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10-20 20:06
鄌郚总编

这96种“诗病”千万不要犯

  这96种“诗病”千万不要犯!《古诗指瑕》教你为诗词“诊病”
  对于很多诗词爱好者来说,《古诗指瑕》绝对是箧笥必备的一本写作指导书。
  学写诗词,当然首先要读足够的前人佳作以为积累,然后需要一些技法理论上的讲解点拨,为学习者分析那些佳作妙在何处,并揭示妙处的写作方法原理。
  这两者两相结合,才有可能入门。
  《古诗指瑕》却一反其道,专门指摘前人作品中的“诗病”,是一部大胆而别出心裁的“反面教材”。
  
  “诗词名家讲”第二辑之《古诗指瑕》
  作者:陈如江
  出版:东方出版中心
  定价:50元
  点击,限时6.5折包邮优惠!
  “前人的诗词里也会有诗病?我以为只有今人写诗才会犯呢!”
  提起古人犯的诗病,很多人可能都会这么想。原因在于,我们许多人阅读的诗词文本,都是经过饱学之人筛选过的。在良莠不齐的浩繁作品中,将优质的作品筛选出来送到读者面前,这是诗词选集的责任。
  但随着学力提升,阅读量大大增加,这时候,很难免,就会读到一些前人的不那么完美无缺的作品。
  其实这时候,以读者的眼力,未必发现不了这些诗作中的瑕疵。只是有的人可能会囿于成见,崇古信古而不敢疑古。又或者理论水平不到位,只有一个朦朦胧胧的“这里是不是写得不太好啊”的感觉,而不能清晰明确地揭露问题和问题的成因。
  我们学习古人的作品,当然要择精华而去糟粕。
  但要是精粗不分,照单全收,亦步亦趋,那么古人犯过的诗病,今人又要重蹈覆辙。如此代代因袭,积疾弥重,诗作就永无病愈之日,诗道也就更难有进益之时了。
  所以,实事求是地分别前人作品中的好处与坏处,有选择地学习继承,非常重要。这也是《古诗指瑕》这部反面教材所以必备必读的意义所在。
  ”
  陈如江/  古诗指瑕
  
  走近“诊察室”
  看专家如何给古代著名诗人“开诊”
  ”
  《古诗指瑕》中一共列举了96种诗病,这些诗病大致分属六个“科室”,即诗词的感情表达、意象呈现、语言锻炼、结构安排、诗趣创造、声韵和谐。
  通过剖析诗病,探寻病因,揭示诗词创作的基本规律,从而使读者了解一些“诗词保健”知识,防患未然。
  
  《古诗指瑕》封面、内页
  《古诗指瑕》一书,现收入叶嘉莹主编“诗词名家讲”书系的第二辑。
  “诗词名家讲”第一辑收录了十种优秀的历代诗词选本,第二辑的内容则恰好与第一辑相承互补,以诗词鉴赏与创作的理论指导书籍为主。
  如此安排,旨在让读者既能接受优秀诗词的熏陶,又能知其所以然,最终能化为己用,以真正达到传承优秀诗词文化的目的。
  
  “诗词名家讲”第一辑
  点击可选购
  《古诗指瑕》诗病目录
  情辞乖违
  意外设景
  上下不匀
  随意省减
  制题不工
  误用古事
  设喻粗鄙
  杜撰词汇
  前后矛盾
  以类为类
  韵脚复出
  凿空强作
  比拟不伦
  画蛇添足
  与史不符
  翻新入魔
  理不可究
  妆点过甚
  起手率易
  体物不亲
  气含蔬笋
  句意游离
  乱倒字句
  领脉过远
  对偶板滞
  夹杂他韵
  言语俚俗
  华而不实
  属对偏枯
  写景泛泛
  血脉不贯
  割掇古语
  有义无象
  随人作计
  敷衍成句
  造语诡怪
  杂凑成章
  观物不切
  自我蹈袭
  行气粗豪
  不成文法
  轻艳淫靡
  四声失调
  锐始懈终
  用典冷僻
  相次丛聚
  句法类同
  迁意就韵
  矜情作态
  讥诮失度
  使事深晦
  情意直露
  玩弄叠字
  半字同文
  以丑为美
  淡而无味
  词气烦絮
  语意重出
  援古牵强
  明白断案
  黏滞物相
  有理乏趣
  挦摭奇字
  语不分明
  疏于呼应
  骨力孱弱
  远离题意
  哑谜待破
  同字相犯
  强事饰辞
  炼字露痕
  以文为诗
  堆垛故实
  有句无篇
  夸而失节
  识见未高
  不究训诂
  谐而入滑
  刻意尖巧
  比重失当
  韵度尚乏
  游骑无归
  出语无端
  自相抵牾
  句调稠叠
  落入格套
  时空错乱
  徇情应俗
  立意浅近
  景不谐情
  气象狭促
  比附有痕
  未称题情
  形容失体
  行布无韵
  体非其宜
  
  《古诗指瑕》
  点击可购
  《古诗指瑕》作者
  陈如江,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4年入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历任文学编辑、副总编辑、编审。主要从事诗词艺术研究,著有《诗词百品》《唐宋五十名家词论》《寻找古典之美诗词探艺录》《中国古典诗法举要》等。
  ”
  陈如江/  古诗指瑕
  
  知古人“诗病”,避今人“覆辙”
  掌握赏诗方法,在品读古诗时举一反三
  领悟写诗技巧,在创作领域中更上层楼
  ”
  精彩内容选读
  敷衍成句
  诗有凑韵,亦有凑句。凑句者,只按五七言规定句式,敷衍凑泊,而自心自身,俱不照管。范温在《潜溪诗眼》中载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个读书人携诗相示,一读,对首篇起句的“十月寒”便感到不满意,因举杜甫用“月”字的诗句加以说明。“五月风寒冷拂骨”,五月乃在夏季,不当冷,却冷得拂骨,这五月才用得有意思。“今朝腊月春意动”,腊月未当有春意,而竟春意动,点出“腊月”二字,是为标明春意来得早。而“八月秋高风怒号”,不系月,则不足以实录一时之事。范温因而出:“若十月之寒,既无所发明,又不足记录。退之谓‘惟陈言之务去’者,非必尘俗之言,止为无益之语耳。”
  
  《古诗指瑕》内页
  诗歌创作因受到格律与字数的严格限制,常会发生刘勰所说的“富于万篇,贫于一字”(《文心雕龙·练字》)的情况。诗人一旦懒于精思,就会出现以无益之语敷衍成句的毛病。试看朱庆馀的《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之一:
  闲园清气满,新兴日堪追。
  隔水蝉鸣后,当檐雁过时。
  雨余槐穗重,霜近药苗衰。
  不似朝簪贵,多将野客期。
  此诗写秋园之景,但在第二联中于“蝉鸣”前冠以“隔水”,于“雁过”前冠以“当檐”,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必要。很显然,请人无意锤炼,信手拈来就支凑用上了。再看李白的《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之一: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王夫之曾指出,诗的第二句有“滞累”之病,“以有衬字故也”(《姜斋诗话》)。衬字,即无益之语,当是句中的“水”“南”二字。因为删去这二字,意思也相当清楚,可见此句乃拉字凑数而成……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学课堂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