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11-07 09:54
鄌郚总编

二十四孝之昌乐王裒

  王 裒

  王裒,字伟元,营陵人,西晋学者,东汉大司农郎中令王修之孙,司马王仪之子。王裒自幼天资聪明,受家风熏陶,父辈教诲,以及乡贤如郑玄、管宁、邴原、是仪等人的影响,勤奋学习,注重修养品德。20岁时王裒已是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辞气雅正,音声清亮,一言一行必尊礼法的饱学之士。父亲被司马昭杀害后,他怀着对司马氏的仇恨与母亲扶父灵柩,离开京师,回到家乡营陵。安葬父亲后,王裒将祖上留下的几亩薄田精心耕种,为父守孝庐墓。三年后,王裒又设帐授徒,舌耕讲学为业,闲时养蚕。虽然十分忙碌,但王裒一直每天拂晓和傍晚,一人独自到父亲墓所跪拜,每每想起父亲被害,王裒无不拍打树干痛哭,时间长了,树都枯死了。
  王裒的母亲生性怕雷,因此每逢雷雨天气,王裒总是守在母亲身边,安慰母亲。后来母亲病逝,只要到雷电时节,王裒总是跑到母亲坟前,绕墓哭泣。
  王仪被害13年后,公元265年,晋王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建立晋朝,做了皇帝,即晋武帝,定都洛阳,下诏征聘天下人才。这时王裒已是博古通今,孝悌纯懿,名满北海的贤人。朝廷曾先后九次下达诏书,聘其为官,但他悲痛于父死非命,发誓不为晋之臣,且一生从不面西而坐。以后王裒一直在家隐居,教授门徒,兼事农桑。王裒教学有方,除对学生教授《四书》、《五经》、百家经典之外,还讲授养蚕、木工等知识,因此受到各地百姓的欢迎,他的家乡营陵也成为人们的向往之地。据史书记载,当时有门徒千余人。
  一年麦收,众门人见先生一家在烈日之下收割小麦,十分劳累,便偷偷帮助收割。王裒知道后,遂将小麦全部倒掉,并与门生说:“你们年少应以学业为主,家人对你们期望很大,怎能随便放弃学业呢?”
  一个安丘来的门生,被本县派为劳役,要远走他乡。该生请求王裒,给安丘县令致信说情,以免除劳役,王裒告诉他说:你现在的学问还不足以免役庇身(按古制,诸生可免除劳役),我的德行疏薄不足以为你护荫,叮嘱我有何用呢?我可以为你送行。”遂备好干粮、盐豉,脚穿草鞋,挑饭步行,一路送该生到安丘,门徒随行者有千余人。王裒一行来到安丘县衙,县令以为是来访者,急忙整服出迎。王裒恭敬见过县令,说明来意,与门生告别。安丘县令早闻王裒贤名,遂即大礼相见,当场放了该生,并一再向王裒道歉。
  西晋自“八王之乱”以后,国势迅速衰败。匈奴、羯、氐、鲜卑等少数民族纷纷向中原地区进攻。汉刘聪大将石勒攻破洛阳、长安后,一路烧杀抢掠,东进齐鲁。北海百姓皆逃亡江东。王裒的亲族好友劝他同行,王裒恋坟未走。不久,石勒军至。石勒早听说王裒是当世贤人,多次劝其归顺,王裒矢志不移,誓死不从。后被害身亡。后人称赞王裒“孝子与烈士兼而有之。”王裒的事迹,当年即已流传齐鲁一带,逐渐传遍全国。唐太宗李世民钦定撰修的《晋书》中,将王裒事迹列入“孝友篇”,赞扬他虽生于乱世,但君子之道未消,始终以孝悌忠信立身,为后世典范。后人著《二十四孝》一书,将王裒的事迹收入其中。清代著名学者张之洞又将王修与王裒祖孙二人事迹收入其著作《百孝图》。纵观王裒的一生,可谓忠、孝、信三者兼备。正是这些大德之人、先贤忠士,用他们的操守言行甚至生命,一代代夯实着、坚守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和灵魂圣地。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