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2-09-29 15:55
昌乐 刘文安

晾甲山与插旗台

  晾甲山与插旗台
  王庆荣
  在孤山和王家大山之间数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几座大小不一的山岭。其中,孤山西南侧与长龙山相接的较大山丘即是晾甲山。晾甲山北望,有一座形似馒头孑然耸立的大丘即插旗台。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它们,去领略其远古的神奇和魅力。
  晾甲山和插旗台的得名,源于两千多年前楚汉相争的一场大战。民国版《昌乐县续志 山川志》中记载:“长龙山南折三四里曰卸甲山,野老相传,韩信曾在此卸甲乘凉,故名。”插旗台则是指当年汉将韩信领兵平齐,在此屯兵,兵将每人兜土一捧成丘,作为插旗之处。
  马进介绍,“志中所言“野老相传”即指民间口头传说,而若干年来民间口头传说一直是“晾甲”而非“卸甲”,“卸”字与传说径庭,应为笔者之误。民间传说为韩信的军队在此晾晒衣甲,而非韩信自己在此卸甲乘凉,这也是撰文与普遍说法的不符之处。”
  近年来科学考证插旗台为汉代古墓,与原草山西坡和王家大山西北麓古墓葬年代相近,这是现代考古的学术论证。而民间传说却一直是汉军插旗高台。另外在插旗台下,有一条宽阔陡峭、底多积坡的山沟,民间称为“将沟”,意即将军驻扎过的山沟。
  晾甲山、插旗台、将沟、韩信,这几许与古代战争密切相关的信息,以及适应冷兵器时代战争需要,遏制东西两面交通要冲的特殊地理、地形、地势环境,构成了古代战争屯兵、用兵、伏兵重地的要素。
  王庆荣说:“由此可见,韩信帮助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那场平齐之战,和昌乐境内这几座山陵与谷地有着密切联系绝非空穴来风,更不是无根无据的“野老相传”。再说,县志修列最早在明朝嘉靖年间,此前并无地方典籍正纪,民间传说就是历史信息之唯一来源,准确性、真实性难做盖棺之凭,但却不能随意推翻全盘否定。”
  汉四年,即公元前203年,汉将韩信听谋士蒯(kuai)通之计,东渡黄河进击齐王田广。先攻破历下,即今济南;又攻下临菑,即今临淄。齐王田广败逃到高密,韩信军迫至高密西部。
  马进介绍,“昌乐地理位置在临淄、高密之间,为汉、齐两军必经之地,是扼鲁东、鲁西咽喉的交通要冲。韩信深通兵法,在此驻扎屯兵应属顺理成章。及至楚霸王项羽派大将龙且支援田广,在潍水与韩信决战,这个地方的军事价值就更重要了。”
  据《史记 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已定临菑,遂东追广至高密西。楚使龙且将,号称二十万,救齐。齐王广、龙且并军与信战,未合。”这段文字记叙韩信击败齐王田广并追至高密西,楚将龙且驰奔救援田广,并与田广合兵一处与韩信交战;“未合”就是说并没有直接打起来。而是“与信夹潍水陈”,也就是各据潍水一边陈兵相向。根据龙且与齐王田广合并军队推断,其军队应在潍水之东;韩信军让过龙且锋芒而据潍水之西。由此可见,韩信在晾甲山一带派兵驻扎或屯兵设伏应在情理之中。这与韩信诱敌深入设伏聚歼的惯用战法亦相吻合。
  王庆荣说:“两军开战以后,韩信先乘黑夜派兵用万余沙袋截住潍水上游,然后引军涉浅水过河进攻龙且,稍一接战就佯装失败,引龙且军过河追击。龙且的军队只有一般追过河时,韩信掘开上游沙袋放水隔断龙且军。韩信麾军“即急击,杀龙且。龙且水东军散走,齐王广亡去。”也就是说韩信击败潍水西边的楚军,杀死主将龙且,潍水东边的楚军溃散奔走,齐王广也逃走不知去向。韩信乘胜追击楚军残部至“城阳”,即今菏泽一带,将楚军败兵全部俘虏。”
  韩信平齐之战,晾甲山一带恰在反复拉锯的战场之中,历代相传韩信在此驻扎军队晾甲插旗,不应该是野语讹传。原南郝镇有村名喂“韩信”,县城西南隅红羊埠西有土埠名为“安军埠”,据传也是因当年韩信在此驻军而得名。多角度的民间传说和人文信息说明,在那场扭转汉楚战略局面的大战中,晾甲山上曾遍布汉军的铁衣盔甲,插旗台上曾有韩信的猎猎军旗招展,将沟也曾有汉将设帐驻留。他们应该都是那场大战的不朽见证。
  青山依旧,苍翠葱茏,战争的烟云随风散去。那些旌旗蔽空、人喧马嘶的往事已成为无法复制、不再重复的历史,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有和平安定和昌盛繁荣。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潍县春秋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