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1-20 14:06
鄌郚总编

李瑞玲丨文学是一种情怀

    文学是一种情怀
    李瑞玲
    腊月十二日,根据县文联工作安排,昌乐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王立庆、副主席贾玉红代表作家协会前去看望我县秦晓鸣、马进、秦志功、王庆荣、刘福新五位知名老作家,我和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王俊杰老师很荣幸地跟随前往。
    听说要去拜访五位鼎鼎大名的作家,我兴奋莫名,心潮澎湃。对于这五位大师,我久仰大名,却一直无缘得见,但他们曾用如椽大笔挥就一部部力作、一篇篇华章,为昌乐文化繁荣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一直为人津津乐道,如雷贯耳。今天,即将面对面地聆听他们的教诲,怎不让我激动万分!
    我们一行人一家一家地送上祝福和问候。每到一家,我都衷心地祝福,用心地聆听;每见到一位老作家,我都感到一种新奇,一种力量。拜访越多越觉得震撼:老作家们已到古稀之年,有的甚至年龄还大,但丝毫看不出岁月印迹的苍老,身体健硕,风采依然。他们神采奕奕,精神爽朗,才思敏捷,谈吐不俗。我用心地听着他们的话语,生怕漏下一个字,因为这样的学习机会是十分难得的。
    听着听着,我就有一种领悟:他们说的,不是曾经如何写出一篇篇文章,也不是一部部作品如何刊发。他们讲述的,是一种情怀,是对国家强盛、人民安康、文艺工作者能够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本土故事的由衷喜悦;是对县文联、县作协工作的高度肯定和感谢;更多的是对县作协一年来奋力作为、会员队伍不断壮大、新人新作层出不穷、立足时代活动频繁有力度的中肯评价;更有一种对新人后辈的勉励和期许。
    这就是家国情怀、乡土情怀,这就是对中华文字炽爱的文学情怀,是对作协工作大力支持的使命情怀。他们说的,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是一个作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然而,文人的家国情怀和乡土情怀却是永远的本真和基石。这,就是大家!这,就是大家风范!我的心中产生了一种强烈地仰慕之情,“高山仰止”,他们的高度,是我终生向往和追求的。
    文学是有力量的,文学的力量源于人文情怀。有情怀的文字,是会飞翔的翅膀,也一定会飞得很远很远。正是因为这样一些有情怀的老作家们的悉心引领,不吝赐教,我们昌乐的文学天空才越来越高远,昌乐县作家协会才越来越壮大。
    有一种情怀叫无私奉献,有一种奉献源于那种深厚的文学情怀,这是我进入作协后的一种深刻体悟。
    我是追随着一期期抗击疫情公众号,一步步走进作协的。公众号上那些热辣辣的文字,至今想起来,还让我热血沸腾。就是这些文字,让我三个多月无聊的宅家日子,变得有温度、有意义、有责任感。它让我明白: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打赢疫情阻击战,每个人都不是看客。它激起我的热情,促使我用手中的笔,去安抚焦灼的心灵,赞美大爱无私的白衣天使,讴歌英勇无畏的抗击在疫情第一线的逆行者。
    解封后,县作协常务副主席王立庆通知我们去填入会申请表,我一边走一边设想着作协办公室的样子:宽敞明亮,立着至少两个气派的大书橱,里面摆满了中外名著和昌乐本土作家的作品,老板桌上,香茗氤氲……后来才逐渐了解了县作协的基本情况,没有经费,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协会领导都是利用工作之余、搭车搭油跑业务,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审阅、修改、校对文稿,编排公众号,出一期期精品、发一篇篇力作,“烹制”文化大餐,以飨全县乃至更多的文学爱好者。
    这是什么精神?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他们这样不计报酬、无论得失、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是一个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本色么?是一个共产党员该有的胸怀和担当么?也许有,但我觉得,最根本的,应该是一种热爱,一种对文字的热爱;是一种情怀,一种对文学的情怀,痴情,纯粹,无私!仅此而已!
    这种无私的奉献和付出,更体现在对新会员的全力培养和倾情打造上。县文联、县作协尽力创造条件集中培训,但更多的是群内学习。王主席每天都在作协群、散文群发一些名家名篇、当今力作、写作技巧之类的文章,供会员欣赏学习和参考,有时带着点拨、提醒和指导。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些很珍贵的学习范本,我们都及时下载,认真研读。有时群里也会发出一些新会员的文章进行点评,这是群里最热闹的时候,好多人都会踊跃发言,评价中肯。王主席总是直言不讳,痛指病端,洋洋洒洒、酣畅淋漓。秘书长吴瑞宗话语温和,鞭策激励。
    马进、秦晓鸣、王庆荣、刘福新、秦志功等前辈作家,时常点拨、鼓励后辈文学爱好者。殷切之情,尽显笔端。
    有人发表了作品或者获了大奖,都在群里展示,以激励写作热情。于悟秀等多产作家,常常现身说法,帮助文友解决投稿疑惑。每有新人提出写作中的困惑,必有老师纷纷答疑。群内文学交流气氛热烈,文学批评氛围浓厚。
    这是一片文学的沃土,这是一座精神的家园,这里文化底蕴丰厚,创作热情高涨。只要你撒下一粒种子,就一定会生根发芽,只要你勤奋耕耘,必将开出美丽而繁茂的文学之花。真的,好多新会员的作品,前段时间读来还觉生涩,过段时间再看,已是文从字顺,可圈可点。
    就我自己而言,2020年进作协时几乎是零起点,现在感觉进了一大步。仅2021年,就有六篇文章在作协公众号发表,有多篇文章在昌乐当地报刊发表,两次在昌乐县文联组织的征文大赛中获奖,一篇文章获得全国征文大赛三等奖,另一篇获得散文精选入围作品奖,有三篇文章在省级平台刊发,两篇即将在省级刊物刊发。相对于别人,也许微不足道,但对我自己来说,已是突飞猛进。我想:这除了作家协会的大力培养,大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文字的挚爱和痴迷。和我一同加入作协的同事刘平,每天在朋友圈发一篇文章,她的写作水平每天都在提升。她的勤奋和努力令我钦佩,她的水平提高之快令我望尘莫及。喜欢文字,痴迷文字,追随着文学和前辈的脚步前行,无论远近,这大概就是所有初学写作者的文学情怀吧。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正是一代又一代写作者的笔耕不辍,才显得昌乐文化枝丛柯壮,气象万千。新的一年,在老作家们的谆谆教导和期许中,必将再次掀起昌乐文学的风暴,让更多的作家直上扶摇。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