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8-04 07:34
鄌郚总编

旧时民间交通工具浅议

  旧时民间交通工具浅议
  田义生
  俗语说: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四大要素。今天咱们就单说这个“行”字。
  人是社会群体的细胞,他不是单独存在于私密空间里。未老更好的生存、生活、生产,就必须随时随地的走出去和其他人交往个,参加群体活动,就需要出行。如果他去的地方距离较近,那么徒步行走就可以到达。可是现实中有很多必须去的地方距离都很远,要是单靠徒步行走费时费力,若是同时还携带着一些物品,就更不方便了。于是就借助于某些交通工 具。而旧时的交通工具到底有哪些呢?下面听我一一道来。
  1、轿子。说起轿子来,想、大家想必都在电影、电视里面看到过,而现代真正使用的几乎没有了。轿子,大多是用木头做成方框,周边用布或者绸缎打围,用不容易透水的厚毡做顶,轿底是木板托着。上下均用 彩花装饰,两侧各有一条长长的轿杆。旧时帝王和政府官员出行大抵乘轿。根据官员职位高低,所乘的轿子大小不同,装饰迥异 若是皇上或娘娘出行,须乘三十二人抬的大轿,号称龙辇、凤辇。其装饰极其奢华,旗、锣、伞、扇,长长的仪仗跟随。高级官员出行,一般是由八个人抬大轿,人称“八抬大轿”前呼后应,鸣锣开道。象官职较低的七品县令,大多乘二人抬的“青衣小轿”。虽有衙役跟班,但气势就差的多了。而平民百姓,平常是没有资格乘轿子的。唯一特殊待遇,就是结婚时才能乘坐一次。一般嫁娶用两乘轿子,一乘花轿,一乘青轿。花轿周边装饰着彩绸绢花非常漂亮。这轿子是给新娘子乘坐的, 行走时,前二人,后二人,共四名轿夫。另一乘是青色布裹的“青轿”,是供新郎官乘坐的。民间流传有“男儿结婚小登科”之说。其意思说,平民百姓平时地位最低,但结婚这天最大。“小一辈子,大一遭”。这天也能像县官一样乘坐一回轿子。按旧时传统习俗,娶亲路上与官轿相遇,县官也应给娶亲的轿子“让道”。
  轿子这种代步工具,既不快捷,也不省力。只能给特殊人群使用,只能减轻乘坐这对徒步之劳,把劳苦转移到抬轿者身上了,所以它实际不能算是民间常用的交通工具,在此就不赘述。
  二、毛驴。(马、骡)
  毛驴是我县旧时民间最常见、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主要用来骑乘。它体型高大,长着两只长耳朵,四只健蹄,,遍体黑毛(另有一种体型较小的灰毛小驴,主要用于拉地排车,在以后篇章令述)。它力气大,脚步快,行走灵活,负重和耐力较强。而且饲喂草料不挑食,容易饲养。相对于马、骡来说,它的价格较为便宜,农户们能买得起,用得起。因此就成为民间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了。
  人们外出办事,走亲访友都骑上它,既省力又快捷。骑乘式时先在驴背上放上垫子,备上 铲(铁制的,作用类同马鞍子),这样骑上去不容易带下来,很安全。但骑驴和骑马不同,一般都是由一人牵驴一人骑乘。很少有单人独自骑驴的。流行在我县旧时地方小戏“王小赶脚”旧时讲一个叫王小的小伙子,以驴当作“脚力”出租,载客挣“脚力钱”的故事。该剧幽默风趣,在民间广为流传颇受欢迎。另外,毛驴还可以和牛、马、骡(ga ju )搭伙耕田。另外,播种、拉磨、拉碾干一些杂七杂八的农活都十分便捷得力,在农家可谓一“宝”,也是家庭的重要财富。过去昌乐县城还流传着一个笑话,是讲东关有个叫孙士全的人新买了一头大黑驴。买头驴对小户人家来说是件大事,也是家庭财富的象征,骑驴出门甭提多有“面子”了。这日逢集,集市就在孙家大门外仅几步3.而孙士全的母亲为了“显摆”,要去赶集就先在自家院中把驴备好,骑驴走出大门后,把驴拴在门外一棵老槐树上,然后去赶集。赶完集回来再解开驴骑上走进家门。后来大家知道了这件事,有人编了一句“调侃”话来嘲笑他:“孙士全他娘骑的驴——有逼的!”
  马,从古至今马都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它善于奔跑,速度快、力气大深为人们喜爱。被用于战争,传递信息,载物以及拉车运输,同时兼干农活。关于古今流传的种种宝马良驹的故事不胜枚举,在此不多赘述。但就昌乐民间来讲,往往只有官宦人家、财主富户才养得起马,用得起马。普通百姓有头驴就不错了。其原因是,一是马的价格较贵买不起,二是马难养。它对草料、水的要求较严格,同时马的消化系统较弱,光白天饲喂还吃不饱,必须喂“夜草”(半夜时分喂一次)。若饲喂不当即易生病,甚是娇贵。所以它虽是民间交通工具,但不是主要普及的交通工具。
  骡,它是马和驴的杂交后代。母马与公驴杂交生的叫“马骡子”而母驴与公马所生的后代叫“驴骡子”,与马相比较,它同时具有马和驴的共同的优点:体型大、好喂养、力气甚至比马还大还耐久。其缺点是奔跑速度要比马慢的多。所以不适于作战马使用,而偏重于拉车运输和干农活和短距离的交通上。由于它的价格也和马差不多,一般农户也购买不起,所以它也不是旧时民间普及的交通工具的根本原因。
  三、二把手车。
  它是一种较大型木制的独轮车。车轮直径大约有一米左右,轮辐、轮圈均为木质,车轴也是木质,行走时需要随时“淹油 ,所以随车必备一个“油箱子”(小油罐)。两条车把连着车盘,中间是一个护着半个轮子凸起的“铺笼子”,如运送粪土时,可在两侧低矮的车盘上加装两只大条篓。使用时再在车子前端加装两只车把,同时安装绳套,前头由牲口拉套。由于前后都有车把,都有一人把持,所以称作“二把手”外加拉牲口“帮头”的人正常使用时一般需要三个人才行。这种车子车型大、篓子大、装载物品较多,是过去农村中等农户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农忙时拉粪土、拉庄稼,农闲时拉上老婆孩子走亲访友,结婚时还搭上一床花毯子用它“叫亲戚”。
  四、猪拱嘴小车。
  是一种小型木制独轮车,也称“土牛子”。轱辘是用整块厚木板制成,两条车把连着车盘,一人抓把向前推行。一般只在庭院中运输较小较轻便的物品,不适宜人乘和长途运输。
  五、铁瓦大板车
  它是用一头或两头牲口拉着的木制大板车。它有木制车轴,两个木制轮子,宽大的车厢。因其装载量大,运输距离远,生怕木制车轮被磨坏,所以就在两个木轮的圆圈海外加装了一圈铁箍(俗称铁瓦)。故而人称其为铁瓦大车。它由于是两个车轮承载重量较大,一次装货量是二把手车的两三倍之多,而且赶车之人可以坐在车上赶着牲拉车就行。即使做长距离运输,驾车人也不会太疲劳。比起二把手车来有了长足的进步。由于车轴是木制的,还是需要随时“淹油”,车底下总是吊着一个小罐——“油箱子”。因为该车成本较高,故而中等以上农户才能置办的起来。乘坐这种车出门走亲访友比二把手又方便多了。
  六、胶轮大板车。
  到了五十年代中期,社会生产力发展了,开始有了两个胶皮轮胎,铁制轮毂,铁轴,铁轴承的胶轮大车。但它的车厢仍然是木制的,行走时由一头马或骡驾着辕,前面再由一头或两头骡马拉着长套。赶车人就侧坐在粗大的车杆上,挥动着鞭子。这种车由于是铁轴和轴承,加之黄油润滑摩擦力小,转动非常轻便灵活。两个车轮是橡胶充气轮胎,在地面上滚动时减震程度高。加上车厢大,所以装载量可达几千斤,是铁瓦车的几倍,并且适合于长途运输。由于该车成本太高,又需要三至四头骡马拉车,因此农户自家根本购置不起。这是已经到了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时期,而生产大队集体正是用它大显身手之际。当时结婚娶亲已经不用轿子了,就在大板车上扎一席棚,蒙上花毯子,让新娘子坐在里面,轻轻松松就拉到了婆家。
  总而言之,胶轮大车的出现,也证明此时民间交通工具已进入到半机械化的程度了。
  七、独轮胶脚小推车
  胶轮大板车虽然好,但是由于它价格昂贵,拉车需要两至三头畜力,停车也需宽阔 场地,民间小门小户确是望尘莫及。就是生产地集体也仅有一挂两挂车。而广大农村千门万户几乎都有一辆胶脚独轮小推车。它那木制车盘,车把使用有筋力的洋槐木制成,车盘下安装有两片铁制车耳子,中间夹着一个直径约七十公分的车轮。这车轮、铁圈、钢条、辐条连着中间轴承,外圈是橡胶做的内外车胎,用时充满气。车子两边底盘上在装上两只条篓,运土、送粪、拉庄稼非常方便。由于它体型小,轻巧灵便,普通农家大门全能进出自由。走亲访友时,车上铺条被褥,一边坐人,一边载上礼品。正是它的小巧灵便、经济实惠、用途广泛、价格便宜(当时人民币100多元),深受农户喜爱,普及率相当高。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辆,成为民间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了。
  独轮小推车在当时的农田水利建设中立下了汗马功劳。那时国家经济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修水库、筑堤坝,全是用小推车推土,一车车、一方方推出来的。例如我县高崖水库大坝就是全靠独轮小车推土筑成的。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它的作用功不可没,值得我们怀念和珍惜。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拖拉机、汽车逐渐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水利工程也逐渐由挖掘机、推土机、铲车等大型工程机械来完成。独轮小推车也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八、小毛驴地排车
  和胶轮大板车,独轮胶脚小推车同时存在的还有毛驴地排车。这种车整车也似木头的,模样类似缩小了的大板车。底下由一根铁轴连着两个胶轮(两个独轮小车轮子),两条长长的车杆,由一头灰色小毛驴来驾辕拉车。这种灰色小毛驴体型小巧,体重仅有大黑毛驴的1/3左右。它的特点是容饲养,行动灵活,价格便宜。小灰毛驴就其体重来说,它的力气还算蛮大的。这小毛驴地排车装载量是胶轮大车1/2左右,足以与旧时的铁瓦大车相媲美。它既有大板车装卸方便,载货量大的优点,又具有独轮小推车小巧灵活的长处。所以多用来运输水泥预制品、轻型楼板、檩条等形状较长、较重的物品。在田间地头拉粮草也能大显身手。闲时拉着家人出门串亲戚十分方便,故很受百姓的喜爱。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家庭收入不断增加,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汽车相继进入了老百姓的家庭。加之近年来兴起的两轮电动车、电动汽车,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普通交通工具了。有人若想长途旅行,可乘坐长途巴士、坐高铁、乘飞机都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是这些被淘汰了的旧时民间笨重、落后、简陋的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却是展示着那个年代的历史画卷,值得我们深思、深省、珍惜,更值得我们永远地怀念。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