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08 20:21
鄌郚总编

《二十四诗品》全文解析

  《二十四诗品》全文解析

  《二十四诗品》是唐代司空图论诗的风格和意境的重要著作,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有重要影响。
  司空图把诗歌风格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等二十四品,加以品评和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司空图的《诗品》是对唐朝诗多样化风格的总结。在名称上为了与钟嵘的《诗品》便于区别,习惯上又称为“二十四诗品”。
  一、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
  返虚入浑,积健为雄。
  体和用,我国古代哲学的一对概念,指本体和作用。司空图是崇信老庄哲学的,认为世界的本体就是“虚无”,即“自然无为”之道,万物都是这“道”的表现和产物。外腓,向外伸张。真,真谛,本源。《庄子·秋水》:“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真体,道之真谛。
  虚:虚无,道家以虚无为世界的本体,
  虚即指道;返虚,即返归于道。
  浑:浑然一体的境界。
  积:积累。
  健:强。雄,指至大至刚。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具备:笼罩。
  横绝:横贯。
  荒荒:苍茫广大的样子。
  油云:流动的云。
  寥寥:空阔的样子。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持之非强,来之无穷。
  象:物象,即具体的事物。
  环中:圆环之中,即中枢。枢纽。《庄子·齐物论》:“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非强:不勉强。持之不用强求,就会无穷尽地源源而来。
  [译文]:
  浩大气势的发挥,因为道的真谛充满胸中。如果与道浑然一体,便能不断加强无比刚强的力量。
  那雄浑之气笼罩万物,横贯太空,像广阔苍穹上流动的白云,像无边原野上激荡的长风。
  超然物外,掌握道的中枢,那雄浑气势不用强求,就会自然浑成而洋溢于诗章。
  [简析]:
  “雄浑”一品属于“壮美”的范畴,诗人用“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这些生动的形象,来形容它气魄雄伟、汪洋浩瀚、长风过空、油云漫天的风格特点。
  司空图认为,道家的清虚无为的“道”,是雄伟之气的本源,因而作者的思想必须与“道”浑然一体。所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实质是提倡摆脱现实,崇尚大道。他认为,没有雄浑的气魄,就写不出具有雄浑风格的诗;气魄雄伟,又有较高的艺术造诣,才能创造风格雄浑的作品。这和现代风格学所说的“风格即人格”的命题,意思是一致的。可以说,除了社会生活条件的决定作用之外,作品的风格和意境,是由作者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所决定的。
  二、冲淡: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素:淡泊。
  素处:淡泊自处。《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妙机:奥妙天机。
  微:幽微。
  太和:阴阳会合的冲和的元气。
  独鹤:孤鹤。古人以为鹤是仙禽,能载人入仙境。
  与鹤同飞:意即骑鹤遨游天外。
  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阅音修篁,美曰载归。
  惠风:和暖的春风。
  荏苒:一本作“苒苒”,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
  阅:阀阅之阅,《玉篇》:“门在左曰阀,门在右曰阅。”
  修:长。
  篁:竹丛。
  美曰载曰:载美而归,美指美感。
  遇之匪深,即之愈稀。
  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匪:同非;
  匪深:不深。
  即:接近。
  稀少:冲淡的意境无意中得到,并不觉得它多么幽深;专意去追求,又觉得稀少难得。
  脱:假若。
  形似:指迹象。
  违:不见。这两句大意是说:冲淡的诗,自然、平易,不露形迹,假若露出形迹,刚一把握,它又不见了。
  [译文]:
  清虚淡泊而沉默自处,心意幽隐而妙合天机,如饮生生万物的太和之气,与孤鹤齐飞在天外遨游。
  又有如和暖的春风,柔和地吹拂着衣襟,听门前风吹竹林的声韵,让人满载美感而归。
  无心而遇并不觉得多么幽深,有意追求又实在稀少难得,假如露出一点形迹,刚一把握它又恍然若失。
  [简析]:
  “冲淡”这一艺术风格,属于优美。具有冲淡风格的诗,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白清虚淡泊的胸怀,流露出闲适恬静的思想和情趣,给人以宁静、高雅、和穆、闲淡、清远的美感。司空图最为推崇的以陶渊明、王维、韦应物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派,就表现了这种风格。
  表现冲淡的风格,必须有飘然出世、优游自乐的思想境界。作者“素处于默,妙机其微”,心境恬静,少思寡欲,养生知足,个人修养达到道家所说的领悟天机,胸中充满太和之气,如《庄子·知北游》所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这样,就能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自然而然地创造出含有不尽余韵的深邃意境,不能有一点雕琢做作的痕迹。这就是结尾四句所说的,这类冲淡的意境只能自然化成,自然、平易地写来,冲淡之中而有不尽之韵味,若有若无,若即若离;如若咬实,那就索然无味了。
  三、纤秾: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
  窈窕深谷,时见美人。
  采采:鲜明的样子。形容流水鲜明,当指在阳光下流波荡漾,光彩耀眼蓬蓬,形容茂盛草木,
  远春:当指远处春天的原野。
  窈窕:幽深而美丽。
  碧桃满树,风日水滨。
  柳阴路曲,流莺比邻。
  碧桃:绚烂盛开的桃花。
  风日:言风日晴和。
  阴:同荫。
  路曲:曲径。流莺比邻,清孙联奎《诗品臆说》注:“余尝观群莺会矣,黄鹂集树,或坐鸣,或流语,珠吭千串,百梭竞掷,俨然观织锦而听广乐也。因而悟表圣《纤秾》一品。”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乘:趁。
  之:代指上述大好春光。
  愈往:愈真,越向前观赏,越看得真切。
  将:语词。
  古:同故。
  [译文]:
  流水泛着粼粼波光,春天的原野新绿丛丛,美丽幽静的深谷,时而出现美人的风姿。
  满树盛开绚烂的桃花,风和日丽的水边,柳荫覆盖着弯曲的小径,黄莺聚集在树梢上流利地歌唱。
  趁这良辰把美景观赏,越看越觉得鲜明真切,明媚的春光好像没有尽头,总是化为新的形象新的感受。
  [简析]:
  “纤秾”一品也属于优美。这种风格的特色是纹理细腻(纤),色彩艳丽(秾)。这首诗用八句四组鲜明的画面来表现这种境界。清澈的流泉,粼粼的波光,春野碧绿,生气蓬勃,美丽幽静的深谷,流连着欣赏春光的美女,风日晴和的溪边,鲜艳的桃花盛开满树,曲径通幽,绿柳成荫,群莺唱和,清脆婉转,这真是浓妆艳抹,彩笔细绘,给人以鲜明、浓丽的美感,使人流连陶醉。作者认为,在大自然中这样的美景是没有穷尽的,投入到大自然中去探索,还会看到更美、更真的景色,会产生新的感受。因此,尽管过去有不少描绘美好景色的诗篇,还是可以写出新的意境。
  四、沉著:
  绿杉野屋,落日气清。
  脱巾独步,时闻鸟声。
  绿杉:本作“绿林”。
  脱巾:脱去头巾,形容潇洒自若,不拘俗礼。
  鸿雁不来,之子远行。
  所思不远,若为平生。
  之子:那个人。
  平生:平日。
  海风碧云,夜渚月明。
  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渚:水中小洲。如有佳语,大河前横,二句历来解说不一,一说佳语指精美的诗句,如若写诗的话,那么横在前面的就是大河,壮观的景象可写;一说佳语指要诉说的佳话,怎奈大河前横,不能相会诉说情怀。后一说较为切近。
  [译文]:
  绿杉中的茅屋,暮色苍茫下格外清静,脱去头巾独自漫步,听着四面鸟声。
  没有鸿雁捎书,思念的人去向远方,可是他像还在身边,像往日一样。
  碧海无边波涛翻腾,夜中水洲皎皎月明,我想与他把情怀诉说,怎奈这大河前横。
  [简析]:
  “沉著”风格的特色,表现为深厚的情思,豪劲的语言,使人感觉诗的情调深沉抑郁,回环往复,郁结不解,多用于抒写离情愁思。这首诗,具体地描绘了“沉著”的意境。从构思来看,首四句用粗线条勾勒出一幅幽静的画面,高大的绿杉掩映着简朴的茅屋,暮色苍茫,空气格外清爽,脱落行迹,独自漫步,三二归巢鸟雀打破山林的寂静.全诗以这样幽远、沉静的气氛,烘托出抒情主人公孤寂而飘逸的心境,展开对友人的思念。中间四句进入对思友之情的抒写,先说友人远行不见音信,再说殷切思念,友人如在眼前,表明了思念的深沉.后四句又写大海碧涛,明月皎皎,海空天阔,想诉情怀。终因大川隔阻不得一见,思念绵绵,又忧而不伤,心境地开阔,发人深思,使人振奋。
  五、高古: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
  泛彼浩劫,窅然空踪。
  畸人:与世俗不合的人。道家思想中有修养的人物,《庄子·大宗师》:“畸人者,畴于人而侔于天。”也称“真人”,或“至人”。真,仙气。《说文》:“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道家称“真”为“自然之道”,《庄子·渔父篇》:“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芙蓉:莲花。李白《古风五十九》:“西岳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手把芙蓉,指升天的意思。
  泛:漂,度。劫,原为梵文kalpa的音译“劫波”之略,认为世界每次由创造到毁灭为一劫,每隔四十三亿二千万年(一说四百三十二万年)有劫火出现,烧毁一切,然后重新创造世界。后人借用指天灾人祸,劫数、浩劫等。
  窅:形容深远;
  窅然:犹渺然。
  空踪:了无踪迹。
  月出东斗,好风相从。
  太华夜碧,人闻清钟。
  东斗:星辰名,位于东方,这里代指东方。
  相从:指顺风而行。
  太华:即华山,五岳中之西岳,在今陕西省华阴县南。太华夜碧,人闻清钟,意思是:华山入夜清碧幽寂,清越的钟声入耳。
  虚伫神素,脱然畦封。
  黄唐在独,落落玄宗。
  虚伫:虚,心斋。
  伫:同贮,积。
  神素:心灵纯净。
  脱然:超然。畦封,疆界。
  黄唐:黄帝和唐尧。
  落落:寡合的样子。
  玄宗:指老庄的道家思想。道貌岸然家称《周易》、《老子》、《庄子》为三玄,故称老庄学说为玄宗。
  [译文]:
  畸人驾御着真气,手持莲花升上天空。他远离人间的苦难,渺然不见踪迹。
  月亮从东方升起,顺着清风飞行。夜的华山碧色葱茏,人们还能听到清越的钟声。
  心灵清虚纯净,超然尘世之外。独自追慕上古纯朴的时代,抱道家玄妙的宗旨而终身。
  [简析]:
  “高古”的艺术风格多见于游仙诗,主旨多属于道家的出世思想,人物形象大抵取材于道家的神仙故事,表现方法则富于想象、虚构和夸张。这首诗中描绘的“畸人”的形象,超脱尘俗,遗世独立,羽化登仙,遐举飞升,正是道家传说中的神仙人物.作者赞颂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物,把他作理想的化身。我们从汉魏乐府和六朝的作品,如曹操、何劭、郭璞《游仙诗》:“凡游仙之诗,皆所以滓秽尘网,锱铢缨绂;餐露倒景,饵耳玄都。”它们的实质是渲染虚无缥渺的幻景,逃避严酷的现实。
  《二十四诗品》是唐代司空图论诗的风格和意境的重要著作,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有重要影响。
  司空图把诗歌风格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等二十四品,加以品评和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司空图的《诗品》是对唐朝诗多样化风格的总结。在名称上为了与钟嵘的《诗品》便于区别,习惯上又称为“二十四诗品”。
  (六)、典雅: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玉壶:珍美的酒器。
  春:这里指酒。唐时酒名多带“春”字,如“富水春”、“若下春”、“土窟春”、“石冻春”、“烧春”等。
  修竹:美竹。竹子岁晚不凋,挺拨而立,为过去的诗人所爱。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荫,上有飞瀑。
  眠琴绿荫,在绿荫下枕琴而眠。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人淡如菊:人像菊花一样淡素,凌寒风,傲严霜而开放。
  书:书写。
  岁华:年华、时光。
  [译文]:
  玉壶买酒,茅屋赏雨。座中有佳士,四周是美丽的竹林。
  初晴的天空浮白云,幽谷的鸟儿互相追逐。绿荫之下枕琴而眠,仰视飞溅的瀑布。
  落花默默无言,人像菊花淡泊。写下这四时景光,就是可读的好诗。
  [简析]:
  典雅,指的是质朴无华、高雅不俗的风格。典训为质朴、庄重,与华丽、艳冶相对而言;雅指风雅、素雅,与粗野、卑俗相对而言。在这首诗里,作者描绘了他所理想的典雅的意境;在茅屋中赏雨,玉壶自斟,四周竹林。雨后初晴,听鸟鸣相逐,枕琴而眠,仰看飞瀑。一派“高人雅士”的“雅”兴。虽然秋风袭人,落花片片,默默地凋谢,人却要像淡泊的菊花,挺寒风,傲严霜,孤芳自赏。创作风格典雅的作品,作者首先要是雅人佳士,才能写出情景交融的这样典雅的意境。
  (七)、洗炼:
  犹矿出金,如铅出银,
  超心炼冶,绝爱缁磷。
  超心:专心。
  绝爱:毫不爱惜。
  缁磷:黑云母石,非金属元素,耐火,冶炼金属时遇之必弃。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
  体素储洁,乘月返真。
  空潭:清澈的水潭。
  泻春:指春光映入潭面而荡漾。
  古镜照神:古镜明彻精莹照人神态。体素,《庄子·刻意篇》:“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
  成玄英疏:“体,悟解也。妙契纯素之理,则所在皆真道也。”陈寅恪《读莺莺传》:“真字即与仙字同义,会真即遇仙或游仙之谓也。”
  返真:即返归仙境。
  载瞻星辰,载歌幽人,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载:发语词。
  星辰:一本作星气。
  幽人:隐者,超然世外者。
  [译文]:
  像从金矿石炼出金,如从方铅矿提出银,炼冶要精心致志,坚决抛弃黑云母石那样的杂质。
  像清澈的水潭映出荡漾的春光,明亮的古镜绰约传神,修真养性使心灵升华纯净,乘着月亮返归仙境。
  仰望满空明灿的星辰,放声歌唱得道的幽人,今夕他像流水一样纯洁,那明月该是他的前身。
  [简析]:
  “洗炼”的风格,“洗”指清洁,“炼”指精粹。在创作过程中,从语言形式到内容,都需要千锤百炼,而表现为一种艺术风格,就是作品的纯洁明净。前四句以从矿石中冶炼金、银为例,形象地说明锤炼文学作品必须抛开一切杂质.但是,要使作品达到“洗炼”、“净化”的境界,司空图认为基本上还是诗人的思想修养问题。紧接着在中间四句,描写经过修炼达到的纯净境界,“空潭泻春,古镜照神”,所以出现这样清澄、光明、洁净、了无纤尘的意境,是由于“体素、储洁,乘月返真”,作者的修真养性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他就是清澈的流泉,就是明月的化身,因此,作品才有清明照人的光辉。末尾四句,作者在歌颂久经修炼而得道的“幽人”。这个人是从庄子的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中来的,使这首诗罩上神秘的色彩。我们可以撇开玄虚的外壳,作如下的领会:诗人具有明月皎洁的情怀,才能产生像流泉般纯净的作品;作者思想的成熟与净化,是作品洗炼的重要原因。
  (八)、劲健: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
  巫峡千寻,走云连风。
  神:心神。
  气:气韵、气魄、气势。
  行神如空:说精神劲健;
  行气如虹:说气魄雄伟。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千寻,
  形容极高:每寻八尺。走云,云行。
  饮真茹强,蓄素守中。
  喻彼行健,是谓存雄。
  饮:茹互文。
  真:自然之道。
  强:强力。
  素:指道家之道。
  守中:保持在心中。
  真和素,都是指道家之道,
  互文:喻彼行健,是谓存雄,
  行健:《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喻,晓喻。天行健,指天体运行昼夜不息,周而复始。存雄,保持雄伟之力。
  天地与立,神化攸同。
  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与立:并存。
  神化:造化。
  期:求。
  御:驾驭。
  终:为始终之终。
  [译文]:
  心神运行在太空,真气运行如长虹。巫峡高千寻,飞云连长风。
  修真养性健身,道义蕴含心中。天地自强不息,永葆雄伟之力。
  和天地并存,与造化同功。要到劲健境界,修真养性终生。
  [简析]:
  “劲健”属于阳刚之美。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给人以刚健、强劲、雄伟、豪壮、轩昂、高大的美感。作者在首四句就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高大雄伟的景象:他所虚构的“心神”在苍苍茫茫的太空运行,其气势如虹贯空,又如巫峡两岸千寻高山,高山之上风云奔驰,显出无比高大的豪劲。中间四句,作者说明这种“劲健”的风格来自长期的思想修养:只有“饮真”,“蓄素”,不懈地吸收和积厚道家的思想,才能“茹强”、“守中”,修炼出雄健的气魄,使道义贯穿胸中。末四句,是说修养要达到与天地并存,与造化同功的境界,他不厌其烦地反复说明,必须进行长期的思想道德修养。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的“养气”说与司空图的“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在理论上是相通的。
  (九)、绮丽: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
  浓尽必枯,淡者屡深。
  神:精神、思想。富贵之气在于自然;而不在外表,绮丽在神而不在形,在神情上有真正宝贵气的人,是不看重堆金积玉的。
  露余山青,红杏在林。
  月明华屋,画桥碧阴。
  “露余山青”一本作“雾雨水畔”。
  金樽酒满,伴客弹琴。
  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殚:尽,完全。
  美襟:美好的心怀。
  [译文]:
  心里有宝贵,才不看重黄金。太浓艳必然无味,清淡的常常意味深。
  山青露未尽,满林红杏花。月明照华屋,画桥绿荫里。
  金樽美酒满,伴客弹琴瑟。此景能自足,尽情畅我怀。
  [简析]:
  “绮丽”这种风格的特点,《诗品臆说》曾经解释过:“绮则丝丝入扣,丽则灿烂可观”,指的是辞藻妍丽,情致优美。它给予人们的美感与“纤秾”有些差异:“纤秾”是艳丽或浓艳;“绮丽”是雅丽或清丽。司空图认为,绮丽的风格不是雕饰华艳的文句,堆砌浮丽的辞藻,如同真正富贵的人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富贵之气,是瞧不起堆金砌玉来装璜宝贵的。浓艳反而俗而无味,倒不如色彩清淡常常会意味深长。所以,绮丽的风格不在于辞句,而在于绮丽的意境。他接着画出六幅有绮丽意境的图画,它们都优美可爱,清而不艳,雅而不俗。李白《古风其一》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这里说的绮丽,指的是魏晋南北朝以来风行的一种专门雕饰华美文彩的恶劣文风,与司空图在这里说的绮丽——清雅而明丽,是不同的。
  (十)、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俱道适往,着手成春。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到处都是,可以随手拈来,不必取之于他人。
  诸:之于的合音。
  俱道适往:道家认为,“道”为自然之本源,俱道,顺随自然之道,也可以解释为顺应自然。
  适:舒适、惬意。
  往:前行。
  适往:可以解释为自由自在地写来。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予不夺,强得易贫。
  真予不夺,强得易贫:真正得到的东西不用去强求,强求来的东西容易失去。
  予:给予。
  贫:贫乏,无所有。
  幽人空山,过雨采蘋。
  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薄言情悟,悠悠天钧:薄言,语助词。
  情悟:领悟自然情趣。
  悟:一本作“晤”。天均,《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金钧。”钧为制陶所用转轮,天钧言任天而行,像制陶掌管住转轮,可任意而为。一说天钧指自然均平之理,亦通。
  [译文]:
  随手拈来不费力,不必到处去寻求。顺应自然任意行,挥手绘声绘色成春日景。
  鲜花到时就开放,岁月四时自更新。真属于你的谁也夺不去,勉强得来的到了还是空。
  幽隐之人居空山,漫步溪边采青蘋。领悟自然的奥妙,天道运行不息。
  [简析]:
  “自然”的艺术风格,表现为作品具有真淳、质朴、天然之美。“自然”与“雕饰”相对,感情不矫揉做作,不雕琢辞句,不堆乇典故,而有充沛的感情洋溢其中,脱口而出,自饶情味。
  首四句对“自然”风格作了形象的解释,“俯拾即是,不取诸邻”,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吐不快,所以写来不费力气,无须勉强、做作,按照自己的感受自然而然地写出来,就会“着手成春”。中间四句,从哲理的角度阐述了自然之美的丰富无穷,鲜花到时候就会开放,岁月运行四时常新,顺应自然本身,自会得到它蕴含的美。“真予不夺,强得易贫”,这一生活中的哲理,也是艺术的辩证法。末尾四句紧承上文,说明“自然”之美并不是信笔乱写能够得来的,你看:那隐居于深谷中的幽人那样地悠闲自得,撷美摘实,是由于他领悟了自然的奥妙,能与运行不息的天道合一。我们从这首诗里,抛开道家虚渺的词语,可以把握到其中合理的内核:要信笔写来,就能达到“自然美”的意境。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存经典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