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4-03-01 14:47
昌乐 刘文安

明清海岱文学世家——临朐冯氏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2-15 06:45
鄌郚总编
  明清海岱文学世家——临朐冯氏
  作者:张敬华
  明清时期,山东省临朐冯氏,自冯裕至冯溥,前后6代,出过8名进士3名举人,自冯裕至冯尔昌,前后14代,出过10名进士13名举人,大多为官清正,以文名世,跻身文坛而著名者有六七人,对明末清初文学有一定影响的有四五人。清朝诗人王士祯说:“二百年来,海岱间推学者,必首临朐冯氏。”(王士祯《佳山堂诗集》序) 故明清山东省临朐冯氏被尊称为“海岱文学世家”。
  冯裕画像
  冯裕(1479~1545),字伯顺,号闾山。原籍山东省临朐县仁寿乡(今临朐县辛寨镇盘阳一带),其远祖曾因戍边迁籍广宁(今辽宁省北镇县),裕成名后复籍临朐。明正德三年(1508)考中进士,授官华亭知县,政务廉平;调任萧县,除强扶弱安民;迁知山西晋州,寻调南京户部员外郎,迁郎中;迁甘肃平凉知府,改贵州石阡知府,为正疆界、息酋乱,升贵州按察司副使。临朐县旧志称其“为官抗直,有裁断”,且不喜宠,不媚人,不谋身。致仕归家后,与海岱耋宿石存礼、蓝田、刘澄甫(字子静,号山泉,正德进士,官山西参议,著有《山泉集》)、陈经、黄卿时(正德举人,浙江参政)、刘渊甫(字子深,号苑泉,正德举人,汉阳知府)和杨应奎等人于青州北廓禅林寺结成“海岱诗社”,后来8人诗作合辑为《海岱会集》。这“海岱”之海是北海(今渤海),岱是泰山,“海岱”泛指北海至泰山一带。裕存诗128首,后曾辑为《方伯集》,其曾孙冯琦又将冯裕诗作分别编入《五大夫集》和《北海集》。其诗古朴自然,直抒胸臆,毫无雕琢之气,颇具《离骚》之风。魏允贞在《海岱会集》序中称其“异乎今君子诗矣!”冯裕诗风,开冯氏文学之先河,后世沿袭师承,佳作颇多,《王鱼阳诗话》云:“冯氏自闾山先生起家进士,以诗名海岱间,四子皆有诗名。”
  冯惟敏画像
  冯惟敏(1511~1578),字汝行,号海浮,又号石门,冯裕第三子。他乡试中举后,屡试不第。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入京谒选,授涞水知县。任内体恤民情,不附权贵。嘉靖四十四年(1565),被谪为镇江府学教授。隆庆三年(1569)春,调任保定府通判,编修府志时因搜集受迫害而死的前兵部员外郎杨继盛遗文,条陈保定利害十六事,得罪当道。隆庆五年(1571)末,改任鲁王府审理,惟敏辞免未赴任。次年春,弃官回临朐,于海浮山下老龙湾畔(老龙湾乃全国72名泉之一)建“即江南”亭,致力创作,颐养以终。其著述有《海浮山堂词稿》、《石门集》、主纂过《(嘉靖)临朐县志》、《(万历)保定通志》,其中不乏伸张正义,尊重史实的佳作。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他的散曲。他的4卷《海浮山堂词稿》中,集有散曲49套,小令170首。上海古籍出版社在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出版说明中说,“最可注意的是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一反前人大都只是写景言情,往来赠答,吊古伤今,谈禅咏物的路子,而把歌咏民生疾苦,揭露社会弊端,鞭挞政治黑暗,讽刺官场丑恶等积极的社会内容注入散曲中去,从而极大地增强了散曲的生命力,提高了散曲的战斗力,在这一点上冯惟敏不仅远远超过明代诸作家,甚至比元代一些著名散曲作家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冯惟敏的作品所以能无可争辩地夺得散曲史上头等地位,主要在于他艺术成就的辉煌。他的散曲是现实主义的曲作,有“即兴”、“写实”之特点,表现了非常丰富的社会内容。冯惟敏散曲中塑造的人物不但形象生动,而且极有典型意义。冯惟敏的散曲成就杰出,《散曲概论》评价曰“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4卷,生龙活虎,犹词中之辛弃疾,有明一代,此为最有生气最有魄力之作矣。”
  冯惟讷画像
  冯惟讷(1513~1572)冯裕第四子,字汝言,号少洲,明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累官江西左布政使,又加光禄正卿。其著作,主要有《(嘉靖)青州府志》8卷、《光禄集》10卷。他长于文学研究和古籍整理,在冯氏文学府库中另树一帜。他辑录的《古诗纪》156卷和《风雅广逸》8卷存世,并被收入《四库全书》,时人称其与《昭明文选》为并辔之作。《四库全书提要》里说:“其上薄古初,下迄六代,有韵之作,无不兼收。溯诗家之渊源者,不能外是书而别求。”其《光禄集》内不乏佳作。另据临朐旧志载,冯惟讷还著有《楚辞旁注》、《杜诗删注》、《文献通考纂要》等,惜多佚失。
  冯琦遗像
  冯琦(1558~1604)字用韫,号琢庵,冯裕的曾孙。明万历五年(1577)进士。历任编修、侍讲、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等职。后卒于官,赠太子少保,谥文敏。其生平《明史》有传,其文名之尊,被时人称为“振兴内翰之杰。”著作有《宗伯集》82卷,内收诗歌300余首,记、序100余篇,奏、对、策、论100余篇。冯琦作诗,好五古、七古,有“乐府”、“建安”之风。其游记文章,如《游冶源记》等,明快流畅,文中有画。其《肃官常窥》,直陈当朝官场腐败之风,指出“士大夫精神不在政事,国家之大患也。”概括祸患之表现,条陈贪污之手段,分析治理之不易,论据确凿,说服力强。并提出治理腐败的具体措施,向皇帝直言进谏:“有才无德者,不得滥与荐章;已列脏迹者,不得止拟降调。……后来勘问,定须明正法典,勿致曲为宽纵。”其匡世济民思想和敢于针贬时弊的精神,同样反映在《矿税疏》、《中使酿衅疏》等篇章中。于慎行在《宗伯集》序中对此大加赞赏。
  冯博画像
  冯溥(1608~1691),字孔博,号易斋,冯裕六世孙。清顺治三年(1646)进士,初授编修,后擢吏部侍郎。康熙年间为刑部尚书,拜文华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卒谥文毅。所著《佳山堂集》,有王士祯、陈维崧、方象英等十几人为之作序,赞扬其文风“承累家学,继文敏公之后,涵蓄演迄为巨儒。” 冯溥先后任会试副考官6年,正考官18年,在清初文坛上据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珩在《佳山堂集》序中赞扬冯溥荐拔人才说:“风云四起,人才一时罗之金门玉堂中”。
  冯氏著作
  冯氏一族,除上述5人外,冯裕长子冯惟健(举人)著有《陂门集》,次子冯惟重(进士)著有《大行集》,皆收入《五大夫集》。惟健子冯子咸(举人)著有《自警私课》、《读礼抄记》、《耕余笔谈》等。惟重子冯子履(进士),旧志称他“弱冠能文”。惟敏孙冯瑗(进士)著有《黄龙纪事》、《冶源园居即事诗十首》。惟敏曾孙冯士标(进士)著有《西征记》。冯溥之子冯协一,著有《友柏堂遗诗选》,收入《四库全书》。
  自明朝中叶冯裕始,至其六世冯溥清初掌握文柄止,前后200余载,临朐县冯氏文名海岱,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曾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堪称为“海岱文学世家”。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