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7-16 11:30
鄌郚总编

刘玉平丨读刘乐一长篇小说《狼水》




  营丘有故事文化蕴魅力
  ——读刘乐一长篇小说《狼水》
  文/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玉平

  昌乐县,古称营丘。营丘是齐国首城,姜太公首封地。营丘志·山川载:“白狼水,《齐乘》云有二源,一出丹山,隋志作白狼山,分作大丹与小丹河流汇狼水,平地泉涌如轮,上源合此始大。”仙月湖之水,绕过白狼山东滩入营丘境,北流经南岩和北岩,穿过营丘县城入大丹与小丹河,向东北流至懒边园,汇进葫芦湾。湾水再往北流,从寿光县羊角沟注入渤海。
  小说《狼水》六十一章60余万字,作者刘乐一围绕着狼水和懒边园,娓娓道来,向人们讲述了民国末年到抗日战争胜利发生在故乡营丘县的刘老爷子家族兴衰的故事。读着这些饶有趣味的故事,我思绪万千,感到亲切自然,也触摸到其中的气韵和气场。
  一
  打开小说文本,进入我视野的是许多乡村美景。例如,写懒边园:雾水把园里的植被洗刷得苍翠欲滴,丁香开着紫白相间的花絮、吐着诱人的芬芳,亭廊上的紫藤垂吊着一簇簇花穗,点缀着晶亮的水珠,将素雅之色缓缓地润染开来。这是中国北方的乡村家园。
  又如,写打麦场景,更是令人击节。打麦场弥漫着厚重的麦香味,亲切又舒爽。打麦场上一片忙活,外围是五六十号以妇女为主的乡邻在帮忙,用小铡刀铡麦穗,切掉的麦穗扔在麦场中央,然后分成小把梳理麦秸……麦场中央,伙计们各自牵着一匹骡子,甩着叭叭的响鞭,拉着大石碾子分开三组在转圈碾压麦穗,另有几人用桑杈把刚碾过的麦穗不断地挑起来翻动,再把抖落的麦穗反复碾压。康然药房车把式肖光亮、营丘酒厂大伙计赵春生、懒边园长工杨喜奎,越干越起劲,仰起脖子,用各自熟悉的方言和音调,自编词句高歌起来,大伙精神激昂,都跟着吆喝,叫好声此起彼伏,打麦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这是传统中国地道的农耕文化场景。
  还有,主人公七月畅游高崖和白塔之间的仙月湖,在夏景中雅兴尽显。盛开的莲花接天连壤竞相开放,湘莲,美人笑六月报,红荷,白玉,各色种类叠翠铺锦,数十里的湖面落英缤纷……蓬船摇进荷花丛中,一群蜻蜓迎面飞过,刘老爷子捻着胡须,雅兴十足,于是脱口吟诵杨万里《小池》诗句,二娘、素欣、朴子陪伴游湖,老人家在十分愉悦中情不自禁赋诗一首。
  这些描写比比皆是,读来令人美不胜收。当然许多地方,小说中也有自然荒凉的写实,譬如浪水河畔冬季草木枯黄颓败等,这些多出现在主人公郁闷凄凉之时。自然景观固然美丽,但人处景中,景为人赏,一方面借景抒怀,表达人们的悲欢离合之情,另一方面反过来,人们观景赏景,增益自然景致的美蕴。二者相映成趣,天人相融,合情入理,相得益彰。这则是作者之所以不吝笔墨写景,更深一层的追求和意趣,由此加强了小说丰厚的人文意味,增添了浓烈的艺术情怀。
  二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狼水》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刻画了几十位人生舞台角色。在当时硝烟弥漫、动荡不安的时局下,这些营丘县的芸芸众生,特别刘锦戎等几位主角,却有着丰盈的精神世界,支撑其精神世界的,既有儒家思想也有道家哲学。
  儒家思想,贯穿于作品始终,展现于小家与大家与国家民族关系的理解、建构中。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乐,仁者寿。在儒学视野中,山与水,并不纯粹是自然界的,更与人的仁和智的修养相关;聪明人快乐,有仁德之人长寿。孟子继承孔子思想,沿着“内圣”之路完善和高扬人伦道德,并把个人修身与家国仁政结合起来。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在《狼水》中可以看到,懒边园里生活着的刘老爷子家族内部,晚辈孝敬长辈,长辈慈爱晚辈,每个人既是独立个体又是整体中的一分子,浓浓血脉亲情铸造和维系着大家庭的整体性,大家庭的悲欢离合、顺逆坎坷,又与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家族成员的德性自觉和伦理凝聚,体现在每个故事中,渗透在字里行间。譬如家族内务总管张新梅大娘、县长得力助手张海生、勤劳多技能汉子孙来富,都是积极入世的榜样,具有鲜明的儒家人格风范。这是面对日寇入侵、对抗残暴的强有力的内聚力和精神支柱。小说建构的故事系统,因日寇战败投降、从山东撤退,懒边园的主人们终于得以回家过中秋节,大家庭以“团圆”为收尾。由此,整部小说向世人生动地诠释与彰显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一中国人的心灵世界与文化根脉。可见,家国同构,在《狼水》与老舍先生长篇名作《四世同堂》,旨趣是一致的,或者说故事异地,但异曲同工。
  道家哲学,体现于作者亲近淳朴故土、崇尚山水情怀,展现于诸多故事情节中。如前所述,小说描写山水和自然景观、叙说故土情愫,主要目的在于借景寄情而抒情。其实,反映了主人公内心深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精神自由之高远、宏大、深沉的境界。在这一点上,迥异于偏重于家庭和人伦的儒家文化。譬如,“懒鞭—懒边”内涵的双重解读。拉车的骡马有其本性(即动物之懒),在鞭子作用下可以由懒变勤。因为县城到祖园是下坡路,赶车人收起鞭子不用,任由骡马之本性,此之为“懒鞭”。因为湿润、土地肥沃,不用过多过度劳作也有饭吃,于是人们变得越来越懒,以至于懒到边界不能再懒,此之为“懒边”。这里面已经蕴含着深深的道家哲学意味。当然,故事开始就交待,刘老爷子将懒边园新建的亭子命名为“始勤亭”,也充满了懒与勤的辩证法,也正是老子所谓“反者,道之动也”。
  又譬如,营丘懒郎白酒内蕴,来源于响水崖的洞藏。酒与喝酒,在小说多章多个故事中,都出现酒的身影和味道。作者通过叙说,表现了刘锦戎、刘锦什、刘墨林等主角自由的精神、不凡的人生。如果说锦戎兄弟仨,既入世又出世,是儒道兼容式人物。那么刘墨林(刘黑子),则是作品着力塑造的充盈着独立自由精神的道家形象。这种形象也是懒郎酒仙的化身,恰如庄子和道教所称颂的:特立于世俗,飘逸于山水,寄情于真人,得道于仙侠。懒郎酒,浓烈、醇厚、绵长,也映现出县长马尚岭、火车站长小泉、伪县长郭子敬、汉奸阎子平等各类人物的多面多色。还在有意无意之间,充当了中日各色人物交往交流的媒介。正如人们所谓“酒中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小说讲的诸多故事,从深层次上说,告诉人们生活和人生中的苦与乐、逆与顺、曲与直、下与上、衰与兴等等的哲理,都可以用中国古代“阴与阳”的辩证思维来涵摄。剑杖刻字:“不远复,无祗悔,元吉”,来自《易经》复卦初九爻辞,刘老爷子出行手必执,念念不忘,自在情理之中。还有老中医秦秋谱修行、发明精元沙参膏、解除众生疾役,马释永护院和指导朴子练武功、重情仗义,清水泊陆枭雄好汉们侠肝义胆、行走江湖,等等故事。从头至尾,翻阅《狼水》,也一定使人感悟到,故事之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这种文化之魂在于儒道同源,互渗互补,相辅相成。上述种种,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呈现,属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创”)的一种方式,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包容性、和平性,有助于推动文化繁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讲话)。
  三
  读过小说,掩卷遐思。我觉得《狼水》在故事讲述、人物塑造中,在作者刘乐一身上,还有两个问题不能不提及,这就是:俗与雅、平凡与不凡。
  俗与雅,主要角色和小说作者,都有鲜明的印记和故事。譬如刘锦什,在家族中当好“三叔”,开药房、执掌酒厂、兴办电厂,这是世俗,经世致用;善于与日本人合作和交往、果断安排购药战胜肺痨疾疫、在抗日救亡伟业中担当民族大义,这是高雅,超凡脱俗。刘乐一作为昌乐人、懒边园后人,他用通俗的语言、流畅的文笔,向人们讲述外祖父刘老爷子家族故事,回顾自己小时候的记忆,这是世俗;这些故事写作,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时有舞文弄墨,带着楹联雅句、唐诗宋词,呈现诗情画意,又是高雅,他是资深学者、艺术设计专家,更是高雅。刘乐一和刘锦什,自身都是俗与雅的融合,奇妙统一。
  平凡与不凡,在故事主角上,也是辩证统一体。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首先是一个平凡的个体。在以后的成长中,有的人或者靠自己努力或者凭籍有利条件和机遇或者二者兼有从而最终获得巨大成功、成为佼佼者,即是不凡甚或称之为伟大。习近平说,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狼水》所塑造的刘锦武(史秦)、于振邦、刘墨林等抗日英雄,都是不凡的人物,在昌乐和昌潍大地留下辉煌印记。但他们也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来自人民,出自平凡,有血有肉,这在小说中,作者都有详细讲述。将平凡与不凡结合起来,表现了作者“讲好故事”的独特智慧,也是今天所弘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的巧妙演绎。
  《狼水》草稿成型后,刘乐一教授即跟我说,这是他近年来一边为老爹陪床,一边花几年时间写成的,是个人成长中对姥爷大家族的记录和描述,也是专门献给昌乐老家人民的一份文化礼品。60多万字巨著,这份礼品足够厚重!在陪伴老人中挤时间完成,其中的孝心和故乡情,令我敬佩,使我感动!真是:营丘有故事,文化蕴魅力。
  刘乐一教授与我,共同执教于山东大学,既是人文社科学科同事,又是昌乐同乡,多年来交往交流颇深。用一句我们校园内流行的最简单话语来说,就是四个字:亦师亦友。多年来,我仰慕他是山东大学校徽设计者,艺术设计著名专家,赞赏他承担完成中国传统百家姓图腾设计等重大研究项目,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这部写故乡抗战故事的长篇大作,我很荣幸地成为小说的最早读者,读来倍感亲切!为此,衷心祝愿《狼水》正式出版后,在故乡、山东和国内外拥有更多的读者和受众;衷心祝愿这部文学作品面世后,积极带动和推动故乡及山东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玉平
  2023年6月6日于济南
  ------
  作者简介
  刘乐一,字懒边,号九父。山东大学教授,山东大学校徽设计者。精通中国古文字学、易学,在金石书画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因破译百年难解的贵州“红崖天书”和《周易》中的八个卦符在学术界享有盛名。主要著述有《一乐斋印存》《懒边园》《中华绘画史鉴》《卦符破译:汉字探源在易学研究中的应用》  《寻踪建文帝》《红崖天书考释》《祭读晋书羊祜传》等。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