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10-07 07:03
鄌郚总编

高平丨够格儿的诗有五条标准

    够格儿的诗有五条标准
    高平
    什么是诗?诗是什么?古今中外,上下千年,无数人对它下过无数定义,发表过各种见解,有过十分相似或完全不同的议论;有理性的,有感性的,有逻辑性的,有情绪性的,甚至有非常任性的。直到现在也不能说已经有了一致认可的结论(包括权威词典上的解释)。既然尚无定论,那就还应当继续讨论,继续各抒己见。它远非名词解释,而是学术研究。
    诗,到底是什么?我也不大满意已有的一切定义。许多年前我试图作过这样地表达:诗是诗人对于高层次的事物、通过高档语言、所作的高度个性化的展示。我曾把它称之为“三高定义”。虽然也引起过学者的注意甚至赞许,但是所谓“高层次的”以及“高档语言”等毕竟属于模糊概念,我于是放弃了用一句话说清什么是诗的企图。
    我沿着原来的思路,科学化我的想法,把“三高”变成了“五高”。我认为同时具备了这五个“高”,才能叫诗,才是够格的诗,才是完整的而不是残缺的诗。它们是:
    一、高尚的情感。诗的本质是抒情,即使在诗里记人写事也必须是含情的叙述。人固然是是感情动物,人皆有情,但不是什么样的情都可以成为诗的发酵剂、都可以入诗的。
    感情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是有智愚、善恶、正邪、洁污之分的。前者为高,它选择的题材必然会是那些真善美的事物,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事物,具有审美功能和警示作用的事物;后者为低,它挂靠的题材难免庸俗、卑琐,脱离人民性和时代感,或者陷入自然主义的泥坑。所以首先应当要求诗要表达的是高尚的情感,渗透的是高尚的思想、情操,其中包含的喜怒哀乐会有益于净化人的心灵。而平庸的感情则于人无益,龌龊的感情反会伤及他人。
    因此,关于个人化与个性化的争论就没有多大必要了,关键是诗人在诗中宣泄是什么感情,如果感情是高尚的,个人化也好,个性化更好。
    二、高雅的语言。诗是语言艺术的尖顶,人们从来把最美好的语言称为“诗的语言”,所以在各种文学门类中,对诗的语言要求最高。将非诗的语言塞到诗中,甚至借用诗的名义糟蹋语言,等于是对诗的亵渎。应当承认诗的语言是一种“雅言”,是高雅的语言。如果要吸收俗语、口语入诗,则必须经过选择、加工和提炼,使之变雅,而不可照搬“原生态”的东西。拒绝脏话、粗话、假话、废话应当是诗的语言底线。一个没有语言艺术修养的人,一个没有驾驭文学语言能力的人,一个不尊重语言的纯洁性的人,是不可能成为诗人的。
    在这方面,古代诗人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经验,做出了可敬的榜样。他们在诗的语言面前那种“捻断须”、“双泪流”、“死不休”、“陈言务去”的推敲精神令人感动,其中自然也包含了对于高雅的追求。
    此外,佶屈聱牙的、太过生僻的、杜撰不通的词汇,也应排除在雅言之外。
    三、高深的意蕴。这就是所谓诗意,就是要有深远的意境,无穷的韵味,暗含的哲理,多义的题旨。诗的蕴含丰富,会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做出不同的领会和解释,所以才有了“诗无达诂”之说。即使是一首有着单一、明朗主题的诗,它也不应当是抽象地直白,也是要借助于意象的,或形象立体,或情趣盎然,绝不会等同于论文或说明文。意蕴之于诗的魅力,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意蕴的深浅,往往决定着诗的生命的长短,这可以从流传久远的诗篇和诗句中得到证明。所谓“诗贵含蓄”也包含着这层意思。何止是诗?不断提高的审美诉求决定了人们不会喜欢一览无余、千篇一律、俗不可耐、浅薄平庸的任何东西。
    意蕴的深浅与感受的深浅是成正比的,同时也与语言的表达功力有关,如果感受到了一丈只能写出八尺,也是令人遗憾的。不过对于诗人说来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因为语言是思想的工具,诗的感受在发生的同时,会是伴随着诗的语言的,没有语言作为载体,不会构成明晰的感受。
    四、高度的精炼。诗要精,不能不炼。这个“炼”包含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炼意,一个是炼字。炼意是指前面所说的对于意蕴的追求,这里单说炼字。诗是“以一当十”的文学,即用最少的字表达最多的内容。“诗贵精炼”从来是人们的共识。古人提倡“惜字如金”,希望做到“字字珠玑”。鲁迅也讲文章写出后要多看几遍,把可有可无的字删去。何况是诗呢。
    精炼和啰嗦是对立的,但是也有例外,有的时候为了达到渲染或强化的效果,是需要使用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等修辞手法来“啰嗦”一下的。
    白话新诗在抛弃了一切格律之后,也没有了字数的限制,不限量会让人懒得提炼,容易使字词在诗中被挥霍、浪费,产生拥堵、臃肿的现象。洋洋洒洒,毫无节制,不加删减,废字充斥的做法比较普遍,这也是对于读者和自己的不敬。
    五、高强的乐感。音乐性强是汉语言文字的最大特点,最大特色,最大优势。发挥这个优势,能够使诗易诵,易记,便于流传,同时也得到审美的享受。旧体诗特别是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把汉字的音乐性发挥到了极致,并且构成了中国人对于诗的审美的思维定势,譬如韵脚,普通老百姓对于不押韵的诗是会嘲笑的。
    “五四”以后的新诗不但完全抛弃了格律,到现在几乎也全部抛弃了韵脚,都成了无韵诗。当然,诗的内涵、诗的本质比押韵重要,流畅的无韵比牵强的押韵要好,无韵诗也是一种,也可以写出好诗,但是音乐性还是要有的,顿数的节奏感和语句的旋律感还是要有的,甚至平仄对仗也是需要适当吸收应用的,让人读起来张弛有序、铿锵有力、声响气顺,如颂如歌,否则就同读散文没有了区别。
    中国的诗人应当是汉语言文字的崇敬者,是它的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是它的长处的发挥者与发展者,也应当是驾驭它的音乐性的能手,怎么能对汉语言的特点弃之不顾、任性地走散文化的道路呢?
    以上五个方面,我只说出我的基本观点,为了节省篇幅,一律不举诗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寻找对照古今中外的诗作,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肯定或否定我的观点。
    (原载诗人高平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ed7240102wysn.html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坊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