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5-04-24 18:32
鄌郚总编

近体诗的押韵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21 21:10
鄌郚总编
    近体诗的押韵
    如果说一下近体诗押韵的基本法则,几句话就可以了:
    1,首句可押可不押,2,余则仅限逢双句押韵,且只能押平声,3,一韵到底而不许换韵。这是基本规则,是必须知道,简单。要写近体诗,遵守就是了。
    不想遵守也可以,那你就别标上什么七律五律七绝五绝这样的字样,也没人说你半个不字。说押韵的要求很简单,没错,但是它却又非常重要。再简单的事,只要它足够重要,那就立即变的不简单了。因此,我们就不能马虎对待它,不懂押韵就谈不上懂诗,不会押韵就不可能会写诗。韵选的不好,你的诗也难以精彩起来。诗属韵文
    诗属韵文也,韵之不通,何以通诗?所以,今天我的这次讲座不可错过,不是因为我重要,而是因为“韵”这个字太重要。不论你是写诗的老手还是初入门的新手。押韵,你不仅要懂,而且要通;不仅要通,而且要精!今天我要讲押韵,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它,
    一是“找韵”,二是“押韵”。我们先说一下这个“找韵”。我们在形容某人对音乐具有通灵透彻的领悟时,我们会说这个人很有“乐感”,或说他的“乐感”非常好。是否具有“乐感”,对音乐人来说很重要哦。
    对音乐人来说很重要哦。一个连五音也总是无法完善的人,对旋律和节拍感觉迟钝的人,是做不好音乐的。
    其实,在诗的美学意义上,我们讲的就是“诗韵”。在音律上,通过平仄的排布,我们找到了起伏感,找到了节拍感。这种起伏的跌宕最后由韵脚做一休止符,打了一个小结。每间隔一句都有这个小结的存在。每个小结(韵脚)都要有相同的貌,也就是同一韵部的字。诗句之平仄起的是发散的作用,是动态。
    而韵脚(小结)的收束,则起到的是凝聚的作用,是统一的作用,这是静态。所以,诗律是由这一动一静二部分而构成的。诗韵也就包含了这“动”和“静”的二部分。这说明了什么?在需要“动”的时候你别停,在需要“静”的时候你一定要静的下来。
    动和静之间是要配合好的。具体落实在诗句里的字上怎么理解呢?重要是考虑不能互相干扰和替代。比如在句子中不是韵脚的地方也使用了韵字,也就是只能用来收束韵尾的字,这在后面我们会讲到,这叫“挤韵”。
    这样,就使得动和静之间不能清晰地分出层次感了,拿句音乐上的话来说,是浑浊音。还有,有时候我们在诗中使用一些叠字,或重出字,这叠字以及重出字,其实也构成了局部的韵区,使用是好,可以利于韵脚的突出,使用的过多或不恰当,对韵脚的收束也能起到干扰的作用。还有一些句中字对韵脚起干扰作用的现象,我们会在后面一一介绍。
    我们在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保持韵脚字的独立性(不被干扰)和配合性(收束),要从诗之整体上来看待“韵”的表现。上面这些是我从音律协调的角度,来说明对诗起到的协调作用。其实,还有一种“韵”是我们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却能感受到的,那就是诗之韵味。
    这其实是一种意境的流动感。这关乎到诗之整体的谋篇以及造句炼字。它是诗之意和境的高度结合所产生的美学效果。通过景物的转化产生一种有节奏的流动感,并通过这种景物的推拉转换,来渲染并衬托出一种“意”的存在。表现得体,就自然形成了一种韵味。是诗意的流动韵,而不是单靠韵脚而生拉强扯
    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句字上看,这篇绝句写什么“意”了吗?没有,字面上根本没写什么感啊思啊的。
    这四句完全是对景色的描述,对景物的转换如同镜头的切换和推拉。景景不同,又景景相扣,一脉相承。通过这一连串的景物及人物动作的组合,我们自然就感受到了一种“意”的存在---诗里表现的,那是一种思念啊。诗意的递进和层次的表现,就是诗之韵味。
    在这里再强调一下相关的法则和注意事项。 1,我们写作近体诗所用的韵部蓝本,是《平水韵》。至于什么《佩文诗韵》啊什么的,其实还是《平水韵》。《平水韵》里对韵字的划分共分为106韵部,上平下平各15韵,平声字共30个韵部。因为我们写近体诗一定要押平声字,所以,要尽可能地熟悉哪些常用的字是哪一韵部的。
    押韵,我之所以强调它重要,我还在前面自己造了个词儿叫“找韵”,其实,我这么讲是有原因的。因为,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容易犯一些在押韵上的错误,这类错误都属于诗病。作为基础知识介绍,我在这里为大家说一下,都有哪些易犯的错误。诗学上称之为“押韵八戒”,如果韵押的不好,诗就难看了,那就真的成为“(猪)八戒”,呵呵,所以叫“八戒”。这是玩笑话,其实,是以下面说的八条为主要注意事项,还有更多的,可在以后写作中慢慢体会和注意。
    (一)戒“落韵” 落韵,也叫出韵。这个很好介绍,因为近体诗的押韵就要求只能一首诗里押一个韵,所有的韵脚的字都要在《平水韵》中的一个韵部之内。把别的韵部的字拿来做韵脚就不允许,那就是“落韵”。比如我们前面举例的那首七绝: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韵字“屏、荧、星”都是在《平水韵》的“下平九青”之内的。比如,把这第二句的“流荧”换成“流莺”行不行?不行!不是指诗意,而是指这样押属于“落韵”了,因为“莺”字是在“下平八庚”部里,押韵,是不能乱串门的,否则就是犯病了---诗病。
    (二)戒“凑韵” 就是指,你选这个韵脚字,与全句其他的意思不相符合、不连贯,你在这勉强凑合使用它呢,这是不行的。特别是限韵写作时,尤其是步韵写诗时,为了合上韵脚,也不管意思通不通就用上了,所以常出现这种“凑韵”的现象。诗的韵脚,一定要稳!诗句就是在盖高楼,你乱凑合的韵字,就是伪劣
    诗的韵脚,一定要稳!诗句就是在盖高楼,你乱凑合的韵字,就是伪劣原材料,盖出的楼必然是“豆腐渣”工程,很破坏诗体哦。
    (三)戒“重韵” 就是在一首诗里,重复押一个字做韵脚,这是不可以的。,比如,起句“春风化雨润花香”,次句你又写上了“蜂蝶穿梭只为香”(我为举例而现编的句子),把这“香”字来回的用,烦不烦啊?没别的字啦?这一戒简单,除非初学,犯此错的人还不算多。现在我们严格要求避免重韵,其实,古人写诗时有时是不忌讳重韵的,比如诗圣老杜就常有重韵的字,这点,咱不学他。
    (四)戒“倒韵” 这也是个常见的诗病,这是说,为了押韵,把正常的词儿颠倒着说,比如这样一些词“风雨,先后、新鲜、慷慨、凄惨、玲珑、参商、琴瑟、……”等等,把它们颠倒过来写,就觉的非常别扭。平时习惯怎么用就怎么用,别为了押韵而有意颠倒词字的习惯顺序。有的词字正反都没关系,有的就不行。把“山川”写成“川山”难受不?把凤凰写成“凰凤”可笑不?你再把“麒麟”给写成“麟麒”试试?一切以自然本真为美,不可为押韵而生造。
    (五)戒“哑韵” 怎么说呢,所谓“哑韵”就是声调读起来不清晰,意义也不明显的字。并不是所有是平声字都适合做韵脚的。有的字看着就不喜欢,读着也不响亮,就别强用它了。“欲作佳诗,先选好韵。凡音涉哑滞者,便宜弃舍”这是袁枚袁老先生教我们的话,可参考。
    (六)戒“僻韵” 什么是“僻韵”呢,就是不常见的生僻的字,我们尽量少用。比如下平六麻里的“犌”字,有几个认识的?还比如上平一东里的“蝀”字,偏僻不?有的人专门喜欢找一些生僻的字来显摆,其实,他不知道他显摆出来的正是诗病的一种。我们这里还是借用袁老先生的话来说一下“李杜大家,不用僻韵,非不能用,乃不屑用也”。偶尔玩玩文字游戏可以,但是真要写出一首好诗,那些“僻韵”的选用其实往往会破坏你的形象的。
    (七)戒“挤韵” 也叫“犯韵”或“冒韵”,这个诗病,我在前面讲“找韵”的时候提到过。一句之中,有了韵脚的韵字了,就不要在句里再选用这个韵部的字了。不然在音上犯重了读之不美。下面以一首诗来做例子:相逢之处草茸茸,峭壁攒峰千万重。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松。这首诗用的是上平二冬的韵,但是起句和承句里有“逢”和“峰”这两个字,也在二冬韵里,这就是“挤”了。但是我们要注意,“茸茸”二字是叠字用法,不属于“挤韵”。
    八)戒“复韵” 一首诗中,意思一样的字,或相近的字,不要重复地押。比如押了“忧”字就不要再去押“愁”字,押了“花”字就不要再去押“葩”,还比如,押过“香”字了,就不要再去押“芳”字了。这类的押韵是要尽力避免的。我们把“押韵八戒”给介绍完了,其实,关于押韵,还有不少要注意的地方,不在这一一介绍了。
    但关于押韵,有个总的思路是,注意音节的响亮,注意意思的通顺和明白,再注意一下韵字与诗意的配合度。韵字和诗意如何有关系吗?当然有!不同的韵字,其实对应着不同的情绪和情感的。比如,在写忧愁伤感的情绪时,我们可以多选用下平十一尤、下平十二侵。要是想写欢快明朗一些的情绪呢,就可参考选用“覃、东、江、阳”等这类的韵。
    我们还是参考一下古诗话有关这方面的言论“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鱼、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莫草草乱用”。自己多写,多琢磨,会有自己的体会的。关于近体诗的押韵,我们强调的是不许换韵,要一韵到底。这是基本要求。但是如同我们前面对平仄规律的要求那样,有时是允许有有些变化的,也就出现了所谓的拗救以及特拗的情形。押韵,其实也不完全是死板的,有时也是允许有些变化的。这样逃出基本法则的一些变例,我们称为特例,不推荐初学者使用。但是,我有必要介绍一下,以丰富我们对押韵的知识的掌握。
    我们还是参考一下古诗话有关这方面的言论“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鱼、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莫草草乱用”。自己多写,多琢磨,会有自己的体会的。关于近体诗的押韵,我们强调的是不许换韵,要一韵到底。这是基本要求。但是如同我们前面对平仄规律的要求那样,有时是允许有有些变化的,也就出现了所谓的拗救以及特拗的情形。押韵,其实也不完全是死板的,有时也是允许有些变化的。这样逃出基本法则的一些变例,我们称为特例,不推荐初学者使用。但是,我有必要介绍一下,以丰富我们对押韵的知识的掌握。
    举个例子: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起句的韵脚“降”,是上平三江韵。而后面第2第4句的韵脚都是下平七阳韵。这样起句借韵的就叫“孤雁入群格”
    (二)孤雁出群格全诗其他韵不变,而只有最后一句(结句)的韵脚借韵的,叫“孤雁出群格”。这里要求,所借的韵还是“邻韵”。道理和上面那个差不多。
    看例子:
    寂寂无聊九夏中,
    傍檐依壁待清风。
    壮图奇策无人问,
    不及南阳一卧龙。
    “中”和“风”是上平一东韵,
    而最后一句的“龙”是上平二冬。显然是借韵了。
    三)进退格 进退格。这种格式的押韵,只能在律诗里用,绝句不可以。律诗不是有四联吗?第一联用一个韵,第二联用其他的韵。第三联再用第一联的韵,第四联用第二联的韵。这样二个韵交替着用。这叫进退格。
    仍然看个例子:
    孤忠自许众不与,
    独立敢言人所难。
    去国一身轻似燕,
    高名千古重于山。
    并游英俊颜何厚,
    未死奸谀骨已寒。
    天为吾君扶社稷,
    肯教夫子不生还。
    (四)辘轳格律诗可分为四联,前两联用一韵,后两联用另一韵,这叫辘轳格。二韵之间仍然要求是邻韵。还有一些如葫芦格等,甚至还有一些变例是押三韵的,在这我们读古诗的时候也是偶有所见的。所有这些变例都不推荐使用,尤其是初学者,可以知道有这种变化的情况,但是正规训练时,尽量不要去变。
    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基本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偶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
    寄扬州韩祚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第一二四句押韵。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首句并不入韵,
    二四句押韵。
    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
    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只押平声韵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以近体诗的体例,假如押仄声字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遵守这一规则。记忆中也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反例,所以这里就不另举例。一韵到底古诗(古风)允许中途换韵,但近体诗不允许这样。
    【首句押韵可借邻韵】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1、忌重韵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编辑本段避免同义字相押 如一首诗中同时使用“花”、“葩”,“芳”、“香”等。
    3、避免出韵古人写诗多依官韵,而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在官韵中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韵部之中,如“冬”与“东”之类,如果在同一首诗中相押,即为出韵。这主要是因为古今语音变化的原因,今天已没有必要再强调这一点了。
    唱和就是依照别人诗中所使用的韵字来押韵做诗,叫做“和韵”或“步韵”,主要有三种方式: 1、次韵:又称步韵,即用原诗相同的韵字,且前后次序都必须相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2、用韵:即使用原诗中的韵字,但不必依照其次序。 3、依韵:即用与原诗同一韵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字。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