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饲养手册
一、肉用仔鹅的生产
(一)肉用仔鹅生产的特点
1.鹅是肉用家禽 养鹅业的主要产品是肉用仔鹅及其加工产品。
2.肉用仔鹅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这是由于鹅的繁殖季节性所造成的。虽然采用光照控制可以使鹅的全年产蛋有两个周期,但主要繁殖季节仍为冬春季节。光照控制必需在密闭 种鹅舍中进行,广泛采用尚有一定困难。因此,肉用仔鹅的生产多集中在每年的上半年。
3.放牧饲养 当前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南方生产肉用仔鹅仍占有很大比重,其上市旺期在每年5月份才开始。
因此,每年上半年正是肉用仔鸭上市的淡季,也是肉用仔鹅产销的旺季,这就为肉用仔鹅生产及加工产品提供了极为有利的销售条件。
4.鹅是最能利用青绿饲料的肉用家禽 无论以舍饲、圈养或放牧方式饲养,其生产成本费用较低。特别是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足,青绿饲料可全年供应,为放牧养鹅提 供了良好条件。近几年来,一些地区发展种植优良牧草养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使我国养鹅业得到迅速发展。
5.鹅的早期生长迅速快 一般肉用仔鹅9~10周龄体重可达3千克以上,即可上市出售。因此,肉用仔鹅生产具有投资少、收益快、获利多的优点。
(二)肉用仔鹅的饲养管理方式
肉用仔鹅可采用舍饲、圈养或放牧方式饲养。舍饲多为地面平养或网上平养。
舍饲和放牧两种管理方式各有优点;舍饲适合于规模批量生产,但设备、饲料、人工等费用相对增高。放牧方式则可灵活经营,并充分利用天然牧地以节省成本,但饲养规模受到限制。舍饲仔鹅如饲养管理水平达不到要求,往往不及放牧仔鹅增重效果好。一般放牧仔鹅9周龄体重可达到3千克以上。同时,放牧鹅的胸腿肉率高于舍饲鹅,而皮脂率则相反。从我国当前养鹅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来看,采用放牧补饲方式,小群多批次生产肉用仔鹅更为可行。
颗粒料饲喂肉用仔鹅能取得良好效果,在日粮营养水平相同的条件下,采用颗粒料的增重效果明显优于粉料,值得推广。单一的谷物类饲料增重较差。
(三)肉用仔鹅饲养季节的选择
由于我国目前肉用仔鹅的饲养方式以放牧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为主,同一饲养单位或饲养户在不同季节饲养同一品种的肉鹅,其收益也有较大差异。因此,饲养肉鹅要考虑当地的气候、青草和水草等青饲料的生长情况,以及三麦和水稻收割的时间。以利于缩短饲养期,降低饲养成本,例如:江苏大部分地区都选择清明后出壳的雏鹅饲养。此时气候逐渐转暖,青草萌芽。当雏鹅饲养到3周龄左右放牧时,青草已普遍生长,肉用仔鹅放牧场地充足,并可全天放牧。在仔鹅育肥阶段,又可充分利用麦茬田放牧。清明前后饲养的肉鹅,端午节上市出售,价格较高。正可谓?quot;清明养鹅,生长快,成本低,收益大。"
肉仔鹅的季节性生产,虽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节省饲养成本,但随着市场对肉鹅的常年需求及养鹅新技术的应用,这种季节性生产已逐渐被改变。
(四)雏鹅的选择
1.品种选择 各地应根据本地区的自然习惯、饲养条件、消费者要求,选择适合本地饲养的品种,或选择杂交鹅饲养。
实践证明,不同鹅种之间的杂种,如狮头鹅(公)×太湖鹅(母),狮头鹅(公)×籽鹅(母),四川白鹅(公)×太湖鹅(母),其后代生活力强,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选择外来品种首先要了解其产品特性、生产性能、饲养要求,然后才能引进饲养。
2.来源选择 肉用仔鹅必须来自于健康无病、生产性能高的鹅群,并在适宜的采种期内。其亲本种鹅应有实施的防疫程序。
3.品质选择 健康的雏鹅应按正常孵化日期出壳,提前和延迟出雏的都是体弱的鹅。健康雏鹅毛色光亮,眼睛明亮有神,活泼,用手握住颈部把它提起时,两脚能迅速收缩,并挣扎有力,叫声响亮。脐部收缩完全,无脐钉,脐部周围无血斑和水肿。雏鹅个体大,体躯长而阔,这种雏鹅都能很快自行采食。所选择雏鹅应具有该品种的特征。
如所选择的肉用仔鹅需长途运输时,应采用经消毒的专用工具,途中应经常检查雏鹅动态,及时增减覆盖物来调节温度,要避免曝晒、雨淋。
(五)育雏前准备
1.育雏舍 符合育雏的要求即可。
2.育雏舍和用具消毒 育雏室内外在接雏前5~7天应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墙壁可用20%的石灰乳刷新。地面、天花板可用20%的漂白粉溶液或0.1%消毒王溶液喷洒消毒,喷洒后关闭门窗24小时,然后敞开门窗,让空气流动,吹干室内。或者室内采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熏蒸后彻底通风后待用。
育雏用具如食槽、饮水器、竹篱等可用5%的热烧碱溶液洗涤,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止腐蚀雏鹅粘膜。垫料应用干燥、松软、无霉烂的稻草、锯屑或其他秸秆。保温覆盖用的棉絮、棉毯、麻袋等,使用前须经阳光曝晒1~2天。育雏室出入处应设有消毒池,进入育雏舍人员必须进行消毒,严防病毒进入,使雏鹅遭受病害侵袭。
3.饲料、药品等 进雏前应准备好开食饲料或补饲饲料及相关药品。
4.记录表格 大、中型养鹅场,必须准备好记录表格,用于记录生产情况和管理工作情况,以便分析、总结。
(六)0~21日龄肉用仔鹅的饲养管理
1.雏鹅的生理特点
(1)初生雏鹅个体小,绒毛稀少,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完全建立,对外界温度的变化等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特别是怕冷、怕热、怕潮湿、怕外界环境突然变化。
(2)雏鹅的消化系统非常娇嫩,体积较小,机能较弱,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差。
(3)雏鹅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生长速度很快,到21日龄时的体重可达初生体重的10倍。
饲养雏鹅应根据其生理特点,供给营养丰富的优质饲料,做到少吃多餐,抓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
2.0~21日龄雏鹅的饲养
(1)雏鹅的潮口与开食 雏鹅出壳后的第一次饮水俗称潮口,第一次吃料俗称开食。开食时间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
雏鹅出壳24小时左右,当大多数雏鹅站立走动、伸颈张嘴、有啄食欲望时,就可进行潮口。将雏鹅放人篮中,将鹅篮浸入清洁的浅水中(以不淹到雏鹅的胫部为合适),让雏鹅自由活动和饮水3~5分钟,然后,将鹅篮提出水面放到温暖的地方,让鹅理干绒毛。也可在室内用小盆盛水潮口。经几次调教,便可以自由饮水。天气炎热、雏鹅数量多时,可人工喷水于雏鹅身上,让其互相吮吸绒毛上的水珠。或用饮水器直接给雏鹅初饮;初次饮水可以刺激雏鹅的食欲,促使胎粪排出。
潮口后即可开食。开食的精料多为淘洗干净、并用清水浸泡约2小时的碎米。喂前将水沥干,
或是煮得半生半熟,经水淘过不粘不烂的碎米、小米饭。青饲料要求新鲜,幼嫩多汁,以莴苣叶、苦荬菜为最佳。青料也应清洗干净后沥干,再切成细丝。开食时可先把碎米撒在草席或塑料布上,任雏鹅啄食,然后再喂青料。这样可保证雏鹅食入的精饲料量,防止因吃食青料过
量,精料不足而引起拉稀粪。开食的时间一般分6~8次饲喂(夜间喂2~3次)。
(2)雏鹅的日粮配制与饲喂 雏鹅日粮的配制可随着日龄的增长及当地的饲料来源,配合成营养水平较合理的配合饲料,与青绿饲料拌喂。饲喂方法应采?quot;先饮后喂,定时定量,少给勤添,防止暴食"。雏鹅以开食后的第二天起便可按时饲喂。3日龄后适应补饲砂砾,以帮助消化。从11日龄起可开始适当放牧,饲料以青绿饲料为主,精料逐步从熟喂过渡为生喂。 0~21日龄饲料消耗量及饲喂方法见表10-1、表10-2。
表10-1 每千只雏鹅的日饲料消耗量
饲 料 日 龄
1 3 7 10
精碎(碎米等)(千克) 2.5~3 5.0 15.0 21.0
青 料(千克) 5.0 12.5 37.5 75.0
表10-2 0~21日龄雏鹅饲料搭配、饲喂次数
饲 料 日 龄
1 2~3 4~10 11~21
饲料 精料 40% 35% 30% 10%~20%
搭配 青绿料 60% 65% 70% 80%~90%
饲喂 总数 6~8 6~8 6~7 5~6
次数 夜间 2~3 2~3 2~3 1~2
3.0~21日龄雏鹅的管理
(1)保温 温度对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根据雏鹅的生理特点必须给其创造适宜的环境温度条件。因此,保温是雏鹅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鹅育雏温度的基本要求见表10-3。
表10-3 雏鹅育雏温度
周 龄 1 2 3 4
温度(℃) 29~27 27~25 25~22 22~19
育雏保温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供温育雏,另一种为自温育雏。供温育雏适用于饲养肉用仔鹅数量较大的鹅场和农户,育雏室采用电热保姆伞、红外线灯泡或煤炉加热保温。 这些
保温方法各有利弊,可根据具体条件选择。自温育雏在养鹅数量少时应用得较多,可以稻草、毯、棉絮及箩筐、木桶等为材料,设备简单,能节约能源,但工作繁琐,育雏效果不太理想,不适宜大群育雏。
育雏保温应执行下列原则:群小稍高,群大稍低;弱雏稍高,强雏稍低;夜间稍高,白天稍
低;冷天、阴天稍高,热天、晴天稍低。育雏期间要防止温度突然变化。
雏鹅一般保温2~3周左右,保温期的长短,因品种、季节、地理位置不同而调整。保温结束
时的脱温应非常慎重,要做到逐渐脱温,特别当气温突然下降时不要急于脱温而应适当 补温。
育雏温度是否合适,可以根据雏鹅的活动及表现来判断。温度低时,雏鹅靠近热源,集中成
堆,挤在一起,缩成一团,不时发出尖锐的叫声;温度过高时雏鹅远离热源,张口喘气,行动不安,饮水频繁,采食量减少;温度适宜时,雏鹅分布均匀,安静无声,食欲旺盛。
(2)防湿
潮湿对雏鹅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不利的影响。育雏鹅舍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70%。因此室内喂水时切勿外溢,要经常打扫卫生,垫料潮湿应及时清除,换上干净、干燥的新垫料,保持室内干燥。
(3)分群与防堆 雏鹅在开水、开食之前,应根据出雏时间的早迟和雏鹅的强弱,进行第一次分群,给予不同的保温制度和开水、开食时间。开食后的第二天,可以根据雏鹅采食情 况,进行第二次分群,将那些不吃食,或吃食量很少的雏鹅,分出来另外喂食。经过育雏饲养,雏鹅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如不及时分群,则会造成生长发育不均匀或造成弱小雏鹅被挤死、压死、饿死的现象发生。因此,要定期按强弱、大小分群,及时拣出病雏淘汰。
一般每群以100~150只为宜,分群时还应注意密度,一般每平方米面积雏鹅饲养数为:1~5日龄20~25只,6~10日龄15~20只,11~15日龄12~15只,15日龄以后8~10只。
雏鹅喜欢聚集成群,如果温度低时更是如此,易出现压伤、压死现象,所以饲养人员要注意及时赶堆分散,尤其在天气寒冷的夜晚更应注意,应适当提高育雏室内温度。
(4)放牧与放水 雏鹅在10日龄以后,条件适宜即可放水和放牧。
(5)卫生防疫 搞好卫生防疫工作,对提高雏鹅活力,保证鹅群健康十分重要,卫生防疫工作包括环境消毒和卫生,人员与用具等管理以及雏鹅的免疫与防病。雏鹅易发生的疾病有 小鹅瘟、禽出败、鹅球虫病等。
(七)22~70日龄肉用仔鹅的饲养管理
这一阶段是肉鹅骨骼、肌肉和羽毛生长最快时期,需要的营养物质也逐渐增加,对饲料的消
化吸收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及抵抗力都较强。这一阶段鹅的觅食能力增强,消化道容积增大,采食量日益增加。为适应这些特点应加强仔鹅饲养管理,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为转入育肥期或为选留后备种鹅打下良好的基础。
22~70日龄仔鹅可采用全舍饲和放牧结合补饲两种方式,以后者较多见。
1.放牧饲养
(1)放牧时间 春秋季雏鹅到10日龄左右,气温暖和,天气晴朗时可在中午放牧,夏季时可提前到5~7日龄,刚开始时首次1小时左右,以后逐步延长,到30~40日龄可采用全天放牧,并尽量早出晚归。放牧时可结合放水时间15分钟逐渐延长到0.5~1小时,每天2~3次,再过渡到自由嬉水。
放牧时间的掌握原则是:天热时上午要早出早归,下午要晚出晚归;天冷时则上午晚出晚归,下午早出早归。
(2)放牧场地的选择 放牧场地要有丰富优质的鹅喜欢采食的牧草。鹅喜爱采食的草类很多,一般只要无毒、无刺激、无特殊气味的草都可供鹅采食。牧地要开阔,可划分成若干小区,有计划地轮牧。牧地附近应有湖泊、小河或池塘,给鹅有清洁的饮水和洗浴清洗羽毛的水源。牧地附近应有蔽荫休息的树林或其他蔽荫物(如搭临时荫棚)。农作物收割后的茬地也是极好的放牧场地。选择放牧场地时还应注意了解牧场附近的农田有否喷过农药,若使用过农药,一般要1周后才能在附近放牧。鹅群所走的道路应比较平坦。
(3)放牧时注意事项 ①放牧群一般以250~300只为宜,由2人放牧,放牧地开阔时可增至500只左右,甚至高达 1000只。由3~4人管理。②放牧时应注意观察采食情况,待大多数鹅吃到7~8成饱时应将鹅群赶入池塘或河中,让其自由饮水、洗浴。③防惊群,防止其他动物及有鲜艳颜色的物品、喇叭声的突然出现引起的惊群。④放牧时驱赶鹅群速度要慢,防止践踏致伤。⑤避免在夏天炎热的中午、大暴雨等恶劣天气放牧。
(4)放牧鹅的补饲 放牧场地条件好,有丰富的牧草和收割的遗谷可吃,采食的食物能满足生长的营养需要,则可不补饲或少补饲。放牧场地条件较差,牧草贫乏,又不在收获季节放牧,营养跟不上生长发育的需要,就要做好补饲工作。补饲时加喂青料和精料,每天加喂的数量及饲喂次数可根据体重增长和羽毛生长来决定。表10-4列出了太湖鹅羽毛着生的情况。
表10-4 太湖鹅羽毛着生情况
俗 称 日 龄 羽毛着生情况 体 重
小发白 10~20 胎毛由黄变白 0.5千克
大发白 25~30 胎毛全部变白 1.25千克左右
四搭毛 35~40 尾部、体侧、翼腹长毛
头顶光 50 头面换好羽毛 2千克以上
斜凿头 50~55 翅长出似凿子状羽管
两段头 55~60 背腰部未换齐
半斧头 60~65 翅羽继续生长 2.25~2.5千克
毛足肉足 70~80 已无血管毛 2.5千克以上
补饲或利用稻麦收获季节放牧是广泛使用的一种育肥方法,此法应用时应特别注意饲养期的安排,一旦稻麦茬田结束,要及时出售,以免掉膘。
2.全舍饲饲养 全舍饲饲养,又称关棚饲养,采用专用鹅舍,应用全价配合饲料饲养,日粮中代谢能11.7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8%,粗纤维6%,钙1.2%,磷0.8%。全舍饲鹅生长速度较快,但饲养成本较高。全舍饲法也是放牧鹅后期快速育肥的一种方法,舍饲育肥 时应喂给寡合碳水化合物的饲料,育肥期约1周。
鹅的育肥还可采用强制育肥的办法,强制育肥又称填饲育肥,分人工填饲和机器填饲两种,具体方法见肥肝生产。
二、种鹅的饲养管理
(一)种用鹅饲养季节的选择
要发展养鹅业,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必须选留好种鹅,养好种鹅。选留种鹅应做到初选、预选、精选和定种。选留下来的种鹅不仅要符合该品种的特征,而且产蛋量要高,后代生长速度要快。
在江苏、浙江一带,较多的是选择早春鹅或清明鹅饲养作种鹅。此间苗鹅中选留的后备种鹅,其后代肉用仔鹅生长速度快,体质健壮,抗病力强。
预选后备种鹅宜在70日龄前后进行,把肉仔鹅群中生长快、羽毛符合本品种标准、体质强壮、肥瘦适中、眼大有神、胸深而宽、背宽而长、腹部平整、胫较长且粗壮有力、两胫间距宽、鸣声洪亮,就是具有典型的雄性长相。母鹅要求体型大而重、羽毛紧贴、光泽明亮、眼睛灵活、颈细长、身长而圆、前躯窄、后躯深而宽。
定种(定群)在开产前(180日龄左右)进行,确定公母配种比例,淘汰不合格的公母鹅。
(二)后备鹅的饲养管理
在70日龄前后选留下来的后备鹅,仍处在生长发育和换羽时期,不宜太早粗放饲养,应根据放牧场地的优劣,做好补料工作,并逐渐降低饲料营养成分。
90~120日龄后,转入粗饲阶段。粗饲的目的是控制母鹅的性成熟期,使母鹅的开产时间一致,以利生产性能的发挥。对后备种鹅一定要抓住先紧后宽、先粗后精的限制饲喂法。这样既可培养出鹅的耐粗饲能力,又可使鹅的骨骼和消化机能发育完全。
(三)种鹅产蛋前的饲养管理
由于后备鹅的后期主要以放牧饲养,鹅群体质较差,因此,在鹅群产蛋前1个月就开始补料。饲料采用成年鹅配合料,每天喂2~3次,使鹅群的体质恢复、体重增加,在体内积累一定的营养物质。精料的补充是否合适,可以根据鹅粪形状来识别。如鹅粪粗大、松散,用脚轻拨能分成几段,表明精料与青料比例适当;如鹅粪细小结实,则精料多,青料少,应增加青料喂量。公鹅喜啄斗,在繁殖季节开始前2~3周应组群,使公母鹅彼此亲近,公鹅的精料补充应提早,使在母鹅产蛋时,有充沛的精力进行配种,提高种蛋的受精率。
(四)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临开产前仍应充分放牧,放牧时宜早出晚归。由于鹅群体质刚恢复,行动迟缓,且接近于产
蛋,所以不宜猛赶、久赶。临产母鹅全身羽毛紧凑、光泽鲜艳,颈羽光滑紧贴,毛平直,肛门呈菊花状,腹部饱满,松软且有弹性,耻骨距离增宽,食量加大,喜欢采食矿物质饲料。
母鹅经常点水,是寻求公鹅配种的表现,很快便开始产蛋。产蛋期的母鹅应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在日粮配合上,采用配合饲料,饲料中粗蛋白质16%~18%,代谢能11.3~11.7兆焦/千克。喂料要定时定量,先精料后青料。精料每天喂量,中小型鹅种为120~150克,大型鹅种为150~180克,分3~4次饲喂。青料可不加定量;放牧可少加喂青料。产蛋母鹅行动迟缓,放牧或平时驱赶不要急速,防止造成母鹅的伤残。母鹅产蛋时间大多数在早晨,下午产蛋的较少。为了让母鹅养成在舍内产蛋的习惯,早上放牧不宜过早,放牧前要检查鹅群,观察产蛋情况。如发现个别母鹅鸣叫不安;腹部饱满,泄殖腔膨大,不肯离舍,应检查母鹅,有蛋者应留在舍内产蛋。产蛋期要勤捡蛋,注意种蛋保存。为了保证产蛋期的高产稳产,应注意维生素、矿物质的补充。在鹅舍内应有放矿物质的饲槽,经常放些矿物饲料任鹅采食。此外,要注意光照的补充,每天补充光照2~3小时,使每天光照,达到16小时为好。鹅舍的垫草要保持干燥,也可采用厚垫草的方式饲养。
有的鹅场或地区,如江苏饲养的太湖鹅采用年年清的办法,种鹅产蛋至5月底或6月初逐渐停
产,此时便将母鹅淘汰为肉用,下一年的种鹅重新在新鹅中选留。而有些鹅种或地区,如北方和南方的种鹅一般留用2~4年,待产蛋结束后淘汰残、次、劣种鹅,选留健康的高产鹅进入停产期。
种鹅的公母配比以1:4~6为合适。一般重型品种配比应低些,小型鹅种可高些;冬季的配比应低些,春季可高些。选留阴茎发育良好,精液品质优良的公鹅配种,性比可提高到1:8~10。放牧鹅群每日早晨出栏后应让其在清洁水域中浮游、嬉水、交配,然后再放牧采食;在放牧地选择近水处,放牧2~3小时后应赶于水边让其下水自由交配。
(五)停产期的饲养管理
此时的日粮由精改粗,即转入以放牧为主的粗饲期。目的是促使母鹅消耗体内脂肪,促使羽毛干枯,容易脱落。此期的喂料次数渐渐减少到每天1次或隔天1次,然后改为3~4天喂1次。在停止喂料期间,不应对鹅群停水,大约经过12~13天,鹅体重减轻,主翼羽和主尾羽出现干枯现象时,则可恢复喂料。待体重逐渐回升,大约放养1个月之后,就可以人工拔羽。公鹅需比母鹅早20~30天拔羽,目的是使公鹅在母鹅产蛋前,羽毛能全部换完,这样,在配种季节公鹅就有充沛的精力。拔羽的母鹅可以比自然换羽的母鹅早20~30天产蛋。
拔羽需要在温暖的晴天进行,切忌在寒冷的雨天进行。拔羽后当天鹅群应圈在运动场内喂料、喂水和休息,不能让鹅群下水游泳、防止细菌污染,引起毛孔炎症。拔羽后第二天就可以放牧下水,但要注意护理,避免烈日曝晒和雨淋,拔羽后除加强放牧外,还应根据羽毛生长情况酌情补料。如果公鹅羽毛生长较慢,母鹅已产蛋,而公鹅尚未能配种,这时应增加公鹅的精料。若母鹅的羽毛生长较慢,就要为母鹅适当增加精料,促使羽毛生长快些。否则,在母鹅尚未产蛋时,公鹅就开始配种。而到产蛋后期,公鹅已精疲力竭,会影响配种,降低种蛋的受精率。
在主、副翼羽换羽完毕后,即进入产蛋期前的饲养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