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6-30 09:02
鄌郚总编

张舒放丨艾烟阵阵驱蚊虫

  艾烟阵阵驱蚊虫
  端午节的头天一大早我和老伴去赶早市,主要目地是采买端午节的必备品~艾蒿。这几年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艾蒿的价格也芝麻开花节节高,高度在一米开外的大叶艾蒿大体在0.2~0.25元/枝左右。大部分售者都会将4~5枝艾蒿捆成一小捆,售价1元/1小捆。
  回到家里后老伴又将买回的艾蒿重新修理剪整,或分给孩子或放到大门旁,一年一度端午节,新艾总把旧艾替。
  而我将替换下来的旧艾则编成艾蒿绳,每当夜幕降临坐在院子里乘凉时,点上艾绳白烟袅袅,清香阵阵,真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感觉。而这时儿时的一些记忆就时不时的涌上心头,已致使人感慨万千,回味无穷。
  七十年前的山东昌乐农村是名副其实的“一穷二白”,当时在农村生活的百姓家中除了吃饭用的锅碗瓢盆和基本农具几乎见不到别的东西,夏天有顶蚊帐的家庭寥寥无几,为了驱赶蚊虫不得不用最原始的办法~燃烧用艾蒿编成的绳子。而如何点燃这种有擀面杖粗的艾绳呢,说起来更会使您感觉到这似乎又回到了原始时代。
  五十年代的早期那时火柴还统称为“洋火”,因为解放前中国工业落后,就连火柴这种工业产品都无法生产,但凡进口的产品都称之为“洋货”,于是便有了“洋火”“洋油”“洋钉子”“洋布”……的叫法。解放初的火柴都是用白磷制造的,白磷的燃点低(约摄氏40度)使用起来很不安全,因此在五十年代中期换成了燃点更高安全性能更好的红磷。那时的火柴二分钱一小盒,一盒约95~100支,就是这个价格对于没啥收入的农民来说也时不时的有难度,因此在农村中用“火石”打火的方法还大有人在。
  火石打火必须有三大件,一是火石,所谓的火石就是白色或白中带黄的石英石,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这种东西在岭上随手可得。二是火鐮,也就是一块形状似镰刀的铁板,这个是铁匠打制的須花钱购置,不过由于使用时间极长,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三是接受火鐮与石英激烈摩擦产生火花后如何保存下火种的接受物。当地百姓是这样做的~折一段高粱杆后去除表面的硬皮,余下的这部分起名叫“裹当煬”,裹当煬由于很松软故燃点较低。不过想用石英石与火鐮摩擦产生的火花点燃裹当煬也是有窍门的。所谓的窍门就是将裹当煬在大火上先点燃,待燃烧一段时间后慢慢地将火熄灭,大前提是保证裹当煬有一个成圆锥型的黑色碳质头,这样就再次大大的降低了裹当扬的燃点,当火鐮与石英石迅速摩擦时产生的火星就很容易引燃裹当煬的碳质黑头了,而要将这种暗火变成明火必须用嘴去吹,这就是需要人工加氧的过程。
  同样艾蒿绳的一端也要先用大火点燃,让它也形成能够容易点燃的半碳质化的形式,这样即便是暗火对暗火,也很容易引燃艾绳。
  现在说起这些往事,似乎很有意思,但在当时也是无奈之举。谁也明白划根火柴就能解决的事,却非要走这些弯路子才能够取得火种来呢。
  今天晚上我在院子里乘凉,看着挂在一旁的艾蒿绳,情不自禁的想起来这些七十多年前的往事。现代文明彻底的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火柴已经被打火机取代。怕有蚊子可以点燃蚊香,可以喷撒化学药品,可以使用超声波驱蚊器……灭蚊驱蚊地方法不计其数,可是和这根慢慢燃烧的艾蒿绳相比,福兮祸兮?那个会更环保更健康呢?您心中自然会有答案。人类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也在自己留下陷阱,这是不争的事实。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