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9 14:05
鄌郚总编

荷花湾畔两进士·梁文灿

荷花湾畔两进士·梁文灿
  小巷走出清末进士
  《蝶恋花潍阳十二月鼓子词》开篇。
  梁文灿,生于清同治八年(1869),卒于民国十七年(1928),享年60岁。清末进士,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他既是享有盛名的朝廷命官,又是文采卓着的诗词作家。梁文灿出自潍县城平民家庭,天资聪慧,每试必捷,文章一气呵成,人称“梁一章”。
  1937年老潍县地图上的梁家巷(红圈处)。梁冈 提供
  无名小巷出俊才 预言成真中进士
  梁文灿,字质生,号炙笙,清同治八年(1869)九月初三出生在潍县城里梁家巷一户普通平民家庭,祖籍是山西洪洞县,明末迁至昌乐县,后迁至潍县。
  《潍城文史资料》载:梁家巷南起胡家牌坊、新街子口,北至北马道,全长约200米,宽约4米,是一条短而窄的小街。据说这里最早只有张、梁两家,人称“两家巷”。
  光绪二十年(1894)梁文灿中进士,后官封浙江道监察御史。梁氏家庭人气大旺,此巷遂改名为梁家巷。自从出了梁文灿这个进士,梁家巷也声名鹊起。
  潍县民间有一个传说:梁文灿中进士前,某日潍县城里突降大雨,两位正步行议事的举人便就近避于梁家门檐下。有人闲议:“梁家要出人才啦,两个举人在门前撑门面,最起码会出个七品官!”文灿之母不识字,更不懂官制,无意应道:“七品官太大了咱当不起,能做个三品、五品的官就不错了!”殊不知竟一语言中。
  梁父正直受尊敬 任职丁家账目清
  梁文灿的父亲梁检,字雨亭,自幼聪慧,曾参加过科举。《潍县志稿》留有《雨亭诗钞》一卷。梁检为人实诚、宽厚,一直都颇受尊敬。他成年后受聘于潍县大户十笏园主丁家做账房先生,实际上是丁家的总管。丁家主人对他十分信任,大事小情只要是经了他的手便都不再过问。曾有些人对梁检说:“你在大户人家当先生,稍稍动点手脚,手指缝里漏点,就吃不了用不了啦。”梁检义正辞严道:“古训教导我们,做人要心胸坦荡,做事要光明磊落。人家把家业交给咱管,咱就应该实心实意地干。若整天偷偷摸摸的,那还叫人吗?”
  梁检记忆力特别好,凡他经手的账目都能牢记。有一年夏天的夜里,一阵龙卷风把丁家账房的窗户刮开了,风还没停就下起了倾盆大雨,把账房里的账本全淋透了。丁家与外界的来往账目很多,所以当时丁家主人很为此事着急。梁检说:“没关系,这账全在我脑子里呢。”他凭记忆重新把账本整理出来了,且笔笔清楚,丝毫无差。丁家主人十分满意,逢人就夸他是位可信赖的管家先生。
  梁检这种正直、诚信的品行秉承了梁家的家风,对子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梁一章每试必捷 官至道监察御史
  梁文灿有个绰号叫“梁一章”,是说他提笔如行云流水,无论写什么文章都不用先打底稿,提起笔来就能一气呵成。
  《潍县志稿》载:“梁文灿……文笔矞黄典丽。自科岁考以讫乡会,每试必捷,毕生不知落第为何事。”
  梁文灿7岁入塾接受启蒙教育,师从郭蓉汀(即郭恩孚,字伯尹,号蓉汀,胶东四大诗人之首)等。他自幼聪慧过人,14岁参加府试中童生;17岁参加院试中秀才,以廪生(成绩最好的秀才)资格进北京国子监学习,赐住北京新帘子胡同(现北京人民大会堂外国大使馆附近,旧址已拆除);20岁参加恩科乡试中举人;21岁参加恩科会试联捷,朝考获一等52名中进士;22岁授翰林院编修步入仕途。26岁殿试点中庶吉士;27岁出缺,授翰林院编修;31岁出任浙江道监察御史;35岁调任福建道监察御史。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后,梁文灿作为清末官员,在民国北洋政府时期为宪政讨论会会员,在济南金泉精舍(现尚志书院内)编辑山东通志。后任淮扬府道尹、厘金局局长,山东省署秘书。
  ◎相关链接
  《潍阳鼓子词》写民俗 尽显十二月潍上风光
  梁文灿从41岁到57岁,16年间留下了《蒙拾堂诗稿》《蒙拾堂词稿》、词作共141阕。梁文灿的《潍阳十二月鼓子词》自正月灯节开始,写至十二(腊)月的辞灶拜年,描述了小城十二个月中的季节变化。现录两首,以飨读者。
  二月嫩寒新雨后,白夹初成,社日停针绣。闲把儿童喜欢逗,家家报捷烘糖豆,庭院团圆灰印就,囤样层层,预报丰年有。布谷枝头啼永昼,花朝接着春耕后。
  二月二龙抬头,标志农事复始。二月新雨后,天气尚凉,都做好夹衣。社日为祭祀土地神之节,每当此日,妇女可以停针休假一天。家家以糖炒黄豆,分于童食,糖豆有报捷中慧和驱鬼绝邪之用。二月二黎明,家家用石灰在天井中“打囤”祈禳当年丰收。花朝前后,九九艳阳,布谷鸟叫,此呼彼应,潍地谐其啼音为“光棍掇锄”一曲春耕之曲开始奏鸣。
  三月清明槐火换,茶肆星罗,席地沙滩畔。风送芦弓声一片,纸鸢赛满南河岸。碧玉小家呼女伴,四面秋千,筛得团团转。九朵红云衣靛茜,鸦雏金碧松钗颤。
  这是写三月清明节。古时冬天钻槐取火,春天钻榆柳,到清明换用新火。每到清明前后,游人都聚集在白浪河南沙滩,露地铺席、喝茶。纸鸢上缚苇作弓,上下串动,迎风响彻云霄。北沙滩加转秋千,女子穿红戴绿,团坐其上。“四面秋千”,盖指转秋千。
  -
  家风严正注重孝道
  -
  梁文灿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庭。他的家虽算不上高门大户,但却一直有严格的家风家训。以德治家,孝道长存。到了他这一代,秉承这一美德的除了他之外,还有他贤惠的妻子。
  -
  治家严格孝为先 子子孙孙代代传
  梁家的家风家训,就是梁文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百孝顺为先。
  梁家对子女们的要求是极严格的。梁文灿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他要求子女们平日里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对长辈毕恭毕敬。譬如吃饭时,长辈们没有落坐,孩子就不能先动筷;聊天时,别人话音未落,你就不能随便插嘴,等等。他给子女们解释自己的格言“知识是学出来的,境界是修出来的”,境界在哪里?就在这些小事上。
  梁文灿一家几代人,始终把孝顺当做第一要事。全家人你敬我爱,和谐相处。即使他做了朝廷大员,回到家依然对母亲毕恭毕敬。即使母亲无意中做错了事情,梁文灿也从没责怪她,无关紧要的小事就顺着她,若遇到是非大事就拐着弯说服她。聪明的母亲总能察觉到,悄悄改正。
  “千里驰骋,这是你的家,目不识丁老妪,她也是你的妈。”这是梁文灿常挂在嘴边的话。对长辈们顺从,让他们顺心,心情愉悦,这是他最大的愿望。
  正因为梁家祖辈有了这样的家风家训,所以梁家几代人一直和睦相处,其乐融融,他们都已将“百孝顺为先”做为治家格言,传承下来了。
  -
  持家有方贤内助 教养子女思想新
  梁文灿一生有过5位夫人,13岁初次成婚,前4位妻子(李氏、陈氏、彭氏、徐氏)因病先后离去。他39岁时又续娶李彩秋为妻。
  李彩秋1892年生于诸城,是一商贾大家之女,出嫁时只有16岁。自从她进了梁家,梁家一改过去的死气沉沉。10多年间,3男6女相继出生。梁文灿忙于公事常年在外,离多聚少。李彩秋一人挑起家庭重担,侍奉公婆,教养子女,使合家上下大事小情井然有序。李彩秋善良温柔,与四邻八舍相处得极好。有的街坊问她:“你丈夫在外面做大官,你跟在他身边,不就不用这么操劳吗?”李彩秋说:“我进了梁家门就得尽媳妇的本分。文灿是独子,他在外面做事,我理应在家服侍二老。”街坊们都说:老梁家行好,修来了个好媳妇。
  李彩秋在娘家时,进过学堂,思想比较开化。当时的习俗兴给女孩裹脚,且越小越好,她坚决反对。她自己不裹脚,也不给几个女儿裹脚。她反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观念,让女儿和儿子们一起进学堂读书,都接受教育。梁文灿对妻子的想法和安排非常支持。
  -
  ◎相关链接
  鼓子词里乡恋浓厚 娓娓道来生动活泼
  《潍阳十二月鼓子词》将节日庆典、生活习俗、农事活动、人文风情等日常琐事,以鼓子词这种活泼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清丽圆润、清新柔婉,时人谓之“沿常派之余波”。其风俗物事,叙事娓娓,写景宛然,乡恋顷生。下面再录两首,以飨读者。
  八月中分秋一半,枣饼层层,面缕金花瓣。枣上插香香不断,小儿对月声声念。亭亭火树蒿灯转,灯烬归来,忙底分神馔。雪梨冰藕堆满案,一家男女团圆宴。
  这是写中秋节情景。过中秋应节食品是“枣月”,亦称“枣饼”。即用发面做饼两盖,底盖排枣,上盖覆之,表面另做月宫、玉兔、蟾蜍、刺猬等造型蒸熟即成。中秋之夜,月上中天,小儿以箩筐盛“月儿”,上敷蓖麻叶,隔夜插香一炷,置于街口,高八度童音,喃喃而歌,乡土情味极浓。此外,中秋之夜,户户素喜赏月,又可看焰火(放泥垛子),赏蒿子灯。夜游归来,再吃月光菩萨的供品,有雪藕、冰梨、西瓜、石榴,叫“吃供仰儿”,共享月节之乐,家家团坐,共庆佳节。
  十一月阳生长至,一线添来,冬日真堪爱。先日祭先先例在,黎明齐向师门拜。大雪装成银世界,堆作狮儿,雄踞蓬门外。九九图成沿户卖,消寒雅会年年赛。
  这是写冬至情景。从此日起,太阳从南回归线向北转移,昼始长。潍谚有“冬至当日回”“冬至日长一线”的说法。“一线添来”盖指巧女缝纫,此日可多做一线活儿。冬至过小年,依例供家堂。此日黎明,凡学生皆给先生早拜,显出尊师重教之良风佳俗。大雪纷飞,隆冬光景儿童戏雪,也是一乐。先前潍县“叫花子”每到此时,销售一种木板黄帖的印刷品,叫做“九九消寒图”。晚清道光年间,有潍县翰林王之翰集句写《九九消寒歌》,状节气物候,惟妙惟肖。
  -
  监督百官为民说话
  -
  -
  梁文灿为人耿直,言必由衷,自步入仕途,数言朝事,不知回避。慈禧太后要动用北洋水师军费修园子,他竟参了太后一本。他为官期间,凡遇不利于百姓的事,每每不顾个人安危,秉笔直书,为民上疏。福山县令李舒馨匿灾不报,仍行逼捐,致民不聊生,被梁文灿弹劾。
  《申报》1919年10月20日七版刊登了梁文灿外出考察的报道。
  -
  恪于职守参太后 冒死上奏佳话传
  光绪廿五年(1899),慈禧太后动用北洋水师军费修园子(颐和园),众多大臣有的趋炎附势,有的敢怒不敢言。梁文灿秉性耿直,不以官位卑微而后退,不顾好友的劝阻,给家人留下了“做好后事准备”的字条,冒杀头之险参了慈禧一本。此事在当时传为佳话。
  梁文灿一举震动朝野,不少大臣为他捏着一把汗,散朝后几位平日交好的官员说:“梁大人,你这是何苦呢?太后老佛爷要办的事,谁能阻挡得了?幸亏太后今天高兴,没理会你,要不然你的脑袋还杵在头上吗?”回想起来梁文灿也出了一身冷汗。
  -
  弹劾恶吏恤民情 有理有据被准奏
  梁文灿被任命为御史期间,不畏强势,监督百官,考察民情,尽职尽责。面对朝廷日渐败落、一派末世之象,梁文灿竭尽全力,严查风纪,恪尽职守。
  现国家历史档案馆一馆存梁文灿当年的奏折8本,其中涉及山东的有弹劾山东福山县令李舒馨的一本和奏请为山东屯卫田亩农民“恳恩免缴”租税,以体恤民情、安靖地方为宗旨的建言。弹劾福山县令李舒馨,梁文灿时任福建道监察御史。
  光绪廿九年(1903)七月初六,梁文灿奏山东福山县令李舒馨匿灾不报,仍行逼捐,致民不聊生。奏折略记:查山东福山县知县李舒馨,不仅平日派办酒捐,牙捐、房捐等项贻致商民,已不堪命害商民。今洪水泛滥,受灾严重,福山县田产、房屋,财产荡然无存,统计淹毙商民大小人口二千有余。李舒馨充耳不闻,仍与福山县王用霖合谋添办土捐、货捐、巡警捐。仅巡警捐一项每月需四五千金,有不遵者立即锁提杖责,监押追缴。民不聊生,李舒馨还威逼商民征收各种名义的苛捐杂税。
  奏折列举了六大罪状:1、以公肥私,私征课税;2、前抚臣袁世凯令购买土地房产仅用官纸,这是防止循私舞弊之举,反成该县生财之道;3、私吞公款;4、纵容家丁胡作非为;5、草芥人命;6、爱妾死了,县衙变成灵堂,大办丧事,强令民众出席丧礼。
  当此整顿庶务之际,朝廷宵旰勤劳,时以抚绥民隐、体恤商艰为重,倘任其怙恶不悛,何以肃官方而清吏治耶?拟请旨饬下山东抚臣,将福山县知县李舒馨撤任,逐件严查,勿稍徇隐。并速查被灾地方情形,妥为抚恤,臣职司纠弹,确有所闻,不敢不据实上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谨奏。
  此事件在《申报》上报道后引起轰动。其奏章有理有据,精通清典法律,使光绪帝不得不阅批准奏。
  -
  ◎相关链接
  民国初建时局混乱 民生凋敝借词抒怀
  民国建立,时局混乱,民生凋敝,梁文灿凭借诗词抒发他的感慨。
  -
  金缕曲
  (甲寅九月三日初度邀同人夜饮即席口占,时倭德据胶州湾)
  海上风波恶,黯离愁。
  乡关日暮,飞鸿断绝。
  猛忆今朝初度也。九月初三夜月,曾经过,几番圆缺,锦瑟年华迷晓梦醉黄花,又到重阳节。
  羞插鬓,半成雪。
  少年壮志铮铮铁。
  听花冠,更番起舞,青萍磨折。
  方丈蓬壶仙路迥,天际战云重迭。
  叹浩浩尘沙换劫。
  触斗蛮争缘底事?莽平原,膏尽生人血,浮大白,向谁酹?
  甲寅:即民国三年(1914)。
  口占:即席发挥脱口而出,不打稿子。
  时倭德据胶州湾:1914年青岛尚为德国日本所占。
  听花冠,更番起舞:即闻鸡起舞。
  -
  浣溪沙·即景
  雨洗残阳一缕霞,小桥流水带栖鸦,诗心清到白苹花。
  别路已随秋草远,遥空犹缀雁行斜,玉人芳讯隔天涯。
  本词被编入《清词金库·怀古》卷。
  本词上阕即景描写,傍晚雨后天晴露出几缕霞光,身边是小桥流水与栖息的乌鸦,词人自喻为水中白萍,虽漂泊但清白。下阕则由近到远,秋来路远分别已久,大雁南飞,而心中之人远隔天涯,没有消息寄来,由此挂念不安怀人生悲。
  -
  金缕曲·钟山吊明孝陵
  饮马长城北,锦衣还。
  犹贪六代,霸图残迹,杀运廿年无解脱,血染王孙草碧。
  任钟阜,晴云五以上代平色,燕子飞来功狗尽。
  黯金陵,王气难寻觅。
  还剩有,福王一。
  -
  荒陵松柏连荆棘。
  怆无人,鼯鼪尽现,鸺鹠宵泣。
  华表丰碑凭吊少,输与孤忠片石。
  试问讯,昌平归客,落日牛羊邱陇下。
  料山川,形非畴昔。
  南共北,两寂寂。
  -
  民国任职维持和平
  -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44岁的梁文灿受聘于南京政府任榷政官,在任五年后任淮扬道尹。虽说时代变了,朝廷变了,但他一心为民的初心丝毫未改。他依然恪尽职守,严查贪官污吏。
  -
  彻查县府知事 讲故事退贿赂
  民国建立后,梁文灿任职于国民党南京政府。
  民国八年(1919)六月,他被江苏省省长齐耀琳任用为淮扬道尹。上任不久,他便到淮扬各县专查知事,查县内亩捐(水利经费)使用情况。对有无余款上交、挪用、贪污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有一位县知事为了让梁文灿网开一面,让其长辈拿着礼物去拜访。梁文灿没好直接拒绝,给他讲了个钱清河的故事。说的是东汉清官刘宠当会稽郡太守时,不贪不索,治理有方,深受百姓拥戴。他离任的时候,老百姓知道他没有积蓄,便主动凑了一些钱来给他送行,刘宠不忍拂了父老乡亲的心愿,从中拿了一个铜板收下了。等老百姓离开后,他就把这个铜板扔到了河里。没想原本浑浊的河水立刻就变得很清澈了,从此这条河就叫钱清河。
  末了,梁文灿说自己行事就是以刘宠为榜样的。这位长辈见梁文灿丝毫不讲情面,只得讪讪地走了。紧接着梁文灿开始全面撤惩追赔、追究责任,对犯事者按情节大小分别进行了追责、查办。同僚、部下见他公事公办,也就都不敢懈怠了。
  -
  调解军阀矛盾 维持和平局面
  民国九年(1920),浙江督军卢永祥和淞沪护军使何丰林与直系军阀李纯发生矛盾,三方各持己见,互不让步,形成僵局。他们都是手握重兵的军阀,如若调停不当,随时都有爆发战争的可能。时任江苏省长的齐耀琳特意派梁文灿为疏解专员,亲赴沪杭调解。
  梁文灿到后,诚心诚意地向各方直叙利弊,指出如发生战争,不仅三方会遭受重大损失,且一定会导致生灵涂炭,从而失去民心等。经过他有理有力地积极调解,军阀们终于达成三项协议:1、恢复护军使;2、使署经费加六万元;3何丰林授中将。梁文灿此举避免了一场战争。
  -
  忘年之交叙旧十笏园 丁锡田斥资助梁出书
  梁文灿对家乡、友人有着深厚的感情,无论出仕在外,还是回到故乡,在词中每每有所表述,寄于深深的情感,或悲情、或赞赏。他性情温厚,善交朋友,从交友中汲取营养,这一点在他的词作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譬如他与丁锡田的交情,可以说是忘年交,感情至深。
  梁文灿的聪明睿智、刻苦勤学,得到了潍县名流丁锡田的赏识。
  丁锡田,字倬千,号稼民,此人一生不喜结交权贵,唯潜心地方文史事业,是一位读书成癖、热心教育事业的地方文化名人。
  丁锡田对这位比自己年长24岁的前辈十分敬重,梁文灿也对这位饱读诗书,知识渊博的学者非常景仰。二人惺惺相惜,常常在一起交流、交谈,交换意见。梁文灿长期在外做官,每次回到潍县,必去十笏园叙旧,和丁家来往十分密切。
  丁锡田看了梁文灿写的《蒙拾堂词稿》,十分欣赏,主动提出为其作序,并为他出资刊印成册,赠送全国各地图书馆和朋友。在当时潍县的文人圈里能得到丁锡田这样一位不计功利、治学严谨的学者的肯定,对文人来说是件很难得、很荣耀的事。
  -
  ◎相关链接
  漂泊宦海思乡心切 徐州怀古心生感慨
  梁文灿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诗稿、骈文、随笔若干卷,《宋金元怀古词辑》(选编)四卷及《蒙拾堂词稿》等。
  -
  庆春泽·徐州
  落日镕金,余霞散绮,乱峰回合徐州。
  几辈龙兴,野花零落山丘。
  人生万事浮云寄,忆莼鲈,何似归休。
  怕登楼,齐鲁青青,乡思难收。
  十年宦海飘蓬苦,又城乌噪晚,塞雁惊秋。
  如此风霜,孤眼谙尽荒邮。酒残灯烬无聊赖,听吴娃隔壁歌讴。
  似邻舟,商妇琵琶,拨尽闲愁。
  第一句写景,日落前山峦环抱徐州城。第二句为“几辈龙兴……”言徐州历史之悠久,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第三句感怀己身,人生不过是浮云,不如返乡退休而隐居。既生此感,下句接着就是“怕登楼,齐鲁青青,乡思难收”,真是害怕登高望远,以至于看到一片绿色的齐鲁大地,乡愁不能自已!第五、六句继续写作者十年离乡漂泊的不易,感叹在国家的多事之秋,闻乌鸦叫晚、秋来雁声更是心中悲凉,兼以宦途风霜、家信难收,酒残至夜深听到的只有隔壁吴侬软语的醉生梦死,更引起作者的思绪万千。最后一句,系从“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和白居易的《琵琶行》而来,一如江州司马。
  通阕词由景起笔,感慨而联想,结合现实中漂泊宦海的自己和国民的醉生作对比,也抒发了自己思乡心切,悔为功名利禄的文人情怀。
  -
  齐天乐·乡思
  霜林醉晚鸦萧瑟,妆成一天寒色。玉笛吹残,瑶琴弄破,惆怅梅花消息。闲愁漫识。听落月城头,冻茄声急。风雪天寒,天涯多少未归客。
  伤心故园荆棘,想荒芜三径,萤火深碧。燧燧惊魂,关山隔梦,断雁沈鱼难觅。兰成赋笔,莫只怨江南,且哀江北。拈尽吟髭,看明朝鬓白。
  -
  书痴成才政绩卓着
  -
  于普源(1868-1922),潍县城里新街子人。清末进士、翰林,曾任来安、太湖、灵璧县知县,清末先后任山东咨议局副议长、山东全省各界联合会副会长,民国成立后曾权署青州知府。是着名书法家。民国十一年离世,终年55岁。于普源遵从父命,以韩梦周为榜样,廉洁从政,克己奉公。
  -
  痴心读书闹笑话 甲午恩科入翰林
  于普源,字佛航,清同治七年(1868)出生在潍县城里新街子。《潍城文史资料》载:新街子位于城里东北隅,是一条东西向的小街,东起海道司巷西至曹家巷,约160米长。康熙年间着名书法家于适(kuò)家就住在路北,于普源是于适的七世孙。
  于普源自幼聪颖,小时候因痴迷读书,曾闹了些小笑话。譬如说他常常一边看着书一边吃饭,只要碗里的饭没有了,他就觉得自己吃饱了。弟妹们为此常常笑他书痴,父亲于铭书却认为这是孩子专心学习的表现,认定“小儿定是栋梁之才,将来必成大器”。
  20年后果然被父亲言中,清光绪二十年(1894),于普源中甲午恩科二甲第25名进士,入翰林,后任庶吉士。当年全国殿试中,一甲3人,二甲133人,三甲178人。这年中进士的山东共中19人,于普源的成绩名列山东考生第一名。
  -
  一句客套当了真 助友学习承家风
  于普源从小老实憨厚,诚信待人,在小伙伴当中很有威信。有一个和他同住一条街的同学,名叫赵文瑞,小他两岁,家境比较困难,人也不是很机灵,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一次,于普源到赵家约他上学时,赵母对于普源说:“你看你俩是同窗,怎么你的功课就那么好呢?往后你就多帮着你兄弟点,让他跟着你好好学习。”这许是一句客套话而已,但于普源却当成了同学家长对自己的信任和委托。他对赵文瑞说:“你家境不算好,父母供你上学不容易,从现在起,只要你下决心好好学习,我愿意帮你。”
  从此于普源就经常在放学后把赵文瑞带到自己家,帮他复习功课。遇到读不懂的古文,就请父亲教导,父亲对儿子的这一做法也非常支持。在于普源父子的帮助下,赵文瑞功课大有长进,10多年之后他成了一名勤勤恳恳的教师。
  于普源之所以能这样做,与他的家庭教养有很大关系。父亲于铭书非常注重家风传承,每逢过年他都亲写一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对联,将其工工整整地张贴在大门口。年三十的深夜,祭祀完祖先后,他都要极认真地对子孙重复那几句祖上说了上百年的话:“‘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是咱中国人自古以来沿袭下来的道德信条,一个家族只要拥有忠实厚道的品质,就能经久不衰,就能像诗和书一样在世间久久传承。”于普源把这副对联的传统文化和祖辈的良苦用心继承了下来,并发扬光大,使于家几代人都能遵循祖辈的教诲,传承美德。
  -
  遵从父命学先贤 刚正不阿做好官
  清光绪廿二年(1896),于普源任安徽来安县知县。临行前父亲给他讲了潍县先贤韩梦周的故事:据说当年韩梦周到来安做县官,爱民如子颇有政声,罢官后别离来安,百姓夹道相送,泪如雨下,难分难舍之景感天动地。当地百姓自发为他捐钱建了名宦祠。父亲嘱咐他说:“你年轻临民事,能否胜任,也未可知。你到任后先拜谒孔庙,再到名宦祠向韩梦周行大礼参拜,之后按韩公之方法行政我即放心无忧。”
  于普源一切敷政绥民皆以韩梦周为榜样。他到来安后,见百姓们织的布、种的瓜果、打造的农具在当地卖不出去,就亲自到邻近几个县帮着联系买主;有的农民外出卖瓜果、买农具没钱雇车,他就从县衙里取钱垫付,等农民赚了钱再还。若遇上几家同时需要雇车或借钱,谁家穷就往前排,谁家富就往后靠。因此,于普源受到全县百姓的爱戴。
  清光绪廿四年(1898),于普源授安徽灵璧县。当地社会秩序比较混乱,有些恶棍依仗家族权势,横行乡里,而之前几任地方官都因位卑权小有所忌惮不敢处置,常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于普源下决心一定要严惩恶霸,为民做主。
  某天有乡民来告:有一村民被债主唆使侍从殴打致死。于普源马上带人赶到现场调查。众多民众在围观,看新县令会不会为豪强胁迫而断事不公。为了保证查验准确,于普源喝令仵作:“敢欺罔者论如律。”凶手家人悄悄上前约于普源一旁密谈,被于普源怒斥。最终于普源将凶手绳之以法,民众欢呼雀跃,拍手称快,奔走相告,齐声高呼:“清官大人来了!”
  于普源遵从父命,所到之处,勤于政务,处事严谨,民众“阖家仰戴之”。
  民国后,山东巡抚杨士骧了解到于普源在各地从政均颇有建树,极为赏识,遂让他专门负责全省学务。之后他又因其成绩卓着被选为法政学堂监督。
  -
  联合友人办教育 宣传革命开新风
  于普源与平时以“学兄”相称、交往至深的杜佐宸、郭恩敷等潍县地方名流一起,潜心地方教育事业,宣传新思想,对推进家乡办学事业、振兴潍县的教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光绪廿七年(1901),清政府颁布“废科举”“兴新学”诏令。受维新思想影响,深感为振兴教育、救国图强之急的潍县知识分子杜佐宸、郭恩敷、于普源等深知“非合群无以图强,欲合群须先养民德,欲养民德,须先开民智”的道理,于光绪廿九年(1903),以“研究新学,开通风气”为宗旨,筹募基金组织了潍县第一个自由研究学术的民间团体“智群学社”。他们研究新学,广置书报任人阅览,并开办了智群小学。在兴办新学的同时,他们还以学校为秘密基地,发展组织,宣传革命,积极参加反清活动。
  -
  宣传宪政促进民主
  -
  面对民主革命的洪流,于普源热情支持并积极参加一些进步活动,俨然起到了立宪运动排头兵的作用,成为潍县民主革命的领路人之一。出任省咨议局副议长、支持同盟会策划山东独立、抵制日货的同时提出发展民族工商业的主张。于普源面对社会变革、国家兴亡,头脑清醒,行动果决。
  -
  呼吁立宪促民主 拥护共和谋独立
  1905年,满清政府效仿西方立宪制国家国会的咨议局开始在各省筹设。1909年10月14日,山东省咨议局成立,1909年11月8日选举于普源任副议长。按照清政府官方解释,咨议局是在正式议会尚未成立之前,作为民众练习议政的场所。也就是说,各省咨议局是清政府的立法机关,相当于各省的“临时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此举也是帝制中国数千年以来首次在全国范围的民主选举。
  自宣统元年十二月(1910年1月)初,32名各省请愿代表为立宪进京请愿开始,山东省咨议局参加了三次请愿。在第三次运动中,于普源作为山东省代表赴京请愿。正是这些立宪人士的热情参与,才推动了国会运动持续走向高潮。山东咨议局积极参与国会请愿运动,在全省范围内宣传宪政主张,山东省也因之成为在国会请愿运动中表现积极的少数几个省份之一。山东代表积极奔走,呼吁立宪。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山东省内烟台、高密、诸城等城市也先后宣布独立。潍县同盟会员郭恩敷、郭柏民、张永和等以潍县地处胶东枢纽,若革命能产生重大影响为由,敦促驻潍陆军第五师标统马良宣布独立。当时在济南的潍县同盟会会员杜佐宸、山东同盟会负责人徐镜心(黄县人)策划当地各界响应,拥护起义建立新政权。在此形势下,拥护共和的于普源坚决地站到了同盟会的一边。他们于11月19日秘密集会于大明湖历下亭,讨论了应对武昌起义事宜,拟定了召开全省咨议局全体会议、改省咨议局为山东全省各界联合会等章程,并策划了山东独立事宜。
  1911年11月20日,省城同盟会员等革命党人与商、绅、学各界人士宣布取消咨议局,并于当日举行山东全省各界联合会成立大会,作为全省立法和监督行政的最高机关。大会选举夏继泉为会长,于普源、范之杰为副会长。
  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自己做了皇帝,辛亥革命失败。此时山东宣布独立不久,孙宝琦反水投靠了袁世凯,山东独立失败,许多同盟会员被捕,革命一时趋于低潮。虽然如此,潍县革命党人所作的斗争,仍对加速清王朝的灭亡作出了巨大贡献。
  -
  上任新城改县名 几经考察定桓台
  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后,于普源曾权署青州知府,推行新政,不遗余力。民国二年(1913)冬,于普源改任新城县知县,新城县南临淄县,与江西一县同名。次年四月,山东行政公署奉中央政府之命,拟将新城改名耏(ér)水县。于普源经考察得知:新城的设立始于元朝,“耏水”一名从不见于史事,且“耏”字生僻,不便于民众认识。他多方查阅资料,了解到此县境内曾有春秋齐桓公点将台遗址,便建议将县名改为“桓台”,得到上峰批准,“命下之日,官民相与额首称庆”。新城由此改称桓台至今。
  于普源为改县名写的一篇《新城改桓台记》,垂于县志。
  -
  县立中学题校训 容忍二字育后人
  潍县县立中学(今潍坊一中)1913年由同盟会潍县分会会长兼潍县劝学所(教育局)所长张树芬创建。校址选定在城里大十字口以西路北原潍阳书院旧址(今东风西街潍坊电业大厦以西)。郭恩敷任校长,实心任事,治校有方,延聘知名学者任教并亲授代数、几何课。学校制定了校歌,由于濂芳(字兰洲)作词,刘国佐谱曲,歌词是:“中天光华,民国重熙,日月光照五色旗;宏开教育,邦家之基,多士一堂庆济济。四月十四日,是我开学纪念期,四月十四日,是我开学纪念期”。郭恩敷离职后,县中先后由杜佐宸等人任校长。
  回到家乡的于普源见到挚友创办新学,极为高兴,欣然应邀为学校题写校训“容忍”二字。意为“有容德乃大,能忍心自安”。题字做成牌匾,悬挂于校内最大教室的讲台中央。
  -
  抵制日货有高见 发展国货为根本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各地进步学生闻风而起。潍县革命党人张永和等人领导学生开展救国运动,成立了学生联合会,张永和任会长。随即学生联合会敦促各界组织“国货维持会”,并设评议、调查二部,时在家乡的于普源被选为潍县国货维持会评议部部长。他在其位谋其事,与潍县的青年学生、工商界人士一道,积极参加了抵制日货的“五四”运动。
  在采取了不买日货、烧毁日本商品、不受雇于日本人等抵制方式的同时,他率先提出: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今天,抵制日货与发展国货应该是相伴进行的,我们要彻底地排斥日货就必须靠自己的能力发展国货,要想尽一切办法促进潍县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在当时举国一片抵制日货的呼喊声中,能够有这样的先见之明是非常了不起的。
  “五四”运动高潮之后,潍县的华丰机器厂、裕鲁颜料公司、大丰、元聚、信丰三家印染厂及惠东、亚东制药厂创建人等一大批民族工商业者,对于普源的真知灼见极为重视,他们或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了他的意见建议,开始投身于民族资本的发展。
  本版图片由于可安提供
  -
  热爱书法尤擅行书
  -
  潍县自古文风昌盛,历代出了不少书香世家,但至今仍能做到“诗书传家”的家族却不多,而于普源书香世家代代传承,十分难得。其祖父、父亲,在书法上都颇有造诣,于普源耳濡目染,热爱书法,潍上社会名流皆乐于与其切磋交流。其子、孙继承家学,在书法方面有一定成绩。
  -
  于适墨宝传世少 全部作品赠板桥
  追溯家史,于普源的七世祖于适《潍县志稿》载:于适,字肇诜,监生,山东潍县人。清康熙年间着名书法家,其作品书宗钟(繇)、王(羲之),笔力雄健,人称“北海三俊”之首。家族城南祖先墓茔中的碑刻,多半由他书写。
  相传郑板桥莅潍赴任后,一天路过此墓茔地曾下轿步入,寻视碑刻,见到于适所书的碑刻拍手大呼:“佳,大佳!”再看他人所写碑刻,遂曰:“多为平常之作。”
  于适曾为东岳庙书有“发育万物”匾额,乃仿黄庭坚誉为“大字之祖”的《瘗鹤铭》。郑板桥一天到东岳庙游玩,见到“发育万物”匾额,知是于适的墨宝,备加赞扬。僧人请他题写匾额悬挂于庙堂,板桥自愧弗如曰:“余字多逊于君。”婉言谢绝。“故郑宰潍七年,而东岳庙无郑字。”
  另谓郑板桥来潍时,于适已去世。他曾亲往于家祭奠,并向于家人索要于适遗墨留作纪念。家人将其所有作品全部给予。所以,于适家中今日无一件墨迹遗存。于适的墨迹,不仅在于家没有存下一幅,即使潍县城内也极为罕见。《潍县志稿》第三十卷收入了于适为关帝庙书写的“神威远震”匾额的拓本,可一睹于适书法艺术的风采。
  -
  书家诗话赞功力 十笏园中会名流
  于普源工隶书,擅行书,尤以楷书为佳,其汉隶苍劲有致,行书飘逸潇洒,大楷笔力雄健,小楷古雅峭拔,有《艺林小咏》传世。潍县书画名家陈寿荣在《潍城文史资料》上撰文《潍县书家诗话》,对其倍加赞扬:于普源……善行书,得赵体之潇洒灵活。
  于普源晚年威望颇高,被十笏园主人丁毓庚视为贵客。当地社会名流、乡绅如清末御史陈恒庆、清末翰林梁文灿、清末知县陈怡馨及杜佐宸、张树芬等人也都乐于与他切磋书法。于普源的许多作品都出自这个时期。
  近几年潍坊先后发现了于普源的多幅书法作品,如:“语为吉祥滋厚福,心缘敬慎履亨衢”“宅近青山同谢眺,门垂碧柳似陶潜”“翠痕满地初生草,红气通林欲放花”“聪明莫如糊涂好,苦恼翻纵自在生”(对联)及网上发现的四联楷书作品。
  上世纪70年代,北京故宫博物院着名古书画鉴定家刘九庵在青岛市博物馆鉴定古书画时,发现了一件谭云龙画的《竹石图》,图中有谭云龙、于普源、陈恒庆的三段题跋。于普源的题记曰:“三绝郑燮孰与俦,潍滨谭氏足风流,工师解学才人笔,不让前朝仇十洲。”又曰:“谭云龙(字)子犹,乾隆时木工也。所仿邑侯郑板桥先生书画、款识、印章均伪托逼肖,赏鉴家几莫辨其赝鼎。此竹石画帧,乃其自书本款之作,为(丁)星甫表叔所得,属为题识,爰成一绝,以博一噱。”
  -
  行笔运笔不守旧 于家代代传墨香
  于普源家中几代人都有着名书法家。于普源的父亲于铭书,字宝泉,号润斋,又号榆园居士,邑庠生。是清代潍县文学名人,着名书法家。曾经从于祉(书画家、诗人)学书,深得前辈书法之妙。于铭书从小爱好书法,老师书写时他就为老师铺纸研墨,细心观察老师写字时如何运笔、行笔,书艺大有长进。老年益圆健活泼,偶仿刘墉,真伪莫辨。于铭书的书法别具一格,主张创新。过去的书法多是讲规规矩矩,四平八稳,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没有变化。但于铭书却提出字要有窄行与宽行的区别,这样才有美感。
  于普源的儿子于庆菡(1902—1960),字荷生。青年时代即受过良好的美术教育,先后就读于济南美术传习所、山东美术研究所等。国画、西画俱佳,书法造诣深厚,尤以楷书见长。解放后于庆菡从事教学工作,曾为北门大街小学题写校名,雕刻于学校大门之上。
  于普源的孙子于可安秉承家学,主攻国画、年画。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潍坊市美术家协会一届、二届驻会副主席,曾代理潍坊市书法家协会一届秘书长。
  本期部分资料来源于《潍坊文化三百年》《潍城文史资料》
  本期图片为资料图片(署名除外)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