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3-04-23 21:51
昌乐 刘文安

难忘那次接见(马进)

  难忘那次接见
  马进
  那天搬到新居,整理过去集存的一些书籍和笔记,偶尔翻出一本30年前的旧日记,随便看了几眼,原来上面记的是“文革”初期,进京见到毛主席的情景,虽是短暂的一瞬间,却至今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那是1966年秋季,我在省教育学院学习结束,回到昌乐五中任教不久。学校接到上级通知,要选一批出身成份好的优秀学生和教师,全县统一编队,赴京去接受毛主席接见。对教师规定,按学生比例,每百人选一名代表。当时五中有学生500余名,选举结果,我和张权、赵继堂等5名青年教师被选。全县组成了一支近百人的赴京队伍。记得当时是由教育局徐登吾副局长和昌乐一中校长王晓东带队。
  那年那月能进京见到毛主席,不是英雄劳模,就是有特殊贡献的人物。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学生和老师,能得到这份殊荣,全是沾了那个特殊年代的光。据说当时毛主席几乎每8天接见一次,于是全国各地的大中院校的学生都纷纷奔往北京。
  记得进京那天是10月18日。在昌乐火车站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给每位代表赠发了毛主席语录和赴京代表证。县直各机关敲锣打鼓列队送行,每位代表也都觉得了不起的荣光。
  晚上6点50分,顺利到达了北京永定门车站。一下火车就见站台四周人山人海,原来这里设立着好多接待站,负责安置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大喇叭里不断地播出热烈欢迎的口号,称各地来的师生是毛主席请来的客人。我们昌乐代表被热情地安排到清华大学,住进了一座大礼堂改建成的临时宿舍。
  房间高大宽敞,能容纳百十人,大家统睡地铺。安顿好学生后,我却急不可耐地想去看看天安门是什么样儿。于是不顾一天乘车的劳累,凭着年轻气盛,神使鬼差地遛出了校门,顺着一条没有路灯的大街,朝着灯光最亮的地方(以为那里就是天安门)一溜小跑。不知跑了多长时间,总觉得那最亮的地方还隔着老远。对面黑影里过来一个人,忙问天安门还有多远,那人头也不抬地说,走到天明就差不多了。我一听吓了一跳,赶紧又往回返,当赶到驻地时,天也放亮了。
  那时清华大学已经停课闹革命,校院里净是铺天盖地的大字报。有个叫“井岗山兵团”的群众组织,到处散发油印的传单和小报。据说两派斗争正在升级。头次听到“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说法。有的学生问,造反是什么意思,革命形势一派大好,怎么还要造反,造反怎么还有理?当时大家都懵懵懂懂的弄不明白,普遍感到迷惑不解,越法对当时的形势和这所全国最高学府增添了神秘感。
  这段时间,真是沾了他老人家请来的客人的光,吃饭不用交钱和粮票,凭着临时油印的红、蓝、黄三种不同颜色的小纸片,到那个食堂都能吃上早、中、晚三顿饭,且管饱管好。大家吃饱了除上街看大字报,参观游览外,就是等着毛主席接见。
  直等到11月2日,正在人们等得有些不耐烦时,忽然接到通知说要接见。大家又异常兴奋,忙数指头,算了算这是毛主席第6次接见。于是都忙着做各项准备,连夜就有军人来帮助组织队列,按部队的连排班编制编队,不少人都有了临时官衔。大家站在黑影里,一遍遍地练习排队和步伐。一遍遍地听宣布学习革命纪律。记得当时北京的天气晚上已经很冷了,大家穿得都很单簿,个个站在操场里又冷又激动地直打哆嗦。
  凌晨三点,列队出发。刚上大街,就发现满街筒子净是黑黢黢的队伍。我们赶紧插进去。开始还能往前挪动几步,接着就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到最后就基本原地不动了。到天亮时方才发现,原来队伍变成了一条涌动的长河。真是万头攒动,声势浩荡,队伍正向着天安门方向缓缓行进。虽然人山人海,却秩序井然,人们都极虔诚地迎接着那庄严时刻的到来。
  那天天气真好,万里晴空,阳光灿烂。可惜我们离天安门还有段距离。队伍已经完全停止不前了,人河渐渐充满了奈何不得的躁动。终于到上午九时,突然听到从天安门城楼上的高音喇叭里传来了《东方红》的乐曲声。这象征着毛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人们渴望的时刻就要到来了。这时从喇叭里十分清晰地传来了周总理和陶铸同志的声音,接着传来了排山倒海般地“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同时也传来了毛主席“同志们万岁”、“人民万岁”那洪钟般的声音。
  听到毛主席的声音和广场上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简直把我们刺激得五脏俱焚,恨不得插翅飞过去。当时我们虽离天安门近在咫尺,但队伍基本原地不动,只能翘首待盼,跟着队伍机械地往前寸步寸步地挪动。直到天黑晚上八点多了我们才抵达天安门广场。显然,我们这次没有见上毛主席的面,只见偌大的广场人海无边。听说被接见过的,激动地要在广场上彻夜狂欢,没能得到接见的,一心要看看人去楼空的天安门,以作心理补偿。于是,广场上人流冲撞,形成了许多混乱的漩涡,我们昌乐的队伍,要求纪律很严,只在天安门城楼下逗留了片刻,即整队乘车返回了清华园。
  据说毛主席知道了那天广场和街道上滞塞了数百万人达20个小时的情况后,他决定再接见一次。并改变以往接见方式,采用群众乘车和他乘车接见两种方式。记得当时的时间是11月10日和11日,正好距上次接见过去了8天。
  11月10日上午10时整,随着军乐队奏响的《东方红》乐曲,毛主席身穿绿军装,精神焕发地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跟在其后的有周总理、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中央领导。除接见在天安门广场汇集的30万群众外,其他30万群众分乘六千辆汽车通过天安门广场。六千辆满载群众的汽车排成五路纵队,绵延三十多里,每辆车上竖立着毛主席彩色画像,车身两旁挂着红色标语,整个车队伴随着《大海航行靠舵手》的音乐旋律,向欢腾的天安门广场缓缓行驶。从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六千辆车才通过广场。车队刚过,聚集在广场上的三十万师生涌向天安门,纵情欢呼,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当毛主席健步走向天安门城楼东西两端,向人群频频挥帽招手致意时,这时全场沸腾,人人狂欢跳跃,“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响彻云宵。
  第二天,是毛主席乘车接见的一天。我们被安排在西长安街民族文化宫南侧,据说这天有150万师生排列在东西长安街两旁,长达26里路。前面有三排军人护卫,我们排在后面,由军人领着不断地朗读毛主席语录,不厌其烦地歌唱《东方红》等革命歌曲,人人都急切地等待着接见时刻的到来。
  下午两点三十分,一辆军用摩托突然由西往东迅速驶来,车上一女播音员,手握扩音器,用十分亲切的语调,边走边播:“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就要来接见你们啦!”几乎是转瞬间,从后面紧接着开来一趟敞蓬车车队,很快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大家不约而同地看到,巍然屹立在第一辆敞蓬车上的正是毛主席。他身着银灰色大衣,没戴帽子,神采奕奕,满面红光,看上去真是太高大了,简直就是一个银灰色的巨人。他一手扶着敞蓬车的前杠,一手挥动致意,神态庄严地一动不动地凝视着前方,和他同车坐在两旁的是周总理和汪东兴。紧跟其后的是林彪的车,他穿着绿军装,一只手举着语录本,干瘦的身子有点弱不禁风的样子,和毛主席那魁伟的身躯相比,显得很不起眼。
  当毛主席的车开过来时,原来席地而坐的人群,都情不自禁地站立起来,有的兴奋得欢呼雀跃,高呼口号,有的激动得热泪盈眶,有的因车来得很快,对这个历史性的时刻猝不及防,为自己没有看清而懊恼不迭,也有的想再补偿几眼,跟随车去的方向疯跑。我急忙用笔记下了这个难忘的历史时刻:1966年11月11日下午2点35分。
  记得对当时的场面,报纸曾这样登载:千万颗激动的心一齐飞向毛主席,千万双高举《毛主席语录》的手伸向毛主席,千万双含着喜悦泪花的眼睛一齐仰望毛主席,千万人高呼一个共同的声音:“毛主席万岁!万万岁!”
  星移斗转,转瞬已隔30余年。
  现在回忆当时的情景,真是不可思议。然而,千真万确,当时留在我记忆里的就是这样的场面。用这些语言来描绘当时,现在的年轻人不一定能理解,但并未言过其实。那次接见,依然使我记忆犹新,同时也留下了深深的沉思。心想,当初毛主席一次次亲自接见上千万群众,亲自发动那场所谓的“文化大革命”,他的初衷究竟是什么,后来怎么能被“四人帮”利用,以致变成了一场浩劫呢?还有那个紧跟其后的亲密“战友”林彪,看上去是那么谦恭,真是万岁不离口,语录不离手,其中一个指头总是夹在语录本中,像是要随时打开准备认真学习的样子,怎么后来又要谋害他老人家呢?
  这段历史留给我们沉思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这里,记下的只是留在我记忆里的一点碎影而已,但它是真实的。对我个人而言,的确是一次终生难忘的接见了。
  1997年6月21日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马进文集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