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2-09-29 10:40
昌乐 刘文安

民俗纪事:南乡炸鸡(刘文安)

  民俗纪事:南乡炸鸡
  刘文安
  那天去参加一个高档宴会,规格很高,生平第一次吃到了鲍鱼。用一个很精美的小碗盛着,小碗跟大一点盅子差不多,一个人就是一只,吃起来也就是那么一口。桌上的菜品就不用提了,七荤八素,应有尽有;煎炸烹炒,样样俱全。可是有一道菜却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压根就不陌生,反倒有份很亲切的感觉,我就问了一下服务员,她却很友好地告诉我是“虎头鸡”.虎头鸡!?疙疙瘩瘩的还真有那么回事,这不就是我们农家的南乡炸鸡吗?一直是家里过年的必备菜。
  提起虎头鸡,大家有点生疏,要是说起南乡炸鸡,那就再也熟悉不过了。对我们这些农家孩子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也充满着浓密的情思。记得小时候,临近年根,家里会叫人来把公鸡杀了。有多无少,除了用来做蒸鸡白菜,剩下的就被剁成不大不小的鸡块,放在盆里,“庄户一把盐,越咸越出味”,调上盐和酱油,说是腌,其实是酱起来。等把滋味浸进去了的时候,就事先把簸箕里放上面粉,然后把酱好的鸡块投进去,均匀地沾上面粉,就是所谓的拍粉,当然也有挂糊上浆的。等到把油倒进锅子里烧热,再用一只碗打上几颗鸡蛋,使劲地搅匀,等到油温差不多啦,就用筷子夹起鸡块,在蛋碗里粘匀后,一块一块地投进油锅里,炸他个七分熟,看到颜色焦黄后,就开始用筷子拾出来,码放在用煎饼铺好的芊子里。其实,对于南乡炸鸡,这个过程只是个初步熟处理,顶多还是个半成品。
  那时侯,我们年龄还小,大集体时期,是一个靠挣工分吃饭的年代,农家生活并不宽裕,平常日多是粗粮淡饭,细粮也觉得稀罕,难得美味佳肴。说起这个炸鸡,也就是过年的时候才捞着吃,即便能吃,却不能随便吃,顶多给你块啃啃打打牙祭。大人就会把炸好的鸡块,放的高高的,也就是我们小孩子够不着的地方,不是防猫偷吃,而时防我们这些“小馋猫”.心里偷笑,说起来也无可厚非,好东西谁不想吃,吃了更想吃,可是有吗?即便有也不多,主要是留在过年招待上门亲戚的。要是吃没了,可就没鸡杀了。说起鸡,那可是庄户人家的小算盘,年年开春总会来了些赊小鸡的,走街串巷,很受欢迎,一般是记账,到了年底才催要钱款。选鸡仔可不是闹着玩的,一般大小,样子差不多,若能分出个公母来,不是费事,还真是个难。有经验的说,好动的就是公的,老实的是母的,凭着感觉选,到家后,就放养在院子里,管他什么公母,只能听天由命。当鸡渐渐养大了,就能一眼看出公母来啦,一看母鸡多,心里乐开了花,逢人就说,满大街吆喝,高兴的不知道姓什么好。要是“大冠子”的多,心里那个别扭,好几天透不过气来。谁不指望着母鸡多下蛋也多,可以拿到集市上换些钱,解决平常日油盐酱醋的问题。说是公鸡不跟脚,粮食又不少吃,充其量到了过年,宰了做菜用。那个年头,没有公鸡不行,多了更不行。不如多养几只母鸡,这才是正当的,合理的、如愿的。
  过年了,一家人围着昏暗的煤油灯吃年夜饭,总是做一盘子南乡炸鸡。现在做的炸鸡,名堂也特别多,不仅要名厨主理,还配上什么金针木耳黄花菜,粉丝芦笋玉兰片,火候要准,调味也精,技术工艺两手抓,火候调味是硬道理,是一道费心思的功夫菜。我们那时候,有芫荽、粉皮就不错了,说是不太讲究吧,还得用砂锅子炖,从来不用葱姜蒜末烹锅,直接添上半锅子开水,就把炸好的鸡块捧上一些,然后就慢慢地煨,眼见火候差不多啦,再加上粉皮和盐之类的调味料,直到把汤汁靠浓就出锅,然后加上点青头,有时是香菜梗,有时是韭菜段,装在盘子里,再淋上几滴香油,一盘子热气腾腾的炸鸡就上了桌。
  过大年,吃年夜饭,绝对是有一桌子的好菜伺候,其实所谓好,就是平常日很少见到的,那时候没有时令菜蔬,顶多就是蒸鸡白菜、炸鱼,炒藕算是好的,什么青菜野棵,就是天堂里也没有。吃来吃去,吃的满嘴流油,还是那盘炸鸡的魅力大,一上桌就赢得一片欢呼。你一筷,我一块,不大一会儿就一扫而光,就是连粉皮也不剩,恨不得把盘子也舔得的干干净净得。
  一直以来,炸鸡是我们这边各类宴会的头菜,宴会有规格,讲究的是个排场。无论菜品相差几万里,炸鸡的地位却和鲍鱼宴、海参宴平起平坐。山东菜系讲究的是用汤,大多用鸡架子、牛骨头熬汤,采用慢火制成高汤,一般加上海米和佐料,用勺子浇上就是菜。南乡炸鸡,准确一点地讲,算是个烩制,半汤半菜的那一种。多是加上粉皮和东北产的雷莪子,汤稠味足,十分叫板。成了一些大酒店的招牌菜,一个“乡”字了得,表达了浓浓的乡情,成了所谓的“妈妈菜”,传递着岁月的温情。我吃了很多的炸鸡菜肴,总是感觉不如砂锅炖制的南乡炸鸡。鸡是一道菜,其口味也不相差,抚今追昔,只是多了些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也许是一种情结,在匮乏的岁月里,炸鸡曾是一份美味的奢华,在当今社会,炸鸡呈滥觞之势,已经暗淡了许多。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在宴会上。即便见到炸鸡,也很少吃它,总是多了份挥之不去的追忆,温暖在怀,些有迷惘。
  附:
  南乡炸鸡始于元朝末年,发源地为昌乐南部鄌郚、高崖一带。
  主料:宰杀洗净的嫩公鸡1只,配以适量的鸡蛋、面粉、淀粉、精盐、葱、姜、味精、香油、料酒、黑蘑菇等。
  制作方法:把生鸡剁成2厘米左右的块状,盛入盆内,加葱丝、姜丝、食盐等调味品略腌。将蛋黄、面粉、淀粉和成面糊,把鸡块逐一放糊内挂匀,过油备用。食用时,锅内放入清水烧开,将炸好的鸡块及葱丝、姜丝、八角、食盐、料酒放入水中,用慢火炖,不要翻动,半小时后再放入黑蘑菇、粉皮等,锅内水靠至少许时放香菜梗、味精,淋上香油,出锅装盘。
  特点:色泽金黄、滑嫩浓香。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刘文安文集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