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9-26 21:09
鄌郚总编

刘延平:传拓砖石,解秘昌乐厚重历史

    刘延平:传拓砖石,解秘昌乐厚重历史
    昌乐传媒网3月15日讯 (记者 刘小林)“古人云‘室无石不雅,室无砖不厚’‘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说起一块块画面生动、古朴厚重的砖石,家住朱刘街道万庄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延平了如指掌。
    走进刘延平的家,到处是跟汉画有关的事物,宣纸、砖石、古玩、石槽……简单的工作室里,悬挂着一幅幅砖雕作品,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已过不惑之年的刘延平,博采众家之长,潜心研究砖雕技艺,沉浸汉画石刻艺术已有20多年。
    “看我雕刻的这幅双凤图。在汉代,双凤图案,寓意夫妻和睦、琴瑟和谐。”刘延平面带微笑,饶有兴趣地告诉记者,“上学的时候我就对历史非常感兴趣,对历史典故情有独钟。这些年,通过书籍和电子教材的学习,我把这些历史故事场景都刻画了下来,留给子孙后代,让他们知道汉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激活沉睡的“历史”,刘延平利用闲暇时间,从田间地头、建筑工地、尘封偏隅之处捡拾一些古代砖石,雕刻汉砖作品。然而,他的举动却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家人不赞成我鼓弄这些东西,认为不务正业。但凭着对汉画像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我坚持走自己的路,一直到现在。”刘延平眼神中流露出坚定与自信。
    就这样,金石以舟,传拓留痕,刘延平创建了汉韵轩艺术馆。从“孔子见老子”“荆轲刺秦王”“乐舞百戏”“嫦娥奔月”“逐鹿中原”到“汉代牛耕图”“纺织图”“双凤图”……这些出自刘延平之手的汉砖雕刻作品,人物形神兼具、栩栩如生,见证他20多年的艺术造诣。“雕刻汉砖的时候,先要熟练掌握图形的画法,要考虑每条线条的走法,每个情节要刻画什么。找准细节之后,一刀下去,走出线条。此外,一定要把握好人物动作细节和内心情感,线条一定要流畅,这样才能生动、详细地描绘人物,显现故事情节的真实感。”深谙雕刻技法,刘延平对汉画像砖有着专业、独到的见解。
    自从踏入汉画艺术领域,刘延平每天都要刻画几个小时,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静下心来仔细研究、揣摩汉砖上的每个情节,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刻画时间长了,手都是麻木的,拿其他东西时一点儿感觉也没有。”意志坚韧、甘于吃苦,凭着对汉画雕刻技艺的满腔热爱,刘延平将身心全部投入其中。
    “汉代石刻,因为年代久远,铅华尽失,素面向人,自然不被吸引。因此把汉画像砖图案用拓印工艺展示出来,吸引后人,并让他们主动接纳。”敢于创新、大胆尝试,刘延平信心满满,“我将继续把汉画像做精做细,我打算制作一幅百米长卷,把汉画故事情节展现在上面,让更多的人了解汉画,喜欢汉画,传承汉画。”
    【刘延平】在朱刘街道,都昌古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相继挖掘出土了东圈汉墓、东南庄子汉墓、大东庄汉墓、东萧汉墓等一些墓葬群。在这些墓群里发现了许多古朴厚重,沧桑文雅的汉画像砖,它们是中华传统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汉画像砖起源于战国,兴盛于两汉,它与画像石一起构成了汉代绘画艺术的双璧。
    【刘延平】汉砖载录了大量的文明信息,即使是轻描淡写的纹饰,也能让后世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官职设置、地域划分、图腾信仰,最重要的是文字的演变,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辉煌。
    【刘延平】朱刘一带出土的汉砖,以图案砖为多,文字砖较少。文字以篆、隶为主,古拙可爱、变化无穷。普普通通一方砖,置于案头文气自生,沧桑、古朴、文明、智慧集于一身,磅礴、辉煌弥漫全室。
    【刘延平】莲花壶承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七言诗《江南春》。描述了南朝时期江南的寺庙之多,佛教之盛行。此莲花壶承砖出自南朝时期的佛塔地基。莲花因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与佛理想通,所以莲花成为了佛教的象征。莲花化生为佛,有佛教的地方就有莲花。佛号心中念,莲花朵朵开。壶承平面祥云为后期雕刻。《车马出行图》 “车马出行图”是汉代典型的纹饰。马在古代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所以古代纹饰中马是非常重要的题材。此砖纹饰生动,能感觉到车马飞奔的速度。
    【刘延平】“制作拓片,用墨宁淡勿浓。”传拓技艺蕴含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理念以及道法自然、气韵生动等传统艺术准则,是人工美与自然美的高度结合。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