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5-04-24 18:08
鄌郚总编

诗歌的语言和语法特点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22 14:32
鄌郚总编
  第二节 语 法 特 点:
  一、词语的省略:
  诗词由于语言的高度凝练,因此有时就必须打破语法惯例,省略句子的某个成分,最常见的是有时省去句中的主语,有时省去谓语。
  (一) 主语的省略:
  省略主语的现象在诗词中最为常见,特别是在近体诗中尤其如此。在古体诗中往往在叙事诗中出现主语“我”、“尔”等代词有时也有用名词作主语的。
  《诗经》里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如“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邶风》)。有如汉魏乐府诗中的“我出东门游”等。在近体诗中,写景,固然是写“我之所见”,抒情,自然是写“我”之所感,但除了极个别情况而外,在多数情况下都不出现主语“我”。
  例如: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近体七绝,不难理解,写的是作者自己久别回乡的“偶感”。虽然诗中不用主语“我”,读者也可体会出全诗是写“我”之所行、所见、所感。
  以近体诗五律而言,可以引李商隐的一首为例:
  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很明显,这首诗写的全都是作者“我”的所见所感:第一联写的是我所处的地点和时节;第二联点题,写“我”之所感;第三联写“我”之所见;第四联既写“我”之所见,又写“我”之所感。这就是就全篇而言如果抽出其中某一个句子孤立起来分析也可把它看作是有主语的。
  例如“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可以把“天意”和“人间”看作上下两句各自的主语。有如“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越鸟”可以看作这两句的主语。
  例如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是这样的。“不到长城非好汉”,“何时缚住苍龙”,是谁胸怀如此的豪迈呢?——既然既包括作者自己,也包括所有北上抗日的红军指战员。因此这首词所省略的主语可以理解为“我们”。 有些诗词其中有的句子看起来似乎与“我”关系并不密切,其实还是“我”所发出的感想和看法。例如上引李商隐诗中的“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毛泽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的颈联:“牢骚太盛妨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等等。
  不过,由于这类诗句饱含着深刻的哲理,所以往往可以摆脱特定的主语“我”而独立出来,成为对任何人都适用的格言名句,在精辟的古典诗词中为数不少。
  杜甫的“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等,都属于这一类的格言名句。 在近体诗中,出现主语“我”的情况并非绝对没有,不过比较罕见罢了。如李白的“我宿五松下”,“我欲因之梦吴越”等。至于词,出现主语“我”的情况就比较多一些。例如苏轼的“我欲乘风归去”,黄庭坚的“我欲穿花寻路”,朱敦儒的“我是清都山水郎”等等。其所以如此,大概因为词是长短句,句式不如律诗字数那么固定的缘故。
  至于不用“我”,而用其他词语为主语而可以明显看出来的,多见于古体诗——特别是叙事诗中,如李白的《古风第三》:“秦王扫六合”以“秦王”为主语,全篇写的都是关于秦王的所作所为所见。有如他的《长干行》,以“妾”为主语,全篇写的是“妾”所忆所感。
  有些诗,粗看起来好象主语赫然在目,例如:
  春山月夜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
  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
  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
  楼台深翠微。
  题目是《春山月夜》,首句写的也是“春山多胜事”似乎全诗以“春山”为主语是确定无疑的了。其实不然。如前所述,把首句孤立起来看,“春山”确实是本句的主语;但是就全诗而言,它的主语仍然是作者自己——“我”。“春山多胜事”是“我”之所见所感,“赏玩夜忘归”,仍是作者“我”在月明之夜“赏玩”而流连忘返; 以下各句也都是写“我”之所见所感。如果不弄清这种情况,就可能影响到对全篇内容的正确理解。 由于古典诗词有它的特定语言要求,所以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历来都不把这类不出现主语的情况当作“省略”看待。但是,从语法角度指出这一点,对于确切地理解古典诗词,仍然是必要的。
  (二) 谓语的省略:
  在散文中,谓语是句子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缺少谓语的句子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句子了。固然,古代散文在一定语言环境下往往有省略谓语的,但是在古典诗词中,谓语被省略却更为常见。省略了谓语的诗句,不仅不影响内容的表达和读者的理解(当然不能掉以轻心),相反地,有时还更有效的增强诗歌的艺术性,使诗歌更富有诗意。谓语的省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承前对举省略——这种情况多见于近体诗中。由于字数、声律的限制,有的诗句在对举两件相关的事物时,往往只在表述前一事时使用动词谓语,而在表述后一事时把相同的谓语略去。
  例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题西林壁》这两句诗的前一句,意思是“前看成岭,侧看成峰”。由于字数的限制,只好把对举两件事的后一件中的谓语“看”省去。
  如: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墙堤上楼。——刘禹锡: 《堤上行》这两句诗的后一句,意思是“堤下连墙堤上连楼”( 堤下船桅接连着船桅,堤上高楼接连着高楼),两件事因承前对举而省去后一件的谓语“连”。这一类省略虽然并不多见,但如果不加注意,往往会影响对诗的理解。
  2,因状语而省略——古代散文的判断句里,由于很少使用判断词,所以状语往往可以直接和后面的名词相连表示判断,
  例如:“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句中的“皆”字是状语而不是谓语,但因此而省去谓语(“是”),并不影响对这句话的理解;而在叙述句中却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可是在诗词里,由于格律和字数的限制,有时就出现因有状语而省略谓语的句字。例如:武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止数。——白居易:《琵琶行》
  第一句中的“争”字,很容易误解为动词谓语“争夺”,其实并非如此。这里的“武陵年少”,指的是当时有钱有势的贵族子弟;“缠头”是指争相赠送歌妓的财物。因此这句诗的正确解释是“武陵贵族子弟竞相赠送歌妓的财物”。原句因有状语“争”而省去了动词谓语“赠送”。
  又如: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杜牧:《早雁》
  这里后一句的意思是:“水中多生长着菰米,岸边多生长着莓苔”,因有状语“多”而省略了动词谓语“生长”此外如:“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郑思肖《德祐二年岁旦》,意思是:“此地暂时驻扎着胡马,因而我终身只作宋朝的臣民”,因状语“暂”和“只”而省去了动词谓语“驻扎”和“作”。
  3、 因词语相关而省略——这里所说的相关,一般体现于词组的搭配比如“风”经常和动词谓语“吹”相联用,“雨”经常和“淋”或“打”相联用,“日”经常和“晒”或“照”相联用等等。由于词语中存在着这种比较固定的搭配关系,所以在诗歌中就往往因此而省去相应的动词谓语。
  例如: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这两句的意思是“秋天的风声响彻整个竹林,寒气侵袭着所有武陵的青松”。“风声”一般和“响”联用“寒气”一般和“侵袭”或“笼罩”联用,因此这两句省去了动词谓语“响彻”和“侵袭”这类字眼。
  例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漂浮的白云有如游子的心意西下的太阳满含故人的情感”。前者是由浮云飘忽不定引申出来的,后者是从诗人的联想(西下的太阳依恋山峦,犹如故人不忍相别)而得出的理解。因此,这两句诗显然省去了动词谓语“如”、“有”这一类的字眼。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的颔联“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也是这种情况。这两句的意思是一枝斑竹上面就有上千滴眼泪,万多红霞就象百重衣那样艳丽。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其中省略了动词谓语“有”和“象”。
  还有一种情况,即因有方位词而省略相应的介词。例如: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李益:《长干行》
  在原诗里,这两句写的是一位妇女思念远行的丈夫的美好幻想,丈夫骑着骏马和自己相会,有如绿浦上的鸳鸯,锦屏中的翡翠一样,不再分离。显然句中省略了介词“在”
  (三) 以词组代句:
  这也是古典诗词中的一种省略形式。在古典诗词中,省略主语和谓语的诗句固然很多以词组的形式出现,但是有些以词组代句的诗句,所省略的却不一定是主语或谓语。
  而是其他成分。这类句子有时扑朔迷离,令人难以捉摸。这就要求我们紧扣题意,结合前后诗句认真思考,才能得以确切的理解。
  例如: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七绝的第一句,是一个名词性联合词组,其中省略了什么成分,一下子很难看出。如果加上动词说成“秦时的明月照临汉时的关塞”自然也无不可。
  但是作者所处的时代已经是唐代,如此解释,跟下句的意思就不大好联贯。实际上,作者的意思是,月亮还是秦朝留下来的月亮,关塞还是汉朝留下来的关塞;设关塞以防备外族侵略,由来已久,而战争从来不断,所以“万里长征人未还”。战争不结束,战士也不能归去。这样诗意就联贯起来了。“出塞”的题意也明确了。
  上引一例,是以词组代句来说明一种境况的。类似的例子还有: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是诗人白居易在江州司马任上写给他朋友的一首请帖式的五言绝句。诗的头两句用了两个词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说明自己招待客人的准备。烫热的美酒,温暖的火炉,等待着同好友围炉共坐,促膝谈心……如果进一步想象:夜晚屋外大雪纷飞,屋内炉温酒香,又是何等的赏心乐事!这两个经过浓缩的诗句,用来创造当时景况达到了非常高超的效果。
  如果说,上句只是表现比较单纯的境况的话,那么下面这首五律中的颈联所反映的内容就较为复杂了:
  春日忆李白
  (唐)杜甫
  白也是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如”、“象”之类的动词,也不难领会。唯独颈联这两个词组令人难以捉摸:忆李白怎么这首诗的前四句是赞扬李白的诗歌不同凡响,比较容易理解;颔联也是两个词组,其中省略会忆出“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呢?其实联系到当时两位诗人的境况,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原来当时杜甫在长安,也曾在咸阳住过,咸阳在渭水之北,“渭北春天树”是杜甫自比。李白在江东,“江东日暮云”是比喻李白的境况。而“春天树”是杜甫用以比喻自己刚有成就,枝荣叶茂还在将来;同时也说明自己象扎根的树一样对家乡有着深情的眷恋。
  “日暮云”则是用来比喻李白的成就,有如晚霞那样光彩夺目;同时隐指李白的性格有如流水行云,行踪飘忽不定。这样理解,全篇诗意就贯通一气了。当然,把这两个词组理解为见景物而思挚友,也未尝不可。以词组代句最典型的莫过于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了: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仅仅最末两句是完整的句子,前面三句完全是由九个名词词组构成的。作者凭借这九个词组勾画出一幅苍凉孤绝的图景。当然,光有这些词组,是说不明什么问题的。但是一扣题目(《秋思》),再联系末二句,这些词组的诗情画意,就分外明了了。
  在古典诗歌中,以词组代句,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运用得好,不仅可以做到语言精练,而且诗意更浓。诗味更厚。这类诗句虽然也属于省略的范畴,但其中省略了什么成分,有时很难硬性肯定。如果把它译成口语,就必须吃透全篇。联系前后诗句,适当处理。如果率尔操觚,掉以轻心,就难免造成误解。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