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07-20 23:37
鄌郚总编

昌乐历史名人录


  管 宁
  荣钦耀
  管宁,字幼安,北海郡朱虚(今山东昌乐西南)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隐士,自幼好学,饱读经书,一生不慕名利。管宁与当时的贤士华歆、邴原三人并称为"一龙"。
  公元183年(东汉光和元年),平原人华歆慕管宁之名,千里来访,二人一见如故,成为好友。有一次,二人一起"锄园得金",管宁视之如瓦砾,弃于一旁。还有一次,二人"同席读书",有位达官显贵坐着豪华的轿子从外面路过,他置若罔闻,照旧专心致志地读书,而华歆却面露慕色,跑出去看。华歆回来后,他把席割开,与华歆分开坐,并说"子非吾友也。"此即传为佳话的"锄园得金"和"割席断交"。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汉王朝岌岌可危,社会动荡不安。他与同县好友邴原等避居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度热情招待,多方资助他。在辽东,他经常给人"讲诗书,陈俎豆,饰威仪,明礼让",颇受人们爱戴。
  公元223年(黄初四年),经司徒华歆推荐,魏文帝曹丕下诏,召还他。在辽东居住达37年的管宁,立即同全家乘船还乡。临行前,将公孙度父子积年所赠礼物一并归还。回来后,在山坡上建起一座小楼,整日闭门攻读,勤奋著述。文帝诏封他为太中大夫,他托病不受。魏明帝曹睿即位,太尉华歆让位给管宁。明帝下诏,说他"耽怀道德,服膺六艺。清虚足以侔古,廉白可以当世",欲授为光禄勋,但他上书委婉陈情,说自己德、功、才都不行,不能担负"栋梁之任",又加年老身弱,恳求还乡。明帝只好让他返归田庐。
  241年(正始二年),侍中孙邕、中书侍郎王基等人向齐王曹芳推荐管宁,齐王下诏,以"安车蒲轮,束帛加玺"的礼节去聘请他,而他正在这时病故了。后人称他为一代"高士",管宁故乡的人们为怀念他,褒扬他的高风亮节,特建管宁祠,筑管宁冢,邻近5村无不以"管公"命村。

  刘 熙
  刘熙,或称刘熹,字成国,北海(今山东昌乐)人,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生于汉末桓、灵之世,博览多识,名重一时。献帝建安年间曾避地交州。往来苍梧、南海,有学生数百人,据陈寿《三国志》说,吴人程秉、薛综、蜀人许慈都曾经跟刘熙学习。官至南安太守。建安末,卒于交州。著有《释名》和《孟子注》。
  刘熙以经学家、训诂学家名世,其《释名》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训诂学著作,影响巨大。《释名》是一部从语言声音的角度来推求字义由来的著作,它就音以说明事物得以如此称名的缘由,并注意到当时的语音与古音的异同,对后代训诂学因声求义的影响很大,同时也是研究汉语语源学的要典。其体例仿照《尔雅》。
  刘熙在自序中说:"熙以为自古造化制器立象,有物以来,迄于近代,或典礼所制,或出自民庶,名号雅俗,各方多殊。夫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故撰天地、阴阳、四时、邦国、都鄙、车服、丧纪,下及民庶应用之器,论叙指归,谓之《释名》,凡二十七篇。"这段话说明了他编这部书目的在于探讨各种名称得名的由来,书名就表现了他的旨趣。今本《释名》将27篇分为8卷,所释为天、地、山、水、丘、道、州国、形体、姿容、长幼、亲属、言语、饮食、采帛、首饰、衣服、宫室、床帐、书契、典艺、用器、乐器、兵、车、船、疾病、丧制。这代表了刘熙对语词所表示的事物的一种分类。
  《释名》解释事物的名称,完全从声音上去探索,它要考求语词音义之间的关系,说出事物所以如此称名的缘由。如:"日,实也","月,阙也",这本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但《释名》却要说出道理来,作了进一步的解释。"日,实也,光明盛实也";"月,阙也,满则复阙也"。其它如:"冬,终也,物终成也";"彗星,光梢似彗也";"身,伸也,可屈身也";"脊,积也,积续骨节终上下也"等等。诸如此类,都是以音求义,在训诂学上称之为声训,亦称音训。《释名》就音以说明事物如此称名的缘由,有些道理,如在《释水》中对"浍"字的注解是:"浍,注沟曰浍。浍,会也;小沟之所聚会也。"前四字是解释词义的。下文以"浍"的声旁"会"字说明"浍"字得名的由来;这是以声近的字来推究造这个"浍"字的缘故的。又"沦"字的注解说:"沦,水小波曰沦。沦,伦也;小文相次有伦理也"。这是以"伦"释"沦",又是用同音字来探求词源的。这两条都解释得很自然,有道理。
  但《释名》的不少解释出于主观臆断,穿凿附会,没有实际的根据,也并非是经过系统的探索而得出来的,因而缺乏科学性。《释名》虽有明显的缺陷,但这部书却是我国音训词典的先河,对后代双声叠韵的词书的编撰,有不小的影响,在古汉语研究方面,也颇有用处。首先是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汉代的语音和方言;其次是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书中的词义和事物。另外,它也启发我们从语音方面去理解词义和探索义近的形声字之间的关系。一千七百多年以前就有这样具有语源性质的书,这是很可贵的。其所以能流传至今而没有亡佚,既与人们想追寻语源的心理有关系,也与它在语源学上的地位和影响有关系。
  《释名》的传本只有明代的覆宋本,缺误甚多。清代毕沅作《释名疏证》,纠正了其中的不少讹误,有朴尘之功;清末王先谦又作《释名疏证补》,这是一部集解性的书,已包括毕沅的《释名疏证》在内,又吸收了同时代人的成果,续有补正,可称善本,最便于研读。
  刘熙的《孟子注》,至唐犹存,今已不传。

  徐 幹
  徐幹,字伟长,东汉末北海剧(今昌乐)人,汉末文学家、哲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以诗、辞赋、政论著称。
  徐幹自幼聪慧,勤奋好学,童年时就能诵文数十万言。他父亲担心他累坏身体,常常加以劝阻。由于勤学苦读,20岁前已经精通五经,博览史传,而且出口成章,提笔成文,成为一个贯通经史、文才超众的青年学者了。
  徐幹专志于学,不入时俗,轻官忽禄,不为荣华富贵所诱惑。时值灵帝末年,政治腐败,世家子弟结党权门,争名逐利,而干清贞自守,闭门谢客,以读书为乐。虽"州牧郡守礼命跛踖连武数致之",亦拒不赴召。建安中,看到曹操平定北方,中国统一有望,即应召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转五官将文学(文学,汉代官名,管理教育的官员),历五、六年,以疾辞归。此后身处陋巷,励志保真,过着清苦贫寒的日子,却从不悲愁。后授上艾长(上艾,为汉代地名;长,是汉代官名,管理万户以下的县),徐幹又称病不去就职。建安二十二年(217)春,瘟疫流行,干亦染疾而卒。
  徐幹善辞赋,也能写诗。刘勰说徐幹"以赋、论标美"(《文心雕龙·才略》)。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对徐幹的赋作给予很高评价,说他的"《玄猿》《漏卮》《团扇》《松赋》,虽张(衡)、蔡(邕)不过也。"但是,这几篇除《团扇赋》残篇载《北堂书钞》外,都已散佚。今存严可均辑《全后汉文》中,有徐幹《齐都赋》《序征赋》等近十篇,也已残缺不全,无法窥见徐幹赋作的整体风貌。
  徐幹的政治散文,主要是《中论》一书。据阙名《中论序》说,徐幹著此书是为"上求圣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今存辑本分上、下两卷,上卷10篇,多论述处事原则和品德修养,下卷10篇,大都论述君臣关系和政治机微,其思想倾向"大都阐发义理,原本经训,而归之于圣贤之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然也杂有道家、法家的思想。虽然《中论》辞旨邈远,较少直接指斥现实的内容,而语言平实,论证详密,在建安时代自成一家之言,是一部值得重视的政论专著。徐幹诗歌成就不高,钟嵘《诗品》把他列入下品。虽钟嵘贬抑过甚,而从干今存之诗看,较王粲、刘桢亦稍逊。干诗大部散佚,今存10首(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而以《室思》6首和《答刘桢》较为出色。《室思》设为思妇之词,写一位妇女对远行不归的丈夫的怀念:"端坐而无为,仿佛君容光","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以至"展转不能寐",幻想乘鸿鸾之羽飞到丈夫身边,与之相会。有时又担心丈夫"重新而忘故",在外另有新欢。全诗情致缱绻,心理刻画细腻,十分委婉动人。《答刘桢》则语言浑朴,感情真挚,亦为佳作。
  徐幹作品,《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5卷,已佚。明人杨德周辑、清人陈朝辅增补《徐伟长集》6卷。《中论》2卷。
  据《昌乐县续志》记载,在县城东北二十余里有伟长墓,《魏志》考据,徐幹墓应该在如今的朱刘街道都昌一带。

  孙 乾
  孙乾,字公佑,三国时北海(今昌乐)人,刘备早期亲密的助手之一。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军阀割据,天下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全国几乎没有一个安宁的地方。孙乾看到哀鸿遍野,生灵涂炭,总想济世安民干一翻大事。孙乾家世代是当地的望族,家境富庶,孙乾从小就聪明好学,为人忠厚仁恕,乐善好施。受到邻里乡亲爱戴。
  据说,有一天孙乾驾车外出办事,在荒郊野外遇到了一位美艳的女子,要求坐他的车,将她送到前面的村庄,孙乾停车将其女子搀扶上去,一路小心驾驶。走过一段路程,女子要求下车,孙乾停车,只见女子以站在路边,向孙乾说:"我乃火德星君,天帝旨命我去君家,不多时你家会遭火灾,今见君仁人也,所以早来预告。"说完不见。孙乾一听赶紧驾车而回,告诉家人收拾细软离家。顷刻,只见家中房舍四面起火,但是贵重物品大都幸免。
  东汉建安四年(199)春,刘备起事后自领徐州牧,孙乾经学者郑玄的推荐,被刘备辟为从事,从此孙乾跟随刘备,四方奔波周旋于诸侯之间。为刘备出谋划策,代表刘备出访州郡,历尽艰险,是刘备早期的重要谋士和外交使者。
  建安五年(200)春,刘备因参与车骑将军董承等人谋划诛杀曹操一事,被曹操知道,刘备逃出京城,走头无路,孙乾分析只有投奔冀州结交袁绍为上策。刘备赞许,遂命孙乾为使者前往冀州。孙乾一路快马,来至冀州向袁绍说明刘备之意。袁绍早就听到孙乾之名,见到后非常高兴,并出城二百里隆重迎接刘备。在冀州袁绍以最高的规格接待刘备,躲避了曹操的追捕。袁绍对孙乾亦十分尊重,经常向他请教。不久,孙乾多方招还刘备失散部众。这时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对峙,袁绍遣刘备守汝南,官渡一战袁绍兵败,刘备也失守汝南。刘备欲投刘表,遣孙乾与糜竺二人前往荆州拜会刘表,说明此意。刘表欣喜,刘备至,刘表亲自迎于郊外,待于上宾。从此,刘备一行长期在荆州住下来,刘表以师礼对待孙乾,经常问计于他。
  这时袁绍以死,袁绍两个儿子袁谭、袁尚相互攻战,自相残杀。有一次刘表致书袁尚,劝其兄弟相和时说:"兄弟分争之变,吾每与刘左将军(刘备)、孙公佑共论此事,未尝不痛心入骨,相为悲伤也"。由此可见刘表对孙乾的敬重。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建蜀汉称帝,授孙乾为秉忠将军,后卒于官。

  是 仪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本姓氏,北海相孔融建仪改为是,后来北海一带战乱,随东来刘繇到江东,是三国东吴大臣,官至侍中,尚书仆射,封都乡侯。深得孙权信任。
  建安二十四年(220),东吴大将吕蒙代鲁肃镇守陆口,上书孙权说:荆州牧守关羽,有兼并江东之心,是吴国大患,现在趁曹操北上亦集中精兵突袭荆州,消灭关羽。孙权惧怕关羽,犹豫不决,向是仪咨问,是仪说:"当前曹操北上,北方一带平安,时势利于我们,陛下可准吕蒙所奏。"是仪还向孙权并献破敌计策。孙权非常高兴,即命是仪助吕蒙出兵讨伐关羽。这年十二月,吕蒙大军破荆州,擒关羽,凯旋而归。孙权封是仪都亭侯,拜裨将军。是仪为人耿直,有个叫吕壹典校郎,因私仇诬告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孙权怒将刁嘉下狱,接着又查问群臣,大家都畏怕吕壹,只得说听到过此事,唯独是仪说我没听到。于是,是仪被连日追查,群臣都为他捏着一把汗,是仪说:"如今刀锯在臣的颈上,我何敢为刁嘉隐瞒,自取灭亡,作个不忠之鬼。"坚持据实回答。孙权最后相信了是仪,不再追究,放过了刁嘉。
  嘉禾三年(234)蜀相诸葛亮卒,是仪受孙权旨意出使成都,与蜀国结盟,共御曹魏,回国升尚书仆射,并兼太子老师。
  是仪为官清廉,生活俭朴,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从来不穿精美衣服,不吃美味佳肴,但却乐于接济贫困。有一次孙权来到是仪家,亲自尝他家的饭菜,大为感慨,当场下旨给他增加俸禄,赐给田宅,是仪固辞不受。
  是仪勤政忠君,为人谨慎小心,宽和谦恭,不言人短,在东吴做官几十年,从无过失,当时吕壹多次弹劾大臣,几乎告过所有将相大臣,而对是仪却没有告过。孙权赞叹说:要是人人都像是仪,还用得着刑律吗?是仪死时81岁,临终叮嘱子孙素棺敛之,一切从省。

  王 裒

  王裒,字伟元,营陵人,西晋学者,东汉大司农郎中令王修之孙,司马王仪之子。王裒自幼天资聪明,受家风熏陶,父辈教诲,以及乡贤如郑玄、管宁、邴原、是仪等人的影响,勤奋学习,注重修养品德。20岁时王裒已是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辞气雅正,音声清亮,一言一行必尊礼法的饱学之士。父亲被司马昭杀害后,他怀着对司马氏的仇恨与母亲扶父灵柩,离开京师,回到家乡营陵。安葬父亲后,王裒将祖上留下的几亩薄田精心耕种,为父守孝庐墓。三年后,王裒又设帐授徒,舌耕讲学为业,闲时养蚕。虽然十分忙碌,但王裒一直每天拂晓和傍晚,一人独自到父亲墓所跪拜,每每想起父亲被害,王裒无不拍打树干痛哭,时间长了,树都枯死了。
  王裒的母亲生性怕雷,因此每逢雷雨天气,王裒总是守在母亲身边,安慰母亲。后来母亲病逝,只要到雷电时节,王裒总是跑到母亲坟前,绕墓哭泣。
  王仪被害13年后,公元265年,晋王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建立晋朝,做了皇帝,即晋武帝,定都洛阳,下诏征聘天下人才。这时王裒已是博古通今,孝悌纯懿,名满北海的贤人。朝廷曾先后九次下达诏书,聘其为官,但他悲痛于父死非命,发誓不为晋之臣,且一生从不面西而坐。以后王裒一直在家隐居,教授门徒,兼事农桑。王裒教学有方,除对学生教授《四书》、《五经》、百家经典之外,还讲授养蚕、木工等知识,因此受到各地百姓的欢迎,他的家乡营陵也成为人们的向往之地。据史书记载,当时有门徒千余人。
  一年麦收,众门人见先生一家在烈日之下收割小麦,十分劳累,便偷偷帮助收割。王裒知道后,遂将小麦全部倒掉,并与门生说:"你们年少应以学业为主,家人对你们期望很大,怎能随便放弃学业呢?"一个安丘来的门生,被本县派为劳役,要远走他乡。该生请求王裒,给安丘县令致信说情,以免除劳役,王裒告诉他说:你现在的学问还不足以免役庇身(按古制,诸生可免除劳役),我的德行疏薄不足以为你护荫,叮嘱我有何用呢?我可以为你送行。"遂备好干粮、盐豉,脚穿草鞋,挑饭步行,一路送该生到安丘,门徒随行者有千余人。王裒一行来到安丘县衙,县令以为是来访者,急忙整服出迎。王裒恭敬见过县令,说明来意,与门生告别。安丘县令早闻王裒贤名,遂即大礼相见,当场放了该生,并一再向王裒道歉。
  西晋自"八王之乱"以后,国势迅速衰败。匈奴、羯、氐、鲜卑等少数民族纷纷向中原地区进攻。汉刘聪大将石勒攻破洛阳、长安后,一路烧杀抢掠,东进齐鲁。北海百姓皆逃亡江东。王裒的亲族好友劝他同行,王裒恋坟未走。不久,石勒军至。石勒早听说王裒是当世贤人,多次劝其归顺,王裒矢志不移,誓死不从。后被害身亡。后人称赞王裒"孝子与烈士兼而有之。"王裒的事迹,当年即已流传齐鲁一带,逐渐传遍全国。唐太宗李世民钦定撰修的《晋书》中,将王裒事迹列入"孝友篇",赞扬他虽生于乱世,但君子之道未消,始终以孝悌忠信立身,为后世典范。后人著《二十四孝》一书,将王裒的事迹收入其中。清代著名学者张之洞又将王修与王裒祖孙二人事迹收入其著作《百孝图》。纵观王裒的一生,可谓忠、孝、信三者兼备。正是这些大德之人、先贤忠士,用他们的操守言行甚至生命,一代代夯实着、坚守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和灵魂圣地。

  王 猛

  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今昌乐)人,十六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东晋永和十年(354),东晋大将桓温北伐,驻军灞上,王猛听说到这个消息,便穿麻布短衣求见。桓温请王猛对时局的看法,王猛一边捉身上的虱子,一面纵琰天下大事,淋漓尽致,旁若无人。桓温见此,暗暗称奇,问道:"吾奉天子之命,统大军千里讨贼,为民除害,而关中豪杰却无人来问,是何缘故?"王猛直言说:"将军千里而来,深入敌境,但长安近在咫尺,你却不渡灞水把它拿下,人们不知公心所以不来。"原来,桓温北伐,只是想得个虚名,没有真心想回复中原之意。王猛一针见血道出了桓温的心事,良久无言可对。最后桓温抬头说:"先生大才,江东无人能与卿之比。"后来人们将此事做为典故曰:扪虱而谈。
  桓温爱王猛之才,赐给他华车良马,又授予高官,请王猛一同南下,王猛他回到华山向老师请教,其师分析时局认为不亦去晋。不过从此王猛的名声渐渐大了起来。
  三年后,王猛经前秦尚书吕婆楼的推荐,来到了东海王苻坚的家中,两人一见如故,谈及天下大事,句句投机,苻坚觉得就像刘备当年见到诸葛亮一样。前秦升平元年(357),苻坚一举诛灭了前秦皇帝苻生及其帮凶,夺得皇位,授王猛为中书侍郎,兼始平县令。
  始平县是京都的西北门户,地位极其重要,这里居住着前秦贵族豪强。王猛下车伊始明法严行,禁暴锄奸,鞭杀一个树大根深作恶多端的奸吏和一些作恶豪强。奸吏的朝廷死党将王猛逮捕入狱。苻坚听说亲自审问:"为政之体,德化为先,你到任不久即杀人无数,太残酷吧。"王猛平静地回道:"安定国家可用礼,治乱邦必须用法,陛下命臣管理如此重地,臣才杀掉一个巨恶,还有成千上万个家伙尚未伏法,责臣执法不严,臣甘愿受罚,说臣为酷政之罪,臣实不敢当。"苻坚听完叹赞说:"王景略可真是管仲、子产一样的人物呀!"以后王猛逐渐受到重用。
  在前秦朝廷中有一位开国功臣叫樊世,自以立下汗马功劳,看到王猛受到苻坚的爱戴重用,恨得咬牙切齿,最先跳出来,当众羞辱王猛,并扬言要杀死王猛。苻坚大怒,立命将其斩首,以儆效尤。其余,对氏族大小官员不服者,苻坚痛骂鞭打,从此没人再敢生事,见了王猛无不畏惧。东晋升平三年(359),王猛任中书令,领京兆尹。到任王猛敢于碰硬,强太后之弟,光禄大夫强德自持皇亲贵戚,酗酒骄横,掠财霸女,民愤极大,王猛将他处死陈尸于市,十多天内处决权豪有20多人,京城风气为之一变。这一年苻坚一连五次为王猛升迁,当时王猛36岁。
  建元十一年六月,王猛因劳累病倒,苻坚亲自祈祷河岳诸神,大赦天下。王猛知道,上书说:"不图陛下以臣之命,而亏天地之德,今九州百郡,十居其七,善作者未必善成,善始者未必善终。恳望陛下以古圣贤为榜样,则天下幸甚。晋朝虽然僻处江南,但是华夏正统,臣死之后,陛下千万不可图灭。鲜卑、西羌等降伏贵族贼心不死,早晚是要成为祸害,可逐渐铲除他们。"说完停止了呼吸,时年51岁。苻坚哀痛之至,三次亲临哭祭。按照汉朝安葬霍光那样最高规格,隆重地安葬了王猛,并以蜀汉追谥诸葛亮一样,谥王猛为‘武侯’,秦国上下哀哭,三日不绝。
  苻坚常把自己与王猛的关系比做刘备与诸葛亮。王猛临终遗言,家有十具牛可为治家之资,子不可授官。三国时诸葛亮死前表奏刘禅: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自有余饶。以此比,王猛比诸葛亮还要清俭。当时的前秦是多民族杂居国家,国主苻坚就是氐族,治理好要比诸葛亮治蜀难的多,但王猛当政管理,政通人和,兵强国富,臻于极盛,这一点略胜诸葛氏。著名史学家范文澜曾说:苻坚在皇帝群中是个优秀的皇帝,他最亲信的辅佐王猛,在将相群中也是第一流的将相。他这样评价一点也不为过。

  王镇恶
  王镇恶,晋末北海剧(今昌乐)人,祖父王猛,父王休。13岁时北秦灭亡,王镇恶随叔父投奔晋太尉刘裕。以灭刘毅、平后秦,功封征虏将军。后被沈田子所害。朝廷追赠其为左将军、青州刺史,谥曰"壮侯。"王镇恶生于五月五日,按照当时风俗,生的这个日子是不吉利,他的父母要将他送于别家。他的祖父王猛说:"以前孟尝君生在恶日,后来他当了齐相,我看这个孩子将来必定成大事,兴我家门"。遂给他起名叫镇恶。在王镇恶13岁时,前秦因淝水之战所败灭亡,他随叔父王曜逃至渑池一朋友李方家,镇恶对李方说:我将来富贵,必将厚报。后辗转至晋,来到荆州为家。王镇恶自幼聪颖果敢,喜欢读诸子兵书,好论军国大事,他善谋略,能决断。义熙五年(409)晋太尉刘裕讨伐南燕国都广固时,有人把已经是临沣县令的王镇恶推荐给刘裕,在交琰时刘裕见王镇恶气度不凡,即将他留在帐中。第二天,与诸将说:"此乃王猛之孙,真所谓将门有将也"。授王镇恶为前部贼曹,从此他在刘裕帐下,建功立业。不久,以抗拒卢循有功,封为博陵县子。
  义熙八年,刘裕讨伐刘毅,以王镇恶为前部先锋,王镇恶用计一路斩将过关,顺利到达刘毅老巢江陵城,里应外和,各个击破的战术,攻进江陵城,招降刘毅部卒,刘毅逃至牛牧佛寺自杀身亡。这此战争王镇恶骁勇无敌,身负五箭,长矛折断,仍然冲杀在前。战后20天刘裕才到。
  义熙十二年(416)九月,刘裕以朝廷名义进剿后秦国,授王镇恶为咨议参军、龙骧将军,依然领前部先锋。将行,左仆射刘穆之与王镇恶说:"从前晋文王司马昭委任邓艾伐蜀汉刘禅,今天刘公以伐秦之重任授王将军,将军可得努力啊。"王镇恶十分有信心地说:"我不消灭后秦,夺取关中,誓不回师。"随即以先锋率军出发,一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后秦邵陵、许昌守将望凤奔散,破虎牢关,陷柏谷坞斩秦军守将赵玄,兵临洛阳城下,秦国陈留公姚光献城归顺。王镇恶来到渑池,拜见昔日恩人李方,厚加酬赐,授任李方为渑池令。即而进攻弘农城,生擒太守尹雅。大军长驱直入,旋至潼关。这时全军因孤军深入,粮草将尽。当初刘裕与王镇恶相约,若是攻长安,要等刘裕大军至,不可轻举。现在军中缺粮,王镇恶一面急告刘裕,一面亲到百姓家租粮。当地农家听说晋军到来,争送义粟,晋军复振。此时刘裕大军也已来到,攻克潼关,即向长安进发。来到渭河,王镇恶以蒙冲小舰神秘逆流而上,兵士皆在船内,外不见人,此地素无舟船,见者莫不惊奇,以为神助。此日早晨,晋军在王镇恶指挥下行至渭桥,舍船上岸。船舰随水而去,王镇恶下令食毕攻城,饭罢王镇恶身先士卒,众兵奋勇争先,不到一日攻破后秦国都长安,秦主姚泓与妻子归降。后秦灭亡。王镇恶进城宣扬国恩,号令严肃,城内六万余户,皆平安无扰。十余日后,刘裕才到。对王镇恶说:"成吾霸业者,真卿也。"进封王镇恶征虏将军。
  关中即平,刘裕留笫二子刘义真镇长安,以王修为长史,王镇恶为司马、冯翊太守,沈田子、毛德祖皆为中兵参军。不久,沈田子见王镇恶日益高升,设计将他杀害,同时被害者还有王镇恶的兄弟七人。刘裕闻镇恶被杀上表朝廷,朝廷追赠王镇恶为左将军、青州刺史、"龙阳县侯",食邑一千五百户,谥曰"壮侯",他的儿子灵福嗣位。后人有诗赞王镇恶:卓跞丞相孙,治军才允武。愿封万户侯,适会英雄主。西楚一百舸,关中十万户。攀龙吒风云,握符袭茅土。翊赞霸图成,真无忝尔祖。

  韩熙载
  韩熙载,字叔言,北海(今山东昌乐)人,五代十国南唐时名臣、文学家。
  韩熙载的祖先在先秦时期居于南阳,春秋时属晋国。至晋末时为避战乱,迁居到河北昌黎。唐朝后期,韩熙载迁居北海(今山东昌乐),遂为北海人。
  韩熙载本来家财颇丰,除了每月丰厚的俸禄收入外,由于他文章写得极好,文名远播,江南贵族、士人、僧道载金帛求其撰写碑碣的人不绝于道,甚至有以千金求其一文者,加上皇帝的赏赐,遂使韩熙载成为南唐朝臣中为数不多的富有之家。正因为韩熙载家富于财,所以他才有条件蓄养伎乐,广招宾客,宴饮歌舞。家财耗尽后,仍未有所改变,每得月俸,就散于诸伎,以至于搞得自己一无所有。每到这个时候,他就会换上破衣烂衫,装成盲叟模样,手持独弦琴,令门生舒雅执板,敲敲打打,逐房向诸伎乞食,大家都习以为常了。有时碰到伎妾与诸生私会,韩熙载便不进其门,还笑着说不敢打扰你们的好兴致。以致于有的伎妾夜奔宾客寝处。
  韩熙载的这种行为,有意造成了放荡不羁、不堪重用的影响。但是他毕竟有一个人口众多的家庭,仅靠游戏般的乞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在不能度日、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只好向李煜上表哭穷,李煜虽然不满,但还是以内库之钱赏赐。于是韩熙载索性不再上朝,被人弹劾,贬为太子右庶子,分司于南都,即于洪州安置。韩熙载遂尽逐诸伎,一面单车上路,一面上表乞哀。当李煜将他挽留下来后,以前所逐诸伎又纷纷返回,韩熙载也重新回到了以往那种纵情声色的日子。
  韩熙载才华横溢,也曾经立志报国,却放荡到如此地步,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颇多猜测。李煜曾经想拜韩熙载为相,李煜猜忌心很重,韩熙载为逃避李煜猜疑而故意纵情声色。在诸多的传闻之下,李煜颇想知道真相,以便确定是否重用,就派画家顾闳中潜入韩家,仔细观察韩的所作所为,然后画出来给他看。这幅画今天珍藏在故宫博物院,名为《韩熙载夜宴图》。
  画中的主要人物为韩熙载,画中的其他人物也大多真有其人,如状元郎粲、和尚德明等,都是韩熙载的常客。画卷里,韩熙载虽放浪形骸,但始终双眉紧锁,难掩忧心忡忡。桌案都比较低矮,正是由席地而坐到垂足高坐的过渡时期,琵琶箫鼓、秀墩床榻,室内的陈设器物无不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夜宴图》采用了中国传统表现连续故事的手法,随着情节的进展而分段,以屏风为间隔,主要人物韩熙载在每段中出现。通过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等情节,叙事诗般描述了夜宴的全部情景。
  《夜宴图》完成后,李煜命待诏画图以赐之,使其自愧。不管怎么说,从这一点来看,了解韩熙载夜生活的目的,都是出于善意,或欲重用,或欲促其能有所改正。
  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七月二十七日(8月31日),韩熙载逝世,享年六十九岁。韩熙载死后,李煜非常痛惜,下诏赠韩熙载为左仆射、同平章事,赐谥"文靖"。

  李 成
  李成,五代宋初画家,字咸熙,原籍长安(今陕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祖父于五代时避乱迁家营丘(今山东昌乐),故称李营丘。擅画山水,师承荆浩、关仝,后师造化,自成一家。对北宋的山水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北宋时期被誉为"古今第一"。存世作品有《读碑窠石图》、《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茂林远岫图》等。
  李成的祖父李鼎系出长安,是"唐之宗室",居住在吴地,五代时避乱迁家营丘。李成在山东文风浓厚的环境里长大,他受的教养是正统的儒学,诗文琴弈的修养使他的情感细腻而敏锐,儒学经义的通晓又赋予他温和优雅的品位,所以他的画是寒林平野带着"古道,西风,瘦马"般的抒情格调。
  史书记载,李成遍游齐鲁诸山和平远丘陵,倾心体察林木画法,他凭着文化修养和艺术天赋,赋予营丘山水林木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使独特的平远山水林木画法成为千古楷范。据传李成曾作《营丘山水图》,图中溪山萦带,林屋映蔽,烟云出没,真实描绘了昌乐的山水景色,寄托了李成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可惜此画已经失传。
  李成作风旷达,才华出众,也有出仕为官做大事的志向,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大志未成,学无所用,作画与痛饮便成为他宣泄的方式。李成五代后周时,世宗柴荣为了扭转骄兵悍将们飞扬跋扈的习气,改变重武轻文的风尚,打算任用大批文官。李成好友枢密使王朴准备推荐李成出来干一番大事业,王朴是周世宗的顾命重臣,地位显赫,不幸的是,李成到开封不久,王朴便去世了。虽然仕途无望,但李成仍然留在了开封,以故相座客的身份与当地缙绅交游。正是这段时间,王朴的标榜和京城士绅的推崇,使李成的画艺声名鹊起。
  李成虽然画名很大,但是他报国的抱负得不到实现,由于失去了引荐之人,感觉前途渺茫,郁郁不得志,遂沉醉于狂饮之中。北宋初年,司农卿卫融出知陈、舒、黄三州(河南省),十分仰慕李成的大名,特意去聘请他。遂应卫融之邀,全家迁居河南淮阳。李成在淮阳旧习不改,依旧痛饮狂歌,于宋乾德五年丁卯(公元967年)醉死于客舍,年仅四十九岁。
  不少史书上记载,李成品性孤傲、磊落,不趋炎附势,颇有骨气。在《圣朝名画评》和《宣和画谱》中记有这样一个故事:
  北宋时,有个叫孙守彬的人,以酒楼起家,富甲京师。其女入宫得宠封为妃子,因而也算是个贵戚,知道李成的大名后,很想要他的画,于是派人送一封信给李成,希望能应招前来。李成收到信后十分气愤,叹息道:"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各自分居,不相杂处,我本是一介书生,虽喜欢绘画,经常作画,那只是为使自己舒心适意。怎能让我投入皇亲国戚宅第,研吮色彩,仅与画史上那些清客列在一起呢?这就是为何戴逵要碎琴的原因啊!"孙守彬被拒绝后,依然不死心,暗中以重金贿赂李成的同乡朋友及在京的一些官员弄得了几幅画。后来李成看到自己的画挂在其客房之中,不禁大为生气,盛怒之下拂袖而去。以后再有王公贵族求画,李成都婉言谢绝。但他与汴京相国寺东宋家药铺却十分谐好,《东京梦华录》记载宋家药铺两壁皆有李成所绘山水画,显示了他平民化的一面。
  李成的艺术在当时及以后都享有极高的评价,是北方山水画成熟期的代表。北宋《圣朝名画评》将李成的作品列为"神品",说他"能画山水林木,当时称为第一","思清格老,古无其人"。《宣和画谱》也说"凡称山水者,必以成为古今第一"。认为他所画"山林薮泽,平远险易,萦带曲折;飞流、危栈、断桥、绝涧、水石,风雨晦明,烟云雪雾之状,一皆吐其胸中而写之笔下"。北宋江少虞谓:"成画平远寒林,前所未有……真画家百世之师也。虽昔称王维、李思训之徒,亦不可同日而语。其后燕文贵、翟院深、许道宁辈,或仅得一体,语全则远矣。"《宣和画谱》称赞李成:"至本朝李成一出,虽师法荆浩,而擅出蓝之誉,数子之法遂亦扫地无余,如范宽、郭熙、王诜之流,固已各自名家,而皆得其一体,不足以窥其奥也。"李成是毫无悬念地登上了当时"天下第一"的宝座。
  阎世绳
  阎敬禹
  阎世绳,字宝诒,清朝昌乐人,教育家、文学家、史学家、著名学者,康熙丙辰年中进士,官左中允,翰林院修撰,左春坊左谕德,文华殿侍讲,东宫讲官。纂修《会典》、《鉴古集览》,校阅《日讲易经解义》等典藉。昌乐阎氏一族兴旺的发轫者。
  清朝建国,家乡安定,家里虽然贫穷,但阎世绳的母亲还是省吃俭用供他上学读书,阎世绳自幼聪颖勤奋,17岁时在府考第一。康熙壬子年中举人,丙辰年礼部试第二,殿试汉书第二中进士。选庶吉士入翰林院,康熙帝称其"品行端凝,文思渊博,艰巨词苑,奉职无衍"。
  据阎世绳的孙子阎廷倩编著的记录阎世绳迭事思成录云:(阎世绳)性沉稳,不善交往,为官清廉,一心只想教好康熙诸子。他教授甚严。一日,因为一皇子不用心听讲,他变罚其跪读,正好被皇后路过看见,立即过来将皇子拉起,并说:"读书这江山是我们的,不读书这江山也是我们的!"阎世绳郑重地说:"读书明理是当尧舜天子,不学无术乃成桀纣暴君。"康熙知道此事后,还专门宴请阎世绳,命皇后向他倍礼道谦,康熙帝称赞他:"品行端凝,文思渊博,艰巨词苑,奉职无衍。"后来看不贯官场腐败,派系斗争告退回乡。阎世绳回乡时只带回了几捆书藉,别无他物。
  回家后,阎世绳依然忘不了他的教书生涯,看到当地一些孩子,尤其是有俊才的孩子得不到读书。他非常心痛,便在东南隅即今东南村,建敬业堂,设义学二区,一为集义,一为由义。分文不收教授来学者,乡党有俊才,阎世绳必劝其来学。凡是来学习的学子,与他自己的子孙一样,平等对待,耐心教导,不厌其烦,直到学通为止。据青州府志云:"阎世绳教诸子及门生,皆先后腾达,营陵人文为之蔚起。"旧时昌乐城有一劝善口头禅说:刘轶政拾金不昧,一门出双进士,阎世绳教义学子孙昌盛。其中之一就是说的他教义学的善举所为。
  阎世绳性正直恕仁,不善谄媚,他常对子女说:"吾家忠厚世传,承天眷佑,渐有起色,尔等愈加谨凛。宽忍存心持身处世,不可出一傲语,不可萌一刻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此言非谬,倘遵此言,培养元气,子子孙孙,绵衍无穷矣!"康熙丙戌年(1706),阎世绳无疾而卒,享年74岁,乡谥‘贞宪先生’。昌乐阎氏的后代正是代代秉承以阎世绳正直向善为治家格言,忠厚做人,潜心读书,先后有直系七人考中进士、二十三人考中举人、贡生、庠生、廪生及监生等一百多人,秀才二百多人,被载入清史、山东省志、青州府志及昌乐县志。阎家,在清代被誉为全国四大科举之家。

  阎循琦
  阎循琦(1710-1775),字玮庭,号景韩,清朝昌乐人,进士出身,建筑学家、著名学者,乾隆时大臣。官至工部尚书、光禄大夫、太子太保。
  阎循琦生于昌乐阎氏书香之家,高祖阎世绳进士,一代帝师。祖父阎愉,进士,吏部主事,赠工部侍郎。父亲阎廷佶,进士宾州知州,赠工部尚书。阎循琦自幼聪悟,乾隆戊午年考中举人,四年后考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工部主事。此职是管理全国规划计算、财赋统计支调等事。在职办事精到,事无巨细,下属不敢奸猾行事。
  北京西山有煤窑年久淤塞,有人建议另选地开采。阎循琦独持不可,建议旧处开凿沟隧,清除淤泥,淤除而煤畅,朝廷少花钱,百姓不受损。首相傅忠勇以阎循琦建议呈乾隆览阅,准奏,行之果验。
  乾隆癸未年(1763)阎循琦以钦差大臣身份查管坐粮厅,坐粮厅是户部特设官署,掌管漕粮验收、水陆运输及库银出纳与北运河疏浚工程,每日粮食出入繁多,易生弊端。阎循琦认真调查,剪除污吏渔利之弊,坐粮厅亏欠顿清。
  朝廷欲修三大殿,即现在故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隆旨阎循琦总理一切。为此,阎循琦夙夜兢兢,谨慎小心,及完工以筹划周到,校核详明,三大殿样式宏伟壮观得到乾隆帝的赞赏曰:"如此办事,复有何虑。"特旨升内阁侍读学士、工部左侍郎、署刑剖侍郎,并任辛卯年恩科会试主考官,阎循琦对来考试的举子饮食等事亲自审视,体恤备之。旋即受命到奉天审理贪官污吏侵民案,查办要案多起,为百姓伸张正义。在阎循琦归京路上,乾隆己擢升阎循琦为工部尚书。
  清朝建国以来,中俄边界一直不清,事端迭起,阎循琦上书乾隆:"新疆一带,我大清与沙俄边界不清,事端多发,如不早划清边界线,恐出大乱。"乾隆皇帝特命阎循琦全权办理,他来到新疆,跋山涉水,不辞劳苦,踏遍新疆山山水水以历史成因考察国界,制定条例,达三百八十余条,为朝廷在新疆置伊犁将军府奠定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乾隆乙未年(1775)年阎循琦在任积劳成疾,乾隆帝非常关心,命太医配制药丸,并特赦免行大礼,可以在紫禁城骑马,十二月病情加重在京逝世,享年六十六岁。乾隆皇帝对阎循琦去世深为轸惜,派大臣前往祭奠。亲自撰写碑文。并特晋其为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恩谥‘恭定’其传记入[清史·名臣传]。

  阎拂尘
  阎敬禹
  阎拂尘(1885—1947),名相卿,又名国华,昌乐人,国民党爱国将领。曾在南京国防部任职,授中将军衔,他反对帝制,拥护共和,他目睹南京国民政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现实,愤然辞职,出家当了和尚。日本宣布投降,重新被启用,负责接管北京市。
  阎拂尘幼年家境贫寒,但他聪明好学,十五岁时便考中秀才,不久他又进入昌乐城里营陵书院小学学习。十八岁那年考入山东公办学堂,1905年考取保定讲武堂第二炮科班,毕业后,参加新军。辛亥革命爆发后,加入国民革命军。1912年2月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大搞复辟帝制活动,全国有志之士奋起讨袁。当时阎拂尘任国民军炮兵团长,驻扎在山东周村一带,旗帜鲜明的支持讨袁活动,反对复辟,亲赴济南向山东督办请求讨袁之事。山东督办却持观望态度,令他非常失望,于是回到周村,立即率部举行起义,并通电全省诸军,号召拥护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反对帝制。在他的影响之下,各军发表讨袁声明,督办迫于形势,宣布独立,脱离北京政府,在一片讨袁声中,袁世凯死去。
  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到处捕杀革命者。阎拂尘亦遭通缉,被迫离开军队前往烟台,后又回到昌乐,在家乡躲避时,举办新文化展览,宣传西方科学。还在营丘举办了由十多处学校参加的首次学生运动会,由于他的大力宣传,使学习新文化的热潮,在昌乐一带迅速高涨起来。不久,他应好友邀请,告别家乡亲人,远去东北,任吉林督军公署少校科员。次年,任张学良公署中校参谋。1927年调往北京,历任第十军参谋处长、参谋长、京汉铁路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第五组少将副组长、组长等职。"七七事变"后,他先调南京国防部任职,升中将,任后勤总监部洛阳分监部。这时他目睹南京国政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现实,愤然辞去一切职务,出家当了和尚,但暗地里他一直支持抗日人士和部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他又被重新启用,委任为接收大员,派往东北接收失地,不久又去接管北京。1947年病逝。

  梁德元
  王立庆
  梁德元(1904一1933),字子修,曾用名梁干丞、梁士元,昌乐县乔官镇梁家庄人,革命烈士。
  1924年在青岛公立职业学校商科班读书,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共产党员。1925年1月任新学生社委员长,后青岛党团组织遭破坏,他到杭州医学专科学校求学,在校期间曾任江浙区委书记尹宽的秘书。1928年去上海从事党的工作,后去湖北洪湖苏区,任过红军学校教官等职,后又去河北省工作。1931年7月,中共河北省委派梁德元到山西,任中共山西省委军委书记,负责发动平定县高桂部兵变,事后又被派到红二十四军工作。1932年春,梁德元任中共陕北特委负责人,公开身份是安边小学教师。同年6月,赴宁夏银川开展党的活动,建立了中共宁夏特支,他任特支负责人。同年冬天,梁德元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紫姑》的文章,描述苏区群众翻身解放的幸福生活。这篇文章引起了马鸿逵警特机关的注意,不久将梁德元逮捕。
  1933年春,梁德元在宁夏被营救出狱。这时,中共甘(肃)、宁(夏)、青(海)特委在靖远县组织领导了震惊国民政府的西北抗日义勇军和兰州水北门兵变,南京国民政府闻之坐立不安,蒋介石急令兰州驻军和西北"诸马"(马鸿逵、马步青、马步芳)联合镇压这次兵变。就在充满白色恐怖的严峻时刻,梁德元受中共陕西省委派遣,化名梁干丞,与张德生一起,赶到兰州参加特委工作。他先任特委军委书记,不久又担任特委书记。为便于进行革命活动,特委通过进步人士杜汉三,为梁德元在国民党邓宝珊的新一军教导队谋取了一个政治教官的职务。梁德元到教导队后,首先成立了俱乐部,在国民党军队中开展进步的宣传活动。他发动学员定期出墙报,自编油印教材,宣传进步思想。在梁德元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下,教导队学员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其间,梁德元还布置地下党员利用各种机会在不同场合大造"中央军一来,杂牌军就站不住脚了"的舆论,他还亲自在教导队、特务营以隐讳的方式告知官兵,蒋介石的中央军时刻都想吃掉地方军,造成敌军之间互相猜疑,加剧了国民党中央军与地方军的矛盾。为了更有效地揭露和打击敌人,梁德元制订了一份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打入国民党军队和政权内部的特别方案,并亲自组织实施。
  在白色恐怖下,梁德元不顾个人安危,夜以继日地忘我为党工作。他除了白天在教导队讲课外,还要挤出时间接触在国民党军政机关内部工作的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及时了解和掌握敌情。晚上,为了确保安全,他不断变换住所。酷热的夏天,人们都在户外纳凉,而他却忍受着闷热和蚊虫的叮咬,把窗户挡得一丝光线不露,通霄达旦地伏在昏暗的小油灯下,起草党的文件和编写各类传单。
  1933年7月底,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杜衡被捕后叛变,供出了梁德元领导的甘宁青特委。8月7日上午8时左右,国民党第一师二旅五团倾巢出动,包围了兰州东校场,该团团长兼省警察局军警督察处处长杨德亮和副处长汪大燧带领反动军警闯入校场北营房,将梁德元逮捕。
  经过两个多月的刑讯,敌人终于对梁德元下了毒手。1933年10月19日黎明,兰州安定门外阴森荒凉的城隍行宫里,突然响起罪恶的枪声,年仅29岁的梁德元倒在了血泊中。

  张 适
  王立庆
  张适(1904~1946),原名张来顺,字适斋,曾用名张弓、张有才,昌乐县朱刘街道圈子村人。1926年10月毕业于我党主持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曾任中共奉天特委书记,中共满洲省委巡视员。革命烈士。
  他少年时就读于昌乐县高等小学。1923年入济南育英中学读书,接受革命思想,参加反帝反封建运动,撰写了《五四纪念之我感》、《我对国耻纪念日之感想》等数十篇充满民主革命思想的文章。1926年,经济南育英中学地下党员王翔千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受党组织派遣,先后到上海、南京、武汉做党的地下工作。1927年大革命失败,由武汉南下广州,参加了由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领导的震撼中外的广州起义。不久,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师,他任某营党代表。在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为寻找党组织,他毅然辗转北上。1930年,他与中共北满特委取得联系。1931年10月,中共绥化县四方台站特别支部建立,他任书记,领导创建中共海伦站等4个党支部。他是绥化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
  1932年春,根据中共满洲省委指示,他同梁道静等人创建了一支北满抗日义勇军,他任参谋长。不久,他被调任中共满洲省委巡视员,负责指导吉林地区党的工作。1933年5月,他第二次到吉林巡视工作时,组建了以李维民为书记的中共吉林市委。同年7月,他调任中共奉天特委书记。面对白色恐怖,奔波于南至大连,北至铁岭,西至山海关,东到安东(今丹东)、抚顺等广大地区,恢复和发展南满地区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同年10月,因叛徒出卖,他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先后入奉天(现沈阳市)、长春日伪监狱,1942年遇赦出狱。
  1946年春,取道哈尔滨去绥化,与东北抗日民主联军名将、中苏友好协会会长李兆麟取得联系,任协会秘书长。3月初,李兆麟遭国民党特务暗杀。1946年3月9日他也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于哈尔滨道外区西门脸。1957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翌年3月,昌乐县人民政府在烈士家乡为其树碑纪念。

  刘善本
  徐桂銮
  刘善本,1915年出生在山东昌乐县鄌郚镇泊庄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兄弟姐妹九人,刘善本排行老三。从八岁起,他在本村上学,后到县城上高小。1935年高中毕业时,正值日本侵略军占领东北三省,伺机向关内进犯,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之际,刘善本决心投笔从戎,在"航空救国"思想的影响下,他考入了杭州笕桥航空学校。毕业后刘善本被分配到国民党空军八大队。
  1943年春天,刘善本等24名飞行员被派往美国学习。在美国,他学高级飞行3个月,又学B-24型轰炸机3个月,最后编入美国空军部队训练半年多。学习结业后,美国方面挽留他在美军当教员。他摇摇头说:"不,我的祖国正在受日本人的侵略,我必须回祖国参加战斗"。
  1945年初,他驾机绕道卡拉奇,准备回国参加战斗。当时抗日战争已出现胜利曙光,他满怀激情想在最后一战中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机队到达卡拉奇后,便接到国民党国防部"就地待命"的命令,而且一待就是数月。
  漫步在卡拉奇街头,刘善本偶然阅读了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后又得到了一本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这些书,使他对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刘善本后来说,这正是他思想和立场转变的开始。正在这时,他收到了山东老家的一封来信,得知自己有几个弟弟妹妹已参加了八路军,投入了新的生活。就这样,弃暗投明,走革命道路的想法在他脑海中形成:飞向解放区,飞向延安。
  1946年春,机队进驻成都。刘善本积极寻找着驾机起义的良机。多人一起驾机起义,飞向解放区,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稍有疏漏,就会招致机毁人亡,更何况他的妻子儿女都在魔掌之中,随时都会有全家被害的危险。
  1946年6月,蒋介石突然下令,八大队23日起将昆明美军移交的军火全部运回成都。这是起义的最好机会,千万不能错过啊!刘善本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下定决心:要国不能要家。他主动要求承担这次空运任务。登上飞机,朝着向往已久的目标——延安飞去。
  刘善本驾机起义后,受到解放区人民的热烈欢迎——毛泽东、朱德同志亲临欢迎大会,6月29日晚上,在中央党校礼堂的欢迎大会上,毛泽东高兴地一一握着机组人员的手说:"欢迎你们来到延安。"朱总司令致辞说:"刘上尉及其他十位先生退出内战的义举,标志着全国一切有正义感的人们,都反对内战!"刘少奇、徐特立等许多中央领导同志也都亲切地接待了他们。延安报纸和电台同时报道、广播了他们驾机起义的消息。
  刘善本的起义,它极大地鼓舞了正在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而战斗的各解放区军民,也促使国民党军队中具有爱国之心的广大官兵重新思考和选择自己的道路。在他之后,国民党空军先后有42架飞机、100余人起义。单是刘善本原先所在的第八航空大队,从1948年到1954年的七年间,就有杨培光、俞渤、谭汉洲、谢派芬、阎磊、刘焕统、徐骏英、张雨农、毛履武、唐宛体等十数人先后驾驶飞机回到人民的怀抱中来。所以,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多次称"刘善本同志是国民党空军起义的带头人"。
  1946年,刘善本踏上了人民空军建设的征程。他先后担任延安总部航空教员、东北老航校副校长、第一航校校长、华东空军混成四旅副旅长、航空兵某师师长、空军军训部副部长、空军学院副教育长等职。他为人民空军的创建、成长和壮大,做出了十分可贵的贡献。
  1949年2月,刘善本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国大典这天,他驾机领航,在天安门的上空,接受党中央、毛主席和数十万群众的检阅。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刘善本同志作为志愿军航空兵某师师长率部参战,组织了人民空军的首例夜袭作战,并在这次战斗中首次使用了电子对抗和照明轰炸的战法。这在当时我军的技术装备条件下,几乎是难以想象的。连一些外国军事专家也无论如何不肯相信这是年轻的中国空军所为。
  1964年2月,由毛泽东亲自提名,周恩来总理颁布命令,刘善本被授予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军衔。
  在"文化大革命"中,刘善本被迫害致死,终年仅53岁。1975年10月24日,冤案终于得到昭雪,刘善本同志的遗体被安葬于北京八宝山烈士公墓。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