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7-01 15:28
鄌郚总编

《巨洋水》微刊第125期

  《巨洋水》微刊第125期
  【本期导读】
  【小说者说】
  小小说: 儿子的孝心   郑云生(青州)
  【人物风采】
  魏志革:助人为乐终不悔
  郭笃学(滨海)
  【会员风采】
  隋顺令:
  三十余载集藏报纸 用热爱为历史“存档”
  郑小菲(寿光)
  【散文】
  三十沧桑情依旧 桃李携手谢师恩
   写在寿光五中毕业三十周年之际
  侯敏军(寿光)
  我的民办教师生涯   郑云生 (青州)
  
  【小说者说】
  小小说: 儿子的孝心
  郑云生(青州)
  老唐退休了,住在儿子家,负责接送孙女上幼儿园。吃过晚饭,他躺在床上,听儿子立军“叭”地一下把门带上了,心里好一阵不舒坦。心想,以前曾多次暗示过,是不是儿子粗心没听出来我的意思?
  三年前,一家人在老家的时候,看到孝顺的儿子、和气的儿媳妇和活泼的孙女,老觉得有一种什么东西在挠自己的心。唉,怨自己是老糊涂蛋,不开窍。立军娘死时他才四十多岁,曾有好几个伙计儿劝他再找个老伴,但为了唯一的儿子不受后娘的气,他都没答应。可现在日子轻松了,自己也老了,上了岁数再找老伴,掂量来掂量去,觉得挺寒碜人。家里只剩一个孤老头子守着“老窝”的时候,闲得难受。立军他们上班,孙女又上幼儿园。自己呆在家里,看电视、看蚂蚁上树,也无聊。哪怕有个半瘫的老婆子守着,也有个说话的呀!
  经常看到或听到电视广播里儿女们为孤爹寡娘找老伴儿的,他寻思这样的儿女我怎么没摊上呢?是儿子没想到,还是根本就不愿意有这档子事儿呢?
  老唐决定鼓起勇气跟儿子透透自己的心思,探探他的口气,可怎么说呢?当爹的向儿子要老伴儿,传出去会让人笑掉大牙!她想婉转地点化点化,儿子是个明白人,保险会品出个味儿来。
  “立军,晚上我一个人有点冷,被窝半宿都不热,腿都不敢伸……”
  第二天,儿子下班后到商店买回来一床电褥子,告诉他哪是中档,哪是高档。他躺在床上,觉得心里更空得慌。
  “立军,我晚上好口干,还得自个儿下床拿水壶……”
  当晚,儿子照例把痰盂放在床前,又拿来两只保温杯,一杯是茶,一杯是牛奶。
  过了些日子,老唐早早地脱衣躺在被窝里,自言自语似地对床前忙活的儿子说:“啥也不要了,可怪冷的天谁给我插门啊!”
  儿子先是愣了一会儿,紧接着抱歉似地笑了笑。第二天,儿子在门上安装上了一把暗锁。听着带门声,老唐觉得自己的心事也被牢牢地锁了起来。
  点评:老唐的心事,终究没有被儿子猜透;儿子的孝心,终究没有温暖老唐的心。这篇小小说的可贵之处,就在于真实反映了生活、真实刻画了生活,让人很有同感。(魏在光)
  
  【人物风采】
  魏志革:助人为乐终不悔
  郭笃学(滨海)
  魏志革,今年48周岁,系寿光市北仉村人。他高高的个头,一脸憨厚的样子,为人处事谦让、诚实、亲和。
  近几年,魏志革在侯镇源茂酒厂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大的镀锌加工厂,通过诚实的劳动,日子过得也算红火。说到这里,还必须衷心感谢源茂酒厂李汉坤董事长的一路支持与帮助。
  魏志革致富不忘众乡亲,他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方设法为村里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善事。早在几年前,他就向全村人郑重承诺,只要谁家遇上急事难事,尽管向他开口,无偿为当事人提供车辆服务,不管是去青岛还是济南都不成问题。北仉村600多户人家,2600多口人,这些年用他的车看病住院,走亲访友的家庭不在少数。谁要使用魏志革的车辆,只要提前打一个电话,他立马放下厂里的工作,第一时间赶到用车人的家中,并且亲自开车,从不晚点误事。
  前年春节前夕,魏志革为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赠送了10斤优质小米。同时,还花费1000多元现金,为这些老人每人发放了一张理发票,让这些老人免费理发,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过了一个快乐的幸福年。
  生产工作安全第一,北仉村骑摩托车和电动车种大棚和卖菜的人逐年增多,但一些人安全意识不强,经常骑车不戴头盔。魏志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便自掏腰包购买了一批头盔,无偿赠送给这些骑车干活的人,从而保证了他们的人身安全,为他们的家庭幸福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魏志革虽然帮助别人慷慨大方,但个人在生活上却十分俭朴,他不吸烟,空闲时才喝少量的酒,甚至连茶叶也很少喝,这就是魏志革的品格。
  魏志革的厂子规模小,利润赚得也不多,他挣的完全是辛苦钱。他每天顶着星星起床,到快餐店匆匆吃上一顿早餐,就开始了一天的奔波。他驾车跑潍坊、赴青州、上临朐接件送货,直到晚上才披着满天星斗回家。有时为了赶点,中午饭都顾不上吃,直到收工后才能回到家中吃顿安稳饭。
  魏志革经常对人说:钱是身外之物,人活着不能把钱看得太重。去年,他的大女儿结婚,他花钱请了镇上的文艺宣传队,晚上在大街的十字路口撑起场子,扎制舞台,为全村的老少爷们献上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晚会。魏志革说,趁这次女儿结婚的机会,权当对邻里乡亲做一次答谢,因为我的成长没少了村里人的提携和帮助,我永远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
  魏志革是革命的后代,他的曾祖父是革命烈士,他父亲经常告诫他说:我们做晚辈的,一定不要忘了先辈流血牺牲的历史,要认真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魏志革正是牢记父辈的嘱托,才能做出助人为乐的善举。
  
  【会员风采】
  隋顺令:
  三十余载集藏报纸  用热爱为历史“存档”
  郑小菲(寿光)
  “收集报纸是一项高雅、文明、有意义的文化活动,通过收集报纸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锻炼毅力,陶冶情操。”家住城市金典小区的隋顺令今年66岁,上世纪80年代,他开始订报、读报、剪报,他说,泛舟报海,其乐融融,文字里看岁月变迁,满足了个人爱好,增添了生活乐趣,摆脱了寂寞感和孤独感,还能为城市的历史“存档”,一举多得。
  “收藏剪报也是收藏记忆、收录一份情怀”
  伴随着剪刀在报纸上发出清脆的沙沙声,一个个小豆腐块被精准地裁剪下来,一双历经岁月的手如获至宝地将它轻轻地收藏好。日前,记者来到隋顺令家中,他拿出自己收藏的“宝贝”,并将新找好的报纸作品如何剪辑收藏演示给记者。
  “我喜欢收藏的东西比较多,主要有剪报、字画、钱币、邮票、各报报头等,特别是剪报、报头的收藏已小有规模。”隋顺令说。记者随手翻开一本收藏集,只见里面贴得密密麻麻,但又分门别类,整理得井井有条,每个收藏品旁边还用笔写明来源,有的还精心写上了批注。可见他整理收藏品颇费了一番心思。
  记者注意到,这些收藏集中最多的要数剪报作品集了。在他家中,书架上、箱子里、柜子里,都是装订成册的剪报和收藏的报纸,有些剪报因为年代太久,表面已经泛黄,看上去十分陈旧。隋顺令说,这么多年,他搬了多次家,但始终带在身边,舍不得扔掉。隋顺令自制的剪报作品集有16开、32开大小,正反两面都粘贴了剪报作品。他是个一丝不苟的人,严谨而又细致。报纸剪贴非常齐整,作品的规格大小不一,大的,占16开的二分之一,小的,如邮票那么小。他说: “我剪报时按照人物、趣事、图片、个人作品等进行了分类标注,整理很关键,否则随着收集的东西增多就杂乱无章了,这样非但失去了收藏的意义,满屋子乱糟糟的,自己看了心里也不舒服。”
  “我平时喜欢写文章,还喜欢写书法,收藏剪报也是收藏一份记忆,收录一份怀旧的情怀吧。”隋顺令告诉记者,他从小喜欢读书,1980年在《大众日报》上刊发了首篇文稿后,激发了他文学创作的热情,之后,他的各类作品共150多篇,在《中国建材报》《中国乡镇企业报》《潍坊广电报》《寿光日报》等纸媒上发表。
  为了寻找创作灵感,隋顺令多年来始终坚持每日读报的习惯。他说:“报纸讲述油墨芬芳里的时代变迁。我平日读报,然后收藏报纸,也是为了收藏‘历史’,记录时代变迁。”
  “收集报头可汇编成一本高质量的‘字帖’”
  在各收藏品中,最具规模,也最令隋顺令自豪的是报头的收藏,隋顺令说,他收藏了近千个报头。记者看到,存有近千个报头的厚厚的集子,被隋顺令详细分类,有按等级分的,如分为中央级、省(市)级、地(市)级、县(市)级;也有的按报头书写者开辟专版,如毛泽东题书专版、邓小平题书专版以及著名书法家题书专版等;还有的按报头特色开辟专页,如竖排报头专页,红报头专页等。每个类别都整理得一目了然。
  “报头是报纸的眼睛,就是报纸第一版上标有报纸名称、期数、日期、邮发代号等内容的部分,一般都在第一版的上端,横排报纸大多在上端偏左,竖排报纸大多在上端偏右,也有把报头放在上端正中的。”隋顺令说,报头的字体大都出自名家手笔,有老一辈革命家的遗墨手迹,有当代文坛大师的传神妙笔,有各地书法界名流的精撰力作,也有古代书法家碑帖的集字瑰宝……收集报头无疑可汇编成一本高质量的“字帖”。
  很明显,对于书法爱好者的随顺令来说,报头除了留住记忆外,还和书法艺术密不可分,观而赏之使人舒心悦目,具有较高的美学与艺术价值。
  谈起收藏报头,隋顺令说:“这里有个报头你肯定没见过,人们见了都说这个报头很有特点。”翻开一看,原来是安徽合肥的《王大郢村报》,中国第一村报。在隋顺令的报头集子里,可以看到许多的报纸报头,有报纸的创刊号报头,也有一家报纸几经发展变化的报头。
  这些收藏可谓来自五湖四海,多年来,隋顺令走到哪里收藏到哪里。他说:“1992年10月1日,我到济南大明湖游玩时,发现一女士坐在路边歇息,屁股下面垫着一张《济南时报》,因为这张报纸报头自己没有,我就上前颇费了一番口舌,向那女子讨来了那张报头,还有的收藏品是在街头捡来的……”朋友知道他的爱好,也帮着收集,看到了好的书画作品照片、报头都热心地给他送来,隋顺令在台头镇工作时,有名邮递员仅报头就给他收集了30多个。
  对于自己从何时开始喜欢上了收藏,隋顺令已记不清了,但开始把收藏的“宝贝”整理成集子却有些年头了。他记得给收集的报头整理集子是在1990年5月,而剪报的收藏似乎还早些。
  注:郑小菲,《寿光日报》报首席记者。
  
  【散文】
  三十沧桑情依旧 桃李携手谢师恩
  ——写在寿光五中毕业三十周年之际
  侯敏军(寿光)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相聚是缘,相逢是歌。沐浴着阳光,经历着风雨,弹指一挥间,我们已走出寿光五中校门三十年。三十个春花秋月,三十载沧海桑田,穿越了三十载风风雨雨,经历了三十载生活的种种磨难, 品尝了三十载的苦辣与酸甜,三十年再回首,我们才真正发觉:让我们难以忘却和难以割舍的是那份师生情,同学谊!
  不想用“白驹过隙,时光飞逝”等类似的字眼,去临摹毕业典礼发言中惯用的语句,我们想说的是真情的告白:三十年风雨历程,老师,您好吗?
  无尽的恩情,永远铭记在心。每个成长的日子里,我们莘莘学子,都要祝福您,我们最亲爱的老师!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用心,滴滴汗水,桃李芬芳天下!一生平凡,一世艰辛,默默把知识奉献,您是文明的使者,您是辛勤的园丁,衷心感谢您,我们最亲爱的老师!
  一直以为自己很坚强,可每每回想起在校的日子,想起您的谆谆教导,细语润物般的,总能让我们泪湿双眸。老师,我们都坐着,只有您站着!您站着的时候,我们看见了一棵参天大树,您挥动的手臂摇落了满树的硕果。老师,也许有一天,在您再也站不起来的时候,我们都站起来了,在您的微笑中我们站成了一排排苍翠的大树……
  毕业是伤情而张扬的告别——低眉处无奈流年似水,扬帆行有志风华如火。毕业是学习生活的精彩落幕,更是社会征程的郑重开始,转眼间,我们78级从1980年毕业,已走过了三十个春夏秋冬。回顾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亲切,我们的教室没有高楼,我们的课堂也不在大厦,可两年的中学时光,是一种美好的记忆,也是一种精神财富,值得我们一生去珍惜。
  人生能有多少个三十年啊!我们真的该在碌碌的奔忙中找点闲暇,去往事中走走,去听听久违的声音,去看看久违的面孔,让我们打开珍藏三十年的记忆,畅叙无尽的师生之情。
  古人云: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中学两载,老师与我们朝夕相处,他们诲人不倦,默默耕耘,三十年过去了,他们依然是那么的慈祥与和蔼。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师恩重于山,师恩永难忘。我们如果将走出寿光五中大门的那一刻比喻成生命开始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就是三十而立!三十而立,风风雨雨;三十而立,南北东西!三十而立,苦辣酸涩,三十而立,又有多少点点滴滴……永远抹不掉的师生情,她又凝聚了多少汗水和露滴。其实,我们已走过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时期,踏上了“不惑”的中年阶梯,我们还要过渡到“知天命”,还要超越“古稀”,步入“耄耋”之年,在岁月的流逝中,我们不孤独,不寂寞,我们永不疲惫的探求真理,追求美好,因为老师教会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真谛!
  三十年前,当我们都是16岁前后,我们一起走进了我们的母校——寿光五中,在这里,我们曾有过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梦想,也曾有过朦胧初开天真纯洁的情怀,也曾有过多愁善感的岁月,也曾有过如花般悄然绽放的青春华年。高中是我们人生观形成的阶段,我们从这里起步,我们从这里开始走向人生的旅途。两年时间不长,但在寿光五中,我们结下师生情,同窗谊,将永远留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
  虽然老师不一定能记得清、想得起我们同学的名字,可校园风情总能唤起我们共同的追忆,同学们都已超越“不惑”的年龄,经历过生活的坎坷,也感受过生活的美好,现在同学们遍布社会的各行各业:有的致力于行政,有的活跃在金融、科技、教育、卫生等部门,且成绩显著;有的在保家卫国,驻守着祖国大门;有的投身商海,其事业蒸蒸日上;有的倾情家庭,相夫教子,贤淑温良;有的淡薄名利,过着默默无闻的平静生活;有的同学可能已退休在家;还有的同学终身留守在家乡的土地上,为家乡建设贡献着毕生的精力,不论境遇如何,不管成败、辉煌还是平凡,永远不变的是“同学”。此时,老师,您的莘莘学子们多想向您说一声:老师,我们不是您最好的学生,可您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让我们向您道一声:亲爱的老师,您辛苦啦!
  追寻那曾经的美好时光,回味那走过的心路历程,三十年转瞬即逝,恍若昨天。昨天的我们,是那样的少年意气,风华正茂;昨天的我们,是那样的灵动活跃,神采飞扬;昨天的我们,是那样的憧憬未来,沉醉梦想。三十年,10950天,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过去的永远成为了历史,历史不会倒退或再来,它只能负载着我们的一切经历,永远留在我们身后。一位名人曾经说过: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套哲学,人生各个阶段都有特殊的意境,构成整个人生多姿多彩的心灵画卷。无论是痛苦是欢乐,是成功是失败,是辉煌是黯淡,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远离,渐渐的淡化,历史改变着一切,一切都在改变,但唯有不变的是您,老师。您是我们永远的老师!老师,您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感受到成功的自信和人生的精彩,知识给了我们飞翔的翅膀。无论将来我们成为挺拔的大树,还是低矮的灌木,老师!我们都将用生命的翠绿为您祝福!老师,您的坐标在我们心里,还有谁比您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由苍白而绚丽,由肤浅而深邃,生命因您而升华,医生只能治愈人体的伤痕,您,孕育了人的灵魂,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您有一个迸射火花的身躯,肩挑着一个传诵至今的壮举,明天因了您而美丽,我们最亲爱的老师!
  我们感谢老师,是老师引领我们步入知识的殿堂,是老师为我们画的第一根墨线,为我们裱的第一张纸,是老师授予我们知识,教诲我们做人的道理,就在毕业典礼上老师还语重心长的为我们指点,为我们谋划社会人生。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多想邀约78级的同学们,为我们的老师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毕业三十年答谢宴会啊!
  我们愿是一块轻柔的纱巾,为老师擦去汗水和灰尘,我们愿是一束夜来香,和星星一起陪伴在老师的身旁!
  老师,谢谢您!莘莘学子们永远的老师!

  【散文】
  我的民办教师生涯
  郑云生 (青州)
  每当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来临,自己曾经从事民办教师的经历就浮现在眼前,当年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以及和同事们、学们在一起学习、劳动的情景历历在目。
  1972年春节刚过不久,我们东坝中学第二届高中生毕业,那年我17岁。回家后,大队就派我去黑虎山水库干渠工地出伕。 当时,我们大队的任务是开采石料,往工地上运石料,后来我们几个小青年被派到所驻村里当换工,和当地社员一起干农活。
  清明前的一天,家里捎信来说,大队叫你回去教学。
  从此,就成了高任大队的一名民办教师。这是一所设在西阳河村、高任水库北边的新建学校,一溜20间砖瓦房教室,分设5个班级。没有院墙,出门就是水库。
  校长有令媛,是我们村的下乡户,她从临淄学校迁来,她和老公都是山东某师范学院的高材生,她老公仍留在临淄中学任校长。其实,她祖籍就是西阳河村。
  她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叫小丽,二女儿叫小霞,儿子叫小军,才两岁。每次上学校,我都路过她家门口,我主动承担了背送她儿子上学校的义务。
  来到学校,学校里8名老师,两个公办,6个民办。我被安排担任四年级班主任,分管四、五年级的数学课、体育课教学。
  民办教师和农民一样,记同等劳力工分,好处是能记365天满分,另外每个月还有5块钱的生活补贴。比起在生产队干活来,体力上轻松多了。但是当时我心里既高兴又恐慌,高兴就不用说了,恐慌的是自己稚气未消,孩子皮未脱,比五年级的学生才大三、四岁,出高中校门不到两个月,就来教学生,更重要的是四年级数学里有珠算课,“三下五去二”的口诀,我没学过,五年级里的“几何”运算课也是我的弱项。
  开始,校长教我怎么讲课,怎么备课,如何管理学生。当时自己也暗下决心,人没有什么都会的。必须先当学生,后当先生,克服怯场,认真请教,虚心学习,利用晚上时间,把第二天的课程学会弄通,记下来备好课,再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教给学生,边学边讲。
  刚开始,我每天加班加点自学、备课,批改作业,感到很累很紧张。一两个星期后,逐渐一个晚上备两节、三节课,一个月后,我就能根据教学大纲,在批改完当天作业后,一晚上能备好一周的课了,体育课也有教学大纲。
  当时的教学条件很差,教室的课桌是水泥板的,凳子是学生自己带的。到了冬天,学生们趴在桌子上冻得瑟瑟发抖,有的手脚冻出冻疮。
  我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带上柴火到学校生好炉子,再回家吃饭。等学生们到校后就领着学生在操场上,喊着“一二三四”的号子跑步、做广播体操。
  体育课上,垒球、铅球、铁饼、标枪、跳高、跳远、蓝球、乒乓球等,我分类指导。我的强项是排球,曾在东坝高中排球赛小学组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多少年后,和老伙计们打排球时,姿势基本上差不多。大家都说,没见你打过球,怎么一上来就会?我曾自豪的说,我干过体育教师啊。
  劳动课,经学校同意,我带领学生在校园南边划出一块小地,整成一个个小畦,用镰刀钩下校园里的杨树条,扦插育苗。长成小树后,围校园一周都栽满了杨树,现在早已长成参天大树。
  在四、五年教学中,在校长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根据教学实践,摸索出了一些做法和经验体会。
  一,在教学中要运用语言、眼光、手势,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们平静地听讲。
  二,复习旧课时,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上一节课进行巩固提高,为下一节课打基础。
  三,新课是课堂的核心。讲新课时,用讲解、分析、启发、提问相结合的方法,循循善诱地传授本节课的内容。
  四,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重点回顾总结,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
  五,布置作业。在下课前尽量少给学生布置作业,布置的既有书面题又有思考题。
  以上几个环节,有机结合,灵活运用,简单好用。
  直至1975年春末,我参加了县委工作队(后改为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后,才离开了心爱的学校,结束了4年多的民办教师生涯。
  岁月匆匆。我的学生后来有的成了国家干部,有的当了人民教师,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热生光。
  回顾我的民办教师生涯,有苦,有甜,有付出,也有收获。这些历练,对我今后的成长、成熟大有裨益。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坊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