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2-10-01 20:16
昌乐 刘文安

《( 康熙)杏花村志》的社会影响与价值(张敏慧)

  《( 康熙)杏花村志》的社会影响与价值
  张敏慧
  一
  《( 康熙)杏花村志》是一部古旧村志,却以其独特的内涵与鲜明的风格名著一世,其影响力延续数百年。它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丰富的内涵,使之成为中国古村志中的佼佼者。 该志为郎遂于清康熙二十四年成书刊刻,乾隆间首次被收入《四库全书》。清末贵池人刘世珩又将之收入其刊刻的《贵池先哲遗书》。《贵池先哲遗书》  1992年江苏古籍出版社据民国四年(1920 )本影印 ,1996年齐鲁书社据北京图书馆藏康熙二十四年聚星楼刻本影印,并附有《四库全书总目·杏花村志十二卷》提要 ,2006 年广陵书社又将其收入郑晓霞主编的《中国园林名 胜志丛刊 》 。在郎志出现的几百年间,先后有多 部有影响的丛书将其收录,其丰富的内涵和珍贵 的价值,由此可见 。北京图书馆和宁波天一阁文物保管所分别藏有康熙二十四年聚星楼刻本,上海图书馆藏有康熙二十四年刻本,另据谢国桢《江浙访书记》尚有一种朱酂卿旧藏康熙乙丑十竹斋刻绘图本,藏宁波天一阁。
  《杏花村续志》三卷,首末各一卷,为民国胡子正编纂 。子正与郎遂同为安徽贵池人。此书乃其续补郎《志》纂于民国四年( 1915) 。正文分上 、中 、下三卷,凡九目。是志所记,上承郎《志》下迄民国初,凡杏花村二百三十余年人物 、事迹 。另外,还补充了一些“原志所未尽”之事,于前人题咏和词赋之作,搜罗尤为详备,颇具参考价值。是志稿本现藏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抄本。民国四年曾排印,传本亦稀 。
  《(康熙)杏花村志》作者郎遂 (1654 - 约1739 ),字赵客,号西樵子,又号杏村,杏花村人,清代文学家 、诗人 。由诸生入太学,以诗文名于时,虽才华出众,却不乐仕途,终生隐居杏花村,致力于家乡文化的收集与整理,除《杏花村志》外,还辑有《杏花拾遗》、《池州诗史》。
  我国志书的编撰,源远流长,向有惯例与规范。在志苑中,自古有通志 、府志 、县志 、山志,而为村立志者是凤毛麟角!虽然,各个时代也有诸多乡村志见于志苑,如宋代浙江海盐的《澉水志》;明代江苏泰州的《西溪镇志》;清代江苏无锡的《梅里志》;浙江吴兴县的《吴清镇志》;上海的《法华乡志》;安徽歙县的《岩镇志草》;当涂的《采石志》等等。 但这些均为镇志,且并未享有收入《四库全书》的荣幸!也仅有贵池县的《杏花村志》作为惟一的村级志被收录(《四库总目》卷七十七 、史部三十三 、地理类存目六),并经《四库》馆臣的审定,撰有《提要》,其价值之重大,影响之广泛,不言而喻。 因此,清尤侗会有如此的赞颂:“从来未有花村志,好事今推郎士元 。我欲移家武陵住,也编仙史记桃源 。同为贵池人的曹文慧更赞道 : “著出名书村愈名,依稀小杜是前生,斯人宁止一丘壑,还情如椽纪太平”。
  当然,《杏花村志》的具大影响,并非完全得益于被收录入《四库全书》,而是因其自身的内涵与价值 。首先在于作者严谨的治学风格,使该志得以完成旧志的延续和新志的征信。关于贵池杏花村,前人志书记:嘉靖二十四年( 1545) 直隶任丘人王崇 ( 时任池州知府) 纂修的《(嘉靖)池州府志》卷一《舆地篇 ·古迹》载 : “杏花村在城西里许,杜牧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旧有黄公酒垆,后废,余井圈在民田内,上刻 ‘黄公广润泉’字” 。池州府和贵池县的宋以前志书,如《池州旧图经》(佚名纂)、《池阳前记》( 北宋政和八年范致明纂) 、《池阳后记》( 南宋建炎四年张古纂)、《池阳记》( 佚名纂,建炎后成书)、《秋浦新志》(南宋端平间王伯大纂) 等 , 这些志书虽均亡佚,但连续性为我国方志的特征,嘉靖王志所载绝不会仅限嘉靖一朝事实 ! 它是在历代旧志的基础上增损补益而成。王崇在其序言中提及宋王伯大志、明正统间叶恩志、成化间常显志、弘志间陈良器志,以及现存最早的正德何绍正志。郎遂所纂之《杏花村志》当然也不会空穴来风 , 正是在这些前代旧志的础上考据征信而成。作者自己也曾说“诗文采于郡乘、碑刻及历代遗集为多, 则或搜取所征致也。”《杏花村志》卷首所附《考据书目》竟达九十二种之多,其中包括《唐书》、《宋史》、《一统志》 、《文献通考》、《秋浦志》、《名胜志》、《贵池县志》、《齐山志》、《九华杂录》等正史 、杂史 、志乘 、文集 、笔记等,可见其取材之广泛,考证之严谨,这些正是该志征信度高、影响大的重要体现。《杏花村志》成书后,影响大,评价高,书前名家题辞写序,不一而足 。其中华亭彭师援 、西湖周竞庵 、兰水王尔纲 、广陵宋双鹤 、古牛吴非 、秦淮郑濂均极尽赞誉。王尔纲称赞郎遂 “奋然以村志为己任,广搜博采,阅十年而成书” “所辑山川古迹,人物艺文,自唐迄今,了如指掌,天下都会仿此立名者,辨无遗力,则淹雅之学也,一人之始终必详,一事之本末必核。纪循吏以劝廉,纪名儒以劝学,纪宗族以教孝,善不虚美,字无虚设,则良史才也 。又何徒羡九华、齐山之胜,而复嗟杏村之湮没也哉 !”故此,杏花村“声闻甚著,四方名人过访者,屦满户外。投赠日富, 采择愈多,可谓洋洋乎大观矣。该志的重大影响和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
  二
  《杏花村志》的编辑体例极具特色,富有创意,反映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驾驭文字的非凡功力。有关名胜及相关题咏的记载,既保留了大量旅游文献资源,又表现了其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个性特征,塑造了魅力永存的和谐乡村典型。
  《杏花村志》其篇目体例如下:
  卷首、序文、题辞、凡例、征启、书目、姓氏 ;
  卷 一 : 小总图 、分图 、图序 、像诗 、图诗 ;
  卷二 : 村中 、村南 、村北 ;
  卷三 : 村东 、村西 ;
  卷四 : 人物 、闺淑 、仙释 ;
  卷五 : 题咏(七言绝句) ;
  卷六 : 题咏(五、七言古诗) ;
  卷七 : 题咏(五 、七言律诗) ;
  卷八 : 题咏(五 、七言排律 、五言绝句 )、词赋 ;
  卷九 : 宸翰(制 、敕 ) 、文 章 ( 碑记 、记) ;
  卷十 : 文章 ( 序 、引 、启 、檄 、笺 、疏 、 赞 、教 、上梁文 、墓志铭 、祭文 、书事 ) ;
  卷十一 : 户牒 、族系 、传奇 ;
  卷十二 : 杂记;
  卷末 : 书后 、后序 、跋 。
  从目录可见,分述布局,井井有条。小图大图,东西南北,设置周密,图文并茂,真是匠心独具。一个小小的乡村,描述记录 能做到此,很不容易。村志编写的困难,往往为可资征引的文献资料缺乏,杏花村作为历史名村,在这方面虽具备一定的优势,但与州县志相比,仍会有资料不足之虞 。作者能“怀饼以询故老”,重视实地采访调查,访问前辈乡贤,以弥补文献的不足,这是难能可贵的。全书资料的征引、人物的收录、诗文的囊括,无不昭示作者坚韧的性格和深厚的文化功力。凭一己之力,撰一地之志, 方方面面, 林林总总,历时十余载,这是后人所应高度肯定的。
  卷一之 “杏花村图” “小杜行春图”等十五幅图画,并图序 、图诗的设置,是字体精工,雕刻精美,图文并茂。图前为吴非书的“杏花村图”四个篆字,古朴大方,浓郁自然。“杏花村图”、“小杜行春图”及十二景图等,构图优美,意境清新,线条流畅。品味展读,似能感受到那清明时节雨纷纷,风摇弱柳,潇洒有致的美丽景象。谢国桢赞该志“刊刻的字体极工,雕刻绘图版画尤为精美”,“犹沿明末刻书的余风,非常精美”,“这部书不但保存池阳的掌故,而且是一个艺术品。”铁笔见知艺坛,并与刘文奎、陶子麟齐名的雕刻高手江宁人刘文焕有题识:“乙丑春仲客秋浦,赵客先生出《杏花村志》见委,集中书画皆当时名家。余小子从事兹役,庶几藉末技以垂不朽云。”其艺术价值也由此可见 !
  图序和题图诗也很有特色。杏村先生小像题句: 有尤侗、周邦光、曹曰瑛、曹文慧等的题诗,都表现出对作者的赞佩和敬仰。其中作者一首自题诗:“飘然巾服任天真,不羡功名不隐沦。把卷独吟聊遣兴,一村花鸟伴闲身。”作者飘逸潇洒的风度和个性,凸现而出。题图诗中归安顾元镜 (字韵秽) 最富代表性,顾曾在明天启和崇祯朝两度出守池州。其赋杏花村诗: “牧童遥指处,杜老旧题诗  红杏添新色,黄垆忆旧时。远山层作画,好鸟解吹箎。偷得余闲在,官钱换酒卮。”此外 ,还有卢邦琼、沈伦赋杏花村十二景致,都富有韵味和特色。
  《杏花村志》中有关名胜胜及相关题咏的记载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名胜记述2卷, 题咏4卷,共6 卷,占全书的百分之五十。书中所记述的建置名胜、古迹丘墓,为详实。其中历代文人墨客凭吊浏览,所留下的大量诗词文章,成为村志中“题咏”的主要来源。这些旅游文献资源的保留,也为今日开拓安徽旅游市场,提升其文化品味,提供了富有现实意义的条件,这也正是杏花村作为历史名村的重要价值体现。
  诗因景而灵秀, 景因诗而名重;杏花村独特的地域文化风光,铸就其永恒的魅力;其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个性特征,使之备受世人注目。作为历史悠久的古村,历代诗人骚客慕名纷至,古村便不断修建,碑亭庙宇,名胜古迹,村中处处皆是。相传古代杏花村有老杏万余株,连村十里,每至春季,粉红淡白,绚烂迷人! 即便郎遂所处之清代,杏花村依然是方圆十余里,古色古香,风景如画,有闻名遐迩的“杏花村十二景” : 平天春涨、铁佛禅林、白浦荷风、黄公酒垆、三台夕照、桑柘丹枫、栖云松月、西湘烟雨、昭明书院、茶田麦浪、杜坞渔歌和梅州晓雪等。
  浓郁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使杏花村充满纯朴自然清新的风情。杜牧所咏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美丽诗句所咏唱渲染的自然风光,迷人意境,让历代诗人留连消魂!《杏花村志》中所描述的杏花村坊、杏花亭、陆舫、湖山别业、乘云斋、湖山堂、净林、演武场、焕园; 湖山、虎山、钵体山、芙蓉岭、西湘、茶田岭、清凉境等,这些美丽的乡村景致,自然的山水风光,让诗人墨客留连忘返,引吭长歌。除唐代杜牧、杜荀鹤,宋代有梅尧臣、黃庭坚、陆游、周必大、程 ? ,明代有沈昌、郎子机、方元美、吴非,清代有顔敏、宗观、江士铨、郎必光等,他们或游学,或览胜,或官宦,或寓居, 题辞赋诗,作序留铭,修亭建宇,竖碑立坊,杏花村处处留下先人的足迹。名家遗篇在《杏花村志》中保留达4卷之多,这些难得的古代文化资源,与其独特的地域风光,交相辉映,熠熠生辉。
  自唐代始,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千村万庄,此消彼长,而“杏花村”却个性独具,魅力永恒 ! 她因杜诗而声名鹊起,因历代诗人的题跋咏唱,推波助澜,演绎发展,成为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江南名村。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相互依存,魅力独具!是值得后人建设和谐乡村学习借鉴的典型!
  三
  《杏花村志》重要的价值还体现在对难得历史资料的收录和保存。它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民俗资料,为后世的地域文化研究奠定了基础。其中贵池“傩戏”,为安徽古老稀有剧种之一,是最值得珍视的文化资源。它主要流行于贵池地区,是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请神敬祖、驱邪纳福为目的,并佩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戏曲艺术形式。贵池民间有“无傩不成村”的谚语, 清代以前居住于此的家族几乎都有傩事活动。《杏花村志》记载了这种迎神赛会活动: 每年八月十五日,四乡的傩队均举行朝觐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活动,这便是“傩戏”的起源。贵池地处长江以南,为古代吴越和荆楚之地,因此贵池傩文化又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原文化与吴、楚文化长期交融的产物。傩文化流传的历史, 很少见诸史籍,唯该志有详尽的记述。明代《(嘉靖)池州府志·风土篇》曾对贵池地区的傩事活动作过简单勾勒,《杏花村志》则记述详备,描写生动。它描述池州府治四乡傩队的表演活动,生动活泼,丰富细腻; 对演员的身份、年龄,饰演的角色、服装、表演,甚至连天气好坏对演出的影响等,均作了尽的描述。这些记述对贵池“傩戏”的保存和流传,为后人研究这富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古代文化,提供了保证。尤其,对研究探讨古代地域文化间的交流融合,中原文化的发展演变,更有积极的意义。
  此外,该志对古剧本和宋代考试制度等古代文化资料的搜录,更是弥足珍贵。该志卷十一“杂记”中,收录了一则传奇剧本。内容记述杜牧为池州刺史时,游览杏花村的故事。全剧用语简洁,极富时代特征。从中我们可窥见时人的语言特征和社会风貌,为戏剧和语言学研究,提供难得的原始素材。这样纯朴原始的古剧本,能在村志中保留,实属珍贵。
  在宋代贡院的条目下,附有《试门记略》和《宋程:答祈进士修书》两文,其中提及宋高宗时的漕试。所谓漕试,又称类试,为宋代科举考试之一种。景祐间命各路转运司类试现任官员亲戚,此后即形成制度。转运司类聚本路现任官员所牒送随侍子弟和五服内亲戚,及寓居本路士人、宗女夫等举行考试,试法同州府解试。漕试合格者,即赴省试。据《杏花村志》记,宋代的池州贡院就设在该村,其前身即社稷坛。绍兴初在此景德寺设科试,淳熙戊申提举周必正初建贡院,题名“八桂书院”。“嘉定癸卯年,知郡李骏移建秀山门外,时贡额三,岁大比,应举之士余二千人,上春官者,六经六人,词赋二人,宋季罢试。”这些文献资料对研究宋代考试制度有极大的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杏花村志》卷十一“族系”中,记载了郎氏家族的世系。郎氏家族为杏花村之名门望族,在当地具有相当的影响。郎遂的先祖为宋奉议大夫郎文韶,入元不仕,隐居杏花村,其故居称“焕园”,后经时代变迁,废弃不用。郎遂在其遗址建房屋数间,读书编撰,以承先志。因此,现在的“焕园”又称“郎遂故居”,以纪念这位杏花村人。中国古代的乡村望族,多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出于桑梓之心,抱着尊崇与赞美的心理,对待家乡人事。郎遂编书修志,矜其邦族,美其乡里,亦是传统中国的乡绅所普遍拥有的乡土情结,是可以理解的。《杏花村志》记载郎氏家族的世系,这种做法虽有“徇私”之嫌,但它毕竟记录了乡村名族的发展和演义,为后人提供了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中国乡村望族的原始资料,这也是《杏花村志》的重要价值之一。
  总之,《杏花村志》令世人瞩目的巨大社会影响,不仅在于其独特的文化个性,而更在于它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对旅游文献资源的搜集,民俗文化的描述,职官考试的记录,以及编辑体例的设置等等,都无不反映出其丰富的文化蕴含和巨大的社会价值。它为后世子孙保留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继承和研究。特别是它所赞颂的和谐乡村典型- 杏花村,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人的至爱,中国文化所推崇的最佳典范 ! 在世界无比喧嚣的今天,更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也是我们今天对之重视和研究的重要意义之一。
  参考文献:
  [1 ] 郎 遂.杏花村志[O] .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
  [2 ] 谢国桢.江浙访书记[M] .北京:三联书店 ,1985.
  [3 ] 刘尚恒. 二余斋说书[M] .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知识博览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