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6-12-22 20:12
鄌郚总编

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办田村集村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18 18:41
鄌郚总编
  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办田村集村
  田 村 集 村位于临朐县城南郊,潍(坊)九(山)公路西侧。东邻井家田村,北接王家楼村,南界冶源镇东赵家庄,西隔黄龙沟与岩头村相望。聚落南高北低,呈长方形,东西500余米,南北600余米,面积约0.33平方公里。
  相传,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单在此屯兵驻留,后渐成村落,得名田屯,后称田村,因设集市,改称今名。孙姓于明洪武二年(1369)自山西洪洞县迁于博山口头镇具莱峪村,后裔迁入临朐,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由城西西郡村迁入,后有分支迁入,人口增多,约占全村人口的45%。
  村民有孙、李、王、袁、杨、高、谭、井、卢、康、傅、初、孔、孟、范、魏、隋、邓、邵、张、郇、马、郭、宋、房等姓,共602户,1706人,均为汉族。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实行乡、社制,至清宣统二年(1910)属礼让乡田村社;宣统二年至1929年属城区田村社;1930年属第一区田村乡; 1948年属纸坊区;1952年属第二区(冶源)田村乡; 1958年2月,撤区并乡属城关镇; 9月城关人民公社成立,属之; 1982年1月城关公社更名为城关镇,属之; 1984年4月城关镇改为临朐镇,属之;2004年3月临朐镇改为城关街道,属之。
  全村耕地980亩,分布在村南、村西,习称南坡、西坡。其中以墓地命名的地块有:李家林、崔家林、陶家林、范家林、吕家林、高家林、史家林、康家林、姜家林、魏家林、酆家林等;“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墓地整平后称:1队方、2队方、3队方、4队方、5队方、6队方等。土壤为褐土,土层深厚,平均在15米以上,耕作历史长,熟化程度高,适各种作物生长。
  村西有宽约50米、深近4米的黄龙沟支脉(村称西沟)将村庄与耕地隔开,为村民生产带来诸多不便。1964年建起宽6米的石拱桥两座,南桥取名跃进桥,北桥取名丰收桥。
  村民以农业为主,种植业占较大比重。1957年前,全村85%左右耕地种粮,15%左右种植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谷子、高粱等,经济作物主要有黄烟、蔬菜等。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实行计划种植,黄烟种植面积有所增加。1973年实行粮烟间作,烟田面积达到480亩,占耕地面积的42%。20世纪70年代末种烟效益下降,种植面积减少。1982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烟田改为粮田。
  村有种菜传统,多为韭菜、菠菜、黄瓜、茄子、扁豆、芸豆、豆角、萝卜、白菜、芹菜、土豆、西红柿、辣椒、南瓜等,自足之余上市出售。20世纪60年代末,村集体在村东和村西分别建占地35亩和25亩的蔬菜生产基地,村民称东菜园、西菜园。生产的蔬菜除供村民购买外,大部分供县委、县政府机关和化肥厂、缸套厂、粮食局等单位食堂,是县内三大蔬菜供应基地之一。冬天阳畦种植韭菜、玻璃暖畦种芹菜、塑料拱棚种黄瓜等技术已被推广应用。1982年菜园承包给个人,出现从事蔬菜种植的专业户。1997年,东菜园种植户引进高温塑料大棚种植技术,率先建起大棚8个,冬暖式高温大棚种菜技术开始应用。
  村民原有植桑养蚕传统。20世纪60年代,农田中尚有百年古桑,70年代给机械化耕种带来不便被伐,渠边道旁仍有桑树成行,全村每年养蚕种近百张。80年代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桑随地易,更换频繁遂被伐尽。
  2000年,大棚西瓜种植自杨善镇传入,至2008年,建西瓜大棚68个,130亩,实行种瓜种菜相结合,增加复种指数,亩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2001年,始种植大樱桃。村民李庆涛,率先在村内建起占地2亩的樱桃大棚,年收入10余万元。2008年,全村有露天樱桃285亩,暖棚樱桃8亩。暖棚樱桃上市早、价格高,高峰时收购价每公斤120元左右。村民李庆涛,率先在村内建起占地2亩的樱桃大棚,每年收入10余万元。
  1956以前,村民户养少量马、牛、骡、驴等大牲畜和散养猪、兔、鸡等畜禽。大牲畜主要用于农耕和运输。1957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后,大牲畜作价归社。20世纪 70 年代末,农业机械代替畜力,不再养殖大牲畜。1973年,村集体曾建养猪场,存栏量达到 600余头,年出栏1100余头。80年代,养殖业开始规模化,曾有 8家养鸡专业户,以养蛋鸡为主,存养量最多的户达1万只,年收入达 10万余元。进入90年代,村内肉鸭、奶牛、狐狸、貂等新兴养殖业开始发展。1998年,规划建设3处养殖小区。2008年,养殖小区内有养猪专业户4家,存栏量500余头,养鸡户3 家,存养量1.3万多只,养貂户3家,存养量8000余只,养狐狸户2家,存养200余只, 养貉子户1家,存养180余只,养奶牛户2家,存养20头,养鸭大棚10个,年出栏多时曾达24万只。村民孙冠明,2008年养貂2000多只、狐狸20余只、貉子180余只,年收入30多万元。
  麻绳加工(俗称打绳子)是村内传统手工业,主要用于周转性捆扎物品。20世纪60年代,全村6个生产队都有麻绳加工组,农闲时从业人员达170余人。70年代末,因工艺落后和化工纤维类材质绳出现,从业者减少,至2008年仅存业余加工户1家。
  1969年至1973年,村建有缫丝厂,是村集体主要工副业项目。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后,二、三产业迅速崛起。1982年,村西北黄龙沟南岸建占地30亩的砖窑厂。2008年,有机械加工厂2家,肉禽加工厂2家,木材加工厂1家,水泥建材企业2家,铝合金门窗制造业2家,种子加工业1处。华良种业有限公司固定资产过亿元,主要经营小麦、玉米、大白菜良种繁育和推广、销售,年销售收入达 7千万元。曾获山东省星火科技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大都畜禽市场有限公司,占地30亩,固定资产2000万元,为县西北部较大的奶牛、肉鸭良种推广和交易服务基地。
  服务业有日用百货、五金建材、生产资料、建筑器材租赁、水暖器材、通讯电器、布匹服装、肉食、蔬菜等各种种商铺达40余家。有餐饮店5家,馒头、油条、面条、煎饼、火烧、蛋糕等食品加工点 8 处,家庭旅馆2处。
  明清至建国初期,村设集市,集日为农历每旬二、七,肉类商品交易最盛,有“全县肉市看田村集”之说,后县城设集,集日与村集相同,1960年村集中断。1982年恢复,改为农历每旬五、十为集日。
  20世纪90年代后,村民就业渠道不断增加。至2008年,全村从事种养项目230人、商品流通业90余人、饮食业30余人、建筑业120人、室内装修12人。村民人均收入由1981年的380元增长到2008年6800元。自2000年始,村集体对7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给予60元至80元的生活补助金。从1986年始,90岁的胡春兰由村集体赡养。
  20世纪70年代前,村庄街巷窄曲,多数房屋简陋。1979年始,实行新村规划,将村庄划为 6大方区,每方南北10排,每排东西6户,每户260平方米,设东西三横、南北四纵7条主街。村民建材大量使用砖、石、水泥、钢筋等。进入21世纪,村民对住房要求标准更高,翻新改造有多户。2008年,村有20户在规划宅基内改建二层楼房。2006年在村南规划居民小区,已建成面积 3115平方米的居民楼两栋,户型为125平方米和140平方米两种,有40户村民入居。
  2002年、2008年两次筹资53万元,分别水泥硬化3条东西、2条南北大街,在村内主要街道安装路灯。
  1965年,实施农田基本建设,共整修田间生产路 2000余米,水渠 4000余米,砌石渠 700余米,打机井6眼,配柴油机抽灌。
  1974年,电力进村,全村架设供电线路 8000余米,村民用上电灯照明,生产开始使用电机。2008年,全村有315千伏安变压器1台,200千伏安1台,80、50千伏安变压器各1台,功率10千瓦以上的电机14台。
  1996 年,开通程控电话,入户率达76%。进入21世纪,村民添置各种高档家用电器成为时尚。2008年,村有彩电700余台、冰箱600余台、空调80台、电脑100余台、洗衣机600余台、手机800余部,有95%以上的户安装有线电视,有400余户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全村有装载机4台,挖掘机2台,谷神牌联合收割机1台,工程运输车6辆,旋耕机2台,小型拖拉机10 台,三轮车20辆,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1970年以前,黄龙沟常年流水,平均流量0.3立方米/秒。1965年,村民截沟建坝蓄水,安装两组小型水轮机磨面、粉碎饲草。20世纪80年代后,因水文和气候变化,流入村境内的水量减少,时有断流。
  村域内地下水储量较丰,水位15米左右。1979年前,村民合用5眼水井,1980年后多数村民在自家院中打手压井或小型潜水泵水井。2005年,实施西部山区石门坊深井自来水进村工程,560户用上自来水。2008年,村有农用灌溉机井14眼,全部电力配套。
  建国前,李光兴(1914—1992)在村中开设中医诊所,治疗脉管炎、妇科、小儿科疾病,医道精明,享有盛誉。1969年,村内成立医疗室,实行村办合作医疗,有赤脚医生4人。1982年合作医疗解体,分为3处医务室,个体行医。2007年,村内医务室并为2处,从医人员6人。至2009年,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清朝,村中设有私塾。孙兰芬(1870—1938)考中秀才。建国前,村设初级小学1所。1968年,设立完全小学。1976年“戴帽”设初中班,有教师14名,在校生420人。1978年,初中班撤并至田村联办初级中学。1997年,村小学合并于井田村小学,原校址改为田村学区幼儿园,占地10亩,设教室、功能室34间,有教职员工13人,年均入园儿童260人。
  建国后至2008年,全村考取专、本科生116人,硕士研究生12人。
  建国初,村有高跷、麒麟、马灯等民间文艺表演队,其中麒麟表演,于2005年参加县城庆元宵活动。20世纪60年代末,村有业余文艺演出队,演出吕剧、京剧、自编快板剧等。1998年,临朐县吕剧团团长、国家二级体育指导员孙凤培退休后在村内成立“金太阳”健身队,常年组织老年健身活动,编演的节目多次获奖。2007年7月被评为潍坊市全民健身先进站点。
  村中不乏能工巧匠。傅佩一,1930年生,自幼从父学做泥瓦匠,善起拱打券、建桥,曾被选为技术骨干参加嵩山水库东、西干渠和大关水库溢洪道砌筑施工。王永祯,1931年生,制作多种木制农具、家具,打造的独轮车桩结实耐用,承载过千斤。1958年在县铁木厂工作期间,同另一木工研制成临朐县第一台木制脱粒机、花生脱皮机等,教授徒弟40余人。
  孙耀甲,1951年被县政府授予县劳动模范。孙铭元,2006年被潍坊市人民政府授予科技兴农标兵。
  村民素有爱国传统,踊跃参军参战。有3人参加过抗日战争、4人参加人民解放战争、4人参加过抗美援朝,其中孙禄培(1922—1988)在朝鲜战场荣立战功,1953年被县政府授予人民功臣称号。为革命牺牲的烈士2人:初井孩,生于1920年,1938年参军,1943年在蒙阴县西高都抗击日军作战中牺牲。李光义,生于1920年,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村联防队长,1947年6月被国民党军队杀害于村内。
  在部队任副团级以上职务的有:王京安,1949年生,曾任北京军区黄骅盐场党支部书记、盐场党委委员、常委,上校。孙树军,1958年生,曾任武警烟台市消防支队开发区大队大队长,上校。孙科忠,1962年生,供职于兰州军区空军试飞大队,大校。孙科峰,1970年生,北京空军指挥学院教授,中校。李磊,1976年生,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政治部副处长,少校,硕士学位。
  在地方工作有名者:孙涛(1925—2000),曾任安徽省滁州市人民医院院长。谭云峰(1935—2004),曾先后任寺头公社党委书记、临朐县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李光增(1939—1992),曾任柳山乡党委书记、临朐县土地管理局局长。李光坤,1933年生,曾任青海省邮电管理局计财处处长,高级会计师。高明珠,1937年生,曾任贵州省遵义市监狱监狱长。孙鼎五,1934年生,曾任潍坊市五井煤矿矿长、党委书记。李光荣,1944年生,曾任潍坊市公安局巡警支队政委。孟昭为,1956年生,山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现任山东理工大学理学院院长、教授。孙铭涛,1962年生,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材中心主任。井光利,1963年生,现任天津市益商局副局长、硕士学位。孙科顺,1967年生,现任山东省经济信息厅办公室主任。孟兆庆,现任临朐县粮食局局长。
  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有:李光志(1922—1998),曾任滨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山东省科协委员、中华医学会会员、滨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李光佑,1937年生,中学高级教师。孙铭元,1950年生,山东省九届、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潍坊市“科技兴农标兵”。孙和培,1951年生,青岛海运职业学院教授。高玉琦,1954年生,山东画报社采编部主任,国家一级画师,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展并获奖。王京和,1955年生,山东巨龙建工集团高级工程师,2007年被评为临朐县劳动模范。孙光武,现任河南省南阳市民政局康复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
  20世纪60年代初,村东北角有一古庙,村称后庙,建筑青砖小瓦、挑檐、有大殿、卷棚走廊,周围筑有院墙,占地约0.5亩。大殿内有关羽、关平、周仓等塑像。庙内备有一辇车,供外需接送“龙王”神像之用,道士孙福元住持庙中。庙宇建于何时无考,于清末重修,管事孙阁、李如楹画像留于庙中大殿后墙,1962年古庙被拆,遗迹无存。
  1942年大旱,粮食绝收。杂牌军横行乡里,催粮逼款,村民外出逃生,村内十室九空,几年成“无人村”。
  1951年土地改革结束,村民分到土地、房产,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村民孙耀甲被评为县劳动模范。
  1958年6月12日18时降雹,直径1厘米至2厘米,当年小麦减产严重。
  1964年2月,村西沟两座石拱桥动工,4月底竣工。
  1967年5月20日,降雹15分钟,小麦减产严重。
  说明:村志资料节选自2012年《临朐村镇志略》,因掌握资料有限,加之村庄多,求证、考证难度大,错、漏在所难免,请读者见谅。如发现问题,可与村中供稿者联系沟通。特此说明。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