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20 11:23
鄌郚总编

鄌郚民俗大观

  鄌郚民俗大观

  饮食住行娱乐
  饮食  以解放后到"大包干"那段时间,由于生产条件的原始和生活的贫困,几十年生活基本无大改观。农民的主食多以煎饼、粕馉(玉米和瓜干做成的窝窝头)为主,逢年过节吃顿面食。农民走上富裕之后,生活习俗有了很大的改变。面食以卷子(长方体)、馒头(圆的)、水饺、包子、单饼、双饼、锅饼(发好面用锅蒸)面条、葱油千层饼、挂面、手赶鸡蛋面、窝窝头为主。以馒头为例。过去用老面自己蒸,现在亦机械加工。发大了叫"笑了",发小了叫"没醒开",面卷子也是如此。现在吃的窝窝头,和过去的粕馉有着本质的区别,多为改善生活所用,由过去的玉米面、秫秫面、地瓜面改为小米、大豆等营养价值高的面粉。
  蔬菜以自产蔬菜为主。大集体时村里有"大菜园"、食品店(肉杆子)、联社,村民买菜割肉基本上是到那几个地方,再就是赶集上店购买食物。小炒肉、猪头肉、猪下货、炸鸡、炸鱼、四喜丸子、韭菜煎鸡蛋、蒸鸡白菜、辣菜丝、鸡炖山药、拔丝山药等等。闲暇之时,人们还到地里挖荠菜、萋萋菜、苦菜子、麦蒿、白蒿、渠渠芽,用这些野菜或蒸菜或蘸甜酱或做稀菜汤。在生活困难时,这些野菜还解决了很多人的生活问题,现在作为调剂口味,吃点"稀罕".
  早晚喝粥。地瓜辊档棒槌面子粥、小米绿豆粥、馉馇猴粥、荠菜粥、萋萋菜粥等等。
  咸菜是餐桌上的主要小菜。自腌的咸菜有狮子头、辣疙瘩,白菜帮子、萝卜、大蒜、小蒜、蒜薹、香椿芽、椒子、甜酱等。
  泊庄土法制作小食品。最流传的是地瓜油糖、棒槌花、糖葫芦等。地瓜油糖是用地瓜稀熬制而成,是传统的工艺。每到冬天,能工巧匠就自己制作,制成的地瓜油糖再加工成各种式样的糖滚、糖块。用这些地瓜油糖蘸糖葫芦,山楂的、山药豆的,最受妇女儿童喜爱。
  冬季两顿饭,其余一日三餐。早上喝粘粥,中晚饭吃干粮。咸菜多是辣疙瘩、白菜帮子、萝卜、辣椒、大蒜、马芽子蒜、香椿芽、韭菜花、甜酱等。各家各户自己腌咸菜、做酱。到了节日或来了客人,想方设法改善生活。杀鸡、卖肉、打酒、买烟,待客热情。炸鸡、炸肉、炸鱼、蒸鸡等是极具地方特色的珍品菜肴。农民早起晚归,锄镰锨镢、花篓、粪篓、小推车是必备工具。
  "大包干"之后至现在,这种生活秩序逐渐被打破。面食成了主要食品,那些粗粝的饭食越来越不多见。过去谁家娶个媳妇不会摊煎饼成为乡邻笑谈,如今许多年轻媳妇却不会摊煎饼。原因就是过去的这种主食已经成了副食。平日里鸡鸭鱼肉并不鲜见,过年过节不过多几样菜罢了。上坡(干农活)也不像以前那样早出晚归了,应着农事安排时间。
  炊具  在旧时用柴草锅灶,正面开灶门,左放风匣,烟道通炕;炒菜小锅灶不用风匣,秫秸杆钉锅盖、箸笼、传盘。用长把葫芦解水勺,大葫芦解水瓢,用木制长把煎饼勺、煎饼耙、擀面杖、蒜锤子、掏灰耙。条编笊篱、煎饼笺子、饭筐。铁制炒铲、了壶、菜刀、大小鏊子、锅。陶制泥盆、水罐、黑陶碗、筷。砂制小锅、大瓮、水缸。石制水磨、旱磨、蒜臼子。1949年以后,铝制水瓢、炒瓢、壶、勺、盆、锅、锅盖,搪瓷盆、碟、碗、茶缸,细瓷碗、盘、碟、羹匙和铁壳暖水瓶逐渐普及。20世纪70年代不少家庭始用圆式节煤小锅灶,配以铝锅做饭;柴油炉、蜂窝煤炉日益增多。80年代城镇始用煤油炉、液化气炉、电炉、电冰箱。90年代以来电炒锅、电饭煲、微波炉逐渐为城乡家庭所使用。
  取暖用具在旧时穷人用泥火盆烧豆绒棒槌骨头给老人取暖,严寒满屋冰凉时,往火盆加烧几把豆秸;富人用陶火盆烧木炭。傍晚往锅灶填烧柴禾,使炕暖热以便就寝。1949年以后,多数农家有炕炉、烧炭泥;公共场所生砟子炉子,20世纪70年代普及"憋里气"炉,烧煤块。80年代"憋里气"、"蜂窝煤炉"进入不少家庭。现在不少户用上了土暖气。
  集日  每月逢二排七为泊庄村集日。过去赶泊庄集的东有萧家河,西有辛庄,南有矬帐等,有供销社(联社)、铁匠、鞋匠、肉杆子等,卖油的、卖菜的、卖鸡的、卖鸡蛋的、卖糖葫芦的、搞修理的等等,丰年还要扎台子唱大戏。现在基本上是自己村里老少爷们左邻右舍调节有无。
  民宅  住宅变化较大。旧社会大户人家住的宅子一般是四合院式,正房青砖墙,小青瓦,拔台子,建有东西厢房,大门楼。南油坊有围墙、大门,除上述房屋以外,还有一座带阁楼的二层楼房;贫民大多住的是草屋,石头坚脚、干打墼、土垒墙、麦草顶。贫民的这些祖宗留下来的房子一直居住到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六、七十年代盖的房子只不过是多了石灰泥墙或是青砖柱,个别的用青砖包皮。到80年代开始建沿板红砖屋,青砖、红砖、水泥、木料、红瓦、麦草成了主要原材料。90年代出现了许多水刷墙面屋。红瓦盖顶,水泥墙,塑钢窗、铝合金玻璃窗。过去的土造炉子也变成了土暖气,用上了自来水、电灯、电话等。
  民房成排单门独院,是一直延续下来的风俗。两个以上儿子成人(结了婚)独立门户,即分家,一个儿子很少分家,怕乡邻笑话。民宅多以三间或是四间为一户,也有五间六间的大户。
  三间者正房开中门,为一门两窗;四间者开两个门,或一头为挂屋,另三间为正房,或两户式;五间为两门三窗。院子中建一猪舍,供养猪和方便用;建一偏房,供做饭用;建一门楼。院子大的建几间南屋,和门楼相连。
  行路  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农民以步代车,出门走亲访友、赶集上店,迎娶新人无一不是走着。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村里开始见几辆破旧自行车,集体也买进几台12马力拖拉机,后自行车逐渐成了代步工具,家家户户都有。那时的三大件就是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电视机是以后的事情。如今,村里修了柏油路,大小车辆出进频繁。稍远一点儿的门子不是坐公共汽车就是租车,不少村民还自己有小汽车。较近的路程还是自行车、摩托车。
  抡灯笼花  农历正月十五闹元宵,夜晚在四周有屋墙的大空场里,抡放灯笼花,一时飞花四溅,满场铮明,令人眼花缭乱。灯笼花制作简省,抡时简便:把铁灯笼罩的底部用铁条系密花眼编补严实,上口用粗铁条拴个长把,其顶端捆一个能转动的铁环,铁环上连接结实的抡绳,绳头上拴一个滑溜铁圈,抡时把圈套在拳口粗的木棍上(上端捆一个有槽的木滑轮,以便铁圈套在轮槽里),届时一人双手扶摇这根下端着地的木棍,抡花的工具准备已全。把碎生铁屑和已燃着的木炭掺匀放在灯笼里,务必放满。一人用铁锨端起燃着的灯笼,扶棍壮汉配合默契,立即全力疾速摇动木棍,灯笼旋即凌空飞转,借助风力,木炭火熔化了生铁,迸溅出更多更耀眼的火花,有的上飞,有的碰地,整场顿时成银花灿烂的世界。抡棍要快,十分吃力,其他伙伴要弓腰跑进场中接替,如是轮换数人,才能坚持到铁花放完。围观者必须在场外留出相当距离,以免烫伤。70年代节日焰火日益多样化,"抡灯笼花"之俗少见了。
  打转秋千  旧时,盛兴于昌乐南部各乡,尤以红河、平原、包庄、高崖等汶河沿岸大村为最。转秋千务于清明节前二日(俗称"一百五")扎装完毕。空场中间竖一根高达数丈的立柱,柱底端栽在地槽(深六尺,园直径七尺)中间埋在地下的大石臼里。地槽顶与地面相平处用木板掩盖严实。立柱在地下那部分绑上横木杆两根,每根每端可置一犋牲口在锣鼓指挥下拉柱转动,此谓"转盘".立柱的地面部分,离地丈高处,绑横杆(杆的中央)二至四根不等,每根每端用两条绳挂一牛索头,为秋千坐,此谓"挑齿",挑齿以上有几根粗绳等距离紧绑在地桩上,使秋千稳固如磐。节日期间,青年男女争先恐后攀索比艺,当秋千由慢渐快飞转起来时,表演花样,各显身手,有的"夜叉探海",有的"唐僧念经",有的"时迁盗宝",有的"凤凰展翅",一个个似流星飞驰,如仙子降临,各具风姿,令观者竞相喝彩叫好,乐趣无穷。
  顶牛(也称"碰拐")  冬闲时节,人们在街上晒太阳时,常有青少年喜欢顶牛:二人各蜷起一条腿用一只手扳着,膝盖前突如牛头,两人单腿跳着碰膝,一次又一次直至其中一人蜷的腿着地认输为止。顶牛时手和头、肩部不可接触对方,否则赚上"赖"名。
  打尜(又称打嘎,打"耳")  准备一段两头削尖约三寸长的木棒(谓"尜")和一刀形木板。在靠墙的地上划一个半圈(谓"锅"),距锅丈许划一条横杠。二人游戏时,一方在锅边用木刀刃砍尜尖,趁其蹦起,快用木刀再击,尜离锅越远越好,落地后如此再击两次。尜落地后击者估计距离报个数,若对方一量,数报超了,击方成绩无效。一方打尜时,对方在横杠外力争接尜,一旦接住又扔进锅里,击者即输,对方获击尜权。击方打尜若三次打不到横杠亦算输。双方按输赢轮流打尜,各自累计成绩,最后距离远的为赢。此外,青少年还喜爱打"懒老婆"、打瓦、跳房、打琉璃蛋等娱乐活动。
  安五虎(亦称下大棍)  在地上划横、竖五条间隔相等的平行线,构成方形土棋盘。两人游戏,先二人依次把棋子(一般拣树枝块、小石子用,但双方用物不可相同)布满棋盘各点(二线相交的地方)。每方各让对方拔去一子,然后挨着走子,每地棋只走一步(点)。凑成小斜(三子)、小方(四子)都吃(拔去)对方一子。四斜(四子)吃对方二子,大棍(亦称通天,五子)吃对方三子。下到对方棋子组不成"故事"认输为止。此举,旧时老少、男女都喜欢,闲时或休歇间都可玩。现在虽少见了,仍有爱好者。
  幼儿游戏  "将军宝"两孩同时出一拳。攥拳谓锤头;伸出食指和中指谓剪子;伸手掌谓包袱。玩时二童同喊"剪子包袱锤!"同时出拳。锤赢剪子,剪子赢包袱,包袱赢锤,简单有趣。"过家家"四孩同玩,两孩一手攥己一手臂,另一手攥对方另一手臂组成"轿".玩时一孩坐在轿上,作新娘;一孩在轿前带路,作新郎。走一会便到划在地上的"房子"里放下,一同玩耍。角色轮换,玩够了散伙。此外,拱象鼻、翻线花、跳皮筋等也很有趣。

  参考资料:秦晓鸣先生著《高崖村琐忆》,刘炳圣先生著《昌乐风土人情与民间艺术》。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民俗大观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2-20 11:24
鄌郚总编
  节日民俗
  春节  为传统大节。办年(也称置办年,节日习俗)。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之后,家家忙年。当家的置办年货:敬神的有香箸、香奉、红烛、黄表、烧纸、灶神像;喜庆的有过门笺、年画、对联、鞭炮;家俱器皿务必新添碗筷和炕席,象征人口旺盛;羹肴必备鸡、鱼,意求"年年大吉"、"连年有余",还有肉、禽蛋、海货和各种干鲜菜、果,甚至油盐酱醋和葱、花椒、八角、茴香等佐料一应齐备。劈好木柴若干,意祈年年柴禾盛,家家人丁旺。农家主妇赶制完新衣着手准备新年干粮,饽饽、年糕、枣山、团圆饼必备,取意"年年高"、"合家团圆",家家做豆腐,寓"都福"之意。摊米煎饼,炸鸡、炸鱼,熬猪头冻,蒸绿豆糕、蒸鸡、蒸汗肉(剁细精肉拌匀调料蒸成),忙碌不迭。穷富之家,能力悬殊,都尽力而为。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日"过腊八":早上吃"腊八糕"(也有的吃"腊八粥")。糕用黍米、小米、大豆、绿豆、赤豆等五谷杂粮和地瓜、大枣熬成,粘稠溢香。各家吃腊八糕,庆贺一年来大丰收,有"年前吃了腊八糕,往后日月(日子)年年高"之说,寄托着来年丰收的祈盼。
  辞灶  农历腊月廿三日晚,农家在锅灶左侧墙壁上张挂灶君(亦称灶王)像,左右贴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横披为"一家之主".像前桌上必供合糖(麦芽糖块,俗称糖瓜)、柿饼、软枣、大枣(南乡还供绿豆、谷草)等。陈筷子、酒盅各三,点燃香三柱后,当家的及男性晚辈跪在像前奠酒、焚纸、叩头三次,同时家长说:"今日是腊月二十三,灶君老爷上西天,全家求您对天老爷爷(玉皇大帝)多言好事,七天后请带着吉祥回来过年".据传这天晚上灶王爷回天宫向玉皇禀报一年来人间大事,人们祈盼这位神仙能够作好的汇报,从玉皇那里带回更多的吉祥来,特此礼祭,为他送行。谷秸和绿豆是灶王的坐骑和饲料,合糖意寓合家和睦团圆。祭祀完毕,全家老少分食所供糖果,有避灾祛病之说。所焚烧的纸,事前将一部分叠成钱褡状,以便灶王使用,将大部分叠成七沓,象征"七步天阶"(通天大道),寄意灶君上天顺畅。
  请财神  除夕子夜前,家长带子孙捧着食盒,内盛供品、祭器,高挑灯笼到十字街口,席地摆好供品,面向财神所来方向(由八卦定,历年不一,灶王像上历年都印着),行祭祀之礼:焚香、烧纸、奠酒,同时长辈说:"财神爷爷,就要过年了,我和孩们来接您家去过年了!"然后老少都连叩三个头,收拾食盒,恭谨虔诚地慢步回到堂屋,将祭器及供品陈列在财神像前的方桌上,点燃红烛一对、香奉三柱,新年期间财神与灶神、门神、天地诸神同样敬奉。请财神时,禁忌老少话杂、喧哗,唯有毕恭毕敬才是。
  除夕  农历年底那天谓除夕。新年即将来临,人们欣喜之中分外忙碌。家家户户贴对联、挂年画、贴过门笺(服孝第一年的不贴不挂,服孝二三年的只贴紫色对联)、糊窗户、贴窗花、贴窗口左右花屏,裱糊灯笼、裁叠烧纸。掸尘、洗涤、打水、扫院、净街、上坟祭祖(含祭家堂)、筹备新年肴馔。旧时,各家院中扎天地棚:置供桌一张,外围秫秸箔一领,向北留口,顶扎苇席一领;桌上供三牲(猪肉、鸡、鱼)、饽饽两摞各五个,筷三双、酒盅三个、烛台一对,泥香炉内燃香三柱,红烛点亮一对。一支黄表神位插在香炉中间,上写"天地全神之位".地上放"聚宝盆"(泥盆,烧纸用器)。灶左灶神像前置一小桌,上陈香炉、酒盅、筷子、供品和饽饽。旧时,有"新年三日不打水、不劈柴"之俗,以求新年伊始安宁祥和的气氛。故家家户户都"打满一缸水,抱足三日柴".柴多是豆秸、芝麻秸,有"芝麻秸,当大官;豆秸棒,年年旺"之说。下午,男子衣冠整齐,到林地上坟祭祖,祭奠后,先在坟顶压一张烧纸,然后放爆竹庆贺。随后到宗祠祭家堂。黄昏时分,大门内、屋门外,各放木棍一根(称拦门棍),用以禁止邪魔鬼祟入内。入夜,各家影壁和北屋门口灯笼高照,各门框左侧香箸内香火不断,延续到"人七日"(年初七)拆天地棚后停止。家长及子孙提灯笼、捧食盒到十字街口"请财神".除夕夜有"守岁"之俗,除幼儿外,合家老少彻夜不眠。
  年五更  除夕入夜,院内、堂屋明烛高照、香火萦绕;灶王像前供桌上、天地棚内都供奉完毕(摆齐供品,点燃香烛)之时,合家老少其乐融融,竟夜不睡,大人们包水饺、喝着茶水啦年话,孩子们(除幼儿)尽情吃喝玩乐。五更时分,家家辞旧迎新。家长带领子孙"发纸马":在天地棚前祭神,烧纸焚香叩头后鞭爆齐鸣。"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与此同时,女主人在灶王像前祭奠,嘴里念叨着"清晨起来把门开,明堂蜡烛点起来,财神爷爷上边坐,金银财宝两边排。刘海就是送子仙,沥沥拉拉撒金钱,一撒金,二撒银,三撒骡马一大群,四撒老人寿限大,五撒举人和翰林,阿弥陀佛"!祈求平安幸福之情尽致。"发纸马"之后,围坐炕头喝团圆酒,吃年夜饭。团圆酒席的菜肴必有鸡、鱼,意祈全家来年"吉庆有余",饭膳多吃豆腐佐以粉条、菠菜调的素馅水饺,有"待要富,吃顿素"之说。年夜饭不用风箱,求得安静;烧芝麻秸、豆秸,寄意吉祥。年夜要说吉利话,如煮破了水饺,称煮"挣"了,裂开了饽饽,称"笑"了,一口喝净盅内酒,称"满上了".即使遇上老人归西,也不声张,直至初二过午才告知亲朋。年夜饭后子孙给长辈叩头拜年,老人给小孩"压岁钱",钱不在多,寄意孩子长命百岁。
  拜年  年夜饭后,家族间男性晚辈给长辈拜年。先后次序,由近服至远服,从最高辈份起,逐门拜访。在多姓氏的村庄里,家族拜年后,老邻近坊,同样按习俗称谓拜年。拜年时,晚辈在大街小巷先后相遇,互相祝福后,便自行结帮成群,络绎不绝,出入于各长辈庭院。进大门即高声招呼着向长辈问"过年好",至堂屋自行按辈份高低排列,齐向老人住房门口叩头,然后进房祝福老人高寿康泰,长辈问候各家老人安康,并以瓜果烟茶款待。若人多房小,则自动分批进屋拜见长辈。拜年有尽早之俗,天亮前结束。年初一上午,近服妯娌姑姊也相继到各长辈家拜年,形式自由,只尽问候祝福之礼。
  出门  初二清早,放爆竹,谓"开市",男女劳作不再禁忌。年初二始带上礼品走亲戚,俗称"出门",因亲戚不同,日期先后也不同。最被重视的是新女婿"初二看丈母娘(岳母)"之俗:初二上午,新女婿偕同媳妇带着上好礼品走丈人(岳父)家,给岳父母拜年。除岳父本家盛情款待外,近服长辈(岳父的兄弟、堂兄弟)也争相设宴请客,往往逗留二三日。旧时,岳父家族中的子孙,初二早到村头迎接新女婿的到来,相见时一拥而上,竞先索要香烟、糖果、压岁钱。如若怠慢就动手搜身,甚至出花样戏闹,令新客尴尬难堪。见此情景,岳父全家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觉得乡亲们看得起自家。"初三姥姥初四姑,初五初六看姨母",多少年来约定俗成,到主要亲戚家"出门"的时间大体如此。正月十五日之前,一般亲戚间也相互遍走完毕。主人一般在中午设宴盛情招待客人,菜肴必有鸡、鱼,饭后茶罢客人告辞。
  正月十五  因有"上灯"之俗,也称"灯节",于正月十五日傍晚,家家做灯多盏(在秫秸篾上缠棉花蘸豆油,插在萝卜块上,或用面粉蒸制各种作物穗子形态的面食作灯台),点燃在关帝庙、墓地、井台、碾台、磨顶、屋旮旯等处,谓"散灯"或"上灯".若无风,灯盏燃尽,称"收了灯",预示着是年五谷丰登。北乡则点亮灯笼,到院子隅角、屋旮旯多处照遍,谓"十六照",然后挂在院内,彻夜通明。晚上家家上菜饮酒,吃水饺。饭后,小孩点"滴滴金",大人放鞭爆、起花、二踢脚和泥垛子等。有的街口礼花焰火丈数高,灯笼花飞溅四方,热闹非凡。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家家早起扫净天井、大门口和场院,用木锨将草木灰在地上画成大圈圈,圈外一侧画上梯子,俗称"打囤".囤当央撒上豆、麦、黍等五谷杂粮,意祈新的一年五谷丰登。是日若无风,便谓"收了囤",预示着年景好。20世纪60年代中期,逢二月二家家炒"蝎子豆"(炒脆黄豆、趁热拌糖即成)吃,寓有炒死毒蝎,除病祛灾之意,此俗现今依然盛行。民谣相传"二月二,龙抬头,万岁皇爷使金牛。正宫娘娘来送饭,黎民百姓不用愁".意含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耕耘伊始。节后农家便春耕大忙。是日又谓"土地爷爷生日",旧时,农家都到土地庙前设供品,焚香烧纸,为土地爷过生日,祈求保佑风调雨顺年景好。
  清明  俗称"过寒食",历时三天。清明前二日,谓"一百五"(即冬至寒食间一百零五天)。这天清早,家长带供品携子孙到墓地,先用锨为祖坟添土,随即行祭祀之礼,悼念祖先。若有不上坟祭祖之家,舆论不饶,众谓:"这家子断了烟火了!"(含绝户之意)。这天家家户户架好秋千,有"秋千上梁,吃穿不愁"之说。旧时,村里发动各家集力在街口或场院架设大秋千或转秋千,也在"一百五"竣工。清明前一日,谓"寒食",相传为纪念春秋晋隐士介之推,这天人们禁火吃冷食。"寒食"早晨灶顶屋巴上吊柳枝、柏枝和老公花(蒲公英),有"老公花吊屋巴蝎子蚰蜒(百脚虫、蜈蚣等)不敢到家"之说。用柳条拧圈戴在狗脖子上,有一年不招狗苍蝇之说。下晌,农家主妇必擀饼、煮染鸡蛋。"寒食"之后,即"清明",合家饮酒过节,菜肴以鸡蛋当家,必有一道"酱烧蛋",饭食必是单饼卷鸡蛋。主妇把各色熟蛋分给小孩,并馈赠友邻。青年妇女出门踏青,小孩到田野放风筝,大小秋千难得停闲,童稚妇姑争相趋荡。20世纪50年代村头空场上两丈多高的大秋千,只有青壮年高手才能趋平梁;大村庄里六对挑齿的大型转秋千,底下横杆上套几犋牲口才能拉得转动。男女青年争先恐后,各显身手,一个个似流星飞驰、飞天下凡,围观者竞相喝彩,乐趣无穷。
  端午  俗称"五月端五",又称"端阳节".农历五月初五,各家各户门口都插艾枝、桃枝,以避邪驱虫。小孩手、脚、颈拴"五丝"(五色线)意祈长命。妇姑用布和五色线制作香荷包和香袋,内装雄黄、艾叶和朱砂,清香扑鼻。香袋样式有长命锁、香瓜、粽子、菱角、小虎、罗汉等。拴上彩线坠头,妇女和儿童佩带在衣扣上,不招毒虫咬。早晨家家吃粽子。苇叶浸泡后,几片铺开,内包黍米或糯米、大枣,也有的掺入豇豆、赤豆、绿豆、白糖,裹成立体三角形,煮熟即成。据传是为纪念屈原而做的食品。相传战国时期秦欲亡楚,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提出联齐抗秦之主张,遭谗流放,忧国忧民,恨世疾恶,含恨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百姓五月初五投粽入江,以祈蛟龙放过屈原而不食。遂成习俗,包粽投江,纪念屈原。民间有"吃了端午粽,一夏不生病"之说,至今城乡仍有此俗。旧时,这天有用艾蒿、枯夏草煮鸡蛋吃之俗,传说吃了不苦夏(夏季消瘦俗称苦夏)。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正是农家麦收完毕之时,家家户户蒸新麦饽饽、包子、糖夹子等多种花样的面食品,街坊邻里间相赠、互贺丰收,俗称"送新".农家主妇于灶王、观音等菩萨像前摆上两罗新麦饽饽,陈香三柱,表崇敬天地诸神之诚意。"六月六"又是为"上新麦子坟"最后的一天(收下新麦至六月六期间,用新麦面食和菜肴上坟祭祖),尚未祭祖的人家须应时令而行。
  七月七  据传每逢农历七月初七日晚上,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谓"七夕相会",古往今来沿袭为"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潍坊地区昌乐、临朐、安丘、青州等地,俗称"七月七".旧时有村姑向织女星乞求智巧之俗。她们白天上心看巧云,夜晚上心看星星,领悟智巧。是夜,有的年轻姑娘躲在瓜棚架下,期盼能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预测自己婚事的前景。多数少妇在庭院设香案,供瓜果,向织女乞巧。有的少女各自向七家邻居,凑七种杂粮结伙做"乞巧饭",内放针一枚,饭煮熟后,由一人闭眼把饭舀到各人碗里,获得针的便誉为"巧人",还有的闺女结伴于是日晌午爆晒碗中水后,各自投针一枚,视水波动态卜算巧拙,俗称"照巧针".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过"中秋节",俗称"过八月十五".节前,娘家看闺女,不论成亲多久,娘家兄长或晚辈都须走亲戚看姐妹或姑母。亲戚往来,赠以月饼、梨、苹果等象征丰收的礼品。因属邑内传统大节,有"八月十五小过年"之说。单身在外者,一般须回家过节,意寓"合家团圆".入夜,明月冉冉升起之时,当院设下供桌、供月饼、水果,燃香三柱,称"圆月".同时,全家老少在院中欢宴,酒肴丰盛,熟花生芋头食之不尽。人们饮酒赏月,趣谈月宫,畅叙丰收,其乐无穷。酒后全家分食月饼,意示"大团圆".论年景俗有"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太平"之说,节日充盈着庆丰收的欢悦气氛。
  入伏面  农历夏至第三日为"入伏",伏天开始,夏令进入高温期。这天中午家家户户吃凉面,有"吃了入伏面,一夏少流汗"之说,有期盼防暑降温之意。手工擀制的面条既宽又厚,煮熟后放入盛足凉开水的盆里,使面条疾速凉下来,谓"拔凉面",然后把面条捞在饭盆里,倒入足量的蛋汤(俗称"蛋卤子",主料:搅匀的鸡蛋汁、大葱、姜末、食油、食盐、味精),备足蒜泥、食醋,用饭时据各自口味调兑。此俗沿袭至今。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2楼] 发表于:2019-02-20 11:24
鄌郚总编
  婚娶民俗
  送柬  俗称"定亲",即"送定婚帖",场面上称"投契".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之前,此俗盛行。男方备戒指、坠子(耳环)、带子(扎腿带)和布帛等礼品,同柬帖一并用红包袱裹起,选吉日派送人到女方,谓"下聘传柬".柬呈红色,有四折,装在拜匣(木盒)里,折子外表写"姻眷  太福";内右上题"永结秦晋之好",中写"天作之合",左下写"乾坤定矣".女方父母备文房四宝、带子、服装鞋帽和同式柬帖一份,谓"押柬",裹入红包由聘客带给男方。双方保存柬帖,恪守信义,作为婚姻凭证。一般农家多用小柬,礼品和仪式从简。柬帖一式两份,双方换柬为据。常见男柬书有"久仰名门  愿结秦晋"或"不揣寒微  仰攀高门";女柬则书"辜借冰音  仰答红章"等,家长于左下方落款。传柬定亲后,男方设宴招待媒人和亲友,尽答谢、庆贺之意。
  请年命  俗称"下年命帖子",意即要新娘的生日时辰,以便请卜者查日子,决定结婚日期。现今部分人家仍行此俗,但声势渐小。男方父母派人用红包袱裹好"拜匣"(绛红色木盒,内装年命帖),到女方家下年命帖子。红色帖皮上书"敬求金诺",回帖皮上书"仰答玉音",内写明女方生日时辰。女方家长的回帖,不轻易出手,以表示女方在择婚上"三思而行"的慎重态度,同时也信守"自尊自爱"的传统观念,故有"三要方回帖"之俗,男方须数次派人到女方要回帖,要回帖的差事由男方的弟兄担当,虽有招待,却礼遇平平。有的因袭封建家风,往往愿闺女晚嫁,旷数月之久才复回帖,所谓"回帖出手,闺女嫁走".男方随即据女方生日时辰,请人查吉日定下婚期,派人带"迎婚帖"通知女方,俗称"送日子".迎婚帖上写有新娘上下轿、梳妆、坐床和开面(也称铰脸,去掉脸上汗毛)时的面向、洞房门口方向(称洞房喜向)及陪嫁女客属相禁忌等,以便迎娶时照办。
  送缘房  结婚前一天,女方父母把陪送给女儿的嫁妆送到女婿家中。旧时,贫困人家用两个红包袱,包好衣服被褥,作为"缘房".小康人家,有柜子、箱子、长桌、炕桌、双橙、双杌、梳妆盒、帽盒、食盒等木器家俱,有陶瓷茶具、铜面盆、被褥、衣服、鞋帽等。殷富之家,备矮桌(即木托)若干,将木器、服装、瓷器、锡器、首饰及化妆用品、取暖用品等按类分别放在矮桌上,封以红绸绶带,请人抬、挑到女婿家。喜主(女婿家长)按丹帖(清册)检点后盛情款待客人,分赠喜烟、喜糖、喜钱。箱、柜、椅、桌、盒等缘房刷成栗红色,箱柜内装成对的枣火烧、各式面花和"麒子"(鸡蛋和面,擀平切成豆大的菱形;发酵后炒熟),寄意"麒麟送子";被褥服装皆用红包袱包裹,被褥四角内绵少许棉籽,外缀红枣、栗子、长生果(花生)和清钱,寓"早立贵子"、"财源茂盛"和"人财两旺"之意;脸盆内放钱,上放梳妆品,用红布覆盖。送缘房使用的扎绳、抬绳都染成绛红色,以图吉祥。20世纪60年代起送缘房的陈规简化了,但被褥四角、箱柜以内所放的吉祥物仍不可缺少。70年代日益增强的男女平等的道德观念,使女方"送缘房"之俗,改变为男方"准备缘房",且档次见高,品种求全。90年代城镇兴起与组合橱、席梦思相匹配的成套家俱和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和电冰箱四大件,为此男方家长负重难为。女儿出嫁时,父母虽也陪送物品表达心意,但属次要了。
  洞房  旧时新婚有择定和打扮洞房的习俗。男方请"阴阳先生"(算命的)据新郎新娘的生辰八字择定婚期并确定洞房的规制(用正房哪间或偏房哪间,房门朝哪个方向)。新郎家若没有相当的房间,便从邻居家选定合适的。洞房布置充满"喜"和"红",门上喜对联多为"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窗户用粉红纸糊,中间贴大红双喜字。墙壁张挂"麒麟送子"、"仙鹤送子"、"喜庆有余"等木版年画,窗户、顶棚上大红剪纸的图案多为"风凰串牡丹"、"莲子花"、"蝙蝠花"等,以象征吉祥幸福。新婚当夜,洞房内床的顶端放斗(盛满高梁)、秤、丝络和糕坨(上有枣、栗子)各一(秤、丝络插在斗里),寓"前程远大"、"白头偕老"、"年年高"之意。床席顶端灯台上点燃豆油灯一盏,新娘新郎务要勤剔灯芯,使之彻夜明亮。翌日清早,新人双双从洞房搬入自己的"新房"居住下来。
  娶媳妇  迎亲前,男家张贴大红对联和双喜,大门两侧墙上左贴"青龙",右贴"白虎",以镇邪迎祥。大门楼顶用大红纸包砖一对,上用红线束两双红筷,象征新人成双,白头偕老。按所"查日子"的指点,在自家或邻家选好合格的喜房,洒扫干净,糊窗贴双喜。房内安床铺席,于一端放斗、秤、丝络、糕坨各一。旧时迎亲时,新郎头戴礼帽,身着长袍,披红戴花。新娘头戴红花和珠凤凰,披"罩头红",身穿红色棉衣裤(有夏季也穿棉之俗),由陪嫁客(俗称"老婆子")搀扶上轿,嫁客带"随身饭",途中给新娘用,直陪新娘过门入洞房为止。路上散贴红双喜贴,通衢过街,轿夫慢步行走,谓"踩街".新郎有"当天状元"之誉,州官、县官遇上亦让路,祈得"尊真后贵"之好。午时正晌过门,新娘先踏马鞍过门槛,遂踏红毡(北乡青毡)至天井拜天地。天井设供桌一张,供有撒着红色粉丝的鸡、鱼和来自姥娘家的猪肉等"三牲",点红烛一对,香奉三柱,新郎面北奠酒,夫妇同叩三个头,相对作揖,谓"拜天地".新娘由嫁客搀扶入洞房,新郎挑去其"罩头红",夫妇吃过上床汤(面条、糕、豆腐)后,新娘上炕盘腿而坐,怀抱丝络,谓"坐床",任小叔及晚辈观看戏闹。夜深,人们尽欢而归,洞房油灯仍需勤剔灯芯,直至天亮。新娘过门后,喜主即大宴宾客。
  闹喜房  新人吃过上床汤,就"坐床",一直坐到深夜,人们尽散。这期间任小叔、晚辈们观看、挑逗、嘻闹,只有喜脸相迎,礼仪相待,巧于应呼,绝不兴新娘动恼,此谓"闹喜房".有的向新娘索要喜糖,有的索要喜烟,有的甚至要新娘为自己剥糖果、点香烟,还有的耍着心眼出题目难为新娘,博得满屋欢笑。最难缠的是小叔子(夫弟),举止言谈更带随意,令新娘哭笑不得。
  合婚酒(古称"合卺")据传古人举行婚礼时,把同一葫芦开的两个瓢,让新郎新娘各拿其一舀酒喝,谓"合卺",象征婚姻完美合顺。相沿至今,现今婚礼仍有新郎新娘喝合婚酒之俗:娶亲当天深夜,"闹喜房"的尽散之后,小叔子捧食盒来到洞房,就床放盒敞盖,鸡、鱼、肉、豆腐四道菜和酒具、筷子俱全。小叔斟满酒递给新娘,新娘端盅向地上奠酒三回,每次都祈祷似的小声说着:"合婚酒,奠床头,也有儿也有女;合婚酒奠床根,也有马也有牛".意祈喜神保佑天作之合。然后夫妇你斟我酌,交杯换盏,饮至酣畅。
  送大饭  男儿结婚前,必须向亲戚朋友报喜,邀请婚宴时光临。亲戚中姑家、姨家、姥娘家谓三大宗亲,长辈必于结婚那天背大箢子携子女前往"送大饭":箢子里必放猪肉一刀(7斤重),粉皮两捆(每捆2斤重),上盖红包袱。姥娘家"送大饭"由姥爷(或舅或表兄)于结婚前一天送到,以便婚礼时用姥娘家的猪肉作供(三牲之一),其余人婚礼当天新娘过门前到达即可。宗亲送大饭,到场的人越多越好,全家都到更好。宴请时男客、女客(及小孩)、长辈、晚辈分席招待,尽情欢乐。
  回门  结婚第二天,新媳妇由娘家的弟兄用"喜棚车"(旧时在木制大车子两侧绑一领席,使之横搭成棚,前后用花红床单当帘遮严,席棚上和帘子上挂红绸花,由两人驾驭)接回娘家,谓"叫回门",有到娘家时务晚之俗;第三天再送回婆家,谓"送回门",有到婆家时务早之俗。二日接三日送,谓"二回三",若三日接六日送,谓"三回六".娘家若无亲弟兄,必须由堂叔弟兄叫送,以示娘家门庭有人。女婿家设宴盛情款待客人。回门在娘家小住的新媳妇,都忙于针线活,为婆家公爹、婆母、小叔、小姑们做衣、做鞋、做枕头等,回婆家时分送各人,表孝顺贤惠之心意,同时也以精巧的技艺赢得全家老小和邻舍亲朋的尊重。"喜棚车"早已湮迹,回门时汽车摩托都便当。

  寿喜民俗
  祝寿  老人年登花甲,生日时子女亲友前往祝寿。礼物必有四斤面条,谓"寿面",其余不拘。宴会隆重,子女全家齐到倍受老人欢迎。亲戚间平辈和晚辈以及老人好友均前往祝贺。分设男女客席,尽情欢乐。酒后用饭必上面条,含祝福老人长寿之意。祝寿禁忌间隔,一年一度,亲朋参加者风雨无阻准时出席,直至老人寿终。若有遗忘缺席,儿女者人责为"不孝",亲友者谓"失交",若因重大缘故不能参与,须提前一天言明。
  添喜  婴儿降生,人人皆喜。旧时,重男轻女,添女孩、谓喜;生男孩称"添大喜".邻里闻喜讯即馈赠鸡子十个(俗称一把子)以上,一律双数,生男每个蛋上贴红纸"十"字,生女每个蛋上贴"一"字,祝愿小孩长得实落。添喜第三日,向邻里回赠热面汤(面条)一碗,熟鸡子若干(须双数)。遂后向姥娘家报喜。亲友赠鸡子、猪蹄、红糖等滋补食品。姥娘家去送贺礼称送"望主米",相沿成习的礼品有:一勾子(一丈)蓝布,祈望"拦住"小孩,长命百岁,男孩一个蓝枕头,女孩一个红枕头,白面、小米、猪肉、鸡蛋和红糖若干。送期讲究男双日女单日。"望主米"一送到,有立即将礼物倒尽之俗,否则有"晚了压住奶"的忌讳。女婿家盛宴来客。
  住满月  旧时,婴儿出生满月后,姥娘家备好大车子或手推小车,由姥爷或舅舅叫回姥娘家小住,其母怀抱着婴儿一同前往,谓"住满月".成家的妇女添了孩子,娘家老少皆大喜欢,母子住满月受到优厚的照顾,住得舒适,吃得美口,娘家的亲友邻里还赠以衣裳和食品。父母喜气盈盈,给小孩戴红线、项圈、手镯和长命锁。富人家项圈等均系贵重金银制品,穷人用合金或鸡骨制品。长命锁镂有"长命百岁"、"富贵满堂"字样。
  贺房  新房上梁时,备大红对联贴在门框、窗框、脊檩和梁上。旧时门框多写"今日太公从此过,说是今日好安门",窗框则写"坚如磐石"之类。脊檩上必写"吉星高照",外用红线束红筷三双,并坠清钱一串,下飘红布带。梁上多写"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解放以后,门框上常贴"依毛主席立户,靠共产党安门",窗框多写"共产党万岁"、"幸福家庭"等。中午,在明间(堂屋)用食盒供三牲和饽饽,祭奠宅神,焚香、烧纸、叩头,以求保佑安泰,放鞭爆庆贺,备办酒席,招待工匠,用饭必备面条,谓"上梁面汤".
  结拜  旧时,长辈和交往的好友,互愿给儿子结拜弟兄,称为"干兄弟".择吉日设香案,让结拜弟兄互换庚帖,对天盟誓,叩三个头,表达诚意。结拜兄弟互拜对方父母,延生出干爹干妈这层关系。仪式毕双方父母、兄弟欢宴庆贺。
  喜禁  新婚大喜,有些传统的忌讳,旧时人们遵守奉行:新婚女婿看望岳父母,有"七不出门,八不还家"之禁忌,即不在带"七"的日子(初七、十七、二十七)去看望,不于带"八"的日子(初八、十八、二十八)从岳父家回归;新媳妇正月不空房,即正月里新媳妇须在"新房"过每一个夜;送闺女回婆家,必须上午到,所谓"下晌到,使火烧";新媳妇清明节不准在娘家过,所谓"寒食在她娘家站一站,死她婆家男子汉";逢初五、十四、廿三日新媳妇不出门;"红煞日"不娶亲,若娶将不吉利;姑娘出嫁这天无论什么季节,必须着棉衣,无论遇着什么天气,必须按择定的日子出嫁;娶亲避丧事,一旦巧遇,必须绕道而行;择媳忌眼下有痣者,有"滴泪痣妨夫"之说。年逾百岁的高寿老人,只称"九十九岁",禁说"百岁".看望病人必须上午到,有"下晌属阴"之说。小孩生痘诊,大门口挑布,忌人忌响避邪。盖正房不能矮于南屋等偏房,否则正房屋脊上须竖砖拔高;正房不能高于西邻正房,否则谓"压了西邻的运气";屋冲路间,须在冲处墙上设"太公在此"或"泰山镇宅"石;闰月不盖正房;大门口不能与堂屋门相冲;栏圈不能与正房相冲。家有老人的家庭至今信奉"房禁",年轻人家已不信此禁了。出门,尤其出远门,要三、六、九(包含数尾带三、六、九的日子)。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3楼] 发表于:2019-02-20 11:24
鄌郚总编
  殡丧民俗
  送终  老人咽气前,儿女们都守护在跟前,在外者知信后务必疾速赶回,以求在老人临终前能见上面,以表孝心。儿女们为自己能给老人送终感到幸运;老人咽气时未得相见的儿女则感到终生遗憾,有"老人不担"(此儿或女)之说。年长子女怀着一片孝敬之心为老人净面、着衣。单棉寿衣、鞋、袜、帽齐楚一新,穷人无力置办的也要着干净衣裳。儿女们把老人从炕头抬到堂屋,安排在寿榻或门板上,昼夜守候不离左右。老人在弥留中忽而精神旺生,有欲诀别难离之情态,儿女们都和老人答话,表示安慰,老人"回光返照"现象一过,咽气辞世后,儿女及子孙们无不放声痛哭。此时,本族长辈以丧主身份亲临安排殡葬事宜。"养老送终"是后人孝顺长辈天经地义的道德风尚,此俗至今盛行。
  报丧  成人(旧时指已婚男女),尤其老人逝世,丧主(死者本族长辈)派人把死者下世的时刻、安葬日期(因死者的年纪和身世不同,葬期不一,死后祭灵至第七天出殡为最晚)口头速告亲戚,上起老姥娘(外曾祖母)家,下至姑表兄弟、儿女亲家。儿女亲家接到讣告后,还要把噩耗报给自家的近支股(堂叔兄弟),以便届时结伴前往送殡,一来表示重视亲戚,二来显示自家门户大。富人家报丧是送达"讣告帖",行文因亲戚关系不同而异。影壁前贴出讣告(整张白纸),俗称"照碑",上写明死者的姓名、称谓、寿辰和寿终时刻,落款开具直系子孙(至五辈同堂)名字,照碑的行文格式因死者的性别和身世而异。大门口挂一白幡(布质)让路人皆知。白幡亡单(过世一人)挂一条,男左女右(即门口左右),亡双(二老都过世)挂两条,白幡下端按儿子多少撕成几条,使人一看就知道死男死女,有几个儿子。"照碑"和"白幡"都有向公众报丧的作用。1949年以后,"照碑"逐渐少见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绝迹。白幡延续至今。
  戴孝  也称"服孝".成年人一旦逝世,家里门扇正中贴白纸,盖在春联浮上,大门挑白幡。儿子身穿白长衫,腰扎麻索,脚穿白鞋(旧时,有的只穿白布袜),头扎遮顶白布,角坠棉球坠子,谓"披麻戴孝",手拄缠白纸的柳棍,谓"哀杖".侄、孙穿白布长衫,头扎白布条,鞋裱白大半截。儿媳、女儿孝服同儿子,唯头上扎的遮顶白布余着一截,可以掩面而嚎。侄女、孙女、侄孙媳,着白布大襟衫、白裤、头扎白布条。五服内的晚辈,不论男女均头扎白布条,衣扣拴一绺白线绳,鞋头裱白。殡葬后,儿女穿白边毛摆上衣,下着散边白裤、白鞋。乔官以北地区有"娘穿二年半,爷穿二年欠"之俗,即父亡二年除孝服,母故二年半除孝服。侄、孙戴孝一年,远服的三个月即满孝。乔官以南地区,子女给父母戴孝三年,侄、孙戴孝一年,堂叔侄、孙戴孝三个月,五服沿上的穿白仅七天。孝子服孝期间,百日内不理发,春节不走亲访友。旧时有夫亡,妻带孝半年之俗。1949年以后,殡前除儿女着重孝外,孝服革除陈规和繁琐,殡后除服日期也提前。20世纪70年代起公职人员兴左臂戴黑纱,替代孝服。
  入殓  成年尤其老年人死亡后,儿女将穿好寿衣的遗体放入棺材谓"入殓".棺材在堂屋停放,家无老人者,棺材大头朝西,东西向安放;尚有老人的,棺材大头朝南,南北向安放。棺内先铺被褥,身底放清钱,呈勺形散开,头底放饽饽,脚下垫糕,有在"地府"富足高升的迷信习俗。双手握线串着的小面饼,作为小钱花用。长儿媳拿白纸为死者净面(摸拟洗脸),并说:"洗洗头,净净面,千年万年不见面".用白纸剪长串纸钱围绕死者身子拖三圈后,在死者全身覆盖白纸,盖棺。待亲友向遗体告别后钉封。钉封时,举家亲人都称呼着喊"你别害怕,别害怕……"直到封毕停止呼喊。旧时达官显贵用漆棺套椁(棺内套棺,俗称"套裹")收殓,外裹布涂漆胶。20世纪60年代中期,改革殡葬,实行火化以后,入殓之俗作废,通常为死者着新衣或寿衣净面后,用殡葬单位的车辆拉去火化。
  守灵  成人死亡入殓后,儿女们(终生未嫁娶的人由侄儿女)守在灵柩跟前,孝心所至,无事寸步不离,谓"守灵".直到出殡起灵(抬起灵柩)时,守灵完毕。老人亡故一般五日或七日殡葬,其间夜里孝子们轮流小歇,否则体力不支。灵柩右侧放置矮桌一张,供点心三盘,点燃一柱香、一盏豆油灯(谓长明灯),孝子恪尽孝心,不断续香,上心剔灯芯,使之昼夜长香长明,若误失断了香明,将受 "不孝"之责,迷信传谓"亡灵赴地府遭挫折".每当亲友来吊唁(俗称"参灵")时,孝子即在供桌前的泥盆里烧纸一叠,同时陪来者致哀(哀杖横在膝前,双手伏地),孝子女都放声恸哭。20世纪60年代殡葬改革以来,儿女先陪遗体去火化,回家后将骨灰盒安放在供桌上,再司旧时守灵之仪,至出殡方罢。据传守灵也防备邪恶或野物接近遗体,引起麻烦。
  参灵  即亲友到灵柩前吊唁。有亲戚于出殡那天上午,由长辈领子孙到祭棚前(在停放灵柩的房外院中扎白黑条相间的布棚,形如屋顶,底下放供桌,上有供品下有蒲团)致哀之俗。客人未进大门,门外司鼓一击鼓,长呼"有客到!"守灵子孙即烧纸哀嚎,来客到供桌前施礼(与死者同辈的作揖,晚辈的跪伏于蒲团上)致哀,少刻即作揖或叩头四下。礼毕,来客中长辈与丧主及死者家属见面表示慰藉,晚辈则到祭棚前与两侧的子孙一起跪地守灵,尽一片孝道。旧时,雇得起祭棚的仅少数富户,穷人家则以遮白布代棚,有的甚至只得让亲友到屋内灵柩前参灵。亲戚参灵是亲戚之间重要礼仪,至今仍流行,简化了祭棚、击鼓传报等陈规,径直在灵柩(或骨灰盒)前施礼。
  泼汤  旧时,成人死后一般三日出殡(富殷之家出大殡则五日或七日),殡葬前每日三次孝子们举哀到土地庙泼汤。由一低辈份的老汉(俗称"挑纸筐的")挑担前导,担子一头浆水罐,一头烧纸筐,边走边撒"纸钱"(烧纸剪成清钱样,似火烧大小),孝子们哀嚎不止。来到土地庙(大致在村头西南角),挑纸筐的老汉司仪:点燃亲友邻里送的烧纸多刀,不时挑动以便烧透,同时用勺舀罐里的浆水一勺勺泼在地上,众孝子面向西南跪地伏首大哭,待烧纸着尽,老汉劝众人止哭,各叩四个头。依然老汉前导,子孙依次返回灵柩(或骨灰盒)前尽守灵之孝。此俗20世纪60年代中期,"文化革命"中,一度绝迹数年,70年代普及火化后,日趋简化,依然在民间流行。
  发盘缠  成人死后,殡葬之前"发盘缠".据传意祈亡灵离开家,走向"地府"之路。旧时,当日或二日出殡的贫困人家,于当日或次日中午举行,三日、五日或七日出殡的富有之家,都在殡葬的头一天傍晚举行。现在一般于二日傍晚"发盘缠",三日出殡。届时,族长领所有戴孝的后人哀嚎着到土地庙前行"发盘缠"之仪。街坊邻里多人主动帮忙,有的捧着放有镜子、木梳和脸盆的木盒;有的抬着"纸篓"(花篓装有全部人情纸);有的挑着"长钱"(纸剪的连成串的清钱多串),有的拿着纸草扎制的驴子、钱褡子、男女侍童、箱柜和金山银山(金银色锡箔折成元宝后,罗贴成山状)、纸锞等等。按族长指点,子孙跪向西南,长孝子躬身用手拖"长钱"在地上来回拖三圈,谓"拖魂"(寓死者"灵魂")。继而将"长钱"捧起放到木椅上,一手拿镜,一手拿梳,向着长钱作梳头动作,用手向脸盆作水洗脸动作,梳洗时喃喃有辞:"梳梳头,俊俊面,你就上那佛爷殿。佛爷殿上三枝花,得着哪枝哪枝发",重复三遍,梳洗完毕。点燃"纸草"和全部人情纸,由孝子们边烧边称呼着喊:"您上西南,您上西南……",谓"指路".同时一"先生"站凳上高呼宣读"地府文书",内容简介死者籍贯、姓名、生辰、寿庚;逐一清点"亡灵"所带的坐骑、侍童(分别起上唤名)和财产,并嘱侍童听从吩咐,告诫凶煞勿强盗财物;请求阴曹途中各关口放行,希望亡灵一路平安。"先生"念完"文书"后,投入火堆焚化殆尽,孝子们叩四个头,"发盘缠"之仪告终。1949年以后,此俗渐简,如"纸草"渐少了,"文书"只口头说说,渐渐消失。出于孝心,祈盼先辈"灵魂顺归","发盘缠"之仪仍流行。
  出殡  出殡之日午后,"地方"(由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担当,负责指挥葬礼)在灵堂前高声宣读完"起灵文",孝男孝女顿时放声大哭起来,孝男拄着"哀杖"(也称"哭丧棒")从灵柩前躬身却步引路,众孝女跟随灵柩之后。众人抬棺缓行至大门外,"地方"喝令,灵柩放到"架子"(木杆绑成,前后绑有抬杠若干根)上,众孝子跪地,一律停止哭嚎,当"地方"高喝"收了罢!"时,外戚(儿女亲家)一长辈立即将烧纸泥盆摔在长孝子前方的地上,谓"摔牢盆",孝子贤孙立即大哭。到墓地,外戚一长辈在供桌前施礼祭奠,司仪双手递酒杯给此外戚,其双手接来奠于地,后退三步向供桌上灵位作揖,再进三步至原处,如此方式递、奠四次。孝男、孝女分别跪于墓穴前、后,待入葬筑坟结束时叩一头,孝女放声痛哭一场,谓"哭坟",送葬完毕。外戚从墓地径直离别。本族送葬者,回到死者家用水里放有清钱的脸盆洗手洗脸,人人摸钱,有"摸到多的福多"之说;人人喝"寿面汤"(宽且短,有"喝了长寿"之说)方散。旧时,富有人家出殡雇喇叭班子沿途吹奏;雇用祭棚,分设在院中、村口和墓地举行三祭之大礼,分别谓"参拜祭"、"路祭"和"坟头祭";雇盘龙(亡男用)舞凤(亡女用)大罩,绑在架子上罩严棺梓,抬架子的人多达三十二人。穷人一贫如洗者,多以秫秸裹尸,从速埋入坑,诸多葬礼讲究不得。1949年以后,出殡从简,喇叭、大罩、三祭渐已绝迹。20世纪70年代殡葬改革,孝子孙和亲戚戴孝到公墓埋好骨灰盒,葬礼就结束了,旧时殡葬礼仪已基本绝迹。
  圆坟  成人死后在殡后三日中午圆坟。届时儿女穿戴孝服,带上谷秸、香奉、烧纸和食盒来到坟地,把供品(其中必有三碗水饺)摆在供台上,跪地、点香、焚纸、奠酒。同时长子手拿一大把一头点燃的谷秸,围绕坟墓向左、向右各转三圈,其间手里须续燃谷秸,直至转完为止。女子放声痛哭一场,叩四个头,"圆坟"完毕。收拾供品时,三碗水饺人人分食,直至吃尽。据传"圆坟"之举,意在祈祷亡故者"在阴间平安落户".1949年以后,此俗渐渐消失。
  做七  人死后第七天为"一七",一般做"一七"、"三七"、"五七".男女孝子聚集到坟前摆供、焚纸、烧香祭祀。成婚女"三七" 送纸草牛。普遍重视"五七",本家扎"摇钱树"一棵:砍一榆枝,上布满纸剪长钱、金银纸锞和白、紫、黄、绿色小纸花;成婚女此"七"送纸箱、柜、金银山等。届时,男女孝子着孝服,摆供祭祀,香火焚烧殆尽,女眷哭坟。1949年以后,做七渐简化为上坟烧纸,但"五七"必备"摇钱树".
  祭家堂  年除夕家家户户都缅怀祖先,以上坟和祭家堂两种形式祭祖。旧时祭家堂均由男子参与,1949年以来,家长也让女儿跟随。除夕傍晚,家长备好香奉、烧纸、供品携子孙到"宗族祠堂"去行祭家堂之礼:在祠堂的供案上,找到自家祖先的"神住楼"(内供有宗族各辈祖先的神位),将供品摆放好,家长焚香烧纸时说:"列祖列宗各位长辈,新年到了,我和子孙带来酒菜和饭食供您过年,也给您带来银两(烧纸),愿您保佑全家四季平安。"奠酒完毕都叩三个头,收拾供品回家。年后正月初一下午,家长们以同样的礼节方式再一次祭祖,谓"送家堂".有的宗族"送家堂",约齐统一在村南宽敞地,把供品放在统一指定的地方,烧纸、香奉集中指定专人专地烧,族中男子按辈份,从长辈到晚辈,分别排列,专人司仪,焚香、烧纸、祭酒、叩头、放鞭爆,高度统一,显得庄重和谐,气势壮观。
  七月十四、十月一上坟  逢农历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傍晚,人们上坟祭祖。家长携子孙到祖坟前供水饺两碗,点香奉四柱,焚烧纸一刀,祭奠水酒,叩头四个。有钱人家除水饺外还供水果,但十月初一供水饺、菜肴各二碗。
  做(zu)忌日  每逢父或母逝世纪念日,子孙到墓前祭祀,谓"做忌日".届时,傍晌子孙挎箢子(内有祭品、香奉和烧纸)到父(母)坟前把四样菜肴和十个饽饽(每五个一罗)摆放在供台上,酒盅、筷子按墓内人数(有的几房)放好,子孙都跪地,长者斟酒、点香,就地划一个盆大小的圆圈,把烧纸在其中焚烧,奠酒三次,齐叩四个头,在坟顶压一张烧纸,礼毕。已分居的子孙,逢纪念日各自到墓地致祭。逢父母的三年、十年"忌日"尤其重视。已嫁女(因老弱不能前往,派儿女代行,不准间断)也备供回娘家和娘家人一同致祭。无论哪家做忌日,供菜必有鲜鱼、方肉,以祈"年年有余".
  清明、夏至上坟  清明节前一天下午,家家户户上坟祭祖,必供酱烧蛋和单饼,以尽孝道。夏至新麦已收成,家家户户包水饺上坟祭祖,称"上新麦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