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阳作者素描之六:赵志刚:《我的母亲》催泪下
赵志刚,这个有着才华与梦想的青年人,三十多岁就走到了检察日报重要领导岗位,很多作品值得一读。然而,令人感到难过的是,母亲、父亲过早地离世,给这位青年人心灵烙下了深深的伤印。2003年母亲先于父亲逝世,他在悲痛之后,写下了大量的怀念母亲的文章。2009年父亲不幸患绝症,对赵志刚的打击实在是太大太大。他把悲痛深埋在心里,用笔追述着对亲人的思念。
《我的母亲》由黄河出版社出版后,引起了很多学者的重视,都认为这是一部用心血铸就的文稿,赵志刚很痛苦地为天国的母亲写下了一篇篇祭文。
赵志刚的家乡姚家庄,门前就是汶河,他出生在七十年代初。七十年代初的山东农村,正如赵志刚所说的“如此颓唐”。应该说他那时还不谙事理,还在一声声嚎啕中吸吮着母亲那已经奶水枯竭的奶头,还在七个月的襁褓中,就咀嚼了大人都难以咽下的粗粮。这也许是赵志刚来到人世间之后品尝酸甜苦辣的开始,也许这就是赵志刚落下病根的真正原因。总之,那是一个苦难的岁月。可能赵志刚还不知道,后来他应该知道,那个紧靠汶河岸边、远离县城的农村,那时正疯狂地刮着浮夸风,到1976年浮夸风已达到高潮。过多地强调为国家多交粮食做贡献,使农民口粮难保。我那时已在人民公社谋了个差事,走乡串户中亲眼目睹了农民的艰辛时日。赵志刚所在的村,交通闭塞,是公社的一个边缘村,而且人多地少,村前头是一片洼塘,洼塘边上的槐树叶子曾一度成为许多农民的补充口粮,为数不多的救济粮杯水车薪,人们只好以树叶子掺着玉米面或是地瓜面蒸窝窝头吃。我相信捋树叶子的人群中肯定有赵志刚的母亲。这不单是他的母亲勤劳的缘故,确实是生活难以维系。
奶水对一个七个月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的宝贵与重要!而没了奶水对一个母亲来说是多么的沉重与痛苦!眼看着无能力满足嗷嗷待哺的儿子,母亲一定是万箭穿心,一定是急火攻心,一定泪水涟涟。她渴望用自己的乳汁把自己的儿子喂得身体强壮,她渴望给予儿子全部的母爱,然而,她却不能。她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贫瘠的土地上缓慢地生长着一棵幼苗,她只能用眼泪冲刷着儿子的脸面。但是,母亲的坚强性格使她下了决心:不管以后是逃荒还是要饭,一定要活下去,一定把儿子拉扯大。就是这朴素的坚强信念,才使赵志刚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顽强地生存下来,这才有了今天赵志刚踏实的人生。
赵志刚的母亲在一生的岁月里,无不表现出了她的坚强。就她的身世而言,掺杂着许多的不幸。幼年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12岁时双亲亡故,生儿育女又逢着岁月凋敝,身心遭受到莫大的伤害,严重的透支,使她还不到四十岁身体就出现各种疾病,即便是在转为合同制工人后,仍然不得享清福,拣煤核,做厨工,得到的报酬依然满足不了家庭的开支。就是这样,她怀着一个坚强的信念:把孩子拉扯大培养成人。当我读到赵志刚在80里外读高中星期天回家,在那一片“风吹过去沙沙响”的玉米地里母子抱头痛哭时,我透过朦胧的眼泪,仿佛看到了挥汗如雨的母亲,汗水泪水流淌到一起,滴落在干裂的土地上。坚强的母亲啊,你再坚强也难以控制住这情感的泪水。你仿佛是为儿子活着,你在拼着体力劳作中嘴里念叨的是儿子,你在那个秋日的黄昏送儿子到上海读书时,抹着眼泪跟随着启动的火车踉踉跄跄向前跑去,那是你的心肝宝贝,那是你生命的延续,那是你全部的希冀和未来。
尽管生活拮据,母亲依旧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在相亲的时候,母亲调皮地爬上大树,这个有趣的相亲故事确实很经典。仅从这一点,就看出母亲的聪慧。我猜测,赵志刚在写这一段文章时,一定是怀着对母亲的佩服。她在大树上把未来的丈夫尽收眼底,如果是不中意,她会溜下大树销声匿迹。恰恰是她窥测了树下的小伙子的全部,在她萌动的青春里,寻觅到了依托,才毅然决然地认定了这就是她要嫁的人,只过了9天,他们就走进了婚姻机关。后来丈夫当了工人,在回家歇班时夫妻俩忙里偷闲对弈,那永远面带微笑的脸庞,都足以让人感到母亲是一个性格开朗,豁然大度的女人。这种基因显然是传给了儿子,我所认识的赵志刚就是这么一个人。传承了母亲的基因,加上天赋的秉性,赵志刚的才能在他的生活工作中发挥到了极致,生命放出了亮丽的光彩。才,不必说;德,众人知。在我所交往的像赵志刚这个年龄的人当中绝无第二。这不能不说是母亲的头等功劳,言传身教,循循善诱。那些听起来极其朴素的哲理性的人生格言,比如“吃亏长见识”,比如“让人三分不为耻”等等,我敢说,母亲就是儿子的启蒙老师。赵志刚正是从小受到这样的教育并得益于此。
作为一个乡村女人,赵志刚的母亲可能比起其她的女人有着刚烈的一面。我觉得,乡村女人这种刚烈实在是难能可贵。没有这种刚烈,就支撑不起一片蓝天,就无法面对残酷的现实。不甘于后,不败于人,可能母亲自己得不到多少好处,但是子女却是真的得到了实惠。在很大程度上来看,母亲的刚烈是一种奉献牺牲精神。为了儿子,为了自己的梦想。唯有挺起那永不弯曲的脊梁和头颅,才能呵护自己的儿女。在刚烈的背后,其实是母亲善良的心扉。当她和亲人发生了不愉快时,当四叔拳头相向时,母亲采取了极大的忍耐。后来四叔道歉,“母亲很宽怀地说这事过去了”。这在一般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然而 母亲做到了,她很大度地原谅了小叔子的过错。看起来,这与母亲一向刚烈的性格不大吻合,但是,这恰恰是母亲真实可贵的一面。赵志刚在回忆这一段时,把原因归结于自己,我觉得还有失偏颇。赵志刚只是为当年母亲的挨打抱不平,只是觉得有愧于母亲。作为儿子,感到母亲遭受如此屈辱而心疼(我尚且认为是一种屈辱)。
母子情跃然纸上。
母亲去世的这几年,赵志刚一直处在一种悲痛思念当中,他曾告诉我母亲的去世使他的世界观出现了很大的转变。他在回忆母亲的一些生活片段时,掺杂了很多自己的情绪。一而再地为亡故的母亲写祭文。每逢重大节日,都会勾起赵志刚的很多联想,他有太多的悲伤,他有永远忘不了的思念。我在读《三年生死两茫茫》时,几次哽咽,卒不忍睹“……您为什么不理我呢……没娘的孩子是不是都这么可怜啊——心里空落落的,没有依靠。……”赵志刚哭了,我也哭了,凡是与赵志刚要好的朋友都哭了。
平心而论,赵志刚的散文的确是很耐读,无论是切入点,还是过程的叙述,都展现了非凡的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