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7-07 21:23
鄌郚总编

《巨洋水》微刊第140期

  《巨洋水》微刊第140期
  
  【卷首语】

  巨洋文化的春天
  郇志侠(青州)
  巨洋水是山东省中部的一条重要河流,又作巨蔑水、巨昩水、洱水、渳河、具水、瀰水,也就是现在的弥河。源出临朐县沂山西麓,北流经临朐县东,又北经青州市东,又东北流经寿光县界,东北入海。全长206公里,流域面积3847.5平方公里,是临朐、青州、寿光三地名符其实的“母亲河”。巨洋水流域内土地肥沃,人烟稠密,历代文化遗存丰厚,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是东夷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巨洋水流域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自古就出了大批圣人。大隐士许由、巢父、兵圣蚩尤、人文始祖颛顼(zhuān xū)、殷人始祖帝喾(kù)、字圣仓颉(xié)、圣人帝丹朱、秦朝之祖伯益、崇圣逄伯陵氏、武圣姜太公,他们或生于斯,或生活于斯;后世的国家栋梁、宰相级著名人物有:春秋时期,桓公国相管仲食邑于骈城(今临朐城)。战国时期,孟子在南阳河畔“雪宫”传播儒家思想二十余年。战国朐剧(弥水)人,稷下先生鲁连子,西汉名臣公孙弘,十六国时期的王猛,宋朝“连中三元”的宰相王曾,明朝的状元马愉、赵秉忠,词曲大师冯惟敏等众多历史名贤,都生长在巨洋水河畔;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北魏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代地理学家于钦《齐乘》等都是诞生在巨洋水流域的文化精华,在全国久负盛誉。
  巨洋水源远流长,其流域内物产丰饶,人文繁盛。弥河银瓜以其优异的品质闻名于世,在清朝乾隆年间,就被列为进奉皇帝的“贡品”;如今现代化的农业王国、绿色菜都更让世人惊叹不已。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巨洋水流域出土大量古文化遗迹。弥河两岸有大量龙山文化时期及先秦三代的古城遗址、古台遗址、古墓遗址及出土古迹遗址等。如:今寿光的“边线王古城遗址”、“纪台古城遗址”、“过宋台(今称呙宋台)遗址”。今青州的“凤凰台(臧台)古城遗址”、方台(今方台村)古城遗址、口埠东古台、戴楼古墓群、马家庄古墓、苏埠屯夏商古墓群、箕山(香山)汉墓等。今临朐县的西朱封村古城遗址、城头村杜家庄古城遗址,庙山村遗址等。今天,挖掘、研究这些历史,对于传承传统文化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巨洋文化学会适时应运而生,为青州、临朐、寿光、昌乐、滨海开发区五县(市、区)文友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们要感恩巨洋水故乡,和全国人民一道,紧紧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以“建设书香世家,赓续华夏文脉”为使命,坚持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弘扬社会正能量,全力推动传统文化的新崛起,不负韶华、不负期许,为建设和谐社会和幸福家园不懈努力。
  我们坚信,《巨洋文化》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简篇《巨洋水》微刊第140期
  张爱民书法作品
  【本期导读】
  【散文】
  我记忆中的自行车     郑云生(青州)
  【文化长廊】
  诗趣        郭麟书(转自网络)
  【非遗之窗】
  青州非遗展演,真正实现了非遗项目“造血式”活态传承       王君(青州文旅局)
  【会员风采】
  收藏人隋顺令:三十余载集藏报纸 用热爱为历史“存档”
  
  【散文】
  我记忆中的自行车
  郑云生(青州)
  地下室的储存间里,除了货架上排满了家庭生活用品外,空余的地方全部被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样的自行车“占领”。光孙子和孙女的婆婆车、蛤蟆车、学步车、滑扳车、电动平衡车、三轮、四轮小型自行车,形形色色的骑行车等等,一辆一辆,摞着的、掛着的、堆着的,摆满了储藏室。
  从我小时候见过自行车,到儿女辈骑着除了“铃铛不响,浑身都响”的自行车上学,(我女儿踦着没有踏脚、'只有一根铁棍的自行车,摔倒后铁棍插进腿里,留下的淤血,十几年来隐隐作痛,不得不去医院动手术),到孙子辈应有尽有的这段经历,看社会、看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满足、不自豪呢?还有什么怨言,这也不好那也不行呢?坐着飞机、坐着高铁满中国转,你就偷着乐吧!
  记不清是1966年还是1967年的冬天,生产队里年终决算,在队里的碾棚里开社员大会。家里劳力多、挣工分多的几户都分了钱。有三户家里有青年人的,不知从什么渠道买来了三辆“大金鹿”牌自行车。村里沸腾了,满街都能听到车铃响。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流行的名词中,肯定少不了自行车,那时候自行车是最紧俏的工业品之一,能骑着一辆“大金鹿”,在大街上小巷撒下一串“叮铃铃”,是很多人的梦想。家里有一辆自行车,在人们的心目中的价值,胜过现在的奔驰、宝马。
  新买的自行车,都要用红色的、兰色的、绿色的塑料皮缠了又缠,绑了又绑,擦了又擦。下雨天是绝对不能骑的,保护自行车胜过自己的眼睛。自从村里有了这三辆自行车,街道上、场院里就热闹起来,中午、晚上社员们收工后,学着划车的、骑车的后面总跟着一群小屁孩。谁家有大事,总要买上几块糖或者拿上一把子鸡蛋,舔着笑脸求借。特别是谁家娶媳妇、带新娘、年轻人照相、新婚夫妇带着媳妇儿走娘家,大梁上带上娃,是最风光、最长脸的时刻。
  学骑自行车是个技术活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要能稳稳地推着走,然后就是左脚蹬在左脚踏板上,一只脚蹬着地往前“遛”,叫“划车”。蹬一下走几步,一下一下地蹬下来,渐渐地就撑握好了平衡,就可以小心翼翼地把右脚从车大梁下伸过去,蹬在右脚踏板上。身子一躬一躬地、绕场院一圈一圈地转。渐渐地掌握平衡后,再把腿偏在大梁上或车座上,左脚一蹬,右脚一松;右脚一蹬,左脚一松地往前走,这还不能叫骑自行车,只能叫“蹬自行车”。只有“蹬”稳当了,才能渐渐的在大道上骑行。
  依稀记得,我第一次坐自行车,那是在东阳河小学上五年级时的一个冬天,因当值日生放学晚了一步,突然后面“叮铃铃”一阵车铃声,原来是本村有自行车的一个外姓二哥。他边骑着车边喊着:“快上来,我带着你”。这时,我既高兴又害怕,因为我从没坐过自行车啊,我跑着、追着,心里慌慌地,拉着自行车后座一蹦没坐上去,一蹿又没坐上去,连续好几次把我的棉裤裆挣开了都没坐上去。怎么办?干脆索性趴着吧,就像“驮”布袋一样把我带回了家,这是我第一次“坐”自行车的经历。
  我学自行车是高中毕业后的春天,在出伕时,那时个子已经长高了,腿也长了。在窝棚前的一个场院里,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借带伕“连长”的自行车学的。我没有左脚划、右脚蹬,我直接坐在后座上,两根腿像划船一样,一蹬一蹿,一中午就能偏上车座一圈儿一圈儿地骑行了。那感觉,不亚于吃上一顿大白馍。
  我的第一辆自行车是1978年买的,小轮平把式,是本村一个在外地工作的大叔,从沂水买来的,花了150元。用塑料皮缠好,骑着它检查生产、带孩子、带着媳妇儿走娘家,既轻快又高兴。每当骑回家,都要推进屋里,防晒、防淋、防盗。
  当年邻村的一个朋友新买了一辆自行车,视车如宝,自定“三不骑”,即太阳太毒不骑、下雨天不骑、上坡顶风不骑。晚上还要用床单苫住,怕炊烟和尘土落到车上。我曾跟他开玩笑说:“是怕你的宝贝车子被蚊子咬着吧?”后来我总结了一条经验,骑车最舒服的是:“顺风、下坡、带媳妇儿。”
  买了自行车后,还有一个环节就是办理执照、砸钢印、挂牌、交车船使用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曾经集时尚、奢侈、便利、物流等多种形容词于一体的宠儿,最终还是被时间打败,被人渐渐地遗忘了,成了逐渐消失的中国符号。
  
  【文化长廊】
  诗 趣
  郭麟书(青州)
  前清时期,汉阳府附近有对夫妻,男女皆有文才。只因家境贫穷,过着揭不开锅的贫困日子。
  是日,为端午节的前日。饱读诗书的妻子,对 家庭的困境感慨动情,随即吟成七绝一首:
  自惭薄命遇穷夫,明日端阳样样无。
  佳节只宜虚度过,寥将白水煮苍莆。
  丈夫看到妻子的诗,既感惭愧对不起妻子,又觉得自己应该想办法让妻子高兴。于是在端午节前夜,丈夫一人悄悄出门,在笔架山附近偷回来了一头牛,准备明日卖了换些节货,好好让妻子过一次真正的端午节。
  谁都没想到,当丈夫把牛牵到市场交易时,竟被失主逮了个正着,钱没换到,人却被告到了县衙,还要面临牢狱之灾。
  妻子闻讯,随即赶往县衙大堂,擂鼓鸣冤,说她夫君是在学天上的牵牛星牵牛,根本没有偷牛的意思,如果丈夫有责任,也是因为自己写诗的原因,责任应由自己承担,不能怪罪丈夫。县令是个惜才的清官,听到妻子诵诗招至丈夫违法的趣事,非常感兴趣,觉得面前这位女子才华不错,并有意放过她丈夫。故还想当面试试女子的才气。
  县令指着案头三样物品:磨墨的水、砚台和一副象棋,让女子即兴作诗三首,要求毎首诗中都必须有一个"牛"字。女子听完县令的话,认为能凭自己的才气搭救丈夫,心中甚是高兴。女子不加思索,张口即来。
  第一件物品是水:
  滔滔河水向东流,难洗夫君满面羞。
  深恨妾身非织女,良人何必仿牵牛!
  第二件物品是砚台:
  本是民间一石头,匠人雕刻伴公侯。
  轻轻一动乌云起,文光电闪射斗牛。
  第三件物品是象棋:
  两国相争誓不休,兵卒过河水无流。
  車马炮象般般有,唯独缺少一头牛。
  县令看了,拍案叫绝,真乃闺中才女!当即吩咐衙役放了她丈夫,并让她丈夫即日进衙门当差。此故事不仅让人感觉到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位贤淑的女人,而贤良的女人最能善解人意,逢凶化吉。更让人们懂得知识的力量可以改变一切。
  此文很有意思,值得一读!
  注:此文由郭麟书先生转自网络。
  
  【非遗之窗】
  青州非遗展演,真正实现了非遗项目“造血式”活态传承
  王君(青州文旅局)
  非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参与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更是东亚文化之都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青州非遗资源灿若星河,非遗保护与传承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有赖于诸多独具创新与开拓性工作,非遗在古城青州找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不断焕发时代活力、奏响创新乐章,成为助力潍坊东亚文化之都创建的有力引擎,也成为潍坊一张响当当的城市名片。
  身穿长马褂,头戴灰毡帽;手拿拨浪鼓,鸣客串街巷。在山东青州宋城古街,“山东货郎”魏在光一大早便来到非遗展示街“上班”,他背着琳琅满目的货架沿街叫卖、招揽顾客;在古街另一隅,身穿绿色开襟大褂、头戴花帽的“老太太”李光武,正与舞伴一起表演传统民俗“扑蝴蝶”,一连串闪躲腾挪的诙谐动作惹来游客阵阵欢笑。与此同时,山东快书段子、“剃头挑子”的吆喝声也不断传来,鲜活复原了旧时青州乡野风景。
  在文化旅游方兴未艾的今天,全国古城古街并不少见,但将众多老手艺人集中在一条街道上常态化进行非遗活态展演、传承传统手艺的场面却不多见。行走在青州宋城非遗展示街上,人们还能感受到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曾有过的辉煌。气势恢宏的“海岱都会”“一门科第”“大学士”“尚书里坊”等古牌坊,青砖灰瓦的古建筑,原汁原味的古门楼,精致古朴的木雕砖雕,平滑光亮的青石板路,向游客出售的传统糕点和老槐树煎包……一切都透着原汁原味的古风古韵。
  青州古街街道两旁的10多项非遗项目,总能吸引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这其中既有青州花毽、山东快书、青州龙虎斗、青州府泥塑、青州府陶艺、陈氏太极拳、青州风筝、龙兴寺造像等人们喜闻乐见的项目,也有青州挫琴、青州满族八角鼓、撂棒槌、扑蝴蝶、西洋镜、回族查拳等“濒危项目”。
  在青州贡院门前,民间老艺人赵兴堂的挫琴表演引来不少游客好奇的目光。只见他右手“执弓寻弦”、左手“送弦迎弓”,一曲优美动听的《鸳鸯扣》便从琴弦指尖流淌出来。青州挫琴造型古朴独特、琴音旋律悠扬、琴身呈半圆筒形,有“化石乐器”之称。古老的挫琴已被认定为山东省级非遗,目前在宋城古街演奏这种乐器的琴师约有80人。
  青州花毽在传承人脚下似俏皮的精灵,它历史悠久、花样繁多,有天罡三十六式和地煞七十二式。在古城一门楼前,4位身手矫健的青州花毽传承人现场耐心展示“云驼相连”“毽穿云门洞”“李清照穿线”“陈抟洞醉仙”“龙兴寺化缘”等具有青州特色的花毽经典招式,不少游客也饶有兴致地亲身体验青州花毽的乐趣。在宋城城门入口处,青州古街另一旁,60多岁的沈洪凤正在做青州府花边大套,木质棒槌是青州府花边大套的主要生产工具,作为青州特有的一种民间手工艺,花边大套发展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针法丰富,被誉为“抽纱之王”。
  现在青州府花边大套产品已有近千个花色品种,产品也出口到欧美地区。
  这条6000米长的古街,如今已经成为青州集中展示非遗的重要平台。“我在电视剧里看到大碗茶、传统剃头挑子、手摇纺车做粗布衣衫的场面,今天在古城里亲眼见到了。年轻人应该多到这里来,好好了解一下历史文化。”一名到青州古城旅游的“90后”小伙子说。
  据了解,青州历史悠久,有很多流传下来的老传统、老技艺。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文化遗产,早在七八年前,青州市便成立了专门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该中心用两年时间,对辖区内的非遗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工作,对所有普查项目进行系统化、规范化、档案化管理,对保护项目的原始资料、手稿以及实物等进行分门别类整理,建立了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为活态保护传承非遗,青州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每年拨出经费200万元,组织17个非遗项目、80多名非遗传承人在宋城非遗展示街为群众免费表演,大大带动了文化旅游。政府每月给予非遗传承人1500元的补贴,老艺人参与传习和展示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民间传统文化以及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技艺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非遗展演是古城游之魂,古城游是非遗展演之体。非遗展演与古城游魂体相依、水乳交融,它们共同营造着青州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和绚烂多姿的精神殿堂,展现了青州的文化惠民理念,带给老百姓看得见、触得着的文化体验。”青州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青州一大批曾经濒临消失的非遗项目在这里找到了新的舞台,一方面通过向游客展示表演拉动当地旅游;另一方面,很多非遗项目充实了传承力量,真正实现了非遗项目的“造血式”活态传承。
  
  【会员风采】
  收藏人隋顺令:
  三十余载集藏报纸 用热爱为历史“存档”
  郑小菲(寿光)
  “收集报纸是一项高雅、文明、有意义的文化活动,通过收集报纸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锻炼毅力,陶冶情操。”家住城市金典小区的隋顺令今年66岁,上世纪80年代,他开始订报、读报、剪报,他说,泛舟报海,其乐融融,文字里看岁月变迁,满足了个人爱好,增添了生活乐趣,摆脱了寂寞感和孤独感,还能为城市的历史“存档”,一举多得。
  “收藏剪报也是收藏记忆、收录一份情怀”
  伴随着剪刀在报纸上发出清脆的沙沙声,一个个小豆腐块被精准地裁剪下来,一双历经岁月的手如获至宝地将它轻轻地收藏好。日前,记者来到隋顺令家中,他拿出自己收藏的“宝贝”,并将新找好的报纸作品如何剪辑收藏演示给记者。
  “我喜欢收藏的东西比较多,主要有剪报、字画、钱币、邮票、各报报头等,特别是剪报、报头的收藏已小有规模。”隋顺令说。记者随手翻开一本收藏集,只见里面贴得密密麻麻,但又分门别类,整理得井井有条,每个收藏品旁边还用笔写明来源,有的还精心写上了批注。可见他整理收藏品颇费了一番心思。
  记者注意到,这些收藏集中最多的要数剪报作品集了。在他家中,书架上、箱子里、柜子里,都是装订成册的剪报和收藏的报纸,有些剪报因为年代太久,表面已经泛黄,看上去十分陈旧。隋顺令说,这么多年,他搬了多次家,但始终带在身边,舍不得扔掉。隋顺令自制的剪报作品集有16开、32开大小,正反两面都粘贴了剪报作品。他是个一丝不苟的人,严谨而又细致。报纸剪贴非常齐整,作品的规格大小不一,大的,占16开的二分之一,小的,如邮票那么小。他说: “我剪报时按照人物、趣事、图片、个人作品等进行了分类标注,整理很关键,否则随着收集的东西增多就杂乱无章了,这样非但失去了收藏的意义,满屋子乱糟糟的,自己看了心里也不舒服。”
  “我平时喜欢写文章,还喜欢写书法,收藏剪报也是收藏一份记忆,收录一份怀旧的情怀吧。”隋顺令告诉记者,他从小喜欢读书,1980年在《大众日报》上刊发了首篇文稿后,激发了他文学创作的热情,之后,他的各类作品共150多篇,在《中国建材报》《中国乡镇企业报》《潍坊广电报》《寿光日报》等纸媒上发表。
  为了寻找创作灵感,隋顺令多年来始终坚持每日读报的习惯。他说:“报纸讲述油墨芬芳里的时代变迁。我平日读报,然后收藏报纸,也是为了收藏‘历史’,记录时代变迁。”
  “收集报头可汇编成一本高质量的‘字帖’”
  在各收藏品中,最具规模,也最令隋顺令自豪的是报头的收藏,隋顺令说,他收藏了近千个报头。记者看到,存有近千个报头的厚厚的集子,被隋顺令详细分类,有按等级分的,如分为中央级、省(市)级、地(市)级、县(市)级;也有的按报头书写者开辟专版,如毛泽东题书专版、邓小平题书专版以及著名书法家题书专版等;还有的按报头特色开辟专页,如竖排报头专页,红报头专页等。每个类别都整理得一目了然。
  “报头是报纸的眼睛,就是报纸第一版上标有报纸名称、期数、日期、邮发代号等内容的部分,一般都在第一版的上端,横排报纸大多在上端偏左,竖排报纸大多在上端偏右,也有把报头放在上端正中的。”隋顺令说,报头的字体大都出自名家手笔,有老一辈革命家的遗墨手迹,有当代文坛大师的传神妙笔,有各地书法界名流的精撰力作,也有古代书法家碑帖的集字瑰宝……收集报头无疑可汇编成一本高质量的“字帖”。
  很明显,对于书法爱好者的随顺令来说,报头除了留住记忆外,还和书法艺术密不可分,观而赏之使人舒心悦目,具有较高的美学与艺术价值。
  谈起收藏报头,隋顺令说:“这里有个报头你肯定没见过,人们见了都说这个报头很有特点。”翻开一看,原来是安徽合肥的《王大郢村报》,中国第一村报。在隋顺令的报头集子里,可以看到许多的报纸报头,有报纸的创刊号报头,也有一家报纸几经发展变化的报头。
  这些收藏可谓来自五湖四海,多年来,隋顺令走到哪里收藏到哪里。他说:“1992年10月1日,我到济南大明湖游玩时,发现一女士坐在路边歇息,屁股下面垫着一张《济南时报》,因为这张报纸报头自己没有,我就上前颇费了一番口舌,向那女子讨来了那张报头,还有的收藏品是在街头捡来的……”朋友知道他的爱好,也帮着收集,看到了好的书画作品照片、报头都热心地给他送来,隋顺令在台头镇工作时,有名邮递员仅报头就给他收集了30多个。
  对于自己从何时开始喜欢上了收藏,隋顺令已记不清了,但开始把收藏的“宝贝”整理成集子却有些年头了。他记得给收集的报头整理集子是在1990年5月,而剪报的收藏似乎还早些。
  注:郑小菲,《寿光日报》首席记者。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坊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