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12-28 08:05
鄌郚总编

艺坛大家

  栏目介绍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
  徐晓钟《晓钟老师》
  任何一个人的灵魂里边总是有善与恶、美与丑、高尚与庸俗的冲突。徐晓钟认为这种冲突是无止境的,人类对于善与美以及高尚的追求,就好像在大海上的一个苦行者,一步一步勇往直前。
  
  徐晓钟《晓钟老师》
  尚长荣《戏曲春秋》
  回望尚长荣的戏曲生涯,他的三部代表作《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世》、《廉吏于成龙》,分别寓意着警世、醒世、劝世。一路走来,尚长荣的创作,取信于历史又观照现实,激活传统也融入时代。这就是一代京剧大师尚长荣的一生信仰。
  
  尚长荣《戏曲春秋》
  李前宽《光影追梦》
  李前宽认为,自己会给年轻人摇旗呐喊、站脚助威、推波助澜,共同打造中国电影大国,并希望能看到电影强国。
  
  李前宽《光影追梦》
  才旦卓玛《雪域之音》
  从牧羊女到人民艺术家,她的命运因新中国的成立而改变。从十几岁唱到古稀之年,她的歌声充盈着藏族人民的感激,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她是藏族人民的女儿,她来自神秘的雪域高原。
  
  才旦卓玛《雪域之音》
  侯一民《大地之子》
  这位时刻不忘祖国、人民和时代的美术大家,一生创作的大量艺术经典已经成为现当代中国文化形象的一部分,他理性的主张、思想,关乎艺术,也关乎社会和文化,他的热血从未冷却,他的作品中的精神力量将永远激励人们勇敢前行。
  
  侯一民《大地之子》
  李焕民《铸美高原》
  李焕民和藏族群众几乎生活在了一起,正是和他们近距离的接触和观察中,李焕民对藏族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藏族群众的刻画也更加刀刀见骨。
  
  李焕民《铸美高原》
  常宝华《相伴一生》
  从艺70余年,常宝华经历了新旧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见证了中国相声70余年的发展历程,他把自己一生的喜怒哀乐都化作笑声奉献给观众。相声就是他的生命,他将在笑声中与相声相伴一生。
  
  常宝华《相伴一生》
  马季《苦乐年华》
  马季一生,把相声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有利于相声的创作、演出与发展,他就会拼命去做。他永远有一种忧患意识,永远觉得自己还有不足,永远想创作下一个更好的作品,战胜自己!
  
  马季《苦乐年华》
  刘兰芳《妙兰奇芳》
  以前,观众是她的衣食父母;现在,观众是她的亲人,观众需要她,她就会继续说下去,演下去,这是群众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这也是她作为一名说书人一生的使命。
  
  刘兰芳《妙兰奇芳》
  戴爱莲《舞者飞天》
  率真、坦荡、纯粹,正如戴爱莲的舞蹈,美丽质朴而单纯。或许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将艺术和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清与浊分辨得明了透彻,并最终幻化成一曲动人的舞资,永远留存世间。
  
  戴爱莲《舞者飞天》
  冯骥才《守望民间》
  冯骥才20多年来风雨无阻身体力行,为中国大地留下了宝贵的人文风景。然而他却说,他抢救下的东西跟他收到过的救急电话、求助邮件相比微乎其微。在转型年代,他明白不能被消费的文化寸步难行,却仍然坚持跟时代的大车轮搏斗,屡战屡败中,他仍能看见每一点微小改变中的美。
  
  冯骥才《守望民间》
  简庆福《光影无垠》
  尽管已经90多岁,但简庆福从未间断过摄影创作,爬黄山踏草原,行迹荒山野岭,出没边陲村寨,为抓取人间美景真情,跌伤过腰、颠翻了车,但仍然乐此不疲,对摄影保持着永不衰退的热情。对于简庆福来说,摄影就是他审视时代的目光,他捕捉美的手势,他的生命之光。
  
  简庆福《光影无垠》
  李铎《翰墨干城》
  千百年来,书法对于文人墨客来说,大多以修身养性为主。而李铎非常关心时事与政治,他说“笔墨当随时代”,每每遇到重大节日和庆典,他都会作诗写字来抒怀。他认为,书以载道,要用书法传播积极的、健康的文化。
  
  李铎《翰墨干城》
  孙伯翔《翰墨情缘》
  晚年的孙伯翔仍然在书法道路上探索,他开始了碑帖合一的尝试,将帖学的秀美带入碑学的壮美之中,逐渐从方正走向温润和清凉的境界。
  
  孙伯翔《翰墨情缘》
  夏菊花《杂技皇后》
  35岁之前,夏菊花以柔软的身段傲立于杂技之林。35岁之后,她游刃有余地活跃于杂技外交的舞台上。这一生她以坚韧不拔的精神,走过风风雨雨。如今,她终于可以了无遗憾地卸下重担,回归到她从小就渴望的安宁与温馨的家庭之中。
  
  夏菊花《杂技皇后》
  靳尚谊《复古创新》
  积极探索将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与欧洲古典油画技巧结合起来,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塔吉克新娘》《青年歌手》《狱中瞿秋白》《医生》《八大山人》《晚年黄宾虹》等作品成为中国当代油画的杰出代表。
  
  靳尚谊《复古创新》
  于蓝《一片丹心》
  从延安到北京,从舞台到银幕,于蓝塑造的英雄形象印在了几代观众的心中。她制作的儿童影片,伴随着无数少年的成长,她为新中国儿童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于蓝《一片丹心》
  谢铁骊《幕后人生》
  他导演的电影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他不断创新执着追求的电影艺术精神和独具特色的导演艺术风格深得中国电影人的敬佩和赞赏,他的艺术作品是中国电影的宝贵财富。
  
  谢铁骊《幕后人生》
  王晓棠《影坛女将》
  在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盛典上,王晓棠说:“展望未来的中国电影,将以它绚丽的民族色彩,屹立于世界之林,未来的中国电影将拍摄出中国人民宽阔的胸怀,高尚的人品,将反映中国子弟兵以他真才实学的本领捍卫世界和平。”
  
  王晓棠《影坛女将》
  邵大箴《艺海箴言》
  从西方艺术到中国山水画,再到中国书法,邵大箴先生的书画墨章里充满了中国文人的清新淡雅、超脱淡泊,这正是他对生命、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邵大箴《艺海箴言》
  王昆《东方天籁》
  她在长期的摸索中,吸收西洋发声的长处,形成了音色明亮、感情质朴、处理细腻的独特演唱风格,成为中国歌坛民族唱法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王昆《东方天籁》
  吴祖强《乐铸华章》
  吴祖强创作风格严谨,善于从音乐艺术的规律中展开乐思,他一方面吸收西欧和俄罗斯古典音乐作曲手法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在民族风格、民族特点上进行有益探索,力求将其有机结合,创作出富有民族气派的音乐作品。
  
  吴祖强《乐铸华章》
  郭兰英《我的祖国》
  80多年的演艺生涯,郭兰英用行动兑现了传承民族艺术的承诺,用歌声向我们诉说了时代的变迁,她为观众唱出了心中的真情,她贡献了一个新中国的歌剧时代。
  
  郭兰英《我的祖国》
  傅庚辰《时代之歌》
  作为一名军人,作为一位伴随着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傅庚辰的创作道路始终离不开祖国和人民。
  
  傅庚辰《时代之歌》
  黄永玉《画坛鬼才》
  从一张小猴票到巨幅国画,他的作品飞升海内外。一个湖南省凤凰县的土家族少年,一生涉猎很多领域,却对文学情有独钟。好交朋友,好摆龙门阵,生活无拘无束,他就是被称为一代鬼才的黄永玉。
  
  黄永玉《画坛鬼才》
  欧阳中石《文哲中石》
  多年来,他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上。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风范,这是来自5000年中华文明的风范,这种风范渗透在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中,直抵人心,启人心智。
  
  欧阳中石《文哲中石》
  欧阳山尊《峥嵘岁月》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不同的战场生活为欧阳山尊的创作提供了真实的素材,也为他一生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升起,欧阳山尊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文艺事业建设之中!
  
  欧阳山尊《峥嵘岁月》
  刘厚生《幕后英雄》
  作为梅花奖的创建者之一,刘厚生没有过多讲述当年创立梅花奖的经过,也许是他一贯乐于做幕后工作的原因。如今梅花奖已经成为中国戏剧界的奥斯卡奖,观众对获奖者耳熟能详。
  
  刘厚生《幕后英雄》
  胡可《走过硝烟》
  新中国成立以后,胡可的作品热情地歌颂新的时代,他为我国话剧事业、部队文艺工作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胡可《走过硝烟》
  红线女《一代红伶》
  毛泽东主席曾为她题词:“活着、再活着、更活着,变成了劳动人民的红线女。”她的生命属于艺术,她的艺术属于人民!这正是红线女从艺70多年的真实写照!
  
  红线女《一代红伶》
  李世济《秋声济世》
  李世济天生一副洪亮的好嗓子,她虽然学习程派,但是并没有削足适履,她把握住了基本的艺术风格和发音方法,同样唱出了韵味十足的程腔。
  
  李世济《秋声济世》
  秦怡《用爱修行》
  秦怡认为,电影最能够传达人们细微的内心世界,有些东西在生活里看不见,但在电影里可以看见,这种东西体现出来,生命力是非常强的。
  
  秦怡《用爱修行》
  丁荫楠《时代影像》
  影片《邓小平》以邓小平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为主线,截取若干最具影响力的人生片段,以恢宏的气势和场面刻画了邓小平的光辉形象,同时,通过细节的刻画,将伟人鲜为人知的内心变化细腻而又真挚地表现出来。
  
  丁荫楠《时代影像》
  周广仁《广仁大德》
  周广仁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觉得一个国家如果有一些在艺术上真正高水平的东西,她才能在世界上站得住、站得稳。从一位钢琴演奏家到一位钢琴教育家,钢琴伴随着温和旷达的周广仁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人生。
  
  周广仁《广仁大德》
  王琦《刀笔春秋》
  王琦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木刻作品,都是现实主义风格。他在抗战时期的版画作品,大多表现了抗战中平民百姓的生活状态,充满了现实主义的特点。
  
  王琦《刀笔春秋》
  吴冠中《我负丹青》
  在吴冠中看来,作品与人民之间有一种关系,如果把作品比作风筝,那么它同人民之间有一条线,这个线就是人民感情的线。
  
  吴冠中《我负丹青》
  罗扬《曲艺春秋》
  作为一名从事了60年曲艺工作的评论家和理论家,《中国曲艺志》记录了罗扬大半生的情感。在他看来,这部集成志书,可以说是盛世创举。
  
  罗扬《曲艺春秋》
  陈爱莲《爱莲之舞》
  12岁时陈爱莲与舞蹈结缘,天资禀赋和刻苦训练把她锻造成舞蹈界的杰出代表,责任和使命使她成为中国古典舞的传承者,舞蹈已融入她的生命,她用舞蹈诠释着传奇人生。
  
  陈爱莲《爱莲之舞》
  金业勤《走出天桥》
  金业勤心里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他觉得他不是骑着车,而是骑着一匹奔逃的烈马,驰骋在祖国大好河山上,憧憬着祖国美好的未来。
  
  金业勤《走出天桥》
  李承祥《舞动人生》
  五十多年前,由李承祥编导主演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开始演出,当时看演出的人是毛主席。毛主席给予《红色娘子军》极高的评价,自此拉开了李承祥和《红色娘子军》与中国芭蕾长达一生的不解之缘。
  
  李承祥《舞动人生》
  谭元寿《菊苑常青》
  “历经沧桑二百载,清代血脉始相传。”谭派第五代传人谭元寿为京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谭派经历了梨园的兴起与昌盛,在200多年的京剧发展史上,谭门永远都是浓抹重彩的一笔。
  
  谭元寿《菊苑常青》
  方掬芬《童心永驻》
  方掬芬,新中国第一位儿童剧成人演员,她塑造的舞台形象伴随着几代少年儿童的成长。她说,要以崇高的精神、优美的艺术陶冶孩子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这是儿童戏剧工作者的使命。
  
  方掬芬《童心永驻》
  于敏《永远的桥》
  他写下了新中国工业电影的第一页,他是一位编剧,更是一位工人阶级的好兄弟,他用一生的信仰搭建了一座编剧通向生活的桥,他是于敏,一生都在为工人而笔耕不辍。
  
  于敏《永远的桥》
  滕进贤《我心无愧》
  在滕进贤心中,“中国电影”这四个字是神圣的。同时,滕进贤自然也有一番独属于自己的电影情怀,而一切归结起来就是两句话“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滕进贤《我心无愧》
  杜鸣心《鸣奏我心》
  12岁,他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曲,30岁,他成为新中国舞剧音乐的开拓者,80岁,他被授予中国音乐终身成就奖,60年的创作生涯,杜鸣心用激情诠释着自己的音乐传奇。
  
  杜鸣心《鸣奏我心》
  张丕基《曲韵留声》
  张丕基:艺术是一个很残酷的试验,你投入的河泥得到的绝对不成正比,但是我们的追求不能改变,我们一生不能完全为了名、为了利活着吧,我们追求,我甘心,我愿意。
  
  张丕基《曲韵留声》
  华君武《漫画一生》
  他成名在30年代的上海,关于漫画创作毛泽东曾两次与他交谈,他一生的荣辱起伏都与漫画息息相关,在75年的创作生涯中,他的作品多达2000多幅,他的一生就是漫画的一生。
  
  华君武《漫画一生》
  张仃《他山寻艺》
  从闻名天下的抗战黑白漫画,到红色中国的首席设计师,从色彩绚丽的装饰画、壁画,又到独步画坛的焦墨山水,张仃的艺术轨迹,给20世纪令人眼花缭乱的中国美术史留下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轮回。
  
  张仃《他山寻艺》
  詹建俊《汇中融西》
  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油画家,他对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有独到的见解,他的作品中洋溢着对生命的礼赞,60年来,他一直在为油画民族化而探索,他就是油画家詹建俊。
  
  詹建俊《汇中融西》
  袁运甫《有容乃大》
  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美术家,60年来,他不断的在探索中国画的创新之路,他创作的壁画成为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典范,他就是画家、公共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袁运甫。
  
  袁运甫《有容乃大》
  赵连甲《曲坛杂家》
  他,出身曲艺世家,虽为演员,却是曲艺节少有的创作高手。他曾6次参与策划《春节联欢晚会》,并为中国电视小品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就是被称为曲坛杂家的赵连甲。
  
  赵连甲《曲坛杂家》
  资华筠《舞者学者》
  她,文武双全,但却感叹成为一名伟大舞者之难,60年舞蹈生涯,她完美的实现了从舞者到学者的华丽转身,她的真诚与执着让她迈向了舞蹈艺术得最高峰。
  
  资华筠《舞者学者》
  吕艺生《舞韵民间》
  一个从东北乡村走出来的孩子,经过多年来对舞蹈,对教育孜孜不倦的求索,如今又将舞蹈送回到民间,吕艺生,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为舞蹈艺术而生,从未停下脚步。
  
  吕艺生《舞韵民间》
  刘艺《平实书艺》
  他的一生纠缠于三个名字之间,他自幼改名换姓,跻身乱世北平得名王平,他字如其人,朴实敦厚字号实子,他认祖归宗,承继传奇家庭的艺术人生,他就是书法家刘艺。
  
  刘艺《平实书艺》
  朱琳《岁月长歌》
  我从14岁开始,根本不懂得什么叫演戏,就那么演,一直到能够演戏,懂得演戏,而且有一些成就,所以这对我这一生来说也是一个最大的幸运,也可以说是幸福.
  
  朱琳《岁月长歌》
  蓝天野《话剧情缘》
  他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话剧表演和导演艺术家,那些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甚至不同空间的角色形象,伴随着蓝天野风度翩翩的儒家魅力,早已令中国观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蓝天野《话剧情缘》
  杜近芳《菊苑流芳》
  她,曾受到王瑶卿的教诲,她,是梅兰芳的入室弟子,西方人把她称作“东方皇后”,73年的舞台生涯,她塑造了无数美艳精致、风华绝代的形象,她就是有“小梅兰芳”之称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
  
  杜近芳《菊苑流芳》
  郎咸芬《感恩的心》
  郎咸芬,山东吕剧的代表艺术家,几十年来,她不仅自己在表演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还为吕剧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心血。,虽然年近耄耋,她却仍然没有停下脚步。
  
  郎咸芬《感恩的心》
  刘锦云《纸上千载》
  他生长在农村,却在不惑之年跨入了北京人艺的殿堂,他的剧作朴实无华,却成为新时期探索戏剧的重点,他就是继郭、老、曹之后的北京人艺第二代剧作家刘锦云。
  
  刘锦云《纸上千载》
  刘长瑜《恩长瑜润》
  热心、善良、机智、可爱,演了大半辈子花旦,形容花旦的美好词语也都能用在刘长瑜身上,而自始至终没变的是,她有一颗红亮的心,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花旦”。
  
  刘长瑜《恩长瑜润》
  何孝充《戏剧人生》
  他改编的评剧电影《刘巧儿》使新凤霞红遍全国,他领导演出的评剧《高山下的花环》场场满座,与电影平分秋色,他自幼爱看戏,工作管演戏,成名创作戏,他,为戏曲奉献了一生。
  
  何孝充《戏剧人生》
  侯波、徐肖冰《摄影伉俪》
  他,从事电影、摄影工作70余年,为党的摄影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他拍摄的许多作品已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历史资料。 她,用镜头记录了叱咤风云的共和国伟人们尤其是毛泽东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留下许多永恒而珍贵的历史瞬间。
  
  侯波、徐肖冰《摄影伉俪》
  吕厚民《瞬间永恒》
  他是新中国最早的专职摄影师,先后在中南海工作了12年,他是我国举办个展最多的摄影家,发表过国内第一幅人体摄影作品,他就是我国著名摄影家吕厚民。
  
  吕厚民《瞬间永恒》
  濮存昕《甬道》
  通往舞台的甬道对于已经成为演员的濮存昕不再像儿时那么神秘,他知道这是一个从世俗生活走向艺术创作的关口,演员必须要经过这里。 “站在神秘的甬道口,我知道尽头是辉煌的舞台,这就是舞台,美妙的、幻化的舞台。”
  
  濮存昕《甬道》
  郭维《片场战场》
  他热情的歌颂英雄,他真诚的关注农民,他把文艺当作武器,他把自己当作战士,他就是文艺战士——郭维。
  
  郭维《片场战场》
  傅正义《剪辑人生》
  傅正义独立剪辑的第一部影片是《三毛流浪记》,傅正义最后一部担任剪辑指导的动画片是《哪吒传奇》,这似乎象征着傅正义的剪辑人生从难童的流浪开始,成为了一个传奇。
  
  傅正义《剪辑人生》
  王铁成《戏悟人生》
  在古玩界,他是小有名气的玩家,在书画界,他的风格独树一帜,在慈善界,他更是善举不断,然而,他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还是一个成功塑造了周总理形象的优秀演员。
  
  王铁成《戏悟人生》
  那炳晨《白山新歌》
  那炳晨:二人转是我生命的旋律,二人转好了我高兴,哪个同志对二人转亲,我就和他亲,因为它是最大多数人得意的艺术,我就用这个为人民服务了。
  
  那炳晨《白山新歌》
  刘秉义《踏歌而行》
  他的舞台从朝鲜战场上开始,他演唱的一首歌激励了几代人,他从艺50年仍葆艺术青春,在古稀之年连续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他就是歌唱家刘秉义。
  
  刘秉义《踏歌而行》
  施万春《光影如歌》
  从70年代开始,他的名字一直与我国最优秀的电影联系在一起,电影音乐中,他尽情的书写着自己的悲喜人生,光影如歌的世界里,让我们倾听电影音乐家施万春的艺术心声。
  
  施万春《光影如歌》
  于淑珍《于音芳菲》
  半个多世纪以来,于淑珍对她歌唱事业的一片支撑之心感染了几代人,她一直都在坚守着严谨、细腻、真挚、纯朴的艺术准则,唱歌已经成为了她生命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她于音芬芳的一生。
  
  于淑珍《于音芳菲》
  徐邦达《慧眼识金》
  他满腹经纶,却心静如水,就像一个隐逸山林的名士!他虚怀若谷,却忧国忧民,又像一个抱负深远的诗者。他就是我国一代书画鉴定大师徐邦达。
  
  徐邦达《慧眼识金》
  力群《百年力群》
  力群,作为一位从延安走来的艺术家,他始终感谢两个人,一个是鲁迅先生教导他搞木刻,一个是毛主席让他的作品为工农兵服务,为工农兵喜闻乐见。
  
  力群《百年力群》
  彦涵《战士》
  彦涵,从战火中一路走来,曾被称为,一个被打得趴在地上还在战斗的战士,他一生跌荡传奇,可依然坚守艺术,很少有他这样的画家,一生都在不断的变化、演进、发展。
  
  彦涵《战士》
  常沙娜《美丽绽放》
  她,诞生在塞纳河畔的里昂,她的名字就取自塞纳河的发音。她,跨越了三大州的艺术高地,她的设计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圣堂风采。她就是常沙娜。
  
  常沙娜《美丽绽放》
  王玉珏《玉韵岭南》
  王玉珏:如果我的画,我的作品,不管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我想它传递给人们的是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美好的一种感觉的话,那也就是我所追求的。
  
  王玉珏《玉韵岭南》
  田连元《书说人生》
  作为中国电视评书的第一人,田连元带着他的评书艺术走进电视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但是,他决心要让评书这一传统艺术在新的电视媒体当中占有一席之地。
  
  田连元《书说人生》
  赵青《舞的流芳》
  她4岁演电影,10岁学芭蕾,她主演了新中国的第一部民族舞剧,与生俱来的表演天赋,使她的舞蹈独具风格,她为中国民族舞剧作出了开拓性贡献,她就是舞蹈家赵青。
  
  赵青《舞的流芳》
  崔善玉《民族舞情》
  作为一位舞蹈家,崔善玉把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的真挚情感,全部融入到自己的舞蹈艺术中,50多年来,她始终沉浸在这种情怀之中。
  
  崔善玉《民族舞情》
  陈翘《南国舞情》
  从《三月三》开始,在中国民间民族舞的舞台上出现了一位充满无限活力的舞者,同时,她也是我国创作最多、影响最广的民族舞编导之一,她就是陈翘。
  
  陈翘《南国舞情》
  陈勃《魂梦黄山》
  陈勃总是把自己称为手艺人,他以一名工匠的心态完成每一项任务。他所关注的永远是方寸之间的无垠天地。
  
  陈勃《魂梦黄山》
  陈长芬《精神家园》
  对于陈长芬来说,拍片子,一直拍到他心脏停止跳动为止,生命有多久拍摄就有多久,心灵有多远镜头就有多远。
  
  陈长芬《精神家园》
  佟韦《取舍之间》
  他自幼好学,酷爱曲艺,却选择了前途未卜的书法道路,他研习隶书、毛体数十载,却于半百之年放弃前学始练章草,烽烟漫卷铸成耄耋老人的恬淡情致,果敢取舍造就当今的书坛大家,佟韦。
  
  佟韦《取舍之间》
  田华《党的女儿》
  田华一生钻研表演,无私奉献,为新中国的银幕塑造了许多有民族品质和革命精神的新革命女性,她是中国电影史上成就卓著的艺术家。
  
  田华《党的女儿》
  郑小瑛《爱乐玫瑰》
  执棒与执教,是郑小瑛用生命写给音乐艺术的两支情歌,是她献给祖国、留给观众的两首情诗。
  
  郑小瑛《爱乐玫瑰》
  李谷一《放歌时代》
  为中国文艺的新格局放歌,为伟大的时代放歌。
  
  李谷一《放歌时代》
  周令钊《为国设计》
  周令钊用百岁人生,绘制着百年来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征程,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壮大。
  
  周令钊《为国设计》
  斯琴塔日哈《草原彩蝶》
  她是草原上的红色舞者,舞蹈艺术开启了她为民族、为国家争光的荣耀,她耐心教学、匠心编舞、潜心著书,谱写了新时代蒙古族舞蹈的壮丽篇章。
  
  斯琴塔日哈《草原彩蝶》
  刘魁立《追风行者》
  他把生命的根脉扎进了中国民间文化的土壤,六十多年来,他笔耕不辍,著述颇丰,为中国民间文学的理论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是行走在田野的中国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刘魁立《追风行者》
  袁毅平《东方红日》
  他是新中国摄影事业的实践者、见证者和推动者。
  
  袁毅平《东方红日》
  沈鹏《翰墨文心》
  沈鹏几十年如一日地追摩、坚守着诗书画艺术的人文精神,以独树一帜、别具匠心的姿态光耀书坛。他意境深邃的诗词,与行云流水般的书法交相辉映,呈现出当代不可多得的翰墨文心。
  
  沈鹏《翰墨文心》
  郭汉城《梨园淡渍》
  郭汉城先生将学术堂号命名为“淡渍”,意为一生平平淡淡,只留下“很淡的痕迹”,实则是“于平易处见豪雄”。他将毕身心血都倾注到中国戏曲艺术事业中,用一生体会中国戏曲的美,用一生践行“为戏曲事业献身”的诺言,结出累累硕果,赢得学界、戏曲界广泛尊重和敬仰,与张庚先生一起被尊称为戏曲理论界的“两棵大树”。
  
  郭汉城《梨园淡渍》
  花五宝《梅韵悠长》
  花五宝既是一位杰出的演唱家,同时又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梅花大鼓音乐改革家、教育家,倾尽所能将花派梅花大鼓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花五宝《梅韵悠长》
  顾棣《战火光影》
  他是摄影历史档案的保护神和记录者,中国红色摄影领域的司马迁。
  
  顾棣《战火光影》
  张海《墨海领潮》
  他活跃于中国书坛半个多世纪,艺术主张领风气之先;他生长于魏碑故里,对书法艺术心生热爱;他的书法入古而不为古法所泥,锤炼出新,在当代书坛独树一帜。他就是中国书法界的标杆人物。
  
  张海《墨海领潮》
  邓在军《勇立潮头》
  回首70多年的艺术人生,已是耄耋之年的邓在军说:“热爱是最好的导师,你有多么爱你的国家,多么爱你的民族,多么爱你的事业,你就有多么大的出息。如果倒回去20年,我说我一定还要干电视。”
  
  邓在军《勇立潮头》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知识博览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