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4-03-11 21:35
昌乐 刘文安

东周村落遗址现身临朐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2-15 07:19
鄌郚总编
  东周村落遗址现身临朐
  专家称为春秋时中型村 现场挖出大量陶片
  近日,在临朐县五井镇九杰村附近发现了一处东周村落的遗址,出土了大量古人日常生活所用的陶器碎片。据考古专家介绍,这些陶片都是从一些大型的灰坑中出土的。而所谓灰坑,就是古人为了填埋垃圾而挖的土坑,也可以称为“垃圾坑”。通过查看和研究这些来自古人“垃圾填埋场”的陶片,2000多年前古人的生活场景逐渐在眼前变得清晰起来。
  现场
  灰坑中挖出陶片
  5月21日下午1时30分左右,记者来到位于临朐县五井镇九杰村东南方约200米处的东周村落青石崖遗址挖掘现场。此时正处于中午,参与挖掘工作的人员已回驻地休息,现场只剩下探方中一个个大坑和一些出土的碎陶片。发掘现场西侧是一处深约百米的天然沟壑,北侧为西气东输工程铺设管道而挖掘的深坑和土方。
  记者在场地周围进行观察后发现,遗址发掘区域宽约5米,长约100米,由13个长约10米的探方组成,每个探方中均分布着数量不等、大小不等的挖掘坑,每一个挖掘坑旁边放置着一袋袋出土的大小陶片,袋子上都标注着“青石崖遗址”和编号等字样。这些陶片都是从一些大型的灰坑中出土的。记者向西走了十余步,在一个探方中看到有四个挖掘出土的墓穴,呈东北、西南走向排列着,其中三个墓穴中的尸骨已经被完全挖掘出来,整体骨骼构架清晰可见,另一具则仅露出头骨,剩余部分仍埋藏在泥土中。
  “根据现场出土的陶片、陶罐和陶豆残片,我们已经初步断定这是偏向于东周春秋时期的遗址,从所用的器具来看,此处应该是一个中型村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曰训教授告诉记者,该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东周时期历史有极大价值。
  李教授告诉记者,上世纪50年代,在此次现身的东周遗址南侧约100米的青石崖遗址,出土了一把带有铭文的青铜剑,经过专家们的鉴定,确认这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使用过的佩剑。据说,吴王夫差所用的佩剑在当时来说可谓非常珍贵,能够有幸得到它的应该是与之有亲戚关系的贵族或者是在战场上立功的将军,所以此处遗址周围可能是春秋诸侯争霸的战场之一。
  当记者问及探方西侧的四具尸骨时,临朐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孙先生解释说那是清朝乾隆年间埋葬的,“从墓穴中出土的几枚‘乾隆通宝’的铜钱可以判断是清代的遗骨,是后来才埋在东周灰坑遗址上方的,现在墓中人的具体身份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专家
  遗址显示古人活得很讲究
  谈起发现这处东周遗址的过程,考古发掘工作主要负责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李曰训教授对记者说,2009年10月,山东省文化厅为了保护西气东输沿线的文化遗址,将管道铺设图纸交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让他们负责沿线的遗址探查工作。2009年冬天,李教授等人来到临朐县五井镇九杰村附近,在麦田中发现了东周时代陶器的碎片。后在今年3月再次来到此处用洛阳铲进行钻探时,铲里带上来一些东周陶片,于是便将此地定为发掘遗址之一。
  李教授说,目前发掘工作进行了10天左右,大部分陶片都是从灰坑中出土的。
  为了能见到遗址中出土的较完整的陶器,记者跟随李教授来到了距离发掘现场100米的考古队驻地。一进小院,记者就看到4名妇女围坐在2个大盆旁洗刷出土的陶片。
  李教授从中挑拣出一块较大的青黑色陶片,陶片底部为直径15厘米左右的半圆形,沿半圆形弧线有一个垂直高约七八厘米的边沿,整体形状像是半只碗。李教授解释说这叫做“瓦当”,是东周时期建房子时放在房檐上下雨滴水所用。“这种瓦当有圆形的也有半圆形的,春秋战国时期建筑中都有了很普遍的运用。此次出土的瓦当基本都是半圆瓦当,而且多是素面没有经过装饰的。这个瓦当是素面的,可见是比较早期的制品。”
  进到屋内,李教授开始展示他们找到的“宝贝”。“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陶豆。”只见这个陶豆上部的盘体直径15厘米左右,盘口看起来有点深,与其说是盘,更像是碗。
  “这个是做陶豆用的陶拍子,保存得很好,很完整。”随后李教授又给记者出示了另一件“宝贝”。
  在诸多出土文物中,有一件椭圆形截面直径约一厘米的陶环,像一个被压扁的手镯,上边有一条条斜纹装饰。李教授解释说这个东西其实是“鼎耳”,是鼎的一部分。“鼎”,就是古人用来做饭的锅,而“鼎耳”相当于锅把儿,是用来隔热的。李教授告诉记者,这个“鼎耳”可不一般,因为上边雕刻有装饰性花纹,这种带花纹的“鼎耳”很罕见,因为东周时期的人很少在做饭用的鼎上进行这么细致周全的装饰,可见当时人们对生活已经有了比较高的审美追求。
  李教授从考古袋中拿起一大一小两片陶片,大片的呈黑色,上边刻有明显的螺旋形花纹,小片的呈青灰色,上边的螺旋形花纹相对细密。李教授告诉记者,上边的花纹叫做“绳纹”,是东周陶器所特有的,“这种‘绳纹’除了美观外还具有防裂的功能。这些刻有较粗绳纹的陶片都是炊器上的,做工相对粗糙。而那些有细密绳纹装饰的陶片则是盛器上的,做工相对比较精致一些。
  村民
  古人真讲卫生
  得知在发掘现场帮忙挖土的村民都来自附近的九杰村,记者便与他们闲聊起来。
  一名姓刘的妇女告诉记者,通过几天的工作,挖掘出了不少文物。“我们主要负责用铁锨、锄头挖土,当挖出陶片和器物的时候再由专家进行清理出土。工作这么些天确实挖出了不少。”
  另一名姓郭的妇女则好像了解更多的情况:“听人说这是早先那些人倒垃圾的地方,这都是些垃圾堆。早先这些人真讲究卫生,还挖坑倒垃圾。”她笑着对记者说,自己以前听村里的老人说起在自家田里翻地时发现过这些古陶片。这名姓郭的妇女还告诉记者,老人们说遗址所在的位置很早以前是一片水。之后李教授告诉记者,遗址所在位置曾经有河流经过。看来村里口口相传留存下来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  文/图 本报记者 孙锦 郑毅 实习生 倪莎
  ■相关链接
  东周春秋时期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是指周朝的后半段。周王室东迁洛邑以后到灭亡这段时间,历史上称为东周,以别于在这以前国都在镐京时期的西周。东周首位君王为周平王(姬宜臼),共传25王,历时515年,最后为秦所灭。东周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持续了二百多年,称为“春秋时朝”;后半期,剩下的诸侯大国继续互相征战,称为“战国时朝”。
  春秋时期,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谁就召开诸侯国会议,强迫大家公认他的“霸主”地位。先后起来争当霸主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把他们称为“春秋五霸”。战国之初,齐国疆域与春秋晚期略相近似;至威、宣、闵王时期,齐国强盛一时,史载齐此时“最强于诸侯”,大致拥有了鲁之安阳(今费县)、都(今兖州、泗水一带)、莒(今莒县城)诸地,卫之贯丘(今曹县),魏之襄陵(今邹县)、观(今河南清丰南),以及燕之桑丘(今河北徐水县西南)等地。临朐县五井镇九杰村东南方约200米处的东周村落青石崖遗址就在当时的齐国境内。
  据2010年5月23日潍坊晚报5版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