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2-10-01 13:25
昌乐 刘文安

营丘怀古

  营丘怀古
  “己卯周武王十有三年夏四月封师尚父於齐都营邱。”“按营丘故城即太公始封地历六世始迁都临淄。”
  ——清嘉庆《昌乐县志》卷一《总纪》
  “成王封外祖父太公望做齐侯,吕尚都营丘,山东省昌乐县。”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一
  六月夏初,麦收尚未开镰时节,为探访齐文化的源头,我和星莹、增志驱车向昌乐县城东南行,走五图,过马宋,经崔家庄镇,行约五十余里,当到达原河头镇东北古城村时,已近中午时间。为觅寻察访古城垣遗址,我们围着营丘、古城、城前、城角头、古城店等村庄几乎转了个遍。太阳明晃晃地照在这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四周尽是麦浪滚滚的海洋,让人想起清人“暮云今古河山寂,麦秀空城半落晖”的诗句。古城垣遗址,正以它无边的绿色和质朴鲜丽的金黄,迎迓着我们的到来。
  我们跨过一条笔直的南北水渠,高高伫立在隆起的古城垣遗址上怅然沉思。原来,在这绿阴深处,曾站立着一座历史古城——它就是史书记载的姜太公始封之地齐都营丘。这座历经千载的齐国古城,正是我们所要探访的曾闪耀过灿烂齐文化之光的最早的发祥地啊!我们仿佛进入了一条遥远的时空隧道,眼前晃若闪现出三千年前太公建都营丘时的那段历史辉煌,一时让我们心潮澎湃,思绪翩翩……
  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平定商纣称王天下之后,分封功臣,开国元勋姜太公,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国,都营丘。据史书记载,这一年的夏四月,受封于齐的姜太公,载着开国之君的使命,率领大队人马,从周都镐京长途跋涉一路走来。当队伍渐近营丘时,太公心情一阵轻松,车马行速也随之慢了下来。当他夜宿旅店正要歇息时,忽听有人在谈话:“我听说时机难得而易失,客居途中而又睡得很安稳,实在不像赴国上任的人。”太公闻听此言,不觉一惊,立即整衣连夜上路,天将晓时,赶到了封地。此时,正好遇到莱侯率兵来袭,与太公争夺营丘。
  当时的齐地形势相当急迫,地方势力尚未臣服于周,东夷莱国又趁殷末大乱之机,对外大举扩张。边邻莱国的营丘,正是他们入侵夺取的范围,太公在此立国,实具战略意义。因此,莱侯得知太公封齐后,立即前来与太公争国。然而,太公是大军事家,精通兵法,擅用奇计,很快击溃了莱军。当平定了东夷来犯后,他又率军东征西讨,稳定和巩固了齐国局势。之后,在面对“负海泻卤,少五谷,人民寡”(《汉书·地理志》)的恶劣条件下,太公开始修建城池,集中力量致力于齐之政治、经济建设。
  历经三千年的沧桑风雨,当年太公修建的营丘古城,已经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了,我们只能从史书文献和眼前这片废虚中去寻找。我们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走在被当地人称为“瓦碴子地”的原城垣遗址上到处寻觅着。当我们转到古城垣东北角最高的埠顶上时,从长满野枣棵、紫荆和枸杞的土层中,发现一堆堆酷似人型骨头的矸垢石和一些砖瓦碎片。有些瓦片上的花纹和图案虽已模糊难辨,但我和星莹还是拿在手里反复察看,仔细揣摩,心想能否从这些花纹碎片中,理顺出一点当年古城兴废的来龙去脉,发现一点过去曾未发现的历史遗迹和佐证呢?
  据史料载,这段残存的城垣遗迹,还是汉朝光武帝改北海郡为北海国,治所在今昌乐境内的剧县(昌乐县城西北七里处),被列为“建安七子”之一的文学家孔融来任北海相,为保护太公所建的古营丘历史文迹而修整的城垣,才使我们今天能看到惟此犹存的城垣遗迹。那么,最早的太公修建的营丘古城是个什么样子呢?
  古时营建国都一般是“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内城外郭,君民分居。太公建都营丘也守此法,分外郭、内城、皇城。
  外郭,清嘉庆年间的地方志载:营丘故城,类今燕都制度,原有外城广袤二十余里。今仍可考证出四个城门的位置,其中东门在今坊子区范家庄东北隅里许;西门在今北申明亭村西南“女娲庙”处;南门在古城村南十二里“府里庙”前;北门在今潍城区张家官庄村附近。
  内城,位于今河头村东里许,营丘村西二里处。旧雉堞成正方形,广袤1500米,城垣高6米,周长十一点二华里。现今仍存有四千五百米,宽十五米之城垣残迹。从我们站的城垣位置上举目远眺,仍可依稀看出当年古城的恢弘气势,前有金钗河,后有官庄河,左有白浪河,右有窦公渠上游河,四水环绕,可见齐都营丘钟灵毓秀,位处脉中风水之地。
  皇城,即今古城村,长宽里许,一个四百多户的村子。村前立有“古城”村碑,碑文称:西周太公始封地。村中原有唐朝长寿年间武则天敕建的姜太公庙。正殿三间,规模宏大,建筑考究。每年三月十八日是太公生日,至今前来祭拜烧香者云集若市。另有八角琉璃井乃皇井遗迹。
  二
  凡读过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一章,都可清楚地记得这样的记载:太公建都营丘治齐,历经一世太公、二世丁公、三世乙公、四世癸公、五世哀公至六世胡公。时周王为厉王,厉王暴虐,听信纪侯谗言,烹齐哀公,立其弟姜静为胡公。胡公自营丘徙都薄姑(今山东省博兴县境内)。周厉王十九年(公元前856年)哀公弟山率营丘人袭杀胡公,而自立为献公,又迁都临淄。后齐国逐渐强大,至第十六代国君桓公时,齐国称霸春秋,成战国七雄之一,直至公元前221年被秦所灭。
  对这段历史的沿革表述,还有清嘉庆版《昌乐县志》、《山东通志》、《青州府志》都有详尽的记载。就连《太平寰宇记》中也有明确表述:“昌乐东南五十里营丘,本夏邑,商以前故国。当少昊时,有爽鸠氏;虞夏时,有季崱;汤时,有逢伯陵;周以封太公为营丘。”太公封齐,建都营丘,即今昌乐,这本是无庸置疑的历史事实,但由于自献公迁都临淄后,逐渐强大,雄踞一方,时间久长,有人便以为齐国原本就建都于临淄。又因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中,误定营丘在临淄。说:“营陵城南无水,惟城北有一水世谓之白浪水。”他这一遗谬确误于千载,至今造成了营丘在昌乐和临淄之争。实际白浪河在营丘东而非北,今古城村东南隅数步有丘,长宽里许,称石埠。据传在清乾隆年间,就曾有过一场营丘之争的大辩论,清翰林院士、工部侍郎闫愉在《营丘辩》文中,认定此丘为营丘之丘。最后,乾隆御笔亲题“尚父初封地”,作为昌乐县城中“保障坊”的匾额,至今石坊残部尚存在县城古城街闫家巷内。
  若说临淄为齐始封之地,则与文献记载与地理地貌,均不相符。正如《史记》载:“营丘边莱”。而临淄当时东临纪国(纪国故城位于今寿光纪台),并非边莱。临淄城中无丘,人们所说的城西葵丘,实则是桓公时代修筑的桓公台。再从当时营丘所处的战略地位上讲,周王室封齐,是把齐国作为东方的屏障,让太公这位开国之君镇守和巩固东方疆域的。理应封于东方最前沿,如封在已归附于周的纪国以西,恰与当时的历史现实相悖。
  周成王时期,姜太公应召与周公旦平息薄姑国等参与的“三监叛乱”后,成王又把临淄附近的薄姑地加封给姜太公。齐国由初封的百里地又扩至五百里,成为“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的“泱泱大国”。这才有了太公五世齐胡公徙都薄姑(博兴)、六世献公迁都临淄之事。齐都三迁,始封营丘,再徙博兴,后迁临淄,历史记载的脉胳是非常清晰的。仅太公一人在昌乐营丘治国修政达五十年,传五世六侯,历时一百八十多年。据《竹书纪年》卷九周载:“康王六年(公元前1072年),齐太公薨;康王十六年赐齐侯伋命。”(伋,太公之子,丁公吕伋)。太公死后葬于昌乐木梁台(今红河镇台东官庄村西)。这可以从清礼部侍郎闫循观《西涧草堂诗集》“登木梁台”诗中得以佐证。诗云:“层台冠西岭,云际独攀登;沧海遥如带,沂山近可凭;地崩庚戌水,铭记太公陵;欲辨临淄误,返周亦缺征。”并诗后加注云:“雍正八年,大水台崩,得古碣云,齐太公之墓,碣旋裂。”
  无庸赘述,史料可见,昌乐营丘是太公初封之地,齐国的开国之都,是齐文化最早的发源地。古营丘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缩写的中华文明史,它可以和我们民族最古老的记忆联系起来,爽鸠、季崱、逢伯陵、太公望……这座历经千载的古城,东方大邑,历经沧桑,几经沿革,古迹荡然,不胜令人可惜可叹!然而,我们从现今散居的营丘村、古城村、古城店、城角头等这些村庄的名字和逶迤的残垣中,不是依然可以感悟到这片大地的深厚积藏和昔日的繁荣和辉煌吗?古营丘的历史文明,给齐鲁文明之邦,永远留下了光辉的史碑。
  三
  金秋八月,我与旅游局的吴少军主任和原地名办闫其昌先生,因听说在古城村太公庙原遗址周围,又新建了一座太公祠,便怀着对这位开国之君的景仰缅怀之情,又去营丘古城太公庙遗址进行了一次探访。
  那天,我们走东路,经过崔家庄镇,到达与潍城区交界处的白浪河水库。站在白浪河大桥上南望,一座东西走向的小山丘映入我们的眼帘。小丘叫牛山,近贴白浪河左岸,远远望去,似一座水陆码头。因该山西坡有大片的红土,人们又称它为红石崖。山上有神仙炕、姜太公钓鱼台和万松岭等自然景观。早年山上有棵千年迎客松,树高百丈,方圆数里外都可望到它。相传春秋战国时,营丘所以称缘陵,与该山有关。当年牛山苍松翠柏,绿草成茵,山色青幽,河水清澈,夹岸柳丝拂水,河洲莎草青青,生机勃勃,成为当地一景。无怪清乾隆进士闫循观,曾用纯白描的手法,写出“白狼远下擂鼓山,百里无泥沙底鲜;牛山之下波更碧,岸柳洲莎相与妍;数声螇螰来何处,一只鹭鸶清可怜;时有渔翁裹蓑笠,青丝闲钓夕阳边”的诗句,真实描绘了这里的美丽景色。
  我们本打算过桥往西,直去古城村,因前面修路,只好绕道转马宋镇经河头村,不巧这边也在修路。我们不顾田间小道的泥泞难走,步行了数华里才赶到古城村。刚到村的东北角,透过一片榆树林,就望到巍然端庄的太公祠已立在我们前面。我们急不可待地走上前去,发现门前有两块尚未竖起来的石碑。用手擦去上面的尘土,仔细辨认,其中一块原是清光绪元月四日所立的《太公祠碑记》,仍可清晰地辨认出:“昌乐城东南五十里,营丘镇之西,有古城焉。考之邑乘,太公始封地也。数传迁蒲姑,徙临淄,城遂废。历千百年,而外城、内城土垣尚存焉。自唐以来,为崇尚太公政绩,故在皇城内太公旧居,建修祠宇崇祀为神。历代追封加冕,永垂千古……”聊读碑记数语,心里不免又想起太公初封之地在何处的那场争议,实在觉得那是一场无须争议的争议。这不是历史提供给我们后人最确切地证记吗?心想那些至今仍主营丘临淄说的人们,如果也来此地亲见这些碑文,不知该做出何种感想和解说!
  抚摩着这些碑文正默默想着,忽听少军叫我,抬头见他正与一位白胡子老人在太公祠门前说话。忙过去与老人亲切交谈。原来老人叫滕慕堂,年已86岁,看上去老人鹤发童颜,精神健旺,是太公祠的看护人。他一听说我们是县里人,专门来瞻仰太公祠的,显得异常热情,忙从怀里掏出一串用红线绳拴的钥匙,开了大门让我们进祠观瞻。
  这是一座略带宫殿式建筑风格的长方形祠院,墙两边写着“文韬武略德厚流芳”、“护国祜民万民敬仰”的朱红字联,很是醒目。中间甬道红砖铺地,红地毯似地直通正北大殿。大殿檐牙高啄,巍然壮丽。院内两侧,还竖有汉隐士逄萌墓碑和窦公渠碑各一座。老人边走边向我们解释,这是乡民们为纪念姜太公在我们营丘家乡当年开国时的奇功异勋,摹仿原来的太公祠式样,去年才新建的祠院。原来的太公祠,也称姜太公庙,位于我们古城村中央,占地六市亩,庙基高出地面两米,四周有红色宫墙相围。庙宇坐北朝南,飞檐斗拱,双龙高脊,五楹、五檩、双扉,琉璃瓦盖顶,型制蔚为壮观,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庙宇建筑。
  大殿前门上额挂有横匾,书金色正楷大字“赐履灵堂”。殿门左右明柱上篆书楹联:“天子尊之曰父,圣人奉以为师。”大院前面建有高台阶山门,朱红色大门两旁刻有金色对联:“承周王佐,昭代元勋。”院侧耸立古碑十余通,多为重修庙宇碑记。院内林木森森,松柏参天,香飘烛照,肃穆清幽。
  大殿正面为丈五高的姜太公金身坐像,顶戴冕旒冠,脚蹬深筒皂靴,身着阔领龙氅,右臂武袖,手握打神鞭,左臂文袖,双指指向右前,状如号令三军之势。胸前银须飘逸,仪表庄重,威严堂堂。殿内正面上悬行草“风行东海”巨幅横匾,与太公神像辉映。神像两旁,武基、二郎两将拱立,凛凛可畏。大殿东侧塑有散宜生神像,系周朝佐武王灭纣显臣;西侧为南宫括神像,也系周朝佐武王灭纣之重臣。东西两端,还塑有辛甲、辛免威武神像各一尊,都谓随太公征战疆场的功臣将军。殿内雕梁画栋,金龙盘舞,壁绘彩画,多属《封神榜》里记述姜太公战绩的故事。每年的三月十八为太公诞辰日,届时在太公庙举行盛大香火会,文人雅士纷纷前来探古凭吊,平民百性携老扶幼,前来致祭跪拜,云集若市,热闹非凡。
  这座当年名闻遐迩的太公庙,可恨的是竟毁在日寇手里。日伪时期,鬼子一个小分队进驻庙里,在庙堂殿顶修筑了堡垒,毁树砸碑,庙宇文物皆遭毁坏。“文革”时期,又将残庙基础夷为平地,从此太公庙已荡然无存。只落得“驱除莱夷定指挥,雄风回首事全非”的无限感叹之中了。值得欣慰的是,立在我们面前新建的太公祠,基本恢复了原来的面貌。当我们站在新塑的姜太公神像面前,不由得一股深深的缅怀敬仰之情涌上心头,面朝这位齐国的开国之君,这位兴周灭纣振兴齐地的英雄,每人恭恭敬敬地三鞠躬。
  据考,姜太公祖藉东夷,周朝东海(今日照市)人,名尚,字牙(一说子牙),又名太公望。因他的祖先曾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故又称为吕尚。这位被民间人们神化了的人物,实际上是一位求真务实开放型的领导。据传青年时的子牙家中贫穷,只好离家出外谋生,在商都朝歌卖过肉,后在孟津开过小酒铺。但他穷而有志,艰苦自学。归周后,表现了出众的才能。从太公归周,到文王去世,他为文王制定和实行了强周弱商以待时机的战略方针。争取盟国,使虞、芮等国附周;西征犬戎、密须,东渡黄河灭黎占邗,开拓疆域,扩大势力;灭掉商在西方的重要盟国崇,以剪除商之羽翼;建立丰京,以巩固后方。使周弱商强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
  文王去世,武王继位,以太公为“师尚父”,即担任“尚父”官职的军师。到了武王十三年,太公看到灭商形势已经成熟,就协助武王,发动了灭商的牧野大战。当时纣王集中70万大军进行抵抗。但由于太公指挥有方,“多兵权奇计”,还是被周灭掉。由于太公功勋卓绝,被封于齐都营丘,成为开国之君。
  太公来到昌乐营丘之后,在治国修政上,他从实际出发,制定实施了富有远见的治国方略。首先,在政治上,尊贤尚功,力求稳定归心。他采用“举贤而上功”的全新用人制度,不计出身贵贱,不重名分高低,尊重和任用有才能的人,崇尚和奖励有功劳有政绩的人。这一创新的人才战略,使异族平民也有参政的机会,从而稳定了齐国的政权。同时,他还遵循“平易近人,民必归之”的原则,采取“因其俗,简其礼”(史记·齐太公世家)的措施,即尊重当地人民的思想感情,使其沿用自己的文化风俗,对于周礼也是有选择地推行。这对逐渐消除被征服者的敌意,稳定社会和民心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在经济上,他根据齐地的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积极走发展工商业的富国强民之路。制定推行了“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史记·齐太公世家)的方针,或“劝其女工,极技巧,通渔盐”(史记·货殖列传),充分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挖掘民众中的生产技术,发展了农工商和海产业。从而很快收到了“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的成效,以初封时的区区百里之国而逐渐发展为东方强国。
  当告别了这位向我们做了热情介绍的老人,离开太公祠后,大家又来到古城垣遗址,再次回首眺望营丘这片大地时,心中禁不住无限感叹。姜太公不愧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位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他在营丘治国修政的大政方针是值得称道的,它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他实施的实际上就是人才、文化和经济战略。然而正是因这些战略的实施,和他创立的这种务实性和开放性方针,从而奠定了齐国八百年的基业,也为弘扬和发展灿烂的齐文化奠定了基础。
  当我们今天回忆齐国建国史上的这些令人感叹的成就时,不应忘记,太公初建营丘时的艰难开拓,不应忘记,他在昌乐营丘的创业立基之功。同时,做为我们这些生长在营丘这块故土上的芸芸子孙,不是更应该从中领悟点什么吗?如果能够的话,那便是求真务实,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精神。毕竟,在我们民族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它始终是一种根本,是立业之根本,是治国之根本。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营丘镇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
admin [1楼] 发表于:2012-10-01 13:25
昌乐 刘文安
营丘怀古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