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9-24 19:47
鄌郚总编

李玉成丨小丹河寻踪

  小丹河寻踪
  我生活的小城,在山东半岛中部,是环渤海经济圈与山东半岛城市群交汇处。《青州府志》中介绍,周初武王始封姜太公于此。如今被誉为“蓝宝石之都”、“西瓜之乡”,也是“古火山群国家自然遗产地”,拥有中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等几十个国家级“头衔”,或许,在别人看来,它只是我们宏伟版图中星星一隅,只是全国2800余县级行政区划中沧海一粟,可在于我,它可是这世上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它的名字叫昌乐。
  说起昌乐,不能不提起一条河,这条河就是小丹河。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丹水有二源,各导一山,世谓之东丹、西丹也。西丹水自丹山北流,经剧县故城,东丹水注之,水出方山,山有二水,一水即东丹水也。东丹水北迳县,合西丹水。”
  东丹水即小丹河。
  根据我县地理爱好者实地考证:小丹河也有二源。南源于黄山北麓,由大埠村发源,经刘家庄、田家泉子、歇头仓、唐家店子(水库)、大埠前、小埠前(水库)、边下入南寨水库(九龙湖);东源于方山西麓,由方山数条河沟汇入主干东丹水。北经南寨、北寨、南黄埠、七里沟、五里桥、刘家桥、五阎庄、高家河,过胶济铁路经戴家庄,向西北汇入大丹河,后汇入弥河,终入渤海。
  大概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条代表城市的河流。无疑,小丹河便是昌乐这座古老城市之脉。
  有水的地方就有活力,一座城市有水,就有了灵性。
  古人择水而居,依山而筑。昌乐城之前的城,大家都知道,称为“剧县”。公元前148年汉景帝置,至北齐556年废,在今宝都街道戴家庄。它西临大丹河北靠小丹河,东依嘎子沟护城河。
  朝代更迭,真正使用昌乐这个名字则在公元962年,宋朝太祖将寿光县长乐乡(即昌乐故城,位于县城西北十里,尧沟一带)划于营丘,从此,寿光、昌乐以此为界。965年改称安仁县,不久复称昌乐县。
  公元497-916年在河南濮阳有一个昌乐县。这么一个吉祥如意的名字为什么不叫了呢?不是不想叫,是因为晋王李存勖避其祖李国昌讳,才不敢叫的。我们昌乐人取昌盛安乐之意,又在“长乐乡”的基础上,取名“昌乐”。
  让“昌乐”这一名字闻名于世的,还得从“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说起。
  1121年秋天,李清照从青州赴莱州,看望丈夫莱州太守赵明诚,到达昌乐县的驿馆住下了。晚上下起了雨,加之醉酒刚刚醒,离情别绪心乱如麻,感慨万千,奋笔疾书写下了《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一词。从此“昌乐”这一金光闪闪的地名镶嵌在了中国文化史册上了。
  至明朝初年,县城才由昌乐故城移于今昌乐县城。最初的县城由东到帝都国际上品小区,北至老县委大院,西到祥安别墅,南至现在的南关早市处的当铺巷。到如今的主城区东依孤山,西傍大丹河,南面九龙湖,北靠济青高速。日新月异的发展,昌乐城还在不断的向四周扩展,大有与风筝之都潍坊实现融为一体的趋势。
  在这之前,小丹河虽然有灵性,有文脉,但为县城贡献却不大,甚至还闹出了笑话。据老人讲,明朝曾以迷信地理风水,于城南挖掘老坝河,引水流经县城,环绕而西,可使本县出十个举人。待出动民力挖壕成功通水后,结果一场大水,洪水冲了东关,居民财产,损失重大。最后无奈水归原流,劳民伤财,白白遭此一劫。后来本县出了两个武举人,以二五(武)一十,代表十个举人的数字,牵强附会作罢。
  现在的小丹河也顺势而为,自南而北,蜿蜒而行,穿城而过,所到之处,福泽一方。

  天鹅起舞的九龙湖
  《昌乐县续志》记载,“小丹河源《齐乘》云:出方山。考其源则出方山南田家泉子庄西南,经歇头仓、唐家店子、大埠前、边下镇以东;方山西麓之水皆注焉。至岳家河庄西折,自北寨至南黄埠庄北,凡八折,如回肠之层叠,故又名‘八曲河’北过七里沟又北至五里桥……”
  最美人间四月天。我遁寻小丹河的行迹,一路溯源到田家泉子、大埠,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遥想当年,丹朱作为尧帝的长子,善下围棋,不思政事,尧看到他不是做天子的材料,把治理天下的大权交给大舜。把丹朱分封在鄌这个地方。在昌乐有两个上古国家,一个是郚国,一个是鄌国,现在的鄌郚与这两个国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鄌字在新华字典,注解为国名,鄌郚为昌乐县地名,也就是说鄌字仅属于昌乐。至今一直延续下来的乔官镇北岩社区的“文物村名”前唐都、后唐都、小唐都,应该就是鄌国的都城所在了。如今县内的朱墟古遗址,即为丹朱封地。
  在我县还有一个“车罗顶之战”的故事,说的是丹朱率“三苗”之兵伐舜,战场就在我县最高的山车罗顶上,最终寡不敌众,被击败。
  其丹河之名,亦是取自丹朱。其终老葬之于此,在今城西,北郝村之东北,其墓称为丹朱塚,为一土丘,丹河岸有一洞穴,据说直通塚底。
  在历史上,小丹河曾是一个桀骜不驯的顽童,因为没有人管教它,更没有人能管得了它,每到汛季它就信马由缰、横冲直撞毁坏农田,破坏庄稼,冲倒房屋,淹死民众。人们呈上猪头、鸡鱼等供品,点上香,烧上纸祈求它,它也不听,因为它知道,人们不懂科学,更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去降服它,所以它才这样大胆任性。
  新中国成立以后,昌乐人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再也不是那些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年代了,人们以战天斗地的精神,于1959年建成了南寨水库。
  “顽童”被缚住了腰身,小丹河因为南寨水库的生态补给而生机勃勃。尤其是2015年扩容提升后,南寨水库成了“九龙湖景区”的核心。变化仿佛是一瞬间的,九龙湖坝顶一马平川,坝前、坝后平整畅通,成了很多本地人一日游的首选打卡地。也是在了解这个变化的原因时,我知道了河湖长制。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词”,很多制度创新应运而生,河湖长制便是其一。从此全县境内河流、水库、湿地全部有人管了。通过县镇村三级河湖长的带动努力下,终于把这些“顽童”教育的一个个积极向上,都力争做一个“画家”,把昌乐大地描绘成富裕和谐幸福的美丽画卷。
  这不,原先还有些土气的“村姑”(南寨水库),经过一次次蝶变,如今也变成了一位大家闺秀,如一颗硕大的明珠,熠熠闪光。
  方山西麓8条冲沟经过修缮,改造成8条河流。晶莹剔透、清澈见底的方山水,流经8条河流,从方山汇入水库,宛如一条条活泼欢跳的长龙,与自南而来的主干河流,从卫星云图上看,像“九龙戏珠”,故曰“九龙湖”。
  河湖长制推行以来,水库陆续实施了环湖工程、花海项目,这就是昌乐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具体落实。随着“绿满乡村”行动、河湖综合整治、无序养殖清退、污水治理等一系列民生工程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人更幸福了。
  鸭知水冷暖,鹭喜水洁净。之前由于生态的破坏,水质污染,人们对野生动物的滥杀,河道间很少见到野鸭、野鸡,更不用说珍稀白鹭了。洁白的天鹅只存在于画中、电影中,现实中还真没见过。现在的九龙湖碧波荡漾,湖光潋滟,清得能看到,鱼儿水中如万箭穿梭;野鸭,成群结队追逐嬉闹;白鹭,或“一行白鹭上青天”,或“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
  更令人惊喜的是,入冬以后这里成了候鸟迁徙驿站,鸬鹚、大雁等各种候鸟到此打卡歇脚。
  2022年,小雪刚过,上千只白天鹅像天使一样下凡人间,落于九龙湖。
  远看湖面上成群洁白的天鹅,悠闲洗漱,像朵朵白絮随风漂动。镜头拉近,一只只洁白的仙子映入眼帘,她们是那么柔媚、纯洁而又充满活力。或亭亭玉立,静的如睡莲,骄的似公主,白的像雪捏;或翩然起舞,雪白的羽毛、通红的脚掌、碧蓝的湖水、高雅的身影,婆娑起舞,万千姿态,撩动了一湖清水;或洗尽疲乏,纵身一跃,展开双翼飞向蓝天。
  昌乐九龙湖优良生态迎来上千白天鹅,获得央视的“共同关注”报道,国脸“朱广权”为我们打call,昌乐县绿色发展成果真赞!
  啊,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好画卷。

  流光溢彩的老坝河桥
  自九龙湖到老坝河,途经黄埠、崔家庄两座小型水库。
  沿途的地名南寨、北寨、韩信、前池子、后池子,再联系上《昌乐续志》载的韩信村西有亮甲池,北有安军埠,又有前、后二营村。韩信击齐军破龙且,屯兵于此的那场气势宏大、绵长百里的战争场景又涌现在脑海中。
  沿小丹河从九龙湖徒步向北,两条沥青混凝土步道,有绿柳掩映,临河路灯点缀,直至北寨桥。
  从去年开始,宝通街到西湖公园的小丹河两岸修起了漫步道,移栽上了成行成排的法桐、白蜡、银杏树,河岸边串出一个个精致的小公园,三步成景、五步入画,随处可见的悠闲和安逸。
  行至老坝河,登临南流泉,此村三面环水,说他年轻是因为现代化的气息环绕着这个村落,处处都是奇花异草、争奇斗艳的风景;说他古老是因为这里有汉时“柳泉县”古城遗址,在村东南以前有一个叫“台顶”的柳泉台,四周平坦,中高起如埠,过去有文昌阁。
  那么老坝河又是如何得名的?
  原来昌乐县城自明朝迁建现址,原为土城,万历年间“县长”张美、宋世改砌为石城。
  明崇祯十一年,邑宰刘芳奕于五里桥处筑坝穿渠引水入城壕为护城河,年久失修坝圮,水仍故道。民国十六年县知事曹宗翰又在五里桥筑坝穿渠引水入城壕,至夏霪雨坝圮,水复由故道。
  有些过往,在岁月的行进中,遗落成了故事;有些风景,在生命的旅途里,定格成了曾经。
  五里桥,顾名思义即离县城五里之处的一座通往县城的桥。在这里筑坝引东丹水注入护城河,以此来保卫县城的安全。“老”为很久以前,“坝”为修筑的堤坝。“老坝河”实际是明朝、民国人工坝的历史遗迹。
  傍晚从外地回城的游子,驾车至老坝河桥,夜幕下的流光溢彩,华灯下的光影河流,让周身涌出一股暖流,顿时倦意全无,“到家了……”
  是啊,昌乐县城就是我的家!

  人间烟火丹河公园广场
  丹河公园广场即濠景海岸。它是小丹河经过的一个重要节点,位于古城三里之遥,小丹河如今也成了中心河、城市河。曾是荒草碧连天,圣人不到之处。随着广场的落成,这里一度成了昌乐年轻人最为青睐的地方。随着“一河两路”工程的实施,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络绎不绝来此处游玩的人们,有的喜欢这份广场跳舞、轮滑、唱歌、放风筝、舞彩球、扭秧歌的喧嚣活力;有的喜欢幽静,沿着曲径通过小桥漫步河心小岛享受那份静谧;有人喜欢站在河上的彩虹桥里感受霓虹灯变换带来的快感;我却喜欢岸墙上的姜子牙浮雕,这位圣人先贤给我们讲述了如何帮助周王灭掉商纣,又如何在昌乐建立齐国国都的故事。
  广场的夜晚是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刻。当夕阳依依不舍地收敛起光芒,吃罢晚饭的市民纷纷聚集。浑身充满着正能量的人气,让人和人之间没有隔阂。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锦绣如画恒安湖
  小丹河一路向北至恒安湖。位于昌乐老城西,故又曰“西湖”,如今已成为城中湖。老城护城河河水由孤山街最西端入湖。恒安湖的右翼即为AAA风景区的西湖公园,左翼即为千亩花海。
  西湖公园里绿树成荫,花团锦绣,曲径通幽,亭台楼榭,目之所及皆为画境,自不必说。单说西湖千亩花海项目,自河湖长制以来推进流域生态修复,已见成效。昔日的垃圾坡变成今天的花海网红打卡地。月季与海棠树、白蜡树、银杏、黄金槐等交相辉映,构成了红的、粉的、黄的一块块色彩浓艳的版块。花朵随风摇曳,绽放出一张张迷人的笑脸,这片姹紫嫣红的花海不仅扮靓了城市颜值,而且也让小丹河华丽锦绣。
  小丹河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恒安湖的飞鸟种类数量越来越多。
  在湖边步道上数野鸭子,是我的乐趣。就在今年,突然感觉多出一些奇禽异鸟,一袭洁白羽毛的白鹭在这里已由客变主了。还有一种灰白相间的夜鹭和身形高大的苍鹭,时而在空中飞舞追逐,时而落在石雕栏杆上扇动着双翼伺机捕食。
  各色鸟儿生动捕食的身影,定格成为这座现代化城市里一张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彩画面。

  凭吊怀古大丹河湿地公园
  小丹河从恒安湖向西向北在戴家庄处汇入大丹河。
  横跨小丹河的胶济铁路是山东大地上第一条铁路,建成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小丹河见证了德、日侵略者在修筑和经营铁路时对昌乐人民进行的残酷镇压和剥削。
  戴家庄有“剧县”古城遗址。小丹河就是古城的天然北护城河,自南而北的大丹河自然也是古城的西护城河。
  张步曾在这里造反称帝,刘秀到这里平叛;伏恭在此出任剧县令,董宣、孔融都在此出任过北海相;王猛、王镇恶、王昕、王宪、滕胤、徐干、东吴皇后滕芳兰,都是这个剧县的名人。
  这个由大、小丹河惠泽之地,曾是明清时期我县的八大景之一。
  明朝进士昌乐知县于子仁,在昌乐八景中写到:
  剧县春晴满县花,风光浑似楚天涯,当今潘令新官诰,前渡刘郎老鬓华。
  桃李门墙嘶骏马,秋千庭院隐啼鸦,多情最是衔泥燕,飞入青帘卖酒家。
  清朝康熙年间,昌乐县令贺基昌对“昌乐八景”《剧县春晴》是这样描述的:
  旧县条风散早晴,疏林红晕海霞明。桑柔岸女盈盈出,草绿王孙一一生。
  水绕人家归社燕,花开篱落语流莺。紫骝嘶绝垂杨道,印得连线织绣程。
  有些时候未曾来过了,记忆中这儿是城市污水和工厂污水的排泄地,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然而这个春天却是另一番景象,柳树吐出嫩黄绿的新芽;儿童牵着小狗跟在妈妈后面,挎着篮子找寻野菜。天空不再污浊,河水清得能看到鱼群扎堆游弋。
  如今宽阔的丹河河床被修葺整理成一个湿地公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一座城,一条河,昌乐正在嬗变中越变越美。这次由内到外的绿色革命,是人民生活的“质”变,思想意识的升华,具有里程碑意义。
  喜看河湖添秀色,欣闻我县创佳绩。相信在昌乐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合力打造“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人和、业兴”的河流新面貌;让河湖,水流日月奔大海,一路前行一路歌。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