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07-18 10:58
鄌郚总编

昌乐县生活习俗

  衣
  清末民初,昌乐各乡冬季男女都穿大青色右大襟袄①,底襟②上缀一口袋,钉铜扣;老头喜用黑布扎外腰;媳妇闺女喜穿深蓝地印花大襟袄。男女下身都穿浅青色或黑色直裆带腰裤,裤腿都用腿带扎束。夏季男子光背披披布,下穿青或白色过膝短裤;女穿大襟土蓝色凉布衫。穷人春秋季无钱更新,单棉衣混穿,拆棉改夹,补单改棉。能添新衣的,男上身穿白色或青色对襟褂,缀两个口袋,钉五个布扣;女穿蓝褂青裤一身。深秋,穷人为劳动方便,习惯穿衩裤。做两条互不相连的棉裤筒,上端前高后低呈斜形,顶端缝一裤鼻。穿时将裤衩套在单裤外,裤鼻穿在腰带上。此裤中老年多喜穿,从1949年逐渐绝迹。富人穿长袍马褂,女穿绣花镶边圆领宽袖上衣,下着绣花褶裙或穿绣花边的宽腿裤。民国后期,男女服装款式较前趋瘦。乡村男装袄褂改为对襟,一般青、黑、白几色,铜扣改为布扣;女装袄褂始兴红绿花色,县城学生中始穿学生制服;从政人员始穿中山服;富人夏装时兴对襟、七扣白色褂,女装始有花色旗袍。20世纪50年代后,乡村青年夏季兴穿宽腿毛蓝裤,碎花无袖小圆领布制汗衫,男的外着白衬衫,女的外套月白大襟褂或翻领褂。男人披布渐少,改着白汗褡。城乡工作人员和学生男穿中山服、国防服、学生服,女穿列宁服者日趋普及。70年代男穿灰色、蓝色国防服居多,女穿白、蓝、青、灰色大、小翻领制服。青年多穿绿色军服,或下身配以蓝制服裤。中年以下男女中,中式服装逐渐淘汰。春男女老幼都有衬衣衬裤,秋冬套秋衣秋裤、绒衣绒裤者越来越多。80年代普遍有秋衣秋裤、绒衣绒裤、毛衣毛裤、小大衣、风雪大衣,有的穿上了西服、毛料制服、皮卡克。有的男青年则穿紧身衣、牛仔裤;女青年穿连衣裙、筒裙、半裙等时新服装。90年代青年男女着休闲服、皮坎肩、真皮大衣、肉色卡克套装、真丝夏裙,令人眼花缭乱。儿童服装由大襟红、蓝袄、连身娃娃服,发展到各色各式制服、衬衣、汗衫,甚至多式多样的化纤春秋衣、纯毛衣裤、毛呢外套、真皮衣裤等考究的童装。就服装的质地和制作而言,昌乐各地清末民初,穷人用本地粗棉布自己手工裁缝,多用土产靛蓝、树皮、果皮染色;富人用外地产的皮货、呢料、绸缎等聘裁缝制作。20世纪50年代以来,多用机织双龙白布、海昌蓝、线哔叽、华达呢、卡及作衣料,机器缝制日渐增多。70年代以来,始用化学纤维布,尔后毛料、呢子、皮货相继增加。70年代后期缝纫机、锁边机遍及城乡,机器缝纫替代了手工制作。80年代除县被服厂商品服装用机械剪裁外,手工剪裁仍合家用。

  帽
  昌乐境内,清末民初,男戴半帽③的居多,儿童、青年帽顶上钉有红胡芦,老人帽则钉黑胡芦。其次有三大扇帽④和毡帽头⑤。老头多戴毡帽头,有单、双之分,双层的又有开耳不开耳之分,开耳的又有耳扇缝皮毛不缝皮毛之分。年逾古稀的老头隆冬戴风帽,帽尾披到肩背,颌下有一布扣,严实、避寒;有的戴土耳其帽,严冬时将上挽的帽筒放到肩头,仅露眼鼻。富人戴呢礼帽,驼绒或皮毛三大扇帽。冬季女戴圆顶遮耳帽居多,年老的正面缀一铜扣或深色珠花;年轻的正面缀有丝绒色花一朵。老妇平时戴无顶遮耳帽,隆冬加戴风帽。儿童春秋戴荷花凉帽,绿色帽圈上有数瓣粉色荷花作顶;冬戴老虎帽,形制似虎头,帽尾至肩,有的戴包耳娃娃帽。20世纪50年代,男女初兴深蓝色八角帽,酷似延安时期毛泽东戴的那种。后来改戴深蓝或黑色制服帽,冬戴棉的解放帽;女改扎花色头巾。60年代后,春秋男戴呢质制服帽,冬戴条绒或人造革圆顶三大扇帽。80年代,城镇女子时兴戴毛线帽、化纤筒帽及纱巾;男始兴鸭舌帽、三扇顶大沿帽。夏季青年男女、少年儿童戴各式太阳帽的与日俱增。

  鞋
  清末民初,穷人男多穿单脸鞋,昌乐西部和西北部地区穿双脸鞋。西部山区的双脸鞋,收口时向上缝成勾形,俗称“双脸勾子鞋”。女穿绣花鞋或割花头鞋。此外,冬天有男女蒲鞋,俗称“蒲袜”。用蒲草编成,内衬蒲绒,底掌胶皮,轻便暖和,老少喜穿。女式尖头油鞋,用麻绳衲底,棉线衲帮,涂数遍桐油而成,防水耐用,是农家主妇的上好水鞋,1949年以后为胶鞋替代。富人男穿圆口鞋、尖口皮底鞋、双脸靴⑥、毡鞋(俗称毡翁子)、元宝口胶鞋;女穿方口偏带鞋、偏口带鞋、尖头皮鞋。20世纪50年代,男穿力士鞋(胶底、黑帮、五眼)、解放鞋(黄帮、胶底、五眼、帮底之间圈黄胶皮一圈)、圆口发蓝底鞋⑦;女穿单脸鞋⑧,始有圆口偏带鞋。元宝口胶鞋男女通用。60年代新添深筒男式运动鞋。70年代,男多穿塑料底松紧口便鞋、塑料底圆口鞋、皮鞋;女穿方口偏带或正带鞋。夏天时兴各式男女凉鞋,冬天穿胶底高腰布棉鞋、皮棉鞋。各式深浅筒轻便胶鞋男女均爱穿。80年代,男女穿各式人造革鞋、皮鞋、塑料凉鞋和布鞋,青年男女普遍喜穿各式高跟鞋。90年代后期,青年男女尤喜穿卓别林尖尖头皮鞋,有的鞋尖长达鞋子的近一半,有的女青年始穿紧腿尖头靴。

  袜
  清末民初,昌乐县境的男女都穿衲底布袜,穷人家小脚妇女只用裹脚布缠足代袜。民国后期,集市手摇机织粗线袜问世,并日趋普及。1949年以后,男女穿机织长、短筒各色细线袜。20世纪60年代衲底布袜被淘汰。70年代始穿各式化学纤维袜,并普及。90年代真丝袜倍受青年男女青睐。

  耳  环
  旧时,女孩从小两耳垂上各穿一孔,带上耳环以装饰。1949年以来逐渐见少,20世纪60年代绝迹,80年代初期,城里又有少数青年女子用激光穿耳孔,带上色样新颖、光彩夺目的耳坠,显示美容。

  发  型
  民国初年,男子蓄发扎辫的开始削发,剃成光头。少数保守的老人,发辫盘结在头顶上,或剃成“半毛”(头顶以双耳上沿为界,前部剃光,后部齐颈剪齐);女蓄长发,小闺女在双耳后上侧扎成两个抓髻,大闺女扎一条后辫子,结婚后绾纂,都留齐眉刘海和鬓发。媳妇生了小孩后,便不再留刘海。儿童留囟毛(俗称“看头发”),娇惯的孩子还在后脑勺上留一撮头发,叫“老毛”,意祈长命。北伐战争后,青年妇女留短发(俗称“披毛”)的渐多;城镇男学生始留平头、分头。20世纪50年代以来,男的留分头、平头、背头的渐多;女的留两条小辫或短发的居多,女学生中曾一度有留分头的。70年代后期,男女发型日趋多样。80年代城里有的青年男子蓄长发、留胡须;青年女子烫发的样式也达十多种。90年代后期青年男女的发型更多,而且时见染成红、棕、黄、绿、蓝的。

  消费习俗(饮食)

  饭
  1949年以前,昌乐各乡煎饼、pǎ gū、蒸菜、馇豆腐、地瓜是农民的当家食品。煎饼,是几种粮食经过泡捞澄净后,磨成浆糊摊在火鏊上烙成的。高梁为主的“红煎饼”是家常便饭,每摊一顿能吃数日。小米和大豆制成的“米煎饼”,又薄又香,多数农家只在新年前摊一顿过节。煎饼还可以上鏊烙成煎饼卷,或烙前摊上油、葱末、盐烙成油煎饼卷,又香又脆,美味可口。孩子上学、大人打工带上煎饼卷,不易变质。pǎ gū,是杂粮面、地瓜干面加水和匀后,捏成中间带窝的馒头样,上锅蒸熟而成的(也有烧水或煮地瓜,锅已烧热时,贴在锅上蒸熟的,称“烀pǎ gū”)。富裕人家掺上少量豆面,味香可口;穷苦人家常掺入剁细的野菜、菜叶、树叶充饥,俗称“菜pǎ gū”。馇豆腐(又叫小豆腐),是在剁碎熬熟的野菜里倒入豆浆糊或撒上豆面搅匀,加火煮沸而成的。用饭时吃着干粮,喝着馇豆腐,既爱吃又舒服,吃剩下的馇豆腐,下顿饭时,澄去水分,用油盐和葱花炼锅⑨炒热,香味扑鼻,既当菜又充饥,人人爱吃。蒸菜,是节约用粮、调剂生活的农家饭食。把菜叶、薯叶、野菜、榆钱、杨花之类煮后浸泡、加水淘净苦涩味,剁细攥干后,加少量豆面拌匀蒸熟的。旧时,蒸菜是穷苦人家的主食,足以使人度过饥荒,走出困境。蒸米面,是又一种调剂口味改善生活的农家饭食。把锅添上水,放好篦子遍铺一层煎饼(或笼布)后,再将拌上少量水分的松散湿润的米面或地瓜干面,用细罗均匀地罗在煎饼上,轻轻摊开表面,盖严加热蒸熟。食用时用刀割成块,干索软和松散可口。白面留在节日、喜庆、用人、会客和改善老幼生活时吃,有水饺、面条、火烧、饽饽、蒸包、饼等多种吃法。富户平时主食是米煎饼、干饭和白面饭食。1949年以后,群众生活日益提高,日常面食越来越多。1978年以来,除少数山区外,白面制作的饭食,诸如馒头、馅火烧、糖火烧、火烧、油卷、油饼、面条、水饺、蒸包等已成为当家食品。虽然“糠菜半年粮”的岁月已成为过去,勤俭持家的风尚犹存,农家主妇还常用馇豆腐、蒸菜、蒸米面、煮地瓜来调剂生活。

  菜
  旧时,昌乐城乡人家生活水平低,四季就咸菜为主。咸菜用辣疙瘩、萝卜、青菜梗、辣椒、蒜头腌成。人们用咸菜做成多样味道鲜美的小菜。焖咸菜,把咸菜切成条(爱吃辣的可放少量红干椒),加入少许豆油,放在瓦盆内,上面用瓦盆扣严,埋在煎饼鏊子热灰窝里焖熟;也可把咸菜洗净后埋焖在热灰窝里,熟后稀烂放香。拌咸菜,把咸菜切成细丝,掺入葱花或韭菜拌匀即成。揉鲜咸菜,把葱或韭菜、青菜梗切成小段,撒上粗盐适当揉搓即成。炒咸菜,切成丝,用豆油、葱花、姜末炼锅后炒成,若加入少许辣椒,便炒成辣椒咸菜。炒渣米八  米古,先把豆腐渣拌上豆面攥成一个个干渣面团,放在火炕上麦穰盆里,使每个团都被麦穰包起来,几天之后,豆渣面团(俗称“渣pǎ gū”),招满发酵的红绿毛,掰开一团看里面也发了,就拾到阳光下晒至干透,“渣米八  米古”做成了。用豆油、葱花、姜末炼锅,将洗净切成片的渣米八  米古和青萝卜块同炒至熟,鲜美溢香。豆豉咸菜,把煮熟的黄豆放入火炕上麦穰盆里盖严,发酵至普遍招绿绒为止,除去豆粒上的毛毛放入食品盆里,拌上切成小方块的青萝卜,撒上炒花椒盐,搅拌匀和,三两天后,方块萝卜变软,装盘食用别有香味。焖、拌、揉、炒、炖、发成的咸菜鲜美、香醇,胜于佐餐佳肴。夏秋季节韭菜、扁豆、黄瓜、萝卜、茄子、白菜、菠菜等青菜不断,通常中午炒来就饭。酱烧茄子、油焖茄子、茄子盒、拌白菜、芥茉菠菜、脆炒萝卜丝等吃法,人人喜爱。在昌乐各地平时有几种小菜颇具特色:揉香椿,把头茬椿芽或香椿叶用细盐略揉后,放在阴凉通风处,半月左右发酵呈浅红色即成,通常切碎拌在蒜泥里或撒在面条里食用;香芽梗砸扁入锅,加水少量,煮熬得水呈红色,俗称“香椿卤”,放在面条里少许,味道殊鲜无比。辣丝子,冬天将辣疙瘩⑩去皮切成细丝用开水一涮后澄净水放入坛内,上面用萝卜片盖严,然后上盖封严,数天后即成。食用时取少量(余下的仍需封严)加香油、食盐少许,其辣味扑鼻,清鲜可口。1949年以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除昌乐传统小菜外,肉类、蛋类、豆腐、青菜炒制的菜,品种日益增多,不少家庭每天都炒一、二顿就饭。80年代以来拌凉菜、炸甜菜、辣子鸡等菜,逐渐为人所喜爱。

  粥
  秋后到春末,昌乐城乡居民每天早晚饭习惯喝粥。旧时穷人习惯喝杂粮粥、面子粥、豉子粥、地瓜粥;富有人家常喝小米粥、绿豆粥、米汤(小米面炒熟,用时加开水调稀)、白面油盐粥。1949年以后,家家户户生活水平高了,粥的种类已不分穷富。

  水
  日常饮用白开水。旧时,农忙季节,农家常喝小米汤、霜茶(不经焙制的茶树叶子)水、槐米水。昌乐南部地区待客时喜欢饮用“干烘子”(大叶茶);大部地区则用花茶(小叶茶)。至于龙井、大方一类茗茶只有少数富户才饮得起。1949年以后,大叶茶水逐渐为茉莉花茶水所代替,有条件的饮用龙井、大方、铁观音等茗茶,饮好茶逐渐普遍起来。

  餐 饮
  旧时,昌乐乔官以南地区农忙季节,一日三餐,秋后到开春农闲季节则一日两餐。北部地区常年三餐。60年代南部地区冬日不闲了,逐渐改为一日三餐。

  客饭
  客人到,无论家境如何,总想备白酒、炒好菜、做面食热情招待。旧时,富人家待客先上茶点,后上美酒佳肴,黄酒、白酒俱备,汤菜上谱。1978年以来,生活普遍富足,客席普遍丰盛,喜喝低度白酒和啤酒,女客也用露、汁一类甜酒、饮料款待。菜喜凉拌或糖菜、汤菜。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