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07-20 23:02
鄌郚总编

昌乐历史典故

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是岁时风俗之一。过年除夕日,要贴灶王神及对联,接灶王回家,保一年平安。还要贴门神、春联、“福”字、红钱等,以驱邪纳福。旧时民间还要贴“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此横条是贴在门楣上的,大门上少见,多数是贴在屏门、客厅、堂屋的门楣上,或屋梁、楼楞上。店家最喜欢张贴在店堂或出入处上方,很醒目。这习俗过去很流行,现在一些农村地区建房造屋或举办一些大型活动时常看到。
  太公,即姜子牙。姜子牙是元始天尊的小徒弟,奉师命辅佐周文王、武王讨伐商纣王,其间阐教之元始天尊、截教通天教主、西方教接引道人三位教主共立了封神榜。伐纣成功后,姜子牙奉命封众神。等分完众神,姜子牙发现位置都已占满,自己反而没有地方可封。
  于是就坐到门楣上,当一个“监察神”。职责是防止个别神仙失职渎职,更不能让一些凶神煞神和厉鬼恣意妄为。百姓以为,春节贴“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是买个平安,万一门神、玄坛疏忽,还有姜太公呢。何况姜子牙曾当神界的任职监察大员,就是一些凶神煞神闯入,谅他们也不敢也不会有所作为,人们可安度春节,百无禁忌了。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典故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王身边近臣没有一个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规劝讽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于是,威王就停止了彻夜欢饮之事,并任用淳于髡为接待诸侯宾客的宾礼官。齐王宗室设置酒宴,淳于髡常常作陪。并诏令全国七十二个县的长官全来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竟维持长达三十六年。这些话全记载在《田齐世家》里。


乐极生悲

乐极生悲原写为“乐极则悲”,典故出自《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形容一个人快乐到极点转而发生悲哀的事情。战国时期,齐威王是个喜欢彻夜饮酒的君王,有一年楚军进攻齐国,他连忙派自己信得过的使节淳于髡去赵国求救。淳于髡果然不辜负齐王重托,到了赵国就请来了10万大军,吓退了楚军。当然,齐威王十分高兴,立刻摆设酒宴请淳于髡喝酒庆贺。齐王高兴地问淳于髡:“先生你要喝多少酒才会醉?”淳于髡一看这架势,知道齐王又要彻夜喝酒,必定要一醉方休。他想了想回答道:“我喝一斗酒也醉,喝一石酒也醉。”齐王不解其意,淳于髡解释自己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况下酒量会发生变化。喝酒到了极点,就会酒醉而乱了礼节;人如果快乐到了极点,就可能要发生悲伤之事(此句原文即“酒极则乱,乐极则悲”)。所以,我看做任何事都是一样,超过了一定限度,则会走向反面了。这一席话说得齐威王心服口服,当即痛快爽朗地表示接受淳于髡的劝告,今后不再彻夜饮酒作乐,改掉可能走向自己反面的恶习。“乐极生悲”成语典故由此而来。


物以类聚

出自《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春秋战国时,淳于髡为齐国赘婿,被齐威王用为客卿。他学无所主,博闻强记,能言善辩。司马迁把他的事迹写入了《滑稽列传》之中。齐宣王昭告天下招贤纳士,淳于髡给他推荐了7个有才能的人,齐宣王经过问答,果然个个本领高强。齐宣王觉得非常奇怪,就问淳于髡说:“我听说人才是很难等到的,在千里之内的土地上,如果能找着一个贤士那不得了了。现在你却在一天之内,推荐了7个贤士,照此下去,贤士不是多得连齐国都容纳不下了吗?”淳于髡听后说:“鸟是同一类的聚居在一起,兽也是同一类的走在上道。要找柴胡和桔梗这类药材,如果到洼地里去找,一辈子也不会找到一株,但是如果到山的北面去寻,那就可以用车装运了。这是因为天下的生物都是同一类的聚在一起,我淳于髡可算是个贤士吧,所以您叫我推荐贤士,就像是到河里打水、用打火石打火一样容易,我还准备给您再推荐一批贤士,哪里会只有这7个呢!”后来,人们把它概括为“物以类聚”。现在,常用来比喻趣味相投的人总是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


杞人忧天

典故来自《列子·天瑞》“杞人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也”。姜太公建都营丘是在周初,后历经二世丁公,三世乙公,四世癸公,五世哀公。公元前866年,哀公的异母兄弟胡公即位后,迁都至薄姑(今博兴县)。公元前646年,杞国迁到缘陵,也就是到了昌乐。公元前544年,杞国又迁至安丘一带。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气体在一起聚积起来的,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体。你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空气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人说:“天既然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人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跳跃舞蹈,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放了心。




不食周粟

《昌乐县续志·山川志》载:“城东南十里外孤山,特起一峰,壁立千仞,为邑东保障,城脉盖由此焉。”孤山,原称叫首阳山,亦名凤山。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因二人隐居于该山,义不食周粟而饿死,后人为纪念这两位仁人志士而把首阳山改名为孤山。相传,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姓墨台氏,伯夷是大儿子,叫墨胎允,叔齐是二儿子,叫墨胎智。孤竹国在今河北省卢龙县西一带。孤竹君生前立三儿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去世后,叔齐出走,欲让位给兄长伯夷。伯夷也不愿作国君而逃避。后来二人在路上相遇,闻昕西伯侯姬昌(周文王)善养老幼,深得人民拥戴而入周投靠。文王仙逝,周武王继位而拥兵伐纣,他们认为诸侯伐君以为不仁,极力劝谏。武王不听,决意灭商。伯夷、叔齐对周武王的行为嗤之以鼻,誓死不作周的臣民,也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采野果为生。后来碰到一个上山挖野菜的妇女,说起天下变化,那个妇女说:“现在这里是姜太公的封国,这里的土地已是周朝的土地,这些野菜也是周朝的了。”从此以后,二人连野菜也不吃了,直至饿死。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两个孤竹国谦逊让国、忠孝节烈的仁人兄弟,就在首阳山顶上修建了夷齐祠,以表其品格气节和精神美德。伯夷、叔齐与首阳山的故事,也被潍坊市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孔融坐满

孔融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第19世孙,汉末为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孔融本性宽容不猜忌别人,重视人才,在任期间,仗义疏财,周济贫寒,并喜好结交名士、名人,家里常常是鸿儒满座。宾客盈门当时,郑玄,王修、管宁、邴原、是仪、孙浩、太史慈等,都是孔融座上客,均受到孔融的周济和重用。这些人以后皆成为大学者或国之股肱。如高密人郑玄,一代大儒,经学大师,孔融深敬之,特命高密县令另辟一乡为“郑公乡”。营陵人王修,德才兼各,以孝闻名于世。孔融聘其为主薄,即墨令,后王修官至大司农,太常。北海孙邵,是孔融的好友,后孙邵仕吴孙权,成为东吴第一任宰相。营陵人是仪早年跟随孔融,后仕东吴,为尚书仆射(副宰相)。东莱人太史慈,其家在北海治所剧县以东二十里,太史慈在外,老母在家一直得到孔融的帮助,后太史慈成为东吴大将。管宁、邴原等也都成为大学者、隐士,留名后世。不但北海的名人受到孔融的敬重,就是有一介之善的北海平民和四方游士来北海,孔融莫不以礼待之。因此当时北海也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孔融常叹说:“座位上经常满人,樽中酒不空,我就无忧了。”孔融与蔡邕交好,蔡邕死后,有个虎贲士相貌有点像蔡邕,孔融每次喝足了酒,招他与同坐,说:“虽然没有了老成人,而让我高兴的是还有典型。”孔融听说人家有善行,好像是自己做的一样,言语有可采取的,一定扩展完成,当面告诉人家所不足的地方,称赞他的长处。推荐贤士,奖励进取。如果他知道的,没有说,认为是自己的过错,所以海内的英才,都信服他。《三国志通俗演义》载孔融居北海,豪气贯长虹:坐上客长满,樽中酒不空;文章惊世俗,谈笑侮王公。史笔褒忠直,存官纪太中。


孔融让梨

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东汉时为北海相(今昌乐),后为青州刺史。典故最早出现在《世说新语笺疏》《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孔融四岁的时候,正好是他祖父六十大寿,来客很多。有一盘香梨,放在寿台上面,母亲叫孔融把它分了。于是孔融就按长幼次序来分,每个人都分到了自己就应得的一份,唯独给自己的那一个是最小的。父亲奇怪地问他:“别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却分到小的,为什么呢?”孔融从容答道:“树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长辈,是做人的道理。”父亲很是高兴。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4岁时,他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且还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另一个说法是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曲突徙薪

典故出自《霍光金日磾传·霍光传》。当初,霍光族人骄横奢侈,茂陵徐生说:“霍氏一定会灭亡。因为骄奢的人不懂得谦让,不谦让就会对皇上不尊敬,不尊敬皇上,这是大逆不道。位居众人之上,人们一定嫉恨他们。霍家人掌权时间如此长,嫉恨他们的人自然也多。天下人嫉恨他们,而他们的行为又违反礼仪,不灭亡,更待何时!”于是上书说:“霍家太兴盛了,陛下既然很宠爱霍家,就应该加以抑制,不使它灭亡。”上书三次,只回答说知道了。后来霍家诛灭,而告发霍家的人都受到封赏,有人为徐生上书说:“我听说有一个造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重新造一个弯曲的烟囱,将柴草远远地迁移。不然的话,会有发生火灾的忧患。”主人沉默不答应。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摆酒来感谢他的邻人。被火烧伤的人在上位,其他的各自以功劳的大小依次坐,但是没有请说改“曲突”的那个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灾的忧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建议“曲突徙薪”的人没有受到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被奉为上宾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割席断交

典故出自《世说新语》,管宁是汉末三国时期北海朱虚人物。朱虚,古县名,辖区在今临朐昌乐交界一带,县治所在地在今鄌郚镇漳河村西。《三国志·魏志》有《管宁传》。《世说新语·德行第一》载:据史书记载,东汉时代大学者管宁年轻时在外求学。其学馆原为一大户家废弃宅基,管宁与众学友将其辟为菜地,课余便到此给蔬菜锄草浇水。一次,管宁与学友华歆在菜地锄草,突然,管宁锄下土中现有黄金一块,管宁见之依然挥锄不顾,视如瓦砾,华歆则惊而拾之,见管宁不语,遂掷之于地。一日,管宁与华歆同席而坐,读书学习。适一贵胄乘轩路过此地,窗外甚是喧闹,管宁虽闻但照读如故,华歆则弃书往观,久之方回,并对管宁讲述其官尊贵之貌,及左右随从鸣锣开道,前呼后拥般威仪之景。管宁听后对华歆日:“今朝政衰败,猪狗食禄,正直之士决不与之为伍,吾性恬静寡欲,与你志不同,道不合,子非吾友也。”遂执刀将席一分为二,各坐一块。自此,管宁与华歆断绝交往。“割席绝交”,如同“割袍断义”一样,表示从此一刀两断,不再为伍。管宁,公元159-241年,著名学者、隐士,汉末避乱居辽东,聚徒讲学,三十七年始归,魏文帝曹丕拜为大中大夫,魏明帝曹,甑拜为光禄勤皆辞不就。曹芳正始二年(241)年卒,时年84岁。著有《氏姓论》,今轶。



扪虱而谈

原作“扪虱而言”,典故来自《晋书·王猛传》,十六国时,前秦有一位大臣叫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昌乐)人。他学识广博,爱读兵书,为人谨慎,严峻刚毅,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政治家。他从小好学,才能卓越,胸怀大志,不屑于琐碎事务,人们都轻视  他。王猛却悠然自得,隐居于华阴。当他听说桓温入关后,便披着粗布衣服去拜访他,边摸着虱子边谈论当时的大事,旁若无人。桓温觉得他与众不同,便问道:“我奉天子之命,统帅十万精兵为百姓消灭残存的寇贼,然而三秦的豪杰之士至今没有人前来归附,这是为什么呢?”王猛说:“您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土,如今长安近在咫尺而您却不横渡灞水,百姓们不知道您的意图,所以不来。”桓温沉默不语,无以应答,过了一会儿说:“长江以南没有人能和你相比!”于是就安排王猛暂任军谋祭酒。王猛施展自己的才智,后成为丞相,终于帮助符坚统一了北方。王猛于公元375年病死,终年50岁,据史书记载,他死后,“朝野苍哭三日”。


燎麻照读

典故出自《梁书·刘峻传》,刘峻字孝标,父刘埏,早卒。南北朝时北海都昌(今昌乐)人,刘峻与母许氏相依为命。因家境贫寒,不能自立,遂出家为尼、僧。不久还俗,靠乞讨,为人劳役为生。刘峻自幼聪明绝异,勤奋好学。虽寄人篱下,为人奴役,亦自课读书,见有典籍异书,必往祈借,抄录心记。时家无油烛灯火,刘峻常燎麻炬,照读不误。有时昏沉困倦,炬火燃其眉发,觉而复读,从不懈沮。数年后,刘峻已是博通群书,文藻秀出之饱学之士。以后世人将刘峻好学之事作为典故,曰“燎麻照读”或日“书淫”。他常以自己见识不够渊博为苦,听说哪里有奇书,必定会前往求借。清河的崔慰祖称他为"看书最多的人"。之后他便博览群书,文采华丽。以注释刘义庆等编撰的《世说新语》而闻名于世。


邴原泣学

典故出自明朝礼赞《初潭集卷十二》,邴原,三国时人,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与名士,与管宁、华歆等称“辽东三杰”。邴原从小就失去父亲,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就哭起来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什么哭泣?”邴原答道:“失去父亲的人容易伤心,贫穷的人容易伤感。凡是能够学习的人,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有父亲,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到悲伤,所以就哭了。”老师为他感到悲伤,说:“你想要读书吗?”邴原说:“我没有钱上学。”老师说:“孩子你如果有志向,我将免费地传授你知识,不要学费。”于是邴原去学习了。在一个冬天之内,熟练地背诵出了《孝经》《论语》。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习他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


闻雷泣墓

《闻雷泣墓》又称为《王裒泣墓》。讲述了魏晋时孝子王裒的孝行。此为《二十四孝》中的第十六则故事。据《孝子王裒的传说晋书·王裒传》载:王裒,字伟元,北海营陵即今昌乐县人,魏晋时孝子。其祖父王修,为汉末名士。父王仪为魏司马,随司马昭伐东吴,兵败,被司马昭嫁罪屈杀。王裒痛父屈死,决然负父遗骨从洛阳携母返回原籍昌乐,投奔祖父生前好友华岩寺住持。他隐居山林,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他的母亲在世时胆子小,害怕听到雷声,死后被埋葬在一处山林里面。每当遇到风雨天气,听到雷声,王袌就会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后来他作《蓼莪》一首,曰:“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后人就用“闻雷泣墓”这一成语记述王袌的孝心之举。据《昌乐县续志·古迹志》载:“魏孝子王裒墓,在县治东南五十五里之马宋集以东八里”,即今天的昌乐县营丘镇王裒院村。墓前至今立着明成化二年“魏孝子王裒之墓”碑,碑高2.2米,宽1.1米。墓院两侧另有碑记6方,周围有柏树、国槐、白杨树等,院貌朴素、宽阔、宁穆,望之令人肃然起敬。孝子王裒是历代儒学和官方教化民众与学子、倡导孝文化的榜样,明成化二年即公元1466年,昌乐知县范威倡导儒学,于王裒故里增筑王裒墓,并刻碑“魏孝子王裒之墓”记之,以表其德。此后孝风倡行乡里,历代多有修葺增筑及刻碑表彰。


东家丘

典故来自《三国志》卷十一《魏书·邴原传》。丘即孔丘,据《孔子家语》载,孔丘的西邻不知孔丘的才学出众,轻蔑地称之为“东家丘”。喻指圣贤未被世人认识。东汉末年的一天,北海郡朱虚(今昌乐)人邴原,往安丘拜见当时着名学者孙崧,求教学问。邴原见过孙崧,言明来意。孙崧日:“君乡里有高密郑君(玄),学览古今,博文强记,钧深致远,实学者之师模也,你今舍近之而来敞处,真所谓以郑君为‘东家丘’也。”邴原曰:“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钺,然未迭学生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故乃有登山采玉者,入海而采珠者,但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先生以学生为西家愚夫邪。”孙崧敬其直爽以礼相待,遂答所问,并以所着相送,成为至交。关于“东家丘”一词,据传说孔子西邻不知孔子之才学。有求学者问其住处,西邻称孔子为“东家丘”,因其语为孙、邴二人对话所流传,后成为典故,指对人缺乏认识,缺乏了解。后常用为才高而不被世人所识者的典故。邴原,生卒年不详,字根矩,自幼聪悟俊朗,好学博涉,后仕曹操为五官将长史。邴原一生高远清白,清规藐世,颐志淡泊,虽然为官,但平日无事则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后随曹操征吴,病卒于途中。陈寿《三国志·魏书》有传。


姜太公建齐

王星营

姜太公助武王伐纣灭商之后,建立周朝,周武王姬发为了巩固政权,论功行赏,首封姜太公于齐,都营丘(今昌乐东南25公里处)。姜太公根据当地百姓风俗习惯和要求,积极修政,进行一系列改革,建立了一整套利国利民的法规制度。首先进行了土地改革,实行井田制,他把土地分为一、二、三等,像井字一样,根据土地的瘠肥和老百姓的家庭情况,均等分配,并根据这一情况照章纳税。有了这些制度,齐国日益富裕,国力日益强盛,人民安居乐业。姜太公还制定了完备的法律:用“三典”制约属国,不使作乱;用“五刑”规范百官和民众的行为。德、法并举,齐国欣欣向荣。
  在国家安定和农业繁荣的基础上,姜太公又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和渔业的政策和措施。首先在齐国建立了统一的度量衡,规定了专业的商业区,这样保证了商业的公正性、便利性和市场制度的稳定性,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国外商人来齐国投资兴业,齐国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繁荣起来。
  姜太公招纳贤士,广罗科技人才,大力发展青铜铸造业、木工业和手工业,给异士封地封爵等,使齐国的工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姜太公治国有方,齐国国力剧增,成为当时的强国。一座齐国都城迅速在营丘崛起。
  齐国都城由外郭、内城、皇城三道防御建筑组成,高6米、宽15米、长4500米的土城延绵悠长,博大精深的齐文化就从这里开源。据文物普查资料统计,今昌乐境内曾经发现商周文化遗址70多处,最为特别的是位于营丘区域内的河西遗址,历经数千年河水冲蚀,仍见其址貌,现存面积达20万平方米。这些古迹遗址,虽经岁月侵蚀已经破败不堪,但我们仍然可以想象当年齐国的强盛与辉煌。姜太公开国后,在昌乐营丘历经五世,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王朝烹哀公,立其弟,称胡公。
  姜太公建齐,开辟了齐国疆土,创立的齐文化,源远流长!


孔融任北海相

马 进

东汉末年,朝政混乱,国运衰危,并州牧董卓,又自封太师,独断朝政。而孔融为人忠义,敢仗直言,因而遭到董卓的忌恨,降为议郎,不久又降为北海相。
  当时全国群雄争霸,天下大乱,黄巾军起义,风起云涌。受命于乱世的孔融,刚来到北海郡的昌乐剧城后,黄巾军大将张绕率领20万大军从冀州来犯,孔融立即“收合士民,置建城邑”,领兵迎战。终因寡不敌众,退至朱虚,即当今临朐与昌乐两县交界处一带。不久又有黄巾军管亥复出北海,孔融又出屯都昌,并派遣后为东吴大将的太史慈星夜出城,求救于时任平原相的刘备。刘备即率3000兵马与关羽、张飞前往救援,共同击败管亥。敌退后,孔融收集流民四万余人,重整剧县城邑,习兵讲武,并飞书布告属县,联合御敌。
  到了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谭又兴兵进犯北海,孔融只得带兵御敌,两军多次交战,终因寡不敌众,剧城终被袁军攻破,孔融不得不星夜率众直奔东山避祸。这段历史在《资治通鉴》和《太平寰宇记》两书中均有记载。这里所指的东山,是今昌乐草山或孤山一带。
  孔融在昌乐北海任职6年期间,虽处社会动乱之时,但他的政绩依然显赫。据《后汉书》载,孔融在任,恭而近礼,劝课桑农,建立学校,表显儒术,推举贤良,尤好结交贤士名人,家内常是鸿儒满座,宾客盈门。当时的高杰之士郑玄,左承祖、刘义逊等皆在坐席,王修、是仪、太史慈、孙邵、管宁、邴原等均授官职,或向朝廷举荐。此时的北海治所昌乐剧城,在孔融的治理下,市井繁荣,百姓安居,成为当时士子们的一块向望之地。




李清照夜宿昌乐馆

王庆荣

一辆马拉轿车从太阳落下的方向,沿着东西官道,过丹河,进城区,停靠在临河而建的昌乐驿馆前。过往行人只晓得在馆驿下榻的都是有身份的官宦家人,并不知道从车上下来的那位美丽风雅的中年女子,就是日后名满华夏的婉约派词宗李清照。
  宣和初年,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出任莱州知事,结束了夫妻二人在青州长达十年之久的朝夕相处的生活,李清照留居青州。今天,三十八岁的李清照自青州启程,赶赴莱州,计划在中秋节前与丈夫团聚。由青州去莱州,到昌乐恰好是第一天的车程。李清照别无选择地要在昌乐驿馆单独度过离青赴莱的第一夜。谁能想到,这个平平常常的夜晚,有意无意间给昌乐的文化史留下了惊艳的一抹。
  晚饭之后,阴云渐浓,一阵秋风掠过,丝丝缕缕的秋雨潸潸飘落。李清照凭窗伫立,顾影零丁,窗外丹河流水潺潺北去,勾起她与姊妹们在青州分别时依依难舍的眷顾之情,不禁黯然泪下。遂挑灯抚纸,托颐凝思,任凭泪湿双颊,提笔写下了那首朴实清新、感情缠绵细腻的词章:
  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这首词以“泪”字开头,奠定了词作凄凉忧伤的基调。上阕头韵从“泪湿罗衣”到“千千遍”,以夸张的手段,写出诗人与姊妹们亲切真挚的感情,回忆与她们分别时的哀婉情景和场面。次韵从“人道”到“闻孤馆”,诗人用“山长”暗喻去莱州路途遥远,在孤灯清冷的秋夜,形单影只,凄雨绵绵,压在心中的远山与萧萧秋雨凝成一幅凄迷寥廓的画面,渲染出诗人孤寂忧伤的心境和无助的惆怅与凄惶。“孤馆”一词,一则明写馆驿,二则影射诗人自己的孤独,是情与物的共通融和。在时间和空间上,由青州的分别场景转到了秋雨濛濛的昌乐馆驿。下阕与上阕结构相同,呈并列对称状。也是先从姊妹们分别时的情景写起,与上阕不同的是不写“泪湿”、“唱到”等直观的情景,而写“方寸乱”“忘了”等心理层面的感觉,进一步烘托出姊妹们难舍难离的深厚情谊。描写的角度也从昌乐又折转到青州。结尾两句仿佛从忧伤中突然回旋,擦去泪水,淡看别离,对姊妹们加以宽慰和嘱咐,并说莱州不像神话传说中的蓬莱仙境那样飘渺遥远,可用书信传递音讯,慰籍亲人。整首词作的情感基调由忧伤沉重转入恰到好处的舒放,描述的空间也从青州写到了莱州。诗人才思敏捷,把握收放,运用自如,令人折服。
  

刘墉挥毫红河村

王庆荣

  明朝万历年间,昌乐红河村人吴三重曾在京师为官。一百多年后,吴氏家族人丁兴旺,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是红河一带的名门望族。吴氏后人吴安宇耕读持家,文武兼修,尤其书法和棋艺造诣极高。成为远近闻名的文人雅士,乡间贤达。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清朝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墉与和珅一起,奉旨到山东审理巡抚舞弊案。案结回京交差后,回老家诸城探亲。刘墉早就听说昌乐红河村明万历年间,曾有人做过京官,他的后人吴安宇,为人处事温良恭谦让,书法在昌乐、安邱西乡赫赫有名,象棋也称得上一流高手,不由顿起访贤之心,于是回家路过红河,便踏进了吴家大门。
  进门后看到吴家虽是官宦后裔,与平常百姓家并无多大差别,但宅院房舍宽敞明亮,处处透出书香之气。吴安宇接待客人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刘墉一见,放下官架,以朋友相称,深感相见恨晚。叙礼寒暄过后,刘墉先到书房,见满屋墙上除书法字纸以外,别无他物。刘墉赞叹不已,不时加以指点评论,诗兴大发,遂提笔写下一副对联:
  书就草窗分玉薤 诗吟松径得金鍼
  随后刘墉提出与吴安宇下棋,二人越下兴致越高,连晚饭都错过了半个时辰。晚饭后,吴安宇命全家拜见刘墉。据传,刘墉当时心情舒畅,并随口吟道:“在朝为官这些年,唯在红河得清闲”。且在吴家留宿一宵。
  第二天,吴安宇毕恭毕敬地请求刘墉再留墨迹,刘墉欣然应允,遂又提笔写出一联:
  妙书鸿戏秋江水 好句风行晓苑花
  刘墉在吴安宇家留字的消息不胫而走。当时红河另一大家“燕喜堂”吴凝宇闻讯后,洗漱打扮求见刘墉请字。刘墉略致询问,便提笔挥就“志德志胄”四个大字相赠。并为吴安宇的大哥吴守宇亲题“爱思堂”堂额,由守宇的后人珍藏。后来,吴安宇的儿子吴奉康、孙吴攀麟皆中举,且系同榜举人。奉康中举后,建造南北高房,并将刘墉的赐字请人雕刻在南高房屋门上,逢年过节,洗刷一新,视为家族的荣耀。现在,木质旧门收藏在村委办公室,经洗涮辨认,“妙书鸿戏秋江水,好句风行晓苑花”还依稀可辨,上联“秋”字、下联“晓”字不很清楚。另一幅上句毁坏严重,下句后三字“得金鍼”幸可辨认。村文书吴爱祥从网上查知,上联为“书就草窗分玉薤”,下联为“诗吟松径得金鍼”。


阎氏五世七进士

《阎氏家乘》记载,阎氏家族在清朝时期五代考出7位进士。昌乐阎氏家族,被称为“一门五世七进士”。
  清朝同治年间,昌乐知县周寅清为《阎氏家乘》写过一篇序言,文中大意是经他考证,连续5代直系血亲代考中进士的当时全国只有4家,其他3家为巴县刘氏、仁和江氏、宜兴吴氏。因此,当时昌乐阎家被称为“四大科举之家”。
  阎氏家族连续五世考出7位进士,这与其家族崇尚刻苦攻读的家风是分不开的。明朝洪武元年,阎家迁居昌乐后,七世之内以农耕为主,直到第八世时,阎介石被中央贡院选拔为贡生。阎介石之子阎世绳在康熙十五年考中进士,之后,阎世绳的长子阎愉、孙子阎廷佶、重孙阎循观、阎循琦等接连考中进士。
  阎循观,6岁丧父,继而丧母,跟随伯父阎廷佶读书,由于天资聪颖,励志刻苦,少年时便在京师负有盛名,但在33岁那年,因主考官评判不公而落第。时隔9年,当42岁的阎循观考中进士,乾隆皇帝得知其祖父是工部前主事阎愉,其堂兄是当朝的工部左侍郎、二品高官阎循琦时,不禁为这位出身名门、操守不凡的新科进士所感动,破格授他为吏部考功司主事。
除了提倡刻苦攻读外,《阎氏家乘》中还有一些介绍读书“窍门”的文章,在其中的《思成录》中,有一句话点明了读书的要害,“读书最不可谋利,利心动则读书不专”。为勉励子孙读书,阎世绳在该文中这样写道:“尔等果能读书作文就是能体贴我,就是能孝顺我。”
  阎氏家训,让家族兴盛400年。《家训》卷中又分为祠堂记礼、友恭会、思成录、训言等多个部分。这些文章详细教导后代如何孝敬长辈,如何处理兄弟、邻里之间的关系,如何做一名忠君、爱民、勤政、廉政的官员,如何教育子孙努力读书等。
  阎氏家训影响后人,阎氏家风世代流传,阎氏五世七进士,被传为佳话。


昌乐县第一个中共支部

徐桂銮

1927年2月,为了加强潍县、益都、寿光三县党组织间的联系,开辟昌乐县党的工作,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奉中共山东区执行委员会的指示,委派共产党员傅锡泽和傅乃武到尧沟镇,在西大街十字路口东侧路北开设“济生大药房”,以行医卖药为掩护,开展党的地下活动,创建党的组织和党的地下联络点。
  1927年3月底,傅锡泽、傅乃武在“济生大药房”主持召开全体党员会议。会议宣布成立中共尧沟支部,傅锡泽任支部书记,傅乃武任联络宣传员,支部隶属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昌乐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诞生了。
  5月初,傅锡泽去潍县城向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汇报工作。为了便于领导和开展活动,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决定把尧沟支部介绍给中共益都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傅锡泽随后持介绍信去益都,通过益都县农民运动特派员、团益都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王元盛与中共益都地方执行委员会接上关系。此后,中共尧沟支部隶属中共益都地方执行委员会。
  尧沟党支部成立后,在继续加强革命宣传的同时,把发展党员和扩大组织作为主要工作。郭金祥、郭清光组织益都第二小学的进步学生秘密传阅《共产主义ABC》、《陈独秀文存》等革命书刊,向郭清义、郭金民、郭汉宾、郭金彩、张步国、梁绍孔等讲解共产主义的宗旨,并把他们介绍给傅锡泽和傅乃武。经过一个多月的教育和培养,他们6人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刘洪元利用扎纸马的手艺和唱地方戏的特长,积极联系群众,发展东西王村王鸣銮入党;刘清溪以做小买卖和串亲的名义,到寿光安家庄发展了数名积极分子;赵来宾在昌乐的赵家埠头等团结了一批进步农民。尧沟党支部在发展党组织的同时,还发展了一批青年团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尧沟支部。中共尧沟支部的党、团员达到了二、三十人,发展壮大了力量,活动范围达到昌、益、寿三县的十几个村子。
  中共尧沟支部成立后,由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重要,受到中共山东省委的重视。省委领导及工作人员经常经过尧沟来往于寿光、益都、潍县等地,省委文件、宣传品和地方党组织的报告等经常通过这里转送,“济生大药房”实际成为省委与昌乐周围各县党组织联系的一个重要的秘密联络站。同时,“济生大药房”也充分发挥了沟通益都、潍县、寿光三县党团组织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三县党的活动开展和党组织间的交流。
  1927年秋,新建立的团青州地委在“济生大药房”召开会议,研究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形势下如何开展团的活动等问题。到会的有李玉鼎、赵一萍、王元盛、任玉书、傅锡泽等。会议确定以尧沟“济生大药房”为团地委的联络机关。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10月下旬,省委将《“八七”会议决议案》、《山东省委通告》等文件发到昌乐、潍县、寿光、高密、益都等地,进一步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和省委关于“要急速进行武装”的指示。当时,省委组织部长丁君羊、团省委负责人李东明来到尧沟,决定在“济生大药房”召开青州地区各县党团负责人会议。考虑安全方面的因素,后来将会议移到尧沟附近的寿光县王府村孟雪园家举行,来自青州、昌乐、潍县的6名与代表经过尧沟转移王府村参加会议。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强“济生大药房”地下联络机关的工作,以增进省、县各级党团组织的联系。会议结束后,代表们回到“济生大药房”作短暂停留,然后从尧沟车站乘车返回各地。尧沟支部在沟通党内上下之间联系的同时,也经常得到省委以及各地党组织负责同志的指导。因此,党的工作搞得更加出色。
  1928年清明节前夕,郭大同在济南被军阀当局逮捕,供出了傅锡泽和傅乃武。4月10日,昌乐县反动当局奉济南戒严司令部命令,派人到尧沟捕人。主持尧沟支部和地下联络站工作的傅乃武被捕,尧沟党支部遭破坏。
  尧沟党支部和地下联络站遭到破坏,但尧沟一带的党员并没有停止斗争。他们寻找党的组织,参加寿光、青州等邻县党组织的活动,继续为党工作。傅乃武被捕后,赵来宾和孟赤心积极组织营救。傅乃武在狱中被关押一个多月,因国民党军队攻打济南,政局突变,被释放出狱。
  尧沟党支部和地下联络站从建立到结束虽然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在潍坊地区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山东省党的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尧沟党支部把一批有志青年培养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唤醒了三县边界地区的穷苦农民并领导他们为自身的解放进行了斗争,为昌乐党组织再次建立和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功劳炮”首战高崖

秦晓鸣

1944年12月15日(农历甲申年十一月初一),鲁中军区一团配合滨海部队解放莒县后,奉命再次攻打高崖。这时,高崖敌人的状况有了一个不小的变化,1944年6月25日一团攻打高崖之后,日军不久即撤走,由伪军辛永功四团、张瑞林三团以及国民党张天佐的十团部分队伍驻守。12月15日晚上11点多钟,战斗开始打响。经过一夜激战,把村西北角据点守敌打闭了气。而村东据点和明楼之敌,仍在顽抗。第二天战斗间歇,部队换防时,明楼上的敌人认为我军撤退,洋洋得意地一边放着戏匣子,一边吆喝“别走啊,打点着!”
  12月16日晚上七八点钟,我军又一次发起进攻。战斗大约进行到凌晨一点多钟,村东据点之敌打出白旗,表示投降,并声称天明缴枪。可等天明一看,狡猾的敌人已经通过早挖好的暗道逃跑了,只剩下一个个被打死的和两个被打伤的士兵。据知情者后来说,这个据点里的敌人从地道钻出后,趟过汶河,穿过东山北头、大官庄等地,迂回跑回了昌乐老巢。
  鉴于明楼之敌凭借着工事坚固,负隅顽抗,给战斗带来很大困难的实际情况,12月17日这天,一团首长决定,把9月份在葛庄战斗中缴获的日寇的一门“四一式”山炮调过来轰一轰明楼。当时,这门山炮既没有炮镜和其他瞄准仪器,又没有很多炮弹。炮队队长武鸣延借着自己的实战经验和聪明才智,指挥战士们将炮架在高崖河南岸的山坡上,离明楼约有1000米左右的样子。太阳落山,天色似黑不黑的时候,武队长用肉眼从炮筒子里瞄准后,打开炮栓,填好炮弹,一声令下,一发炮弹“嗖”地一声飞向明楼。非常可惜,这一炮打高了。炮弹越过明楼,飞到高崖以北准备打出水援兵的一团四连阵地,幸好没有伤着自己人。武队长及时调整炮位,进一步核算了弹着点,紧接着打了第二炮。好!这一炮打中了。不过,仅仅打掉了明楼的一个角,仍不能奏效。随后,武队长又命令打了第三炮。这一炮从明楼二层中间穿过,只听“轰”地一声,楼塌火起,硝烟冲天。早就做好准备的攻击部队乘势一拥而上,全歼明楼及其他据点守敌,彻底解放了高崖。这次高崖之战,鲁中军区一团连续拔除高崖及附近的七处日伪据点。在战斗的紧要关头,初试锋芒的“四一式”山炮发挥了他的强大威力,立了大功。此后,它又随同部队转战南北,多次立下战功,被战士们誉为“功劳炮”。这门大炮,曾存于北京革命军事博物馆。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