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5-01-10 00:21
鄌郚总编

漫说朋友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5-01-10 05:35
鄌郚总编

说朋友(二)

  文 辛
  接着谈朋友这个话题。
  有人说,真正的朋友并不常相厮守,浓郁的友情看上去反而十分清淡。即使相隔多年未曾谋面,一朝相会两人的心灵便立即对接上,无须任何寒暄与过渡,双方就能融为一体……纠缠在你身边并且需要小心呵护的友情,往往十分脆弱。最珍贵的友情又总是像北极星那样,永恒而又遥远。
  想想也是,鄙人有个多年的朋友,是那种特铁的哥们,他在公社(1958——1982年对乡镇的称呼)干教研组长,管理公社所有联中、小学,我在某联中干负责人(那时取消了校长称呼),后来又到了社中(当时公社高中)任教,与他为邻。再后来彼此都离开了故乡那所教育单位。可不论何时见面,好似心灵合在一个人身上,根本不用“吊根墨线说话”,那种默契似乎是天生的一般。
  再譬如多年没见面的几位同学亦是如此。记得前年到临朐、青州,那种同学间的随意和不谋而合简直让我激动不已。
  经常在一起的同事、文友,反而吐露不出知心话,大家小心翼翼,惟恐说错一句话。这样处心积虑维护着的友情简直脆弱得像一根粉丝。
  网友也不例外,特别是那些小鸡肚肠的人,对你有需求的人,一不小心,侍奉不迭,必然对你耿耿于怀,立马给你个脸色瞧瞧,可你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自己觉得正大光明,没欠他的,人家却骤起疑心,让你坐起冷板凳来,纵然觉得一肚子冤屈,又找谁诉去?
  两年来上网,倒是结识了不少诚挚的朋友,他们从不因为你性格直爽而轻蔑,也不因为你说了几句有口无心的话而恼怒,更不因为你一时没打发他满足而嫉恨。但,有的人就不行,一旦不合他意,没准会迅速疏远你甚至诬陷你。其实,此等一心里想用“名缰利锁”束缚你的朋友,没有倒睡得安稳。
  据某报载,前些年,北京某商场推出“距离式服务”,当顾客不需要时,售货员尽量避免同顾客目光直接接触,给顾客以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这种“距离式服务”反而给顾客一种信任感,真可谓“道是无情却有情”。
  故乡有座方山,从山底距离我老家五里路,观山看景,历历在目;若到了山底下,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而拉开距离,反而“隔岸观火远愈清”。交朋友亦如此也。
  现在盛行一种“感情投资”之类的理论,不少人靠酒肉金钱交友,实在不足取。因为用金钱培养出来的友谊大都很难长久,更难成为推心置腹的挚友。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不要靠馈赠去获得朋友,重要的是付出挚情的爱。”
  当然,必要的“投资”也不能绝然排除。比如朋友相聚,到了吃饭时间,主动做东撮上一顿饭,都是正常的,那种吝啬鬼永远不舍得“投资”,他也永远不会赢得朋友。
  再比如网上交友,近来感触良多。有的人十分傲慢,自以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把别人的友好看作巴结,绝不付出半点酬报,那种吝啬劲儿真让人目瞪口呆。即使你有出众的才华,也不值得用“物稀为贵”法则衡量自己进而轻慢他人吧?古语说得好:“牲口大了值钱,人大了不值钱。”可他(或她)偏偏要当那不值钱的货,还自鸣得意。此举窃为吾所不取也!
  有的人闻风而动、前倨后恭,好似苏秦、刘邦之嫂;还有的人前恭后倨,当他(或她)看到你的地位(以前各级作协容易加入,现在商品化了,有的人不愿曲意逢迎,有的人不愿以金钱美女献媚,所以没进省作协与中国作协,不一定就比他差)不如他时,便一反常态,此两种人鼠目寸光、以物取人,皆不可交也!
  有的人不管是非曲直,“有奶便是娘”,完全是“风派人物”行径。须知,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时荣衰亦文友之常事,许多人喜胜而厌败、扬荣而抑衰、褒得宠而贬落魄,焉知落魄之人无发迹之兆也?前些年,当地有个文友被陷害而落难,我不过与其新交,但佩服他的刚烈正直,几次约文友去探望,没想到他们都拒绝了,令我深感人间绝情寡义、世道炎凉。
  有的人心浮气躁,完全不懂交友之道,是属于缺乏修养的那类。试想,你以前没与人家有任何往来,现在既然到了人家博客上,不评论,不留言,迫不及待就与人家交朋友,此后扬长而去,来个“脚打锣不见面”,何必浪费别人的感情呢?还有的人更可笑,鄙人就遇见过,他提出“加为好友”,不忍扫其兴,已然许多时日了,突然留言“你是干什么工作的?”我回答:“公告上有呢!”此人才恍然大悟。
  进到某博友小家,看到他有则公告,把“加为好友”、“递送纸条”的功能封闭了。鄙人很理解也很同意这种作法。新浪网添加了这些功能,无疑地加快了博友的交流,但也日益妨碍与搅扰了很多人的正常工作。你想,那“纸条”老在那里戳着,不理睬不行;可有人就利用了这一功能,老用“纸条”与你打交道,让你苦笑不得。鄙人不会绵里藏针,免不了直言相告,把人家惹恼了也是有的。
  还有的博友一个劲的给别人留言,让你今天去评论他的文章明天又去为他捧场,我就纳闷:既然你已经到人家博客来了,为何不给别人评论一下?只知道索取,不晓得回报,连最起码的礼尚往来都不懂,你把别人当作了傻瓜,就自己聪明?其实,人类之间的“聪明”相差无几,只不过有的人狡猾一点有的人厚道一点而已。古人有句:“在一,在二,不能在三在四”的话,就是专门对那种任性自为、极端自私的人讲的。
  我不止一次在博客郑重表示:我反对那些只留言不评论的人,因为留言的功利性大一点,而评论的酬报性大一点。当然,我不是反对留言,而是反对一味的留言。此种人说穿了,是吝惜自己的时间,试想,评论最起码得读别人的文章吧,若不读难以评论,留言就省了时间。鄙人到博友的博客以评论为主,其次才是留言。我不知这样做是否妥当,但我是这么认为的。
  鄙人有个原则。先处理评论,后处理留言。试想,光评论我还回访不完,没工夫到那些邀请的人那里去。
  因为我还有个原则,凡是给敝文评论的,一般是回报两篇,所以时间特别紧张。不解的是好多人第一次登门,便吆吆喝喝,叫你去给他评论。难道你就是这么学习礼仪的吗?你把别人看做你的奴仆了吗?
  至于在网站“榕树下”感受更深,太多太多的青年人索取有余,酬报不足,甚至根本不知道起码的待人接物的道理。不赘言。
  看来,世间万物,都有一个相辅相成的道理。交网友也不例外。
  某报上有句话:“使自己强大起来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是增加自己的知识、能力等等;另一种是增加自己的朋友,特别是增加那些有知识、能力的朋友。前者通过自身力量的增长导致自己强大,后者通过借用周围人的力量使自己强大。一般地讲,强者更注重前一种,弱者更喜欢后一种,而智者两种方式都善长。” 可见,交朋友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结交那些有知识的朋友。
  第一篇《漫说朋友》里,我已讲到了王守纪,那是与我交往多年的有知识的朋友,可惜他已驾鹤西去……
  鄙人还在一篇文章里讲过陈炳熙、穆陶、刘保富三位先生的事,我写道:“什么是名家?什么是学者?什么是良师?学识渊博而虚怀若谷,闻名遐迩而平易近人,谈吐文雅而不矫情,甘愿做铺路石而不匿影藏形,诲人不倦而不喜形于色,融会贯通而不管窥蠡测,鞭辟入里而不敷衍圆滑,超凡入圣而不固步自封,待人真诚而不求繁文缛节,宽容大度而不强人所难,有求必应而不超然物外,德高望重而不作威作福。此谓之名家、学者、良师也。”此文发表后收进了我的散文集《月下小品》。而这些名家、学者、良师成了我的挚友,真的是不枉此生。
  还有些从未谋面的良师益友,诸如北京的丁国成、刘锡诚等大家,我不敢冒昧称他们朋友,因为他们是老前辈,不过从与他们的电话交谈和书信交往中,我们的心是相通的。从他们的著作里,我看到了高尚的文德,从他们的的主张里,我找到了慰藉,从他们的极其平易近人的一封封书信中,我受益匪浅。
  去年上网以来,尤其在“榕树下”结识了不少朋友,比如《逐梦·中原》、《望海文学》、《雀之巢》、《天地红尘》、《墨淡如黛》、《丁香文学》、《那些花儿》、《桃花诗社》、《风之谷》、《墨派文学》等社团的社长、执行社长、主编,他们的学识让我由衷地钦服。还有许多编辑小弟弟小妹妹,令我感到了网络的温暖,譬如鄙人刚到榕树时的五月飞絮、血色童心等,不久结识的余英溪、花落无声、可晴、邬海波、霜刃无锋、杨忆军、玉色人生、高涛、露姹、韵无声、西门已无梦、无舟飞渡(即苏苏)、心灵契合、浅水芦苇、林间小草、耘池墨砚、于湘女士、春风风人、大树底下能学习(即晓寒)、李锦恒(即三月风情)、程书坊、纯美如虹(即静犹水明)、方姝(即素雪闲云)等,对我在榕树的发展给予了或多或少的帮助,他们良好的文学修养和厚重的品格对我影响颇大。
  要说的还有去年到“池塘边”,遇到了三位朋友,一位是山东老乡子敬(王字航),一位是深圳医护人员春风妙语,还有一位是从事教育的同行梁恕俭老师,那时我上网不久,任编辑期间,得到了她们不少帮助。那种帮助是无私的,没有丝毫功利企图。
  自从注册新浪博客以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朋友为数众多,真正投缘的也不少,中国作协圈圈主伍弱文、副圈主淡淡清香与我一见如故,鼎力相助;“榕树下”第一社团《雀之巢》老大独上月楼(即生怕花开花落)、主编灵湘、编辑曲新同,《逐梦中原》社长黄云峰、副社长吟媚与我交往益深。
  昌乐自从注册了《宝都文学》圈,同为管理员的秋叶子(周女士)任劳任怨,成为交往甚多关系甚恰的博友。
  最感激的是那个一直以“学生”匿名光临鄙人博客的朋友。我之所以称她为朋友,是因为我是历史教师,没给她授过课,她知道我的博客是读了我在当地报纸上的一篇文章,从此便始终关注着我的博客。经多次打听,才知道了她的情况,让我非常吃惊于一个理科学生的文学功力,更吃惊于她的处境,她没有电脑,甚至没有手机,完全是挤出时间到我的博客,对于这种情谊,谁说这不是真正的朋友?
  完稿于2007年7月3日23:30
  修改于2007年7月4日13:10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2楼] 发表于:2015-01-10 06:07
鄌郚总编

漫说朋友(三)

  文辛

  让我们接着来谈朋友这个话题。
  窃以为,朋友之间有一个很关键的东西,它叫“理解”。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有的人彼此没来得及理解对方就已迫不及待地成为朋友了。这种友情越深误会也就越深,误会积累到一定程度,友情反过来伤害双方。甚至受伤之后他们还不知道为什么受伤。所以我说,糊涂的友情,比清晰的仇恨更可怕。
  随便翻开一卷古今中外的史册,那里面记载着多少“好朋友”反目成仇的故事,而那种开始亲如一家,不分彼此,后来却反目成仇的几率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很多。
  如今更不消说,社会浮躁,人情浮躁,交朋友分外危险。有一本地文友林某与一省城文化名人交上了朋友,本地文友要出书,省城文化名人做中介,实际上就是书商。本地文友将出版费用按数目邮汇,书即将出版,不料印刷厂来电话说是还欠两千元,那个省城名人却推脱不知道,本地文友很明白,那个省城文化名人在名正言顺地取得四千元“书号费”和四百元“封面设计费”以后,又暗地里贪污了他两千元,使当地文友林某不明不白地做了冤大头。而这个所谓的省城文化大人物,在自己主持的刊物上动辄谈什么“对人格高尚的追求”,还堂而皇之地自诩为“用心阅读自己”,可他“对人格高尚的追求”变成了对“孔方兄”不遗余力地追求,“用心阅读自己”也蜕变为“用心图谋朋友的出版费用”。此事是鄙人也去泉城一趟后晓得的,那位《XX文学》的执行主编,见面后异常热情,盛赞鄙人散文集与长篇小说多么有文采,但对我顺便带去的一篇稿子却一直按兵不动,每逢电话往来,必然说我的那篇散文多么多么好,俨然老朋友无异,可一谈到正事总是不阴不阳的,从不说痛快话。让你自己思忖着该怎么先行酬报他,后来我说了一句,我想出本诗集呀,就听他电话里立即激动起来,说是包在他身上。后来在当地文友的一次聚会上,才听林某愤然地说“那人是个文化骗子”,我才知道了他被那个省城文化名人“割了耳朵”的事。有了当地文友以及我自己的一番遭遇,那位省城文化名人在我眼中立刻一落千丈。事实就是这样,只要你做出一件对不起朋友的事,那你的人格就完全丧失了。
  如今网络发达,网上接触越来越频繁,那些迫不及待地想与别人成为朋友的太多了。我在去年曾经先后注册过《红袖添香》、《榕树下》、《池塘边》等网站,后来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一年有余的时间里,给我最深切的感受是:由于网络的特殊性,大都用笔名注册,大家天南海北,谁也见不到谁,“虚拟”的网络必然潜藏着互相欺骗的成分。而很多网客出于本身的需求,迫不及待地想与你交朋友,而你却毫无戒备,以为他人是真诚的,贸然里好做一团,可你一不留心,或者给他文章的评论里提了一点点意见,或者对他的社团侍奉不周,其实,你心里根本没有慢待他批评他的意思,他却误会了你,这种误会一旦产生,根本没法解释,误会积累到一定程度,原来很深的友情反过来伤害双方,让你只有后悔不迭的份儿。你看,这种糊涂的友情不是比清晰的仇恨更可怕吗?
  所以,在下以为,若是见到那些口是心非的经常见面的朋友,最好的措施是离他(她)远一点,尽量不与他(她)深交,免得让糊涂的友情变成莫名其妙的仇恨。若是网络交友,一旦发现了他(她)欺骗你,尽早地给他(她)指出来,早“劝谏”要比晚“翻脸”好,早“劝谏”或许能得到一些良心未泯的网友的体谅,即使不体谅,从此分手,免得夜长梦多,让友情反过来伤害双方,弄得两败俱伤,多没意思。
  近来,就看到了一些令我伤心的事,有的博友竟然在我的博客里大大咧咧地说“您的文章被XX圈子加精推荐”,可当我到圈子查找,却杳无踪影。我没有客气,当即用“悄悄话”发在留言里,并对其耗费我的感情予以批评。迄今为止,鄙人已经批评好几个人了,但愿他们真正懂得交友之道,不要自欺欺人,净做那些为人不屑的事。当然了,鄙人从没在博客上做那些狗苟蝇营之事,也就身正不怕影子歪。还有,我极不愿意看到自己对博友的满腔热情反换来他人的愚弄。因此,今天,鄙人曾经在博客评论栏里连发了两篇郑重声明,再把其引在下面:
  “郑重声明:各位圈主、管理员,恕我直言,凡是来鄙人小家的都是朋友,可我不喜欢欺诈,尽管网络是虚拟的。
  若是说些加精啦推荐啦的话,你就得实现,不要忽悠人。我对7月1日——7月10日的各个先生、女士的加精挨个进行了查对,发现有的人很不诚实,也印证了我的一位很忠厚的朋友的牢骚,他说:“许多人根本没拿着真诚当回事,满嘴里欺诈,说出话来让人难以相信。他说给你加精了,却根本没那回事。”
  我也当着《中国作协》圈的管理员,我知道当个管理员很不容易。要打开“本圈管理”,管理框里每一页文章不多,所以得一页一页翻开认真仔细看,如果看到题目很新颖,而内容不怎么样,我只给作者评论,不会给其加精。如果打开的文章确实不错(当然是站在我个人欣赏的角度),我就在评论里说要加精推荐,然后再回到管理框,在前面小四方框里一点,里面有了对号,再在后面点“加精”,而后选上题材,或“小说精粹”或“散文随笔”或“诗词雅韵”。最后确认,直等到管理框里被选中的文章消失(到推荐地方去了),我才离开。还有,凡是我选中的文章,我一般都是认真地加上推荐的理由,从来没有简单的一句话了事。当然了,青年人工夫紧,对他们(她们)不能这么严格要求,但必须以不欺骗人为准则。
  我以为网络里也要真诚,只要真诚的人多了,我们的网络才让人真的感觉到温暖。”
  “我没有点任何人的名字,但不说明我心里没数。我希望大家支持我,不要以为我是迂腐,“你找真诚,到网络找什么?”
  我也知道网络带有不真实性,而且比重很大。但我在“榕树下”交往了许多真诚的朋友,他们(她们)的真实姓名、地址、单位、电话都毫无保留地给了我。经过一年来的交往,真的是无话不说,说的都是实在话。
  但不少博客朋友让我失望,看来,像我这样极其真诚极其认真的人在这里要受嘲弄与忽悠了。
  诸位考虑一下,我对哪位博客文友耍过花枪呀?一般来说,即使我忙得不可开交,我也是千方百计回访,而且还是加倍酬报,你给我评论一次,我基本给你评论两次,这叫做“投桃报李”。我知道如今什么都涨价,譬如我的大儿子结婚时(1993年),人家给贺喜钱20元,我现在起码要给人家付喜资100元。这是打个比方。
  所以我很有资格说这样的话:还是真诚一点好!”
  谈到理解,做朋友尤其如此。我之所以在评论栏里打上两段《郑重声明》,目的很明确,我希望彼此互相理解,你若是真正理解了对方,就可以做朋友;你若不理解对方,就可以果断放弃,不要等到感情发展到一定程度,误会却越来越深,有朝一日,冲突骤起,反目成仇,受伤害的不止是一方。即使是虚拟的网络,对彼此也是痛苦的。再度重复那句话:糊涂的友情,比清晰的仇恨更可怕!
  不过,有的人看重的往往是自己的交友能力和技巧而不是朋友,因而也很容易丧失朋友,不过他对此并不在乎。这种人当不在鄙人所写的文章范畴。因为敝文所讲的是那些打心眼里想着交朋友的人,而这些人又不至于被友情所伤,演变为仇恨,仅此而已。
  完稿于2007年7月11日20:30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3楼] 发表于:2019-01-03 14:04
鄌郚总编
  漫说朋友
  鄙人有半页剪报,题曰《朋友》,夹于《清宫述闻》一书,前些日子偶然翻阅此书,重又晤会。但忘记哪家报社所出,依稀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之物。因四周皆被剪去,两面并无丝毫标识,喜有“昌乐文学五十年校版毕拟赋古风”几字,从而可定是1999年暑假所剪。
  内有数段,皆属妙语。今先述两段:
  一曰:“只有深深洞察了你的弱点的人,才可能成为你的忠实的朋友。友情的深浅,不仅在于那些朋友对你的才能钦佩到什么程度,更在于他对你的弱点容忍到什么程度。”
  二曰:“比你强的人,成不了你的朋友。比你太弱的人,你又不屑于和他做朋友。只有与你质量相仿佛的人,最容易做你的朋友。因此,谁是你的朋友,谁就是你的尺度。一旦朋友不幸去世,你会觉得自己的一部分也随之而去。”
  下面就以上两段摘录谈谈我的还很不成熟的切身体会——
  先说第一段,鄙人致命弱点为刚直,这从历史上被看做优点的品格,现代社会实在吃不开,但也有例外,那确属凤毛鳞爪了。
  我对第二段摘录抱有一半异议。异议主要在“比你强的人,成不了你的朋友。比你太弱的人,你又不屑于和他做朋友。”因为事实证明:比我强的人,还真有我的知心朋友。
  譬如王守纪即是最要好的一个。他先后任过许多党务职务,后因心肌梗塞在济南不幸逝世。王守纪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为官十分清廉,鄙人虽属平民尤其还不能脱俗,但也丝毫不曾巴结于他,却意外地成了他的知己。或许他对我看重的是才学,而不是我的出身低微。若说“才学”二字并不是我自己鼓吹的,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尽管我从来没把自己看作是有才学的人。之所以做如此解释,也便于堵那些专门吹毛求疵人的嘴,免得假人以口实,攻击我“自命不凡”。或许他还有对“朋友”二字的特殊理解,他有句名言:“贫贱之交不可忘也!”
  我与王守纪是在1969年相识的,他与我前级师范同学李翠兰结婚后,住在城关联中(今实验小学) 家属院内,我在乡村中学任教时,凡进城必定造访,常常是炒上几盘菜蔬,就怎么也不让走了。那时,他虽不是什么大干部,但已是全县闻名的才子,竟无半点轻视之意,与那些有点纱帽翅便自命不凡、妄自尊大的人,真是天壤之别。
  王守纪家有老母,长年卧病在床。当时,他的住房很紧张,两间宽五平米的房子,三个孩子住半间,老母住半间,他们夫妇那间既是卧室,又当客厅,还兼着他的书房。如有客人造访,得绕过他母亲的卧处。1971年的一天,我去拜访,正巧守纪侍候老母大便,他一边点头招呼我,一边侧开身子让我进了里间。从他老母的问话声里和他唯唯诺诺的答话声里,我不禁想起了“家有孝子,国有贤臣”那句古语来。守纪有一弟,很老实,经常在他家长住,七口人蜗居两间小屋,真够挤的。守纪从不厌嫌,常听他嘱咐春梅、冬青和小冬(二女一子)出门时看顾好叔父,观之愈服其不仅孝顺,而且尽到了兄长的责任。
  1975年秋,县里办政治训练班,我是公社派去的三位学员之一。王守纪当时任《政治经济学》辅导员,所以我又是他的学生。他讲课总是那么深入浅出,听得人心领神会。印象最深的是他讲西欧经济的发展,人所鲜知的内容加上幽默的比喻,使学员发出会心的笑声。那时, “文革”还未结束,长期的思想封闭,人们大都孤陋寡闻,听了他的讲述,才知道外面世界是那么精彩。我们私下里议论,也只有他才能讲得那么生动形象。
  80年代初,我进县城任教,与他接触更多了,对他的才华有了更直接的感受。他的书法造诣很深,我常去索要墨宝。有一次见他壁上有幅大草。上书“振奋”二字。我注目良久,欲言又止。他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说:“这两个字正适合你现在的景况,要乐观,只要不缺乏生活的勇气,处境会好起来的。”我知道,他刚看了我写的一首长诗,其中有“自幼攻文史,颇哂辞诡语。言隐荣华间,向来所不取。忙时四不顾,闲余迷脏腑。外望薪水薄,内顾妻未愈……他人言已迂,住宅甚不足。绸缪未雨时,昆虫尚能宿……蝉声扰心烦,倏尔二子啼。吾妻容颜改,病累瘦已极。言地生荒草,无柴安可食?挥手令其去,容吾缓处置。四顾无良法,掩泪泣向壁……”这首正好一百句的古诗描写了我当时艰难的处境。他又说: “你看的这幅太旧了,我再给你写幅吧。”迅即取出纸墨笔砚,挥毫作书。那幅字我一直挂在家里,不想后来却被一个老同事软缠硬磨要去了。还有一幅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至今仍珍藏着。
  一位魅力型领导人,不仅有文字魅力、书法魅力、谈吐魅力,而且更有着人格魅力。与他接触多的人都了解,常常是先听到他的笑声再听到他的话语。见了熟人,他喜欢两手抱拳行一种古代礼。他为人谦恭,从不自以为是。20世纪80年代,他任宣传部长后,搬进了“常委院”,但喜欢他的人还是照常去找他。曾听县委一干部讲,在一次县委县府两大院的民意测验中,他的票数高居其首,这也反映了他在干部们中的威信。但他自那后,却有种难言的苦衷。有一次,他对我透露说:“可能在此地待不下去了。”恰如所料,不久他被调往青州,任潍坊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据我猜测,从当时背景来看,市委这一决定可能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守纪文采飞扬,思想工作细腻,个人素质好,是做知识分子工作最合适的人选。二是,他一直做机关工作,没能到基层担任综合领导职务,按干部提拔程序来看,不能干主要负责人;偏偏威信又那么高,这不是犯了“功高震主”之忌吗?因之,调走是势在必然了。
  他调到教育学院后,家仍安在昌乐。每次回家,常来我这里。记得1985年暮秋,他约了耿建巨(耿是我的老校长,对我很好,王走后继任宣传部长)到我蜗居的不足10平方米的临时住处玩,那时我家四口,家属刚搬到单位,户口问题尚未解决。那天晚上风很大,石棉瓦透风,炒的菜都被刮下的尘土盖了厚厚一层,他对耿建巨笑着说:“你看,福新该吟唱那首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了。”
  不久他又调往省委办公厅秘书三处干秘书,旋即调《潍坊日报》社任总编兼书记,再后来重返山东省委办公厅,任一个处的负责人,具体分管临沂等地区的宣传联络工作。连年来的频频调动,受尽颠簸之苦。1989年大年初一,我去给他拜年,因其离开昌乐多年,门庭冷落,见了我,他很高兴,叙谈过午,话犹未尽。这次相见,不想却成永诀。
  1989年3月,他风尘仆仆从外地回省委,省委领导与他正式谈话,调他到潍坊市任副书记。由于劳累,觉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医生要他第二天作全面身体检查,可回到单身宿舍,病情突发,竟与世长辞。听到噩耗,我回到家中,看着他最喜欢坐的那个杌踏,看着墙上的“振奋”匾和《兰亭集序》条幅,睹物思人,两眼发愣,欲哭无泪,妻见我那个魂不守舍的样子,吓了一跳,还以为我和谁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呢。当我告知这一不幸,妻也哽咽说:“真是好人无长寿啊!
  按我倔强的性格,是从不愿与官场的人来往的,唯独他是个例外。不管从哪个方面,他都无微不至的关心我。譬如1985年春,当现代著名作家浩然先生来昌乐时,他特地领浩然先生莅临我校,向浩然先生竭力推荐我,可我正要上课,没顾上与浩然先生畅谈,我写的诗词也没好意思更没有时间拿出来让浩然先生审阅。他还有意调我去教育学院任团委书记,但我考虑到毕业于益都师范(教育学院旧址),“文革”期间得罪了一些人,不好开展工作,又知道他在那里仅仅是过渡,不久还要调走,就拒绝了。但这些事,都使我感激。他说:“你有才,何必顾虑重重。”我说:“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能是个当官的料吗?”就这样,我一直奋斗在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但在我心里,他早就成了我可敬可亲的兄长了。
  后来,一次次的冲动,使我不由自主地想写点东西来悼念他,这不单单是为了我俩之间的私交,更重要的是要让人们学习他那种清正廉洁、平等待人的高尚品格,尤其在腐败日长的时候。为此,我提笔给当了潍坊市市长的王玉芬同志写了一封长信并赋诗怀念这位良师益友兼兄长,要求王市长允许我在党报上写篇悼念文章。王市长马上写了封亲笔信,并委托县委书记刘明珂来安慰并探望我。但对我的要求没有答复,我的愿望未能实现。我对县里来看望我的领导说:“你们光问我有什么要求,我会有什么要求?我做不了官,也不想做官!”“我唯一的目的是想把王守纪的事迹发表出来。你们既然连一位曾经当过〈潍坊日报〉总编辑的同志都不肯认定,我就以其它方式发吧,反正我要发的!”为何给王市长写信?当然是有原委的,1985年春王玉芬任市府副秘书长时,因考省党校,由王守纪介绍,来昌乐补习,我给他专门辅导了半个月的历史课。在对王守纪的看法上,我们是有共同语言的。但,人一走茶就凉,内中猫溺实在不敢再想下去……
  时间到了1999年3月,正值王守纪逝世十周年,我便把那三首七绝重作修改,寄了出去,先后在《宝石城文艺》、《渤海诗草》和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华新韵吟萃》上发表了。也算了却了我一桩心事。今再将这三首七绝抄录如下:
  王守纪同志逝世十周年祭
  (一)
  二十冬夏友情萦,屡屡诗词唱和情。
  肺腑金言心底热,提携后进显豪英。
  (二)
  泉城拜谒促膝横,报社相召共品茗。
  臂动龙惊一管笔,犹悬振奋忆昔盟。
  (三)
  谦谦恪志慰廉行,诺诺偎亲反哺诚。
  孝子贤臣方重用,玉皇邀去世人惊。
  回忆起在省城为他开追悼会那天,本县去了不少人,因为知道得晚了,竟然没能在他亡灵前献上一束小花。也许由于这份永久的歉疚,才更激起了我对他的怀念吧。
  我绝对不敢说我与王守纪是“质量相仿佛”的人,从各种角度看,我自觉望尘莫及、自愧弗如,或许他在繁杂的事物中与明枪暗箭的阅历中看中了我的直爽、刚烈吧?或许由于双方的爱慕使我们导致了“最容易成为朋友”的契机吧?我越来越感到“谁是你的朋友,谁就是你的生命尺度。一旦朋友不幸去世,你会觉得自己的一部分生命也随之离去。”是的,我真切地感到了——我的生命的一部分随他而去了,再也收不回来……
  我之所以把他看做知己,是印证了那句“友情的深浅,不仅在于那些朋友对你的才能钦佩到什么程度,更在于他对你的弱点容忍到什么程度”。
  因为他对我的许多弱点都包容了。世界上去了一个包容我所有缺点的知己,势必我的生命的一部分也就随他而去了……
  最后说说“比你太弱的人,你又不屑于和他做朋友”的问题。可能不少人是这么想的,于我却不然。我今年虚岁六十,可谓生命已过大半,在经济上我有许多贫苦朋友,譬如有个上世纪七十年代结交的农民朋友,我时常在年节时探访他接济他,连妻子儿子都不屑于我的行动,直说我犯傻,但我痴心不改。还有许多文友(包括网友)可能比我临时地位(主要指职称)低,学术稍稍浅了那么一点点,但我非常热衷于和他们交朋友,相信我的热诚会被许多朋友所认可。也许我从教育界转到文化界后,目睹了比教育界更激烈的竞争与倾轧,接受了更为严酷的现实,因之我的心底里时时激荡着那颗不灭的良心。突然想起一句话:“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也许这是我现在拥有不少朋友的原因吧?
  有人说,真正的朋友并不常相厮守,浓郁的友情看上去反而十分清淡。即使相隔多年未曾谋面,一朝相会两人的心灵便立即对接上,无须任何寒暄与过渡,双方就能融为一体……纠缠在你身边并且需要小心呵护的友情,往往十分脆弱。最珍贵的友情又总是像北极星那样,永恒而又遥远。
  想想也是,鄙人有个多年的朋友,是那种特铁的哥们,他在公社(1958——1982年对乡镇的称呼)干教研组长,管理公社所有联中、小学,我在某联中干负责人(那时取消了校长称呼),后来又到了社中(当时公社高中)任教,与他为邻。再后来彼此都离开了故乡那所教育单位。可不论何时见面,好似心灵合在一个人身上,根本不用“吊根墨线说话”,那种默契似乎是天生的一般。
  再譬如多年没见面的几位同学亦是如此。记得前年到临朐、青州,那种同学间的随意和不谋而合简直让我激动不已。
  经常在一起的同事、文友,反而吐露不出知心话,大家小心翼翼,惟恐说错一句话。这样处心积虑维护着的友情简直脆弱得像一根粉丝。
  网友也不例外,特别是那些小鸡肚肠的人,对你有需求的人,一不小心,侍奉不迭,必然对你耿耿于怀,立马给你个脸色瞧瞧,可你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自己觉得正大光明,没欠他的,人家却骤起疑心,让你坐起冷板凳来,纵然觉得一肚子冤屈,又找谁诉去?
  两年来上网,倒是结识了不少诚挚的朋友,他们从不因为你性格直爽而轻蔑,也不因为你说了几句有口无心的话而恼怒,更不因为你一时没打发他满足而嫉恨。但,有的人就不行,一旦不合他意,没准会迅速疏远你甚至诬陷你。其实,此等一心里想用“名缰利锁”束缚你的朋友,没有倒睡得安稳。
  据某报载,前些年,北京某商场推出“距离式服务”,当顾客不需要时,售货员尽量避免同顾客目光直接接触,给顾客以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这种“距离式服务”反而给顾客一种信任感,真可谓“道是无情却有情”。
  故乡有座方山,从山底距离我老家五里路,观山看景,历历在目;若到了山底下,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而拉开距离,反而“隔岸观火远愈清”。交朋友亦如此也。
  现在盛行一种“感情投资”之类的理论,不少人靠酒肉金钱交友,实在不足取。因为用金钱培养出来的友谊大都很难长久,更难成为推心置腹的挚友。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不要靠馈赠去获得朋友,重要的是付出挚情的爱。”
  当然,必要的“投资”也不能绝然排除。比如朋友相聚,到了吃饭时间,主动做东撮上一顿饭,都是正常的,那种吝啬鬼永远不舍得“投资”,他也永远不会赢得朋友。
  再比如网上交友,近来感触良多。有的人十分傲慢,自以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把别人的友好看作巴结,绝不付出半点酬报,那种吝啬劲儿真让人目瞪口呆。即使你有出众的才华,也不值得用“物稀为贵”法则衡量自己进而轻慢他人吧?古语说得好:“牲口大了值钱,人大了不值钱。”可他(或她)偏偏要当那不值钱的货,还自鸣得意。此举窃为吾所不取也!
  有的人闻风而动、前倨后恭,好似苏秦、刘邦之嫂;还有的人前恭后倨,当他(或她)看到你的地位(以前各级作协容易加入,现在商品化了,有的人不愿曲意逢迎,有的人不愿以金钱美女献媚,所以没进省作协与中国作协,不一定就比他差)不如他时,便一反常态,此两种人鼠目寸光、以物取人,皆不可交也!
  有的人不管是非曲直,“有奶便是娘”,完全是“风派人物”行径。须知,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时荣衰亦文友之常事,许多人喜胜而厌败、扬荣而抑衰、褒得宠而贬落魄,焉知落魄之人无发迹之兆也?前些年,当地有个文友被陷害而落难,我不过与其新交,但佩服他的刚烈正直,几次约文友去探望,没想到他们都拒绝了,令我深感人间绝情寡义、世道炎凉。
  有的人心浮气躁,完全不懂交友之道,是属于缺乏修养的那类。试想,你以前没与人家有任何往来,现在既然到了人家博客上,不评论,不留言,迫不及待就与人家交朋友,此后扬长而去,来个“脚打锣不见面”,何必浪费别人的感情呢?还有的人更可笑,鄙人就遇见过,他提出“加为好友”,不忍扫其兴,已然许多时日了,突然留言“你是干什么工作的?”我回答:“公告上有呢!”此人才恍然大悟。
  进到某博友小家,看到他有则公告,把“加为好友”、“递送纸条”的功能封闭了。鄙人很理解也很同意这种作法。新浪网添加了这些功能,无疑地加快了博友的交流,但也日益妨碍与搅扰了很多人的正常工作。你想,那“纸条”老在那里戳着,不理睬不行;可有人就利用了这一功能,老用“纸条”与你打交道,让你苦笑不得。鄙人不会绵里藏针,免不了直言相告,把人家惹恼了也是有的。
  还有的博友一个劲的给别人留言,让你今天去评论他的文章明天又去为他捧场,我就纳闷:既然你已经到人家博客来了,为何不给别人评论一下?只知道索取,不晓得回报,连最起码的礼尚往来都不懂,你把别人当作了傻瓜,就自己聪明?其实,人类之间的“聪明”相差无几,只不过有的人狡猾一点有的人厚道一点而已。古人有句:“在一,在二,不能在三在四”的话,就是专门对那种任性自为、极端自私的人讲的。
  我不止一次在博客郑重表示:我反对那些只留言不评论的人,因为留言的功利性大一点,而评论的酬报性大一点。当然,我不是反对留言,而是反对一味的留言。此种人说穿了,是吝惜自己的时间,试想,评论最起码得读别人的文章吧,若不读难以评论,留言就省了时间。鄙人到博友的博客以评论为主,其次才是留言。我不知这样做是否妥当,但我是这么认为的。
  鄙人有个原则。先处理评论,后处理留言。试想,光评论我还回访不完,没工夫到那些邀请的人那里去。
  因为我还有个原则,凡是给敝文评论的,一般是回报两篇,所以时间特别紧张。不解的是好多人第一次登门,便吆吆喝喝,叫你去给他评论。难道你就是这么学习礼仪的吗?你把别人看做你的奴仆了吗?
  至于在网站“榕树下”感受更深,太多太多的青年人索取有余,酬报不足,甚至根本不知道起码的待人接物的道理。不赘言。
  看来,世间万物,都有一个相辅相成的道理。交网友也不例外。
  某报上有句话:“使自己强大起来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是增加自己的知识、能力等等;另一种是增加自己的朋友,特别是增加那些有知识、能力的朋友。前者通过自身力量的增长导致自己强大,后者通过借用周围人的力量使自己强大。一般地讲,强者更注重前一种,弱者更喜欢后一种,而智者两种方式都善长。” 可见,交朋友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结交那些有知识的朋友。
  第一篇《漫说朋友》里,我已讲到了王守纪,那是与我交往多年的有知识的朋友,可惜他已驾鹤西去……
  鄙人还在一篇文章里讲过陈炳熙、穆陶、刘保富三位先生的事,我写道:“什么是名家?什么是学者?什么是良师?学识渊博而虚怀若谷,闻名遐迩而平易近人,谈吐文雅而不矫情,甘愿做铺路石而不匿影藏形,诲人不倦而不喜形于色,融会贯通而不管窥蠡测,鞭辟入里而不敷衍圆滑,超凡入圣而不固步自封,待人真诚而不求繁文缛节,宽容大度而不强人所难,有求必应而不超然物外,德高望重而不作威作福。此谓之名家、学者、良师也。”此文发表后收进了我的散文集《月下小品》。而这些名家、学者、良师成了我的挚友,真的是不枉此生。
  还有些从未谋面的良师益友,诸如北京的丁国成、刘锡诚等大家,我不敢冒昧称他们朋友,因为他们是老前辈,不过从与他们的电话交谈和书信交往中,我们的心是相通的。从他们的著作里,我看到了高尚的文德,从他们的的主张里,我找到了慰藉,从他们的极其平易近人的一封封书信中,我受益匪浅。
  去年上网以来,尤其在“榕树下”结识了不少朋友,比如《逐梦·中原》、《望海文学》、《雀之巢》、《天地红尘》、《墨淡如黛》、《丁香文学》、《那些花儿》、《桃花诗社》、《风之谷》、《墨派文学》等社团的社长、执行社长、主编,他们的学识让我由衷地钦服。还有许多编辑小弟弟小妹妹,令我感到了网络的温暖,譬如鄙人刚到榕树时的五月飞絮、血色童心等,不久结识的余英溪、花落无声、可晴、邬海波、霜刃无锋、杨忆军、玉色人生、高涛、露姹、韵无声、西门已无梦、无舟飞渡(即苏苏)、心灵契合、浅水芦苇、林间小草、耘池墨砚、于湘女士、春风风人、大树底下能学习(即晓寒)、李锦恒(即三月风情)、程书坊、纯美如虹(即静犹水明)、方姝(即素雪闲云)等,对我在榕树的发展给予了或多或少的帮助,他们良好的文学修养和厚重的品格对我影响颇大。
  要说的还有去年到“池塘边”,遇到了三位朋友,一位是山东老乡子敬(王字航),一位是深圳医护人员春风妙语,还有一位是从事教育的同行梁恕俭老师,那时我上网不久,任编辑期间,得到了她们不少帮助。那种帮助是无私的,没有丝毫功利企图。
  自从注册新浪博客以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朋友为数众多,真正投缘的也不少,中国作协圈圈主伍弱文、副圈主淡淡清香与我一见如故,鼎力相助;“榕树下”第一社团《雀之巢》老大独上月楼(即生怕花开花落)、主编灵湘、编辑曲新同,《逐梦中原》社长黄云峰、副社长吟媚与我交往益深。
  昌乐自从注册了《宝都文学》圈,同为管理员的秋叶子(周女士)任劳任怨,成为交往甚多关系甚恰的博友。
  最感激的是那个一直以“学生”匿名光临鄙人博客的朋友。我之所以称她为朋友,是因为我是历史教师,没给她授过课,她知道我的博客是读了我在当地报纸上的一篇文章,从此便始终关注着我的博客。经多次打听,才知道了她的情况,让我非常吃惊于一个理科学生的文学功力,更吃惊于她的处境,她没有电脑,甚至没有手机,完全是挤出时间到我的博客,对于这种情谊,谁说这不是真正的朋友?     让我们接着来谈朋友这个话题。
  窃以为,朋友之间有一个很关键的东西,它叫“理解”。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有的人彼此没来得及理解对方就已迫不及待地成为朋友了。这种友情越深误会也就越深,误会积累到一定程度,友情反过来伤害双方。甚至受伤之后他们还不知道为什么受伤。所以我说,糊涂的友情,比清晰的仇恨更可怕。
  随便翻开一卷古今中外的史册,那里面记载着多少“好朋友”反目成仇的故事,而那种开始亲如一家,不分彼此,后来却反目成仇的几率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很多。
  如今更不消说,社会浮躁,人情浮躁,交朋友分外危险。有一本地文友林某与一省城文化名人交上了朋友,本地文友要出书,省城文化名人做中介,实际上就是书商。本地文友将出版费用按数目邮汇,书即将出版,不料印刷厂来电话说是还欠两千元,那个省城名人却推脱不知道,本地文友很明白,那个省城文化名人在名正言顺地取得四千元“书号费”和四百元“封面设计费”以后,又暗地里贪污了他两千元,使当地文友林某不明不白地做了冤大头。而这个所谓的省城文化大人物,在自己主持的刊物上动辄谈什么“对人格高尚的追求”,还堂而皇之地自诩为“用心阅读自己”,可他“对人格高尚的追求”变成了对“孔方兄”不遗余力地追求,“用心阅读自己”也蜕变为“用心图谋朋友的出版费用”。此事是鄙人也去泉城一趟后晓得的,那位《XX文学》的执行主编,见面后异常热情,盛赞鄙人散文集与长篇小说多么有文采,但对我顺便带去的一篇稿子却一直按兵不动,每逢电话往来,必然说我的那篇散文多么多么好,俨然老朋友无异,可一谈到正事总是不阴不阳的,从不说痛快话。让你自己思忖着该怎么先行酬报他,后来我说了一句,我想出本诗集呀,就听他电话里立即激动起来,说是包在他身上。后来在当地文友的一次聚会上,才听林某愤然地说“那人是个文化骗子”,我才知道了他被那个省城文化名人“割了耳朵”的事。有了当地文友以及我自己的一番遭遇,那位省城文化名人在我眼中立刻一落千丈。事实就是这样,只要你做出一件对不起朋友的事,那你的人格就完全丧失了。
  如今网络发达,网上接触越来越频繁,那些迫不及待地想与别人成为朋友的太多了。我在去年曾经先后注册过《红袖添香》、《榕树下》、《池塘边》等网站,后来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一年有余的时间里,给我最深切的感受是:由于网络的特殊性,大都用笔名注册,大家天南海北,谁也见不到谁,“虚拟”的网络必然潜藏着互相欺骗的成分。而很多网客出于本身的需求,迫不及待地想与你交朋友,而你却毫无戒备,以为他人是真诚的,贸然里好做一团,可你一不留心,或者给他文章的评论里提了一点点意见,或者对他的社团侍奉不周,其实,你心里根本没有慢待他批评他的意思,他却误会了你,这种误会一旦产生,根本没法解释,误会积累到一定程度,原来很深的友情反过来伤害双方,让你只有后悔不迭的份儿。你看,这种糊涂的友情不是比清晰的仇恨更可怕吗?
  所以,在下以为,若是见到那些口是心非的经常见面的朋友,最好的措施是离他(她)远一点,尽量不与他(她)深交,免得让糊涂的友情变成莫名其妙的仇恨。若是网络交友,一旦发现了他(她)欺骗你,尽早地给他(她)指出来,早“劝谏”要比晚“翻脸”好,早“劝谏”或许能得到一些良心未泯的网友的体谅,即使不体谅,从此分手,免得夜长梦多,让友情反过来伤害双方,弄得两败俱伤,多没意思。
  近来,就看到了一些令我伤心的事,有的博友竟然在我的博客里大大咧咧地说“您的文章被XX圈子加精推荐”,可当我到圈子查找,却杳无踪影。我没有客气,当即用“悄悄话”发在留言里,并对其耗费我的感情予以批评。迄今为止,鄙人已经批评好几个人了,但愿他们真正懂得交友之道,不要自欺欺人,净做那些为人不屑的事。当然了,鄙人从没在博客上做那些狗苟蝇营之事,也就身正不怕影子歪。还有,我极不愿意看到自己对博友的满腔热情反换来他人的愚弄。因此,今天,鄙人曾经在博客评论栏里连发了两篇郑重声明,再把其引在下面:
  “郑重声明:各位圈主、管理员,恕我直言,凡是来鄙人小家的都是朋友,可我不喜欢欺诈,尽管网络是虚拟的。
  若是说些加精啦推荐啦的话,你就得实现,不要忽悠人。我对7月1日——7月10日的各个先生、女士的加精挨个进行了查对,发现有的人很不诚实,也印证了我的一位很忠厚的朋友的牢骚,他说:“许多人根本没拿着真诚当回事,满嘴里欺诈,说出话来让人难以相信。他说给你加精了,却根本没那回事。”
  我也当着《中国作协》圈的管理员,我知道当个管理员很不容易。要打开“本圈管理”,管理框里每一页文章不多,所以得一页一页翻开认真仔细看,如果看到题目很新颖,而内容不怎么样,我只给作者评论,不会给其加精。如果打开的文章确实不错(当然是站在我个人欣赏的角度),我就在评论里说要加精推荐,然后再回到管理框,在前面小四方框里一点,里面有了对号,再在后面点“加精”,而后选上题材,或“小说精粹”或“散文随笔”或“诗词雅韵”。最后确认,直等到管理框里被选中的文章消失(到推荐地方去了),我才离开。还有,凡是我选中的文章,我一般都是认真地加上推荐的理由,从来没有简单的一句话了事。当然了,青年人工夫紧,对他们(她们)不能这么严格要求,但必须以不欺骗人为准则。
  我以为网络里也要真诚,只要真诚的人多了,我们的网络才让人真的感觉到温暖。”
  “我没有点任何人的名字,但不说明我心里没数。我希望大家支持我,不要以为我是迂腐,“你找真诚,到网络找什么?”
  我也知道网络带有不真实性,而且比重很大。但我在“榕树下”交往了许多真诚的朋友,他们(她们)的真实姓名、地址、单位、电话都毫无保留地给了我。经过一年来的交往,真的是无话不说,说的都是实在话。
  但不少博客朋友让我失望,看来,像我这样极其真诚极其认真的人在这里要受嘲弄与忽悠了。
  诸位考虑一下,我对哪位博客文友耍过花枪呀?一般来说,即使我忙得不可开交,我也是千方百计回访,而且还是加倍酬报,你给我评论一次,我基本给你评论两次,这叫做“投桃报李”。我知道如今什么都涨价,譬如我的大儿子结婚时(1993年),人家给贺喜钱20元,我现在起码要给人家付喜资100元。这是打个比方。
  所以我很有资格说这样的话:还是真诚一点好!”
  谈到理解,做朋友尤其如此。我之所以在评论栏里打上两段《郑重声明》,目的很明确,我希望彼此互相理解,你若是真正理解了对方,就可以做朋友;你若不理解对方,就可以果断放弃,不要等到感情发展到一定程度,误会却越来越深,有朝一日,冲突骤起,反目成仇,受伤害的不止是一方。即使是虚拟的网络,对彼此也是痛苦的。再度重复那句话:糊涂的友情,比清晰的仇恨更可怕!
  不过,有的人看重的往往是自己的交友能力和技巧而不是朋友,因而也很容易丧失朋友,不过他对此并不在乎。这种人当不在鄙人所写的文章范畴。因为敝文所讲的是那些打心眼里想着交朋友的人,而这些人又不至于被友情所伤,演变为仇恨,仅此而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