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国强:豫北冀南地区远古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豫北冀南地区远古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兼论华夏、东夷两大族团的文化碰撞与融合 史 国 强 十九世纪的西方学者摩尔根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阶段。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摩尔根的观点予以肯定。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中,缓缓“爬”过了几百万年的光阴,直到距今6000年前后,才似乎看到了文明的曙光。我们知道,古代中国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持续发展数千年而未曾中断过的古代文明。中原文明正是中国多源文明中最引人注目、最能体现其基本特征的区域。豫北冀南地区位于中原腹地,是四方文明辐辏之区,又是华夏、东夷两大族团文化碰撞交汇、相互吸纳的典型地域之一。这一地区远古文明的消长,与整个中原地区文明起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原文明的一个缩影。那么,这一地区的远古文化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它的持续发展又有多少年的历史?其文化面貌、族群关系又是什么景况呢? 一、8000年前的人类活动、族群聚落形态及自然环境 苏秉琦先生曾经把中国远古文化划分为面向内陆和面向海洋发展的两大部分。它们各自独立发展,并不断向周边扩张。这两支文化集团分别以陕西的老官台文化和河北的磁山文化、河南的裴李岗文化为代表,距今约8000年。就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在豫北冀南地区已发现有磁山、裴李岗文化类型的遗存。但是,令人惊奇的是,还发现有二万年左右旧石器时代人类居住和活动的遗迹。 在更新世末次盛冰期,大海的平面比现在要低150米以上,到冰后期气温逐渐回暖,于距今万年以前进入全新世,气温和海平面迅速回升,渤海湾正式形成① 。海平面的上升使入海的黄河、海河等河流由深切逐渐转为加积为主,黄河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陆地河道散乱游荡,迁徙无常,造成了诸如自然堤、沼泽、湖泊等微地貌②,平原逐渐扩大。这个时期,在今天豫北冀南的平原地带还不适宜人类生存,相反,太行山东麓低山地带的岩溶洞穴,就比较适合人类生活和居住。安阳西南的小南海原始洞穴就是这个时期人类生活活动的遗址。 小南海人处在旧石器时代末期,距今二万年上下。当时陶器还没有出现,石器以打制为主,已学会使用火,因未发现熟食的痕迹,推测当时火的主要功能可能是照明或取暖。小南海人男女混杂,同穴而居,过着原始的、蒙昧的生活。根据考古资料,小南海人大约有十几个个体,他们的平均寿命可能不会超过二十岁。至于他们从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迁来此处,尚不可知。专家从出土文物和骨骼资料分析,认为小南海人与北京人相近。但就当时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而言,他们能否千里迢迢南下到太行山东麓择地生存,还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小南海人是已知的在豫北冀南地区最早聚居的人类群体。 小南海人以后,至8000年前左右磁山文化时期的先民出现,期间相隔数千年,这是豫北冀南地区人类活动的一个空白时代。这期间,小南海人是迁往别处,还是自然消亡绝迹,无从考证。然而由此向北发现了徐水南庄头遗址,经鉴定是一万年左右的人类聚落遗址;向南发现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碳-14测定其年代距今9000年上下。有着二万年人类居住历史的冀南豫北地区尚未发现这类遗址,是这一地区在这几千年间成为文化素地,还是尚未发现人类活动遗迹呢?抑或就是小南海人经过长期生息繁衍,发现陆地平原适宜居住,随着“新石器时代革命”而迁出洞穴,降丘宅土,逐步形成了诸如南庄头之类的先民,只是在这一地区尚未发现他们的踪迹罢了。 “新石器时代革命”的重要标志是打制石器向磨制石器转化、石器加柄而成为复合工具以及石器的分类等,而陶器的出现则成为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 8000年以前的远古先民聚居村落遗址,目前在豫北冀南地区只发现少数几处,其中有河北省武安的磁山、河南省淇县花窝和濮阳戚城遗址的下层等。花窝遗址是在文物普查中发现,未经发掘,其文化面貌不详。磁山遗址是经过科学发掘的,研究成果颇多,文化面貌与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相类同,所以,考古界通常把磁山、裴李岗连称,视为同一类型的文化。这个时期,石器以四足、三足石磨盘、枣核状石磨棒和长条形两端双面弧形刃石铲为主要标志性器物;陶器主要是夹砂红陶,质地粗,火候低,器形以盂和支架为主要炊具,还有罐、钵、碗、盘等典型器物。濮阳戚城遗址下层发现磁山、裴李岗类型文化,因出土资料不多,很难比较分类,但根据其地层关系和出土有带足石磨盘以及陶片等分析,应是典型的磁山、裴李岗类型。然而,磁山遗址在其西北,裴李岗遗址在其西南,濮阳此类遗存与哪一处遗址关系更近些,目前尚不能确定,需要将来的考古资料来证实。 8000年前的豫北冀南地区,大面积的黄河冲积平原已经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原始农业已经产生,沼泽区遍布着鱼、虾、蛤、蚌之类的水生动物。丘岗地带丛林密布,大象、麋鹿、豺狗、羚羊、狼虎以及野猪、狐兔等野兽出没其间,平原上则丛生着诸如桑、竹等类灌木和大面积的原始森林。这一地区的东部紧临一个巨大的湖泊,它甚至可以东达泰山地区西部,这就是雷泽,一个神秘莫测、充满奥秘的水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鲁西北地区发现有“北辛文化”,其年代比磁山、裴李岗稍晚,文化类型相近,文化分部地区有重合。张忠培等认为,“由文化内涵方面表现出来的诸多联系,空间分布上的一致性,时间存续上的继起性,表明磁山、裴李岗文化与北辛文化等遗存之间的关系,应当视为同一文化谱系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两支考古学文化的发展继承关系③”。北辛文化遗址是位于雷泽东北边缘地带的先民聚落区,与濮阳戚城遗址下层文化是同时并存、类型相近的文化系统。 二、后冈一期文化的崛起 后冈一期文化是1931年梁思永先生主持发掘安阳后冈遗址后,提出了有名的仰韶、龙山和殷墟三叠文化层而定名和显世的,“由于她的不可易移的科学构架和论证,一直沿用至今④。”二十世纪的后半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曾对该遗址先后进行了8次发掘,大大丰富了对后冈一期文化的认识。时至今日,已经发现的后冈一期文化遗址已遍布太行山地带以东的整个黄河下游地区,仅豫北冀南地区就有百十处。这一文化,过去通常称为仰韶文化。实际上,后冈一期文化是和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并存的另一谱系的考古学文化,它和山东地区的北辛文化及大汶口文化存在着源流关系,并经大汶口文化依次成长为龙山文化及岳石文化。如果和史书对照,它当是东夷的一个发展阶段⑤”。 已故考古学大师徐旭生先生曾把中国远古先民划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部族集团。这一立论为大多数考古和历史学者所接受。三大部族集团分别以华渭为中心、以泰沂为中心和以江南为中心。几十年的考古发现证明,徐旭生先生的划分是符合远古先民族群分布的客观实际的。现在看来,至少在5800年以前,豫北冀南地区没有华夏族群的文化痕迹,基本上都是东夷集团的文化遗存。 后冈一期文化是从磁山、裴李岗、北辛文化直接发展成长起来的。它的基本特征是:以素面陶为主,含有部分彩陶,以鼎、壶、钵为基本组合,红顶钵是后冈一期文化的典型器物。它显然和同时期的西安半坡文化流行装饰陶,彩陶占相当比例,以夹砂罐和瓶、钵为基本组合的基本特征相差甚远。有学者认为,半坡文化是典型的华夏文化,即炎黄文化。而后冈一期文化则是东夷文化,即长期传承下来的太昊、少昊文化(还有人认为是蚩尤文化)。二者分属两个不同的族群。 豫北冀南地区的后冈一期文化,在邯郸、安阳、濮阳、新乡等地区以及滏阳河、漳河、卫河流域都有广泛分布。其中安阳后冈、大司空、濮阳西水坡、鹤壁地区的大赉店、邯郸地区的下潘汪、界段营等十余处遗址,因曾经过典型发掘研究成为这一史前文化类型中研究最为广泛深入、成果最为丰富的一个系区。从文化分布的地理概念上看,邯郸地区的东部(大名一带)向南,经濮阳地区仓颉陵、戚城、西水坡、小海通等遗址入长垣境内,后冈一期文化呈南北一线分布。而这条线以西广布着后冈一期文化,而以东则不见后冈一期文化遗存,直到泰沂区西部才又出现后冈一期文化类型。也就是说,今豫北冀南地区以东至泰沂地区西,中间有一个大面积的后冈一期文化空白地带。我们认为这是广大的雷泽水域。大约经过一、二千年的时间,在今山东阳谷、濮阳市的范县、台前等地才发现龙山文化遗址。这应当是后冈一期文化经大汶口文化发展成为山东龙山文化后,濮阳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东渐的结果。从地貌上来看,是由于黄河的淤积,雷泽不断缩小,先民聚落逐渐东进“逐水草而居”的结果。濮阳西水坡遗址的后冈一期文化,由于揭露面积大,出土器物丰富,发现迹象多,特别是45号墓蚌塑龙虎及其他动物图形的惊世出土,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除了对龙的起源、龙的演变、龙的精神以及45号墓主人、龙虎蚌塑研究之外,海内外专家学者最关注的还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研究,而探索这一时期的宗教文化及与其相关的社会状况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国际知名的考古学、人类学大师张光直先生认为,“中国古代文明是所谓萨满式(shamanistic)的文明。这是中国古代文明最主要的一个特征⑥。”从西水坡的研究中,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原始道教就起源于后冈一期文化时期。侍奉神、侍奉巫师和侍奉统治者,是中国历史进程中依次出现的三种不同的社会现象,世界上不少民族的历史都没有走出这一法则。从西水坡45号墓直接见到的只是侍奉巫师的现象,在后冈一期文化时期,中国社会还没有进入侍奉统治者这一历史时段,难以认定此时以进入“军事民主制阶段”,更不能说“阶级已经产生⑦”。 事实上,后冈一期文化时期的各个部族的首领都可能是大巫师,直到颛顼时代亦然,“颛顼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巫”。 说到雷泽,很容易联想起伏羲出生的感生故事。伏羲之母华胥氏在雷泽之畔因踩上了龙的大脚印而怀孕生了伏羲,这个故事说明伏羲氏族“兴起于雷泽,即今河南北部濮阳一带⑧”,汉画中的伏羲多是人首龙身。伏羲是东夷部族集团的大首领,史家多有论证。后冈一期文化属东夷文化,碳-14测定距今6000多年,和伏羲生活的年代相契合。西水坡又在雷泽之畔。难怪有的学者认为45号墓就是伏羲的真身陵墓,这或者不是向壁虚构,空穴来风。 后冈一期文化是东夷文化的兴盛发达期的集中体现,其文化内核和精华曾产生过巨大影响,甚至后来华夏族团进入东夷地区,也吸收了不少东夷部族的先进文化,如弓箭的发明、文字的整齐划一、历法的创造、观天授时等。这些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 这里需要说明,弓箭的发明者翚及其后裔羿都应属东夷部族,他们所属的族团有穷(窮)氏即是东夷的一支。“夷”字本身是由“一人反背大弓”组合而成,而有“窮”氏即是有弓氏,也是身背大弓的部族。有穷氏的首领“翚”和“羿”都带有羽毛的“羽”字,这与《左传》所载“少皞氏以鸟名官”的记述相符。再则,仓颉亦称苍颉,“苍者,青也”,“东方曰青”;仓颉本性侯冈,“侯,箭靶也”,就是演习射箭的“的”,成语中有“一箭中的”。“的”就是“侯”,也与弓箭有关。仓颉也应是东夷部族人。夷夏集团融合后,仓颉的后人曾在颛顼实行“绝地天通”时,在玄宫辅助颛顼进行大的宗教改革和历法修订。 诚然,后世把很多创造发明都记在了黄帝或其子孙名下,这其中不乏真实的部分,有史实的影子,但也有其他部族集团的功业。所以都归功于黄帝,是由于文化共识和集体记忆的原因。国际知名的考古学大师何炳棣先生说:“由于客观政治及文化的需要,更由于诸部族自愿归属为传说中大英雄人物的后裔,一个以黄帝为共同始祖的全神庙便逐步出现了⑨”。 三、后冈一期文化的消长与夷夏族团的文化碰撞和融合 后冈一期文化的兴盛时期,亦即东夷集团的大发展时期。此时的后冈一期文化分布,“是以河套及山东半岛为犄角,广泛分布于太行山以东的整个黄河下游地区”,甚至曾经扩大到山西的汾河流域。然而正是在汾河流域最早与西方的半坡文化发生碰撞。在实力强大的半坡文化的攻击下,后冈一期文化节节败退,在太行山东部地带才得到喘息修整。然而半坡文化紧追不放,势力不断扩大。在后冈一期文化后期阶段,半坡文化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壮大,进入一个势力大膨胀阶段,它与周边文化进行强烈碰撞,地域争夺更加惨烈。经过反复较量,半坡文化取得胜利,而其自身也因为融入了众多新的文化成分和文化因素,最终导致其自身的进一步变革,过渡成为庙底沟文化(即典型的黄帝文化)。 后冈一期文化(东夷文化)在庙底沟文化膨胀势力的步步紧逼之下表现得十分被动乏力,以致在整个黄河以西地区逐步被取代,只是当其退到“黄河以东这一有着深厚基础的地区时,似乎才稳住了阵脚,在与庙底沟文化的抗衡中调整内部机制,最后在庙底沟文化的影响下,过渡为大汶口文化”。 上述的文化现象,都可以从考古学中查找到依据。随着庙底沟文化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以后,原在此处繁衍了500多年的后冈一期文化便销声匿迹了。而在山东汶、泗河流域不见庙底沟文化的遗迹,后冈一期文化却在此发展成为大汶口文化。在豫北冀南地区的后冈一期文化遗存中,大都发现泰沂地区文化的影响,濮阳西水坡遗址尤为明显。西水坡后冈一期文化遗存中有明显的兖州王因遗址的文化因素。而王因遗址曾经至少发现分属二十个个体的鳄的残骨,又与位于雷泽(亦称龙泽)西岸的西水坡遗址出土形似鳄的蚌龙相巧合,这是发人深思的。 西水坡后冈一期文化遗址上层实际上已成为庙底沟文化,这在《发掘简报》中称为仰韶文化晚期阶段。这个时期华夏族团已完全占据豫北冀南地区。在夷夏两大族团文化碰撞和交融中,是否经过了剧烈的搏杀,从遗址中可以窥看一些蛛丝马迹。西水坡遗址后冈一期文化层中出土有被砸烂后抛入垃圾灰坑中的人体雕像残块,雕刻十分精美。但这并不是普通的艺术品,它应是和红山文化中的女神像功能相类似的宗教祭祀神祇,是后冈一期文化时期西水坡聚落抑或是这一地区先民的崇拜偶像。西水坡先民是不可能自毁其神主的,他们认为那样会因为对神的大不敬而招灾至祸。然而精美的神像被砸的稀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应当是另一个族团入侵之后,首先在意识形态方面对被征服族群的一次粗暴的改造所致。原住民的反抗必然遭到残酷的杀戮。西水坡遗址发现一些凌乱丛葬的无头尸骨,是否与此次“城头易帜”有关呢? 我们还发现后冈一期文化后期阶段在山东地区的文化特征也或多或少带有一些庙底沟文化的影响,而且越向东深入,庙底沟文化的影响就越少。反过来说豫北冀南地区的庙底沟文化中也有不少后冈文化影响。这说明夷夏两大族团在进行文化碰撞相互交融中,也有选择的吸纳对方优秀的文化因素,摒弃自身的与时局不相适宜的陈旧文化。 当时序行进到庙底沟文化后期阶段时,位于东方的大汶口文化曾经试图西进,但始终未能成功。到了大约距今5000年时,庙底沟文化过渡为龙山文化。原来只有在东方才出现的斝式鬶陶器在豫北冀南地区出现。说明大汶口文化晚期,曾一度向西挺进。此后经历了龙山文化时期,直到夏文化兴起,东夷文化系统一直未能恢复到后冈一期时的势力范围,“在中国文明起源这出重头戏中,始终处于配角的地位⑩”。虽然在夏朝中早期,东夷有穷氏的首领羿曾一度夺取夏王朝政权,但时间不长即告覆灭。 到了距今约3000年时,与东夷有着密切关系的商朝人,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把商文化推进到山东地区,很快打破了原有的两大地理单元形成的文化格局。经过商朝后期的几次东征,逐步弥合文化差异。周朝建立后,才以分封的手段最终统一了山东。 这就是中国远古历史上华夏、东夷两大部族集团相互争夺,相互渗透,最终统一的大体过程。而豫北冀南地区在这上下数千年间,经历了东夷文化的兴起、发达扩张及被华夏文化所同化、互为消长的社会大变革。不少学者认为这一地区是华夷两大族团的结合部,即出于上述史实。颛顼建都濮阳后,东西两大文化板块,曾出现大的融汇与组合。 从商朝开始,位于殷都南部的卫辉、新乡一带称为“鄘”,北部的邯郸、邢台一带称为“邶”,而东部的濮阳一带被称为“东”。实际是南、北、东三方。到秦王朝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把濮阳划为“东郡”,即缘于此。 四、绵亘不断8000年 豫北冀南地区远古文化脉络大抵如上述,具有数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文明史,其传承与发展的链条是比较清晰的。尽管在某些方面观点尚不能完全统一,但透过考古材料与古史相对应,其基本架构显而易见。统言之,豫北冀南地区远古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脉络是: 磁山、裴李岗文化源于贾湖文化,而北辛文化与磁山文化中后期相重合,又直接影响后来崛起的后冈一期文化。后冈一期文化大约经历了500年,在与西来的半坡文化的碰撞中退居太行山以东的黄河下游地区。随着半坡文化东渐,后冈一期文化继续退缩到雷泽以东。半坡文化的后继者庙底沟文化在豫北冀南地区曾与后冈后期文化碰撞融和,最后成长为河南龙山文化。而退居山东地区的后冈文化受庙底沟文化影响,发展成为大汶口文化,最后成长为山东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中后期即进入夏文化的纪年。 豫北冀南地区的远古文化绵亘不断,至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了。
创建时间:2009-3-16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鲁ICP备09003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