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12-30 08:13
鄌郚总编

相约黑松林  重聚淌水崖

  相约黑松林  重聚淌水崖
  冯兰忠口述  许法忠整理

  1977年,我在临朐县九山公社工业交通办公室下属服务组的照相馆工作。冬冬季的一天,我准备去县城购买显影粉、定影粉、放大纸等物品,工办主任董荣祥突然接到公社党委办公室的一个电话,他放下电话机匆匆找到我,通知我赶快带着照相机,到工办大门口(与九山公社办公大院隔街东西相对)等候乘车跟随领导去淌水崖(水库)。我立即放下手提包报,取消坐车去临朐的行程,取出照相机挂在脖子上,又在口袋里放上一个备用胶卷,三步并作两步赶到工办大门口。
  不一会儿,一辆北京吉普车驶出公社办公院大门,在工办大门外停下,我立即上车。车里有熟识的公社党委书记王杰,后一排坐着的二位领导,一位是后来才知道身份的昌潍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孙志瑗,另一位是十多年前认识的原临朐县委书记、时任昌潍行署副专员的徐贞吉。1966年,我在临朐六中(九山中学)读初中时,徐书记来九山公社检查指导工作时,到过我们学校调查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当时临朐县的一把手到最僻远(离县城102华里)的初中,师生们自然印象深刻,所以我一下子就认出来了。至于领导们要去哪里,去干什么,从军多年的我自然知道是不便问也不能问的。
  车行驶到宋王庄村东的王庄联中处,早在那里等候的大队党总支委员、民政主任宋法钧被招呼上车。老宋一上车,车里有些拥挤,气氛却是轻松畅快,他与两位地级干部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交谈起来。他拉着孙志瑗书记的手说:“孙书记啊,1959年咱一起去北京开会的事,你还记得不?”孙书记连忙说:“记得,记得!忘不了啊!我们到北京开会(全国林业战线先进集体和积极分子代表会议——整理者注),我和你一个组,住在刚刚建成的全国农业展览馆,吃住都在一起。很想念那个时候啊!”老宋说:“记得有一天外出,我没向你打招呼,被门卫拦住。还是你出来,领得我呢。嘿嘿……”孙书记笑起来说:“无组织,无纪律,在北京是会碰鼻子的!”一车人听后,哈哈大笑。
  说着说着,一会儿就到了淌水崖水库大坝,大家下车后在水库办公室休息片刻,便迫不及待地到大坝各处仔细观看,赞叹不已。
  回到大坝北头,宋法钧老人对孙书记说:“咱们到黑松林看一看,行啊不?”徐书记说:“好啊!走!咱们上车。”说着大家一起上了车,车在“昌潍二号”枰柳树下停下,老宋去大队林场护林房里拿出“小国光”苹果招待几位领导。这个果园也是在徐书记的关怀支持下建成的。
  从果园进入密林,吉普车已无法行驶,我们沿着一条小路步行进入郁郁葱葱的松林。边走边聊,老宋说起1968年黑松林林场松毛虫泛滥成灾,几千亩松树被吃得光秃秃的,多亏省林业厅租赁空军飞机喷洒药剂灭除松毛虫,黑松林才得以保住。孙书记说,党治理自然灾害历来是雷厉风行,不管是国家、集体财产还是个人财产,一旦受灾都及时抢救。
  走到一个山头时,老宋指着西边的那片树林说:那边还有几百亩,我们去看一下吧!徐贞吉书记说:“再向西就是撑子峪(原是宋王庄村地主的佃户村,1968年划归沂源县张家坡公社—整理者注),我们不去了。孙书记上了年纪,不撑折腾,休息一下,我们早回去。”从1959年6月到1969年10月14日,徐贞吉在临朐县委任第一、书记的十多年里,跑遍了每处公社、大队,熟悉临朐的人文地理,又多次陪领导、专家、外宾到黑松林参观、考察,对这里的每道沟、每道梁都了如指掌。
  我们在黑松林里转悠了近两个小时,我随机抓拍了三四幅照片,回到苹果园休息了20来分钟便原路返回。当车行至水库西侧一平坦处时,一辆吉普车迎头驶来。两车停下,对面车上首先下来的是临朐县委书记盛永治,他主持县委会议结束后接着赶来九山。寒暄一阵后,宋法钧老人提议:“各位老领导,咱真是难得一聚啊,咱们一起照个相,当作念想,怎么样啊?”领导们愉快地答应了。
  我即刻取下“海鸥”牌120照相机,以雄伟的石砌连拱坝和更远处的回龙山作为背景,将人物设置为“前景”中的“主体”,熟练地调好焦距,拍摄时阴天:设置光圈为5.6—8,确定快门速度为1/60秒,凭借比较丰富的拍摄经验,按下快门,存留下了党的地县级干部与普通百姓鱼水情深、兄弟情真的瞬间。
  我晚上顾不得回家,剪掉不很长的指甲,在寒冷的暗室里取出120黑白胶卷,放在已和好D-72配方显影液里小心翼翼地冲洗,唯恐损伤了胶卷上的“药膜”,然后将胶卷放在定影液里固定影像,之后再用清水冲洗、晾干,用剪刀分别铰下2.5吋的底版,裁出2号放大纸,把底版、放大纸放在放大机上,调好距离,根据底版的透明度适当曝光,然后将放大纸显影、定影,水洗、晾干、上光,最后用花边剪刀在黑白照片四周铰出美观的花边。到此,我才长舒一口气,露出满意却也是疲倦的的笑容。此时,已是寂静无声不闻犬吠的午夜。
  40年过去了,当年照片上的领导已分别驾鹤西去,留下的是地委、县委领导和公社党委、宋王庄大队党支部干部们对水库的眷恋、深情。如今我也已过古稀之年,闲暇时常怀念曾拍摄过的领导、乡亲,特别是对九山有突出贡献的人们。2015年7月,县委筹建淌水崖水库纪念馆,传承、弘扬“同心同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淌水崖水库建设群体精神,文友许法忠、王汉生和淌水崖水库管理所原所长孙魁富借调九山镇党委,负责收集整理有关淌水崖水库的文章、图片,专程到30里外的北周家庄找我采访,我非常愉快、心情激动地翻箱倒柜,找出尘封的相册,供许法忠翻拍照片。10月上旬,我拍摄并保存40年,无偿提供的包括这幅照片在内的20余幅图片在淌水崖水库纪念馆布展,发挥了它们应用的作用。我又像当年看着印制好的照片,捧着刊载自己拍摄的新闻照片的报刊一样,体验到了存在感、成就感,欣慰之余感慨万千!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坊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