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7-16 18:24
鄌郚总编

吴文福丨高文的乡土情缘和他的田园诗

  诗情:在返乡的路途中回荡
  ——高文的乡土情缘和他的田园诗
  吴文福

  高文是山东“70后”代表诗人之一,他从事新闻工作,做编辑、记者,一直坚持写诗不辍。高文是一位高产的诗人,近几年有200多首诗歌发表。高文的诗,取材很广,意蕴丰厚,结构自然,语言纯粹地道,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保存了乡村田园生活的原汁原味,富有浓郁的泥土气息。
  高文出生在农村,工作后,一直奔忙在城市。农村、城市,使他始终处于一种以乡村传统农业文明为背景的田园文化和以现代工业文明为背景的城市文化的困扰之中。但高文毕竟是从乡村田园中走来的诗人,乡村的自然景色、风俗人情、道德伦理,在他的内心深处一直烙有深深的印记,在他的潜意识里,表现出对乡村田园深深的眷恋之情。他在歌颂现代文明的同时,又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一切物质化、标准化和由此而产生的对大自然的破坏、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个性的扼杀,带有本能的排斥。在排斥中,他便不自觉的把笔触伸向了他所眷恋的土地,伸向了乡村田园,他向往乡村田园所保持的那种自然和谐的生活,向往乡村田园所保持的生命的灵性、丰盈、淳朴的本真状态。“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乡使故土成为亲近本源之处”①。在那里,诗人找到心灵和情感的寄托。
  走出城市,就打开了春天的柴门
  黄昏在通往乡村的路上竖起一把梯子
  夕阳把着梯子下山
  月亮把着梯子,骑上高高的牛背
  --《牛背上的月亮》
  我乘坐一场下午的大雪
  按点出发。朝着冬天一路狂奔
  我要赶在星星之前抵达
  屋舍上袅袅飞出的馍香早已张开臂膊
  次第点亮的满村童话会在家乡等我
  我乘坐大雪飞出县城。飞过曾与我同居
  十年的工厂。古藤潦草的护城河。
  被叶子抛弃的树林。冻得颤栗的麦田。
  我被雪挟持着一刻都不能停留
  即使路过大雪怀抱里热气腾腾的集市
  即使母校门口匆匆跑出了少年的我
  --《乘坐一场大雪回家》
  乡下娃一进城,就时兴叫妈
  其实,在老家,俺都叫娘
  娘,在小村里最亲切的一个名词
  像童年碗里甜丝丝的地瓜糊
  -- 《在老家,俺都是叫娘》
  “走出城市”、“通往乡村”,“冬草看护的大片大片的麦地”、“明晃晃的牛背”、“屋舍上袅袅飞出的馍香”、“古藤潦草的护城河”、“黑黑的土炕、老墙”、不远处“老家的篱笆墙,深沉而又沧桑”,这些寻常的什物,成了诗人心灵和情感的最佳依存和寄托,在诗人的笔下,焕发了青春,泛出绿油油的生命。在这些诗中,田园,不再是诗人过去生活的乡村环境,而是更多的指向大自然。诗人没有有意识地去张扬些什么,更多地是流露出一种对过往生活的渴望。作为田园诗,诗人所追求的,也不再是传统诗人崇尚的舒适、恬淡的乡村生活,而是面对工业文明冲击下,对人性与尊严的一种最朴素的呼唤:
  树林脱光叶子,向天空举起手臂。
  举成月光丛生的栅栏,把少女囚禁。
  一副震撼心灵的图景照彻莽原。
  宁静。让诗人无法喷薄心中的诗篇。
  --《月之囚》
  朴素的语言,清新的泥土气息,诗人在描摹乡村景状的同时,构筑起高远古雅的诗意时空。
  海子说过,“世上的抒情诗人有两类,第一种诗人,他热爱生命,但他热爱生命中的自我,他认为生命可能是自我的官能的抽搐和内分泌;而另一类诗人,虽然只热爱风景,热爱景色,热爱冬天的朝霞,但他热爱的是景色的灵魂,是风景中大生命的呼吸”②。高文的诗显然追求的是后者,正是如此,他的笔下,景色有了灵魂,有了血性。
  高高的月亮属于村庄。在小村的梦里分娩一朵玉兰。
  花香四时。刺穿行于大地的心房。
  一首诗。再美,比不过村庄。再长,够不到月亮。
  诗人在远足的路上。早已沦为月之囚徒。只能远望,
  小村储藏的日子,被月光越吹越亮。饱满而又宁静。
  村庄的心灵。透明而又嘹亮。
  --《月之囚》
  返乡的路很短,一步即可迈到故乡;离家的路很长、很长,搬走了放在故乡的什物,搬不走故乡泥土上待望的丰收和凝结在泥土上的欢喜、忧愁和哀伤。高文的诗,在回归故园的同时,面对汹涌澎湃的城市化浪潮,目睹了一个又一个农户进城的搬迁,又把对故园深深的眷恋变成了些许的无奈。
  日子在泥土里插扦了四十年
  已长出秋天的模样
  秋深了,秋凉了
  花儿在远方开放,果子在远方成熟了
  离开小村的日子越来越近
  秋,一天比一天圆
  整个夜晚,秋一直在谋划搬迁
  玉米秸、高梁穗,彻夜醒着
  重重心事,被路边的豆荚告知夜色
  一盏灯火挂在午夜之后,
  看见小村,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狗吠咬住凌晨五点的衣角
  呆了许久,还不愿撕开这条征程
  --《搬迁秋天》
  诗是高贵的艺术。诗的生命在于关注真实。在诗中,我们找到的是一种神秘的交感同我们的心灵相应。对于诗,我始终站在门外。我不知道,未来的田园诗是什么样子。但有一点我们可以预想,离开田园,把人搬迁到城市,再寻归田园,把心灵放逐到原野,将是乡土诗人在未来的诗歌创作中,不可不正视的真实。《搬迁秋天》,也许正是诗人正视真实的新探索。这种探索,因此也就变得分外有意义。
  诗不应该隐有所指
  应当直接就是③
  愿高文的诗歌在探索中,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更多的福祉。
  注释:
  ①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与物性》
  ②海子《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
  ③阿奇波德·麦克利许《诗艺》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