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07-20 23:33
鄌郚总编

北海(今昌乐)相孔融


  孔融,字文举,东汉末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少有异才,好学博涉,建安七子之一。汉献帝时任北海(今昌乐)相,时称"孔北海"。他生于乱世,死于强权。
  说起孔融,人们会想起孔融让梨的故事。对他幼时颖悟知礼的品行所敬仰。除此之外,与他有关的还有两个典故。一个是小时了了,一个是孔融座满。
  孔融十岁时,随父孔宙到京都洛阳,当时洛阳有个叫李膺的大名人,以盛名自重,深居简出,不随便接待宾客,并命看门人除非当世名流或者是与自己家里有世交的亲朋好友,其他一律不得通报。孔融得知后很好奇,想见识一下李膺,就来到李府,与看门人说自己是李的通家子弟。李膺请他进来,问孔融家的长辈与自已有什么样的世交。孔融十分沉着地说:"是的,我家老祖先孔子与您家老祖先老子乃是师生关系,你看我们姓孔的和您姓李的两家的世代交情不是很深吗?因此之故,如今我们两家便是通家子弟。"李膺与在座的诸人听后,无不惊叹称他为奇才童子。这时在座的有位叫陈炜的太中大夫,不以为言地说:"人小时了了(很聪明),长大后不一定聪明。"孔融听后立即反讥说:"那么你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说的陈炜无言回答。李膺大笑说:"这个小孩子以后一定是个很出色人物。"孔融长大后以品行端正,学识渊博,举孝廉入仕,官拜中郎将。此时正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董卓把持朝政。因孔融常有匡正之言,以忤董卓之意,董卓将他降为地方官,到黄巾军最盛的青州任北海相(昌乐县)。
  孔融到任后,看到的是十室九空、满目疮痍的景象。他收合士民、集兵习武,并联络邻郡共同御敌。一次黄巾将领管亥带兵包围剧县城,情况危急。孔融派太史慈杀出城外,前往平原求刘备解围,当时刘备还不甚有名,见他派人来求助,大惊说:"孔北海乃复知天下有刘备也。"随发兵3000人为孔融解围。
  打退了黄巾军的侵犯,肃清周围的残匪,孔融收降了黄巾军4万多人,开始扩军练武,加固剧城防御,建立学校,劝课桑农,北海一带,稍为平安,百姓生活渐有起色。孔融非常爱惜人才。他表彰儒术,荐举贤良。当时郑玄、是仪、王修、滕胄、邴原、彭谬、左承祖、孙邵等一大批文人名士都是孔融的座上客,他高兴地说:"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后人将此事做为典故曰:"孔融座满"。他还将郑玄家乡立为郑公乡。其他如邴原推荐给朝廷,将王修任命为高密县令,是仪等都委以官职。剧县名士甄子然早卒,他深恨未能相见,命建乡贤祠配食以敬。
  孔融在郡还常仗义疏财,周济贫寒,名士太史慈避事辽东,孔融慕其名,多次派人持礼慰问其母,后孔融有难恰好太史慈在家,母感其德,特命太史慈救援孔融。孔融在北海六年,刘备上表将他荐为青州刺史,但孔融依然在剧县。孔融本意是想匡扶汉室,倡导仁德宣扬儒教,但此时东汉己是江河日下,孔融虽气节高尚,志在靖难,因其才疏意广,终无成功。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谭兴兵进犯北海,孔融带兵御敌,从春至夏,两军多次交战,死伤无数。后袁兵包围剧城,流矢雨集,戈矛内接,孔融军士所剩仅数百人。但孔融依然谈笑自若,不久城沦陷,孔融只身逃奔东山,妻子为袁谭所虏。后献帝都许昌,征孔融为将作大匠(将作大匠,汉代官名)。
  在朝廷,他力排众议革除肉刑。尚书令杨彪对曹操专权不满,曹操诬以重罪,要灭族,孔融以曹横杀无辜,并以辞官相救,曹操不得己,释放杨彪。孔融好友祢衡一次在堂前赤膊击鼓把曹操丑事数落了一通,曹操疑心是孔融所为,曹操攻破邺城,其子曹丕私纳甄氏,孔融以为不合礼法嘲笑曹操,后来孔融任太中大夫,家中常是宾客迎门,孔融为人往往当面言其短,背后称其长,以推荐贤士为已任,深得世人称赞。但曹操对孔融忌恨日深,建安十年,曹操借故将孔融下狱杀害弃市,享年五十六岁,妻子皆遭诛杀。后人写诗赞孔融曰:
  孔融居北海,豪气贯长虹;
  坐上客长满,樽中酒不空;
  文章惊世俗,谈笑侮王公。
  史笔褒忠直,存官纪太中。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