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8-22 15:02
鄌郚总编

人民公社印象

  人民公社印象
  作者:李润孙

  1958年秋,成立人民公社时,我所在的村子划为南丰县红旗人民公社朝先大队斜石陂生产队。那时我虽然还在小学读书,但对人民公社期间的几件事,仍印象深刻。
  吃食堂
  为配合大跃进,解放生产力,在上级的指示下,各生产队办起了集体食堂。当时,我们生产队只有26户社员,130余人。
  食堂就设在我家砻间和吴仁古家的猪栏兼柴间,拆除两家的壁墙简单修整了一下,砌了一个烧砻糠的老虎灶,添置了一些炊具,全队人就开始在食堂吃饭。
  刚开始时,饭不限量,打开饭甑吃,菜虽然不算好,但能吃饱,各家不用自已做饭,既省了在家做饭的时间,又省去砍柴的工夫,大家都很高兴,且感到挺新奇,还增加了队里的劳动力。
  但到了当年年底,粮食就紧张起来,食堂开始按人定量,实行分饭吃,随后按每家的定量用陶罐蒸饭吃,且定量越来越少。
  由于不允许社员种自留地,蔬菜很少,更谈不上副食,社员只能在半饥饿中度日。
  1960年春,我巳辍学回生产队务农,因饿极,常与同伴为生产队拔萝卜时,啃着生萝卜充饥。
  1961年,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后,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纠正平调风,停办集体食堂,允许社员种自留地,物产才逐步丰富,社员的生活才逐步得以改善。
  修水库
  公社成立后不久,大队确定在我们生产队聂家坎处修建一座水库。于是,从各生产队调集300来名社员,参加修建水库工作,星期天,我们这些在校的学生,也要参加修建水库的劳动。那时我年少力小,只能挑半土箕土。
  修水库时,没有图纸,也没有工程技术人员指导,仅凭队里几名石匠砌墙经验,作技术指导。
  工具除几部大板车外,都是用土箕从两边山坡,把土一担担地挑到坝上,然后用木夯一层层地夯实,并用陶管分层安放水管。
  那时很重视宣传工作,工地上插了很多红旗,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下,社员们干劲冲天,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奋战了一个冬天,把一个蓄水近万吨的水库修好了,使我们生产队一半以上的农田旱劳保收,还可以灌溉其他生产队的部分水田。
  水稻密植
  公社成立的笫二年,上级推行水稻连作(即一年种两季)及密植。以往,传统的水稻栽植是每行宽度40多公分,在早稻中间再栽上亚禾。待早稻收割后,用禾镰撩去亚禾的禾衣,并翻挖早稻的禾兜。
  这种耕种方式很落后,稻种也是高秆,在稻谷快成熟时,如遇大风,稻子容易倒伏,使粮食减产。
  因当时还没有使用化肥,农家肥也不足,故产量很低,每亩早稻只能收300一400市斤谷子,亚禾只有早稻产量的一半。
  推行连作和密植,是在上级强行指使下实施的,社员没有思想准备,没有种植经验,也没有适宜的稻种。那时,报纸上刊登了许多粮食丰收的大卫星,有的亩产高达十几万斤。
  在此背景下,各级领导强调,为达到高产,栽种水稻不得超过3寸X3寸的间距,由于过度密植,既增加了劳动量,也使秧苗不够,使一些坑田无秧栽插。
  当时,大多数男劳动力都调去炼钢铁,生产队劳动力严重不足,我们这些在校读书的少年,便要求回生产队插秧。
  1959年秋天,上级要求各生产队要搞一块高产试验田,我们队里便选了水库脚下一丘约1亩的水田,队里集中了所有的劳动力,一部分人把田深挖一尺五寸,一部分人从大队养猪场挑来大量猪粪,均匀地撒在平整好的田里,然后从附近田里把即将成熟的水稻,一兜一兜,小心翼翼地拔起来,挑到试验田里,然后一兜挨一兜的栽下。
  全队社员忙了几天,才完成了这丘试验田的任务。由于水稻移栽时即将成熟,稻根受到损伤,农家肥未经发酵,水稻过密无法通风,所以到收割时,谷粒均不饱满,大多是秕糠。
  人民公社的利弊
  任何体制,都有利弊。对人民公社也应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此,我认为:
  成立人民公社的动机,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避免两极分化,培养农民的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农田和水利的基本建设,有利于科学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但由于没有经过试验便一下铺开,有的任务和指标脱离了实际,便造成了浮夸风。
  各级干部为了应付上面,便采取强迫命令和弄虚作假。这么做的后果,既败坏了我们党的民主作风和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使经济造成重大损失,给国家和人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困难。
  但是,当时我们国家经济落后,难以拿出资金投入中、小型水利和农田的基本建设,以改变农业落后的局面。
  只有以人民公社这种组织形式,采取一平二调的办法,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组织社员修建水库及农田改造。
  我国的中、小型水库、水利设施和农田改造,大都是人民公社期间建成的,为我国的粮食生产持续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
  人民公社改变水稻的种植方式,推行连作和密植是科学发展的需求。虽然在推行之初,出现一些问题,是当时的时代背景造成的。现在我国的粮食稳产、高产,依然是与当时的兴修水利,改造农田和实行连作、合理密植、改良品种、科学管理密不可分的。
  人民公社期间,虽然生产方式落后,社员生活水平较低,但干部、群众对共产党的信仰坚定,精神生活充实,社会风气良好,人们都有安全感。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