力相助,诸城市桃林镇立足自身区域优势,坚定“非遗+扶贫”发展思路,凝心聚力壮大以诸城绿茶制作技艺为核心的“诸城绿茶”产业,赋予传统绿茶产业强大的文化基因,蹚出了一条非遗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子。在实际管理中,按照“建管并重、有序发展、高标准建园、标准化管园”的要求,积极推动茶叶种植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目前,诸城市已发展茶园3万余亩,种植14个品种,专业种植村达37个,年产茶叶750万公斤,收入超过9亿元。同时设立扶贫爱心岗51处,27个产业扶贫项目累计实现收益超过350万元。全镇绿化面积达到64.8%,在脱贫致富的同时以产业化发展带动环境保护,真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
    非遗扶贫振兴乡村 积极促进劳动就业
    我市贫困村有337个,主要经济来源是种地、养殖和在厂办企业或外出打工收入,居住在省定贫困村的县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8人。最近几年,我市充分发挥民间传统工艺优势,积极促进产业发展和劳动就业,不仅建立了非遗职业教育实践基地,还开拓了针对听障学生的传习、研学、生产、销售一体化的职业通道,帮助全市发展传统工艺类企业和家庭作坊1847个,年产值205.96亿元,安排就业总人数4.9万人,其中妇女1.8万人,残疾人千余人,其他困难群众1260人。
    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非遗扶贫是文化扶贫的一种,非遗作为本土、活态、优质的文化资源,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非遗扶贫,对于乡村振兴有着特殊重要意义。非遗作为本土的、活态的乡村文化,深入地融入我们的生活环境,有着比外来文化更强大的基因,也更适合建构村民的文化认同。以“非遗+”文化扶贫为核心的发展路径,在贴合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守艺创新,积极融入各个领域,以非遗赋能的形式开拓新的发展方式和方向,在创新中实现技艺传承,在拓宽呈现载体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苏发展。
    针对我市非遗技艺丰富的特点,我市还通过传承人群培训、技术职称评定、赛事荣誉评选、市场经济引导等方式,形成了传承人群社会激励机制,一系列的举措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了非遗传承的队伍中。
    -
    四大片区勾勒美好蓝图
    民俗融合发展生态片区的诸城常山风光。
    青州古城
    滨海经济开发区北海渔盐文化民俗馆广场上的舞龙表演。本报记者 张驰
    在城区十笏园文化街区内的传统民俗表演。本报记者 张驰
    我市计划利用五年,通过对保护区内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以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化生态环境进行整体保护、修复及改善,建立切实可行的保护制度和运行机制,将保护区打造成为地域特色明显、文化资源丰富、传承保护有序的一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样板。
    -
    文化生态空间 划为四大片区
    为建立切实可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制度和运行机制,我市以潍坊历史文化特征及地形地貌为主要依据,计划将潍坊市域文化生态空间划分为青齐文化生态片区、商业手工业文化生态片区、民俗融合发展生态片区和海洋渔盐文化生态片区四大片区。
    青齐文化生态片区,包括青州市平原地区、寿光市平原地区(除沿海区域外)、临朐县平原地带、昌乐县平原地带。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青州花毽、青州挫琴、青州八角鼓、青州红丝砚制作技艺等。代表性物质文化遗产有青州昭德古街、云门山、驼山、真教寺、清真寺、范公亭、太公庙等。计划于2024年底前,初步建成以贾思勰《齐民要术》为主题的中国农耕文化展览馆和以昌乐营丘古城遗址为基础的姜太公传说纪念馆。
    商业手工业文化生态片区,包括奎文区、潍城区、坊子区、寒亭区以及昌邑市(除沿海区域外)。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潍坊核雕、潍坊嵌银髹漆技艺、柳疃丝绸技艺等。代表性物质文化遗产有十笏园、城隍庙、万印楼、坊茨小镇、黄元御故居等。计划2023年底前,初步建成以金宝非遗小镇等为主的非遗主题小镇、非遗集市和非遗文创工坊。
    民俗融合发展生态片区,包括诸城市和安丘市的平原地带以及高密市。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舜的传说、孙膑拳、东路大鼓、公冶长的传说、景芝酒传统酿造技艺、高密剪纸、扑灰年画、高密茂腔、聂家庄泥塑等。代表性物质文化遗产有恐龙涧、齐长城、汉高密古城遗址、安丘市凌河镇汉像石墓、舜帝庙等。计划2023年底前,初步建成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诸城派古琴为主的诸城派古琴艺术雅集授艺中心和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孙膑拳为主的国际青少年武术交流中心。
    海洋渔盐文化生态片区,包括寿光市北部沿海地区、昌邑市北部沿海地区、滨海开发区。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传统制盐工艺、卤水制盐技艺、羊口祭海节、盐神节等。代表性物质文化遗产有双王城古制盐遗址、盐神庙、下营港等。计划2023年底前,初步建成以历史上的渔盐生产方式、生产习俗和管理制度为策展基础的中国海洋渔盐文化博物馆。
    -
    加大项目挖掘 打造重点工程
    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着力打造四大片区的同时,我市也将充分利用保护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及现有建设成果,进一步加大项目挖掘力度,着力打造重点工程。
    接下来,我市将在深入挖掘前期普查整理的两千多条非遗资源,提升性挖掘优秀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抢救性挖掘濒危项目,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为各级代表性项目,予以重点保护,不断丰富完善四级非遗名录体系。
    同时,将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调查工程,建设非遗数字化管理系统,促进非遗项目活力再现、活态传承。加强非遗职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弱势群体非遗传习、研学、生产、销售一体化职业通道。
    此外,我市还将依托政府主体和民间支持,在全市普遍建成市级有非遗专题博物馆(展示馆),县级有非遗展示馆,镇(街道)有综合性传习中心,社区(村)有非遗传习所(专业户)的四级设施网络体系。在此基层上打造市、县两级非遗聚集区,提高文化园区的业态水平和传播能力,打造多元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
    同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组织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基层文化设施机构共同参与承担保护区保护工作,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组织开展潍坊文化研究,编辑出版具有文化特色的专业丛书。围绕潍坊文化核心价值开展国家级、省级重点课题申报研究,为保护区建设、非遗活动开展、文化遗产传承提供资料储备和理论支撑。
    -
    加强人才建设 开发文旅项目
    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市还将进一步加强非遗志愿者、县、市、省、国家五级传承人梯队建设,充实潍坊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建立非遗人才储备大数据库。完善传承人培育机制,提高传承人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强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道德素养、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组织开展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评审和建设。
    同时,将利用传统民俗节庆、大型文化节会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播活动,深入开展保护区宣传推广主题活动,促进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
    依托潍坊国际风筝会、文展会、鲁台会、菜博会、花博会等大型节会,设立潍坊民间工艺产品展销区。打造一批以传统文化项目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区,培育融文化展示、文化旅游、文化体验、文化产品销售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业态。
    进一步推动《潍坊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落实落地,在全市构建较为完整的全域旅游规划体系。融合保护区文化旅游资源,打造自驾游、亲子游、文化休闲游等潍水文化之旅民俗风情游路线。提倡非遗+研学、非遗+民俗体验、非遗+文创、非遗+乡村振兴等旅游新生活,促进新的文化消费。深入开展拍、写、画潍坊景区故事活动,通过“写潍坊”“画潍坊”“拍潍坊”“演潍坊”,鼓励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挖掘历史故事,为新时代讴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本期资料由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本期图片由记者刘燕、赵春晖提供(署名除外)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