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6-20 05:35
鄌郚总编

李家庄那些人那些事(七)

  李家庄那些人那些事(七)
  原创 汶阳君  汶河人生活圈  6月2日
  2017年昌乐县平原乡赵家庄联中84级毕业30周年联谊会
  老师左一:孙玉成、冯国学、李锡培、南乐京(校长)、冯兆龙、李玉春、李德花。
  李家庄的教育
  清代的村内教育以孔孟之道为主,竭力推崇儒学,教材主要有四书(大学、中庸、伦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国家实行的是科举制度。以八股文取士。村内均系群众自费私塾,俗称“书房”,塾师,由学生家长平均出钱,聘请。多为老儒或秀才。
  清宣统年间,村内设有私塾四处,塾师分别为李其莲(秀才),李守正(字子端)、李守让(法才祖父)。待遇为两个“把头”(长工)的身价,十担左右粮食,养家糊口。课桌、凳,多系学生自带。
  图为:1984年红河公社东李家庄小学五年级毕业留影。
  后排左一李法升、李好强、李庆斌、孙希华、李祥伟、李祥宝、李和峰、孙希刚、李新军、李绪斌、李永刚、李绪启、李祥其、李好来。
  后数第二排左一:左二、左三李俊芹、李*芳、李富*、李*芬、李俊霞、孙业芹、李桂芹、李*梅、李明英、李天香、李红梅、李法梅、李希臻、李玉娟。
  后数第三排左一:李晨霞、李守业、李春富、李建华、李正臣、李正国、李法军、李和启、李绪峰、李永臻、李成祥、李和亮、李玉成、李法良。
  老师左一:李绪芹、孙业顺、陈加瑞、李锡和、李文喜、***、李和德、学生李旭华。
  前排左一:李富珍、李连英、李富芹、李相英、李正英、李富红、李程芹、李秀霞、李保荣、李红云、李正慧、李健、李绪珍、李玉兰。
  说明:这个年级是李家庄小学人数最多的一个年级,开始分为两个班,每个班四十人左右。到五年级时,辍学的、留级的,还有去世的,最后就剩下这些人,合并为一个班级。年龄相差最大6岁,李旭华年龄最小。是陈加瑞老师师范毕业后教的第一个年级。一晃四十年了,一张张熟悉的脸庞,但有些名字猛得一想却也想不起来了,过几天又想起来了。
  “家馆”是以比较富裕之家,单独聘请塾师,在自己家里设学,一般是只收自己本族的子弟进行教学。学童少则一、二名,多则三、五名,教师的生活待遇完全由聘请者一家承担。无论私塾还是“家馆”都是由一个塾师在同一个课堂内教授学生。学童或刚入塾者基本先学习《三字经》、《千字文》、《四言杂字》、《百家姓》等启蒙教材。一二十岁的青少年学生学习程度较高者则主要念四书五经。
  另外还选读一些“千家诗”、“论说指南”、“古文观止”等书。每日中午前后,为练习小楷、中楷、大楷等书法时间。
  私塾无学制年限和教学计划。接受能力高者可以多学,低者可以少学。一天内一般是上午正书,中午复习,清晨检查背诵。作文必须作“八股文”。每篇文章都要包括:破题、承题、起讲、八手、初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段落。
  塾师对学童的管理采用罚站、罚跪、打手板、打屁股等体罚。
  1912年,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村内在30年代举办新学堂一处,废除旧教育。校址设在旧村南泉子胡同,李其良宅基处,教室五间。一至四年级的教材只有国语,算术,还设有唱歌、体操等课程。
  学校注重道德、实利和男女平等方面的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占多半数。有四五十人。校长是李慰堂(字)[守文父亲]。教师有本村的李师曾,李守正(子端),外地的于若五(安邱马狼沟)。
  1938年日本鬼子进入潍坊各县,村学堂解散。此后,凡求学者皆到县城(安邱城)。村内:李绪贤、李守殿、李锡纲(明光二叔)、李锡明、李长曾、李万曾、李守文、李宜曾、李敬曾、李锡曾等人就读于安邱中学。八路军攻打安邱城将李锡明带到解放区的沂山中学,数月后因病未能住下,遂回家。
  以后小学教育普及。学校先后在旧村大队、新村西南(法文糖厂)、西岭。后由于计划生育,学前儿童逐年减少。小学五年级并入赵家庄中心小学。现全部并入平原小学。
  村内叫“上学校”叫“上学屋”。
  1983年红河公社李家庄小学毕业师生合影
  老师左一:李增顺、李和德、孙业顺、李连新、李锡和、李文喜、李绪章、李祥连、陈加瑞。
  (有知情同学名单请告诉我,以后补齐)
  李家庄的体育武术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李家庄创办学堂以后,就设有体育课,当时体育主要以游戏和体操为主。民国时期的小学也设有体育课,每周2-3课时,课程内容与学堂时略同。
  1952年,学校按照“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学校开始制定体育教学计划,组织课外活动。
  1956年始,学校认真开展早操、课间操,每周两节体育课,每周两次课外活动,并设置体育设备。安排运动场地,并在每年培养出一批体育人才参加学区的春季运动会。      1957年,按照“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学校遂将体育工作列为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并规定体育成绩达不到标准,健康状况欠佳者,不能评为“三好学生。”“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不能正常进行上课。
  由于师资紧缺。体育教师基本由班主任兼任。学校的体育运动主要以:跳绳、跳高、跳远、越野、乒乓球、篮球为主,兼户外下河游泳,爬冢子比赛。村小学在2000年以前历年的学区体育比赛,累计第一名获得者达到300余人。
  学区中心小学每年都举行春季田径运动会,比赛项目主要是长、短距离跑、跳高、跳远、投掷等。比赛之前村小学预先训练,从中选拔出优秀者进行学区的田径运动会。因李家庄村较大,学生多,加之训练有素,所以学区的田径运动会,成绩往往名列前茅。
  1969年春,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中学实行二二分段制,村内学校实行小学附设初中班。
  图为:1985年李家庄小学五年级毕业留影
  教师左一:***、李和德、李连新、李明德、李锡和、孙业顺、李文喜、刘桂臻。
  李氏家族为将军之后,向来就有尚武习武之风。李家庄武术活动在清朝年间一直闻名乡里。有“功名”者众多,其中武进士一名,武举人两名,武秀才十多名。村“马趟子地”就是李惟饫骑马射箭的武场。庠生,其少年拜名家为师,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道,且力大无比,所用大刀为164斤偃月刀(大杆秤为八十多斤)。相传在济南参加乡试比武中,因未给打马鞭人小费,马被打窜,没能中得“武举”。后从戎入伍,因能力出众,不久被提拔为议叙卫营千总,为正六品武官。
  李惟跃练功用的抓举“练石”,现置李其勤大门口,一边一块,每块足有300多斤。大刀被卖于安邱保安团。
  民国时,李守珍因体弱,家中聘请武功教师,学习“螳螂拳”。
  李仲道在东北练有一身武功,回乡教授李召露、李守和、李祥柱、李太成等人拳术。
  图为:1986年李家庄小学五年级毕业留影
  教师左一:刘桂臻、冯**、李连新、李锡和、李明德、李文喜、李和德、***。
  李家庄的灾害
  有关影响到李家庄恐怖的蝗灾和地震:
  317年东晋元帝建武元年蝗灾、禾苗被吃光。
  785年唐玄宗宗贞元年夏,蝗灾、飞蝗遮天蔽日,庄稼、树叶被吃光。
  1016年北宋真宗大中详符九年6月,飞蝗,田野尽满,庄稼尽光。
  1359年元惠宗至正十九年蝗虫落地填平沟壑,堵塞道路,人马难行。
  1615年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秋,蝗灾,树叶、房草被食尽,有些地方饿尸塞路,白骨遍野,饥民卖儿卖女,出现“人市”,争食死人肉。
  1617年明神宗万历四十五年秋,蝗虫严重。
  1876年清光绪二年虫子蝗成灾。
  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7月,蝗虫成灾,年收成大歉。
  图为:1987年李家庄小学五年级毕业留影
  教师左一:冯**、李和德、李明德、李文喜、赵方俭、刘桂臻。
  李家庄附近有两条断裂带。
  一条是唐吾——葛沟(临沂)大断裂。路经唐吾、漳河穿安邱大盛村西南下。
  另一条是沂水到汤水大断裂,在县五图南郊到包庄这样的断裂带离村较近。
  1979年昌乐县平原公社赵家庄联中团员合影
  中间教师为郭凤海老师
  因此在历史上村附近是地震多发地带,在历史上发生的地震,村内有感的,记载如下:西汉文帝元年大地震,山石崩塌,大水从震缝中溢出。(震中无考)。
  公元前70年西汉宣帝本始四年6月1日,村发生7---9级地震,房屋大批倒塌,压死多人。
  1346年元惠宗至正六年正月,地震7天,翌年又震(震中心无考)。
  1668年清圣祖康熙七年莒县,郯城大地震,村地裂泉涸,有屋墙倒塌,人畜伤之。
  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连震数次。1854年清咸丰四年6月,地震,震中在昌乐南部。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6月,渤海湾发生7.5级地震,村内家俱相撞,墙壁倾斜。
  1966年3月8日,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村有震感。
  1969年7月18日,渤海发生7.4级地震,村里有房墙裂纹。
  1975年2月4日,辽宁省海城县发生7.3级地震,村里有震感。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8级地震,村建防震棚,等各种防震措施。
  1991年村内发生地震恐慌,纷纷做防震床,搭建防震棚,床下备有方便面、水等,结果未震。
  图为:昌乐县红河镇赵家庄中学八五级同学聚会
  老师左一:李祥方、李祥文、冯兆龙、李锡培、李勋富、南乐京、郭凤海、冯国学、李玉春、高山、王福元。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