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08 19:46
鄌郚总编

农村文学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文学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文论天地)
  何 平
  《人民日报》( 2012年07月03日24 版)
  乡土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直到今天,生长于农村的作家、面向农村的书写以及针对农村的反思,仍然在丰富和推动着文学的发展。但是,随着农村社会现实的变化,当下文学对“新农村”的表现力度如何?农民们现在的文学接受状况如何?基层写作者的创作处境又如何?这些都是今天我们考察乡土文学时不容忽视的面向。
  可喜的是,近年有一批学者陆续开展了对农村的文学阅读和写作状况的调研,于行走中记录并思考,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编  者
  农村的文学阅读和
  写作生态持续恶化
  近年,我们在湖南岳阳、江苏南通、江苏泰州和北京通州等地进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学参与”的调查和访谈。在所涉及的“您听说的作家”、“您听说的当代作家”、“您读过的当代中国作家作品”三个问题中,几乎没有一部(篇)新世纪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进入到农村的文学阅读记忆,像1980年代路遥在农村那样高的认知度的作家几乎没有,在我们的入户调查中看到的和农村“文学生活”相关的只是有限的通俗小说和《知音》、《故事会》等读物。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当下的农村题材文学创作一方面在自身的嬗变中拓展着审美疆域;另一方面却几乎和当下的农村文学阅读无关。而且农民阅读的文学,即所谓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学,根据我们所做的农民阅读状况调查来看也是很复杂的。我们一定不要想当然地以为写了农民熟悉的生活就会为农民所“喜闻乐见”。但即便如此,从文学生产的角度来看,当下文学,特别是农村题材文学缺少有效的农村阅读,这样的文学生态很难说是正常的。
  更为重要的是,新农村建设中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学表达相当薄弱。在今天的农村题材文学构成中,农民本位的文学表达,尤其是农民自己参与的文学创作的份额很小。农民自己的文学书写还停留在很低的层面上,而且我们缺少可靠而有效的农民文学书写状况的实证式研究。因为这样的研究是需要建立在大规模的农民书写状况的调查之上的,而农民式的民间书写在中国从来都是自生自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被口耳相传地保存下来。
  文学阅读和写作在乡村萎缩,甚至从乡村退场,固然有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强势登场的原因。不仅仅是文学阅读,在电视等现代传媒的冲击下,农村传统的文学写作和传播者——民间艺人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逼仄,与民间艺人相关的乡村生活正在消逝,而相当长的时间里,农村民间艺人一直是农村文学生活的重要构成。
  文学阅读和写作从当下农村退场是一个关系到中国文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调查中发现,农村文学生活的萎缩和文学人才成长环境的荒漠化,使写作者在基层很难坚持持续的写作,即使个别作家脱颖而出,一旦有了一定的名气也纷纷脱乡入城。文学资源的分配不平衡,文学写作者的普遍上移,将会使整个农村基层文学生态进一步恶化。当乡村文化完全被城市文化改写和同化之后,从文学生态的角度,“农村题材文学”的文类差异性将面临存在的危机。而事实上,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到现在,农村一直是我们文学或显或隐的张力所在。从人类生命根性的角度,乡村从来也必将仍然联系着我们的生命之根。
  作家正从今天的
  “新农村”生活退场
  探讨文学与“新农村”的关系,首要的问题是:今天的作家距离“新农村”有多远?
  应该说,离开了中国乡村,离开了农民,是无法讨论和理解中国新文学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乡村是绝大多数作家的生命出发地和精神源头,而且因为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一定意义上就是传统乡土的新变。这其间农民和农民的精神蜕变必然会成为新文学作家回望乡村、书写乡村变革无法回避的题中之义,而且我们应该觉悟到乡村的心灵史和精神史恰恰是被寂然无声的农民所承载。
  但必须警醒的是,虽然当下以中国农村历史和现实为表现对象的文学取得了一定成就,比如近两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就有半数以上的作品属于“文学的中国乡村”,但承受着物质贫困和精神困扰的农民,还需要我们的文学有更真实的表现和更深刻的思考。正在变革的中国农村能够生长出“新农民”吗?我们的作家如何面对这样的新农村和新农民阶层?在许多作家的农村想象中,农民频繁地登场和退场,但农民真实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却被习焉不察地遮蔽和蔑视。再进一步追问,当文学不断地从中国辽阔的农村汲取滋养的时候,有没有以它的方式回馈正在进行中的新农村建设?换句话说,农民的文学阅读和文学表达有没有被充分尊重并纳入今天的文学生态和乡村文化重建?
  中国历来是一个农耕国家,乡村生活是主要的生活方式,农村人口占绝对多数,所以,乡土文学向来很发达。但是,当前农村题材的创作面临着诸多挑战,许多作家缺乏应对,作家的创作无论是主题、题材、人物,还是美学方式都明显落后于时代,与当前的农村、农民脱节。农民不喜欢看那些写自己的生活的作品,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审美趣味发生了变化,因为现在的农民常常将城市、现代化和流行东西作为自己生活的目标,在审美上也向它们靠拢,不再认同乡村的传统以及自己的文化身份,缺乏乡村的核心价值观。但另一方面也与作家们在农村题材创作上的低水平有关,他们对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了解,对新农民不了解,更不了解当前乡村文化重建的关键在哪里,因此不能真切地反映农民的诉求。他们总是以想象的方式代替现实主义的描写,以概念化的推演代替乡村生活复杂生动的变化,以廉价的同情或表面化的批判代替深刻的理性的思考,并且在主体性上未能处理好表达与被表达的关系。农民在文学中是失语的,以至于新世纪十年来几乎没有诞生出超越陈奂生、李顺大的新农民典型形象,农村题材的作品没有能够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作出应有的贡献,更难以通过它让全社会认识农村。
  文学是乡村建设
  的重要力量之一
  如果我们对现代乡村建设实践进行一些梳理,就会发现文学一直是重要的乡村建设力量。这里的文学不仅是指文学阅读和写作,而且是和日常生活相关联的“文学生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晏阳初等人的乡村建设中,“文艺教育”和“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并提,而且是第一位的。在他们的视野中,“因为中国人愚昧,所以要培养知识力来攻愚”。他们在河北定县400个村成立同学会,在同学会设立平民文学部。同学会的会员“能自己从事文艺戏剧方面的活动,他们自然就有了力量,这就是力的教育,8万有知识有团结的农民青年,当然会作了改造社会的核心”。(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的回顾与前瞻》)
  不仅是观念和组织建构,在创作实践层面,文学也在知识分子推动的现代乡村建设实践中扮演重要角色,比如1930年代熊佛西的平民戏剧实践。而在当下,可以举出的一个案例是“兴化文学现象”。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地处江苏中部里下河水乡的小县兴化,这些年,不仅集中出现一批像毕飞宇、费振钟、王干、顾保孜、朱辉、楚尘、庞余亮、刘仁前、顾坚等走出去的写作者,更有一大批坚守在兴化本土的写作者,如王浩、葛玉莹、陈钟石、沈光宇、薛宏金、刘春龙、钱国怀、金倜、张学诗、李明官、戴中明、朱道平、王锐、王兰、顾维萍、王桦苍、周飞等。后者几乎都是有着公务员、教师、医生等个人职业的业余作者。改革开放以来,这个作者群先后有32人出版文学书籍59种,有近百人在省级以上的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并有34人次获各类奖项。另据统计,尚有8部长篇小说和10本小说、散文、诗歌专集待出版。这样的一种文学态势,在全国县级市中非常少见。
  从今天的文学资源分配的角度看,围绕着刊物、大学、文学活动、作家、书店、影剧院等,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占据着绝对的文学资源优势,而县城及农村的文学资源明显处在劣势。这种情况加剧着县城及农村在文学阅读和文学创作上的难度。可以与之作为对照的是,新时期文学初期,县城及农村聚集了相当多的优秀作家,这当然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导致文学人才的下移有关系,但也离不开县城文化馆、群艺馆、工人文化馆等“文化单位”在基层作家成长过程中所提供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从这种意义上说,“兴化文学现象”最需要研究的恰恰是地方文化滋养、作者相互激励、政府参与支持是如何导致本土写作者大量涌现的,对类似的地方作家群体应该给予怎样的政策、财政和精神支持,以发挥他们在地方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其他一些地方的农民的文学阅读和文学表达也已经被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所注意。邱建生、贺雪峰、何慧丽等在河北、湖北、河南等地进行的乡村建设实验,已经陆陆续续地协助村民组织了文艺队、读书小组、老年协会等乡村文艺团体,逐步修复乡村文学文艺生活。但是,从实践的具体开展看,这些举措往往局限以乡村小戏为代表的民间传统艺术的恢复上,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学参与程度还很低。
  发挥本土作家
  的文化传承作用
  有着新的时代内涵的乡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从历史经验看,文学完全可以而且理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可以作为对策的,一是开展文学与农村文化建设关系的调查研究,真实地了解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状况,为开展农村文学活动提供可行性的理论支撑。二是借助作家深入生活的机制,建立农村文学创作基地。社会主义文学资源中,一个很重要的中国经验就是作家的“下基层”,而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我们需要对作家“下基层”的立场、视角和路径进行新的探索和思考。三是发挥各级文联、作协和文化馆(站)的作用,利用其辐射力和凝聚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村文学活动。四是借助图书下乡和乡镇文化馆建设,建立乡镇文学阅读系统,丰富农村的文学阅读,利用乡村交流平台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组织大中学生,特别是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开展以乡村文学传播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农村文学阅读提供帮助。五是利用文化普查对乡村传统文学进行抢救性保护,收集、整理、出版、刻录乡村民间文艺,对民间文艺的传承人予以扶持。
  当然,更重要的是,文学对于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文化重建的参与不仅仅是制度设计和外部输入,必须在农村本土现场培育“自我造血”式的农民的文学阅读和文学表达。从文学自身生成特点看,在农村新青年中发掘文学新人是必要的。随着国民教育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农民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这是一支潜在的文学创作人才队伍,要改变当前乡村文学单一输入的状况,改变农民在文学表达中缺位的状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农村文学原创的水平与能力,培养出土生土长的农民作家,发现青年农民中的写作人才,组织农民创作讲习班、辅导班,开展各层次的“农民写作计划”,从农村出发,从农民出发,保护农民创作的本真性,尊重农民创作的草根性与首创精神,开展农民创作的新文体研究,从期刊、网络、出版、影像等渠道为农民作者提供展示的平台,注意农民创作成果的传播与普及,使农民的创作成果及时回馈农村。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精品妙文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