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07-04 05:47
鄌郚总编

清明时节百花香,文学讲堂撷芬芳

  清明时节百花香,文学讲堂撷芬芳
  ——许晨老师《漫谈散文鉴赏与写作》学习拾贝
  钟凤娟
  这几年,开烦了会议,厌倦了各种培训,普通的学习不足以引起我的重视。但是这次散文学习,确实是我期盼的,恰好清明假日,无需顾虑工作,可以轻松愉快地参加学习。
  我是一个散文爱好者。喜欢写作,却没有学习写作的机会,去年《时代文学》社长兼主编张世勤来我们昌乐讲课。我兴致勃勃地提交了评论作品,期待着如期参加,最终因一个重要的活动和临时紧急会议未能如愿,留下了深深遗憾。
  清明节,阳光明媚,百花飘香,向来不注重仪表的我化了一个淡淡的妆,早早地赶到了新时代文明中心,期待着这场期盼已久的散文讲座。
  没有错过,就有收获。在这个人称中国感恩节的日子里,我在感恩县文联和我们作协举办这次活动的同时,更加感恩许晨老师带给我们的这顿文学大餐,让我在苦涩、迷茫的写作路上,找到了我一直困惑和退缩的那个点。
  对照许晨老师讲的四个“以”,我过滤了自己所有的作品,反思自己,质问自己:你做到了哪个“以”?说白了,对于文学,我充其量只算是个爱好者,写了几年散文,却理不清自己的写作风格,甚至怀疑自己的写作态度。乍一看“以小见大、以我为主、以情动人、以真取胜”这四点似乎都已经融进我的文章,但却经不起推敲,没有精髓,又怎能称之为作品。
  听许晨老师畅谈自己的获奖散文《那场寒冷而温馨的“雪打灯”》创作过程,从构思到结构,从写作到发表,字字斟酌,几经修改,标题更是寓意深刻。正应对了他借用的郁达夫那句话“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以小见大,真人真事真感情,引起大家的共鸣,让我对这位军人出身的作家充满了敬意。
  什么是余音绕梁?什么回味无穷?听完许晨老师的讲座,我们应该都感悟到了。许晨老师一上午的分享结束了,但我们的思索还在继续,总感觉许老师报告结束后为大家留了一道课后作业,让我们很自然地参照笔记,去翻阅许老师提及到的一些古今名家名作,诸如孔子的《论语》、诸葛亮的《出师表》、苏轼的《石钟山记》、矛盾的《白杨礼赞》、朱自清的《背影》、秦牧的《艺海拾贝》、贾平凹的《丑石》等等,或欣赏、或评轮、或推敲字里行间的寓意、精华。亦或将自己的所有作品按类型或四个“以”来分分组、归归类,给它们切切实实的一个定位。
  许晨老师让我感动的不单是他解读的散文写作和独到的经验漫谈,更是一种写作精神的传递。关于迟子建的作品,我们县作协的王立庆主席曾在散文群里推荐阅读过,但对她的个人故事我却一概不知。当许老师结合迟子建的生平经历剖析评论她的散文《我的世界下雪了》和她的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时,我对这位女作家是肃然起敬,竟迫不及待地打开百度搜寻关于她的散文。
  尤其当许老师谈到勤奋好学,才貌双全,处境艰难且又英年早逝的临沂女作家王梅芳时,我彻底感动了。“我是借了花的名字暂且用一用,等我走后,我还要把名字还给花。我只有一季的花期,而花却有千世的轮回,我只不过想把冰冷的魂魄附着在其中的一枚花瓣上罢了。”
  许老师动情地朗诵了王梅芳散文《你的世界我曾来过》中的这段文字。让我记住了这个花的名字。王梅芳是困苦的、感伤的、抑郁的,可是在文学上又是勤奋的、执着的。与其相比,我是何等的惭愧,一个文学爱好者,竟然二十多年未曾留下半篇文稿,几度抱怨生活的艰辛,几度哀叹命运的不平,即使这几年写出几篇拙文,也毫无生命的活力和色彩,书柜上摆满书籍却不曾翻阅,懒惰填满了整个身躯,飘忽的灵魂也无定所。王梅芳三十九岁的生命里,守望着文学,守望着诗歌,留下近百万文字,而年过半百的我还在得过且过。文学讲堂上,许晨老师深情地吟诵,让我有了流泪的感觉。
  宁静的夜晚,我打开王梅芳的作品,用心体味着她一篇篇生命的体验散文,感慨万千,并被她的美丽情怀所感动,这种用生命写作的精神,敲击着我沉寂的心弦。她质朴、美妙、温婉的文字携着她世间少有的善良和纯情彻底征服着我浮躁的心,再次激起我澎湃的心潮。
  并非每个人学习一次就有所提高,也许找到那个学习的切入点,就会收获到意外的惊喜。清明时节,有缘遇见许晨老师,有幸走进许晨老师的文学大讲堂,静静聆听许老师写作经验、编辑经验的分享,亲身感受到了他带给我们的写作精神和生命力量的传递。
  我虽已经过了那个花的年龄,且几近凋零,但在这个百花飘香的春天里,许晨老师让我记住了一个花的名字,为写作路上徘徊的我点燃了一盏馨香的心灯。
  读书、学习、进步,在文学的百花园里,采撷散文的芬芳,记录生活的美好。
  夜晚,台灯下,我激励自己:沧海桑田人未老,吾欲求索写新高!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