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2-17 12:27
鄌郚总编

《弥水》微刊创刊号之三(总第三期)

— 本帖被 刘文安 从 弥水总会 移动到本区(2022-02-17) —
    《弥水》微刊创刊号之三(总第三期)
    目录
    【卷首语】
    创刊词                        编辑部
    【弥水悠悠】
    悠悠回家路                  刘芳 寿光
    轮滚滚幸福来              朱素荣 寿光
    相伴                      张秀英 青州
    三月的茅根甜              林长青 寿光
    【散文之页】
    母亲的菜园               柴翠香 寿光
    夜凉如水人初静            范冬云 寿光
    遇见李家庄               邹国庆 临朐
    蒲公英                  王文山 寿光
    【文化长廊】
    朱剑秋与渤海走廊         林长青 寿光
    参观革命纪念馆有感      袁荣爱 滨海
    倚老卖老的资格            张远 临朐
    写诗要有滴水精神        冯恩昌 临朐
    -
    卷首语
    创刊词
    有一个令人神往的文学组织,叫弥水;有一处能放飞梦想的家园,是弥水;有一方情怀高雅之士的集聚地,还是弥水……
    弥水,从远古走来,以其博大的襟怀,融纳了无数的涓涓细流,滋润了无垠的沃野,惠及千万的苍生,奔流不息、纯情入海……
    数年来,青州、临朐、寿光、昌乐、滨海五个县市区的众多文学爱好者汇聚一起,共同扛起弥水的大旗,迎风冒雨、劈波斩浪、潇潇洒洒、风雨兼程,一路走来,成为活跃在昌潍大地及弥水流域的优秀民间文化社团组织,使《弥水》杂志成为了雅俗共赏、老幼咸宜的优秀草根文学。
    在这金秋时节,《弥水》杂志编辑部特推出《弥水》微刊,开设《红色记忆》《小说》《散文》《诗歌》《游记》《弥水悠悠》《史海钩沉》《文化长廊》《阅读与欣赏》《会员风采》等栏目。如此,既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又能不定期地为会员提供才艺展示的舞台。《弥水》微刊将是《弥水》纸刊的姊妹篇,《弥水》编辑部所有老师期待您的精美华章!
    愿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共创《弥水》新的辉煌!
    《弥水》杂志编辑部
    2021年9月
    -
    弥水悠悠
    -
    悠悠回家路
    刘芳 寿光
    “住上楼了,房子大了,来过年吧。”这是远在三百里外的沂蒙山区的娘在邀请我们呢。
    我满心欢喜;“好啊,去,我们打算年三十回去,大约下午三点走。”我们早计划好了:年三十我们一家去婆婆家,中午吃个团圆饭,再去上坟,之后去西边的长深高速,直接去我娘那,我们早就试过,自驾车走高速路用不了俩小时。因为娘的老房子又小又冷,也因为我家人口渐多,好几年不去娘家过年了,这次去跟娘家人热闹热闹,我娘家不跟我婆家这一样,没有“过了小年不回娘家”这一说。
    娘忧心忡忡:“三点才走?可别又跟那年似的半夜到家啊。”一听我这么晚才去,母亲不放心。能不担心吗?她说的那年三十是清早走的,却是晚上11点多到家的。
    那是三十年前的大年三十,我和老公在回家的路上辗转颠簸了一天,步行了半夜……
    那个年三十,天气虽然晴朗,但瑟瑟的冷。
    那时没有电话,更没有微信,我提早写信跟娘说了,三十回去过年,娘喜出望外,虽然那时弟弟妹妹们都在家,但她老觉得缺着一个我,这个家就不算团圆。
    那时的车很少,我们倒了两次车才到青州,再等车时已近两点,那时的车站不管超不超员,一辆二十几个座位的客车,下边却是黑压压几十个急切的等待回家过年的旅客,也包括我们俩。等车的人们尽管戴着帽子、围着围巾,一个个还是冻得两腮通红,我们也焦急地等待着,时不时抬头观望着过来的车辆——看是否是去临沂的。脚冷得猫咬似的,只好来回踱着步,时而抽出抄在袖子里的冰冷的双手揉搓一通……
    过年,这可是一年一度的最大、最隆重的节日,加上这冰彻刺骨的天气,谁都想马上上车。再说,上晚了的就有今晚回不了家的可能,这个除夕夜不能跟家人团聚不说,今晚吃住都是大问题——车站工作人员也回家过年吧,也不会紧急调配车辆了吧。越这么想,越觉得这次上这趟今年的最后一趟车势在必得,我如果回不去,我娘不知道会急成啥样呢。
    一辆我们盼望已久的客车徐徐驶来,我又瞪大眼瞅了瞅:“临沂的!”我大喊一声飞奔而去,人们也潮水般地往前涌去,焦急的我们一再准备,却也没及时挤上车去。我挤在人群里,看着上车的人们吵闹着寻找座位,是啊,我即使上去了也没座位了。我灵机一动,挤出来跑去后排的玻璃窗外,一推,车窗开了——我暗自庆幸,将一个不值钱的包放进去——先占座。
    等我们慢慢挤上车时,只能在门边坐着的人的腿中间有一个能放下脚的地儿了,因人太多,别说挤到后面我占下的座位上去,就连看都看不到我的包了——早已被密密麻麻的人头和身体挡住了视线,也许,我的包早已被人压在屁股底下了,再说,我的脚只要抬起来,就会有别人的脚踩上去,我也许就要金鸡独立了。哎!我只好放弃,让后边的人坐吧,我便向后大喊::“把最后排那个绿色的包传给我,座位你们坐吧。”
    车下还有几个人,任售票员喊破了嗓子,车门口的人怎么也挤不进半个身子了。车里的人嚷嚷:“挤死了,挤死了,别上了,再上俺就成肉饼了!”售票员不怕吓唬,问没上去的几个:“你们是哪儿的?”“沂南的。”一听沂南的,售票员像是动了恻隐之心:“门口里的,你们是临朐的吧,你们近,也许还有车,临朐的几个下来!我们不能把沂南的老乡大老远的扔在这过年……”她这一喊,临朐的几个怕了,但坚持不下车——他们也怕再也没车了吧。于是,用尽吃奶的力气往里挤去,嘴里喊着:“往里靠靠,照顾照顾吧,这不是回家过年吗。”直到下边的几个都将脚挪上了车。
    乘客都上去了,但售票员试了几次,自己怎么也挤不上去了,任凭她喊破了嗓子。若平时,不上就不上了,但现在她也想回家过年啊,于是,她灵机一动,叫司机关门。司机被车里站着的旅客堵住视线,看不到门外的情况,只好听从命令慢慢关门,有人喊着挤着我了,于是作罢,人再往里挤,车门再关,还有喊挤着脚了的。售票员叫他把这只脚先抬起来,车门总算关了,不知道他抬起来的脚后来放哪儿了,大概时间长了人们再往里挤挤就能放下了。
    售票员咋办?我正为她回不了家而担忧时,她爬上了一个后边的车窗,像刺猬似的骨碌一下子,将身子滚进车里,压在了人们身上,人们“嗷嗷”叫着,但不得不让出她着地的两只脚的地方。车总算摇摇晃晃的上路了……
    我们那叫怎样的坐车啊,我们只有一个踩的地方。车门后边俩座位,上边坐了人,我就靠车窗而立,两脚踩在坐着的人的腿夹缝中,将屁股挤在坐着的阿姨的脸边,很难为情,但没办法,两人坐着就有三人站在她们腿边。丈夫站在走道上,说有时候挤的脚都离开了地面,实在太累了抬起脚活动一下,再踩下去时脚就没地方放了,于是你喊:“踩着我了”。他叫:“我脚本来就在这儿来,麻了,提起来歇歇就被你占了”于是,一路怨声载道。售票员扯着嗓子喊:“别吵吵了!能上来就不错了,能回家过年吃个团圆饭多美,嫌挤的下去!”于是人们忍气吞声,唉声叹气,瞪眼噘嘴,但不再吵吵。
    售票员也动不了,就站在后边卖票。周围一圈都卖完了,挤不到前边来,只好抬起一只脚,命令前边的人将脚放到她放脚的地方,她再放到那人放脚的地方……就这么一步一步的往前倒,终于将票卖完了。她最后挪到车门边,将装钱的包包拉上拉锁,摸着鼓鼓的一包人民币,她疲劳的脸上露出了笑意,累并快乐着。她拿出没被挤烂的大哥大给同事打电话:“啊哈哈,你猜猜我这一趟拉了多少?往多了猜……不对……不对,告诉你哈,88人……”
    天啊!我们二十几人的座位,上了88人!也就那时不查超员,否则……
    在回家过年的企盼中,乘客们不再抱怨,都说只要能回家过年就好。刚刚安稳了,不争气的汽车抛锚,大概是承受不了这么多热情的顾客吧。人们都不想下车,可又不得不下车。于是各人讲好,都还回自己的位置,要求司机和售票员别扔下自己,就无奈的下车。如蚂蚁抬饼干似的,将车推到一个维修点,人们呼啦啦都去找能挡住刺骨的西北风的墙边,我们等了一个多小时,即使躲在墙角,每一分钟都是难捱的。傍晚时分,复上车。
    那时,还没通往我们村的公路。我们本来是走的羊沂临路,到我们县城后,再坐去西北沂源方向的车,三十里后下车,往东五里路就到我们的村。弟弟妹妹虽上学,但现在都放假了,一定会骑自行车在那个路口等我们,我们十几天前就写信讲好了的。
    可现在,天已黑,到了县城也没车了,于是我们没按计划去县城,而是在村正东边一个离我村最近的乡镇——道托下车了,打算去堂弟家借自行车,带上年货,慢慢摸黑回家。下车敲门,堂弟不在家,大概回家过年了。无奈,我们手提肩扛,冒着严寒,顶着刺骨的西北风,向家的方向蹒跚,十五里山路的那端,就是我温暖的家。
    身是冷的,心是热的。因为每前进一步,就离家近一点。听着山村里狗叫,就如我们家的狗已经迎上来了;听见远远近近的鞭炮声一阵接一阵,感觉那是在欢迎回家过年的我们;闻着那散发着淡淡草香的烟火味,我好像看见娘已为我们端上了热气腾腾的水饺……
    土路,山路;上坡,下坡;爬山,过河;田野,树林……我们走一段,歇一会儿;歇一会儿,再走一段……东西越来越沉,真想把年货扔了。穿了高跟鞋的我一再小心,还是把鞋跟扭下来一个,一瘸一拐的更不好走,只好在歇息时,找石头将另一只鞋跟也忍痛砸掉……
    我满怀希望的往家奔,本想到家时是一个热烈欢迎我们回家过年的激动场面。可恰恰相反:静悄悄的老屋里只有爸爸在桌前抽焖烟,桌上摆着两盖垫没煮的水饺,墙上的老挂钟正指着十一点四十分……
    原来,大弟弟还在西边五里外的公路口等我们——如果我们到县城倒车,那是我们下车的必经之路;妹妹和小弟去了村南的大路口等——如果我们从县城步行或搭便车回家,就会走这个近路直接进村。娘举着燃着的香火去了河边水井旁——为我们祈祷,祈盼我们平安到家。她一定担心急了才这么做……他们没有想到我们会提前下车从东边来家。
    等把他们都叫回来时已过半夜。娘没埋怨我们,她不善言语,将我紧紧拥进怀里。不善于表达的我泪流满面,是委屈?是劳累?是感激?是激动?连我自己都分不清楚。但我清楚理解了血浓于水的含义。那时家里都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和微信,说好三十回去的却在晚上近半夜还没回去,又没法联系,家人能不担心吗?
    现在,生活好了,电话手机微信联系方便极了,高速路缩短了我们的距离,公交车通到我家门口,回去时又方便又迅速了。弟弟妹妹都成家立业,母亲儿孙满堂,现在,她也住上了大楼房,我们才打算自驾车回去过年的。虽然三点多才走,但我知道:一定会在六点前到家赶团圆饭,我不会让母亲再替我担心。原来一天还辗转不到的家,现在走高速路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不得不惊讶,社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当然更不会在半夜11点多还在路上蹒跚了。难怪到家时娘惊喜万分:“啊,不到六点就来了!真快……”
    -
    车轮滚滚幸福来
    朱素荣 寿光
    四十五年前,我还是一个黄口小儿,那时,还是人民公社时期,物资奇缺。年轻的父亲在供销社当售货员,因了这个近水楼台的便利,我家率先拥有了一辆长江牌的自行车。自行车的车体是黑色的,车把平展,车座平滑。虽说是个代步工具,父亲却看得宝贝一般,不允许我们小孩子随便动,更不允许我们推出来偷学骑车。他自己也很少骑,除非出远门或是很紧急的事情才骑车。但也有例外的时候,那便是村里的年轻后生来借车,只要是说,要去邻村看对象,父亲总是乐呵呵的有求必应。等车子骑回来后,父亲总是及时地拿一块旧抹布,沾点废机油,给这辆心爱的自行车全身擦干净,包括圈里圈外和每根辐条。擦拭好后,就把车子推到一间闲置的偏房屋里,不让风吹,不让日晒,更不让雨点打在车身上。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九十年代,自行车的款式多如繁星,有大轮的,小轮的,还有各式各样专门为女士制作的坤车,坤车的颜色也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为了方便穿着裙子骑车,我购买了没有前横梁的女式小坤车。这种车子轻便快捷又漂亮。笔直的柏油路上,经常看到一群爱笑的女孩子,骑着构造精巧的单车,如同一朵飘然而至的彩云,一路上,笑语流荡,衣带飘飘,看得行人心旌荡漾,心驰神往,不由地感叹:好一群美丽的姑娘流动的花。
    年轻的小伙子已经不再满足于自行车转动的速度,钱包渐渐鼓起来的很多家庭,开始购买摩托车了。我家的摩托车是一九九三年的年底推进家门的。父亲特别热衷摩托车,当时,村子里的一个集体企业年终要账,所欠方用几辆摩托车抵债。父亲很看好,就跟已经工作了的哥哥商量,想买下一辆来。哥哥觉得刚刚参加工作,就要买摩托,未免有些奢侈了。架不住父亲的喜欢,最后,以哥哥工作需求为由,父亲出资为哥哥买下了那辆摩托车。
    一九九五年,我出嫁,父亲不偏不倚,也为我买了一辆钱江摩托。骑着摩托车,真的就像张柏芝代言所说的“风驰天下,大运摩托”。那感觉,简直就是“飞”起来的舒爽享受。
    走进21世纪,人们跨入了现代化的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是让人应接不暇。这时,轿车已经陆续进入寻常百姓家中。我的小家庭,先是在二零零二年,丈夫购买了一辆二手小汽车,七年之后,换成了荣光五菱面包车,既载人,又拉货,方便出行,便利运输。
    如今,国家更是繁荣昌盛,百姓生活亦是富足幸福,全民奔向了小康生活。我与丈夫各自购买了自己喜欢的十多万的国产车,我热衷于车体的白颜色,他陶醉于车身的黑颜色,我们每天驾着自己心爱的坐骑上下班。不用担心刮风,不用忧虑下雨,坐在驾驶室里,轻轻按下启动键,点一点油门,自动挡的车子轻快提速,道路两旁美丽的花红柳绿,飞速的向后面闪去了。跑在宽敞平坦的大柏油路上,心潮起伏,心旷神怡,这种拉风般的幸福,是小时候做梦都不曾梦到过的。
    岁月蹉跎,日月如梭,转眼已是四十多年的光阴。滚滚的车轮,碾出了财源,碾出了富足,碾出了幸福万万年。一个普通老百姓家中的车子,一次次的更换蜕变,见证的是我们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巨变,见证的是昔日沉睡的雄狮,而今傲然屹立于世界强林的壮举。
    作者简介:朱素荣,山东省寿光市营里镇第二初级中学教师。
    -
    相伴
    张秀英 青州
    那是2018年初的一个上午,我与往常一样,完成了我的晨练,脚踏单车来到老同事的门前。几声敲门,赵慧芳大姐边开门边问是谁,我说:“我是小张,来看望你们了!”开门一见是我,大姐非常高兴。尚未坐定,我问;“李大夫呢?”我的老同事李振广是一位中医大夫,为人正直,出言豪爽,从医几十年无论在卫生局负责教学工作,还是在基层医疗都有很好的口碑。大姐说;“在里屋呢,已经不能起床了。”听到这话我的心里感到一阵酸痛,好在相见的喜悦顿时掩盖了内心的酸楚。
    走进李大夫的卧室,李大夫平卧在床,一见我的到来,高兴致极,满面春风,笑成一朵花。相见无比亲切,我与大姐靠近他的床前坐下,环顾四周,卧室不大,整洁干净很舒适。虽然因病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但是在大姐的精心照料下,精神状态还是一副健康气色。
    事业是男人至关重要的生命线,就在李大夫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命运不遂他愿。1974年10月他因患呼吸道疾病,做了一次肺部手术,从此落下了气管炎的病根。但是他一直坚持工作。1988年3月又一次意外压在他的身上。他因不慎伤及颈椎,双腿不能正常活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克服重重困难到北京做了手术治疗,病情有所恢复,但生活仍是无法自理。经历了这几次大病折磨,他最后落下“癫痫”的顽疾。大家都知道,这种病不发作的时候,病人跟正常人无异,一旦发作,便正常意识全无,处于昏迷状态,若不及时抢救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并且,癫痫的发病没有规律性,随时可以发作。大姐讲,老伴的发病大都发生在夜间。夜深人静的时候,身边的老伴会突然四肢抽搐,目光呆滞,叫也叫不醒,呼也呼不应,大姐心里是多么着急害怕。但是,害怕是没用的,只有自己努力镇定自己,然后投入简单的抢救,自己一个人忙到老伴逐渐清醒。李大夫身患多种疾病,大姐护理这样的病人得有多难啊!护理老伴占据了大姐的全部精力,一边护理,一边查找专业资料,自学癫痫发作的应急抢救,日常护理及饮食的调理。常言道;“久病成医”,大姐都成了很专业的护士了。
    大姐是一九六三年青州第一中学毕业的高材生,工作后在青州市燃料公司任领导工作,直到退休。培养了两个非常优秀的儿子,各自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几十年来,大姐积极工作,培养孩子,照顾病人。繁重的体力劳动,精神的巨大压力,都没把她的柔弱的身体压垮。因为她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东方女性的柔、善、美,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加之她自幼锻炼的坚韧不拔的顽强性格,她对生活充满希望,她的内心都是温暖的阳光。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同样,“久病床上也无好人哪”!长期患病的人,身心都是病态的,多思多虑,情志不畅,易烦易怒,很难沟通。为了照顾好多病的老伴,如果没有很好的爱情变亲情的感情基础是难以做到的。她虽不精通医学,但是,通过几十年来对老伴的细心观察,从起居到饮食,及治疗护理,以及对老伴过敏性体质——对各种花粉、异味儿都过敏,总结出了一套适应老伴的整体护理程序,从起居到饮食、护理,每天按程序进行。几十年如一日忘我的忙碌着,她已忘记自己的年龄也是年近古稀了。她始终保持阳光灿烂的精神状态,温暖着这个家,精心呵护着她的老伴,老伴真是她手心里的宝啊!
    几十年来我在与老同事不断交往中,对慧芳大姐的人品及各方面高素质修养感触良多。她朴实无华的高尚品格,无时不在激励着我,他们的相依相伴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一个人真正的资本不是美貌,也不是金钱,而是人品,人品是生活的通行证。在冷峻善变的时代,人品是心灵最后的依赖。喜欢一个人,始于共鸣,陷于才华,忠于人品,可见人品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好人品,是一个人最好的财富,它成就了一个人的地位和身份,它是一个人真正的最高学历,是每一个人的黄金招牌!
    -
    三月茅根甜
    林长青 寿光
    悠悠岁月,年年轮回。又是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该是茅根发芽的季节。我来到弥河岸 边,穿过稀疏的槐树林,沿着那条荒凉的林间小路,去寻找表弟的坟墓。路边的荠菜花开了, 一朵一朵象白色的雪点。远处的垂柳绿了,映着那一片粉红的桃花林。正是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季节。可是,心情却象一团浸透污水的旧棉絮,湿漉而沉重。我形只影单地漫走着, 终于来到一片坟地前。坟头上衰草凄凄,分辨不清哪是表弟的坟墓。举目四望,偌大的树林与坟地,只有我孤零零一个人;凝神静听,林子里静悄悄的。 我呼唤着表弟的名字,没有回 声,证明表弟已的确离我远去,一捧黄土隔开了我们兄弟,使我倍感凄凉,思念与悲痛撕出 了我的泪花。处于这荒凉的河滩,寂静的林间墓地,心中无限伤感,止不住的眼泪,流过面颊。我围着墓地转了又转,表弟的身影,童年的往事,重新忆起,一件件历历在目,印痕深深。姥姥家住在临河的村庄。柳树,杏树、梨树、桃树种满河滩。童少年时,去姥姥家是我 最向往和愉快的事。姥姥和蔼,舅舅、舅母亲热,表弟表妹天真活泼。每次去,他们确实拿 我当客人来待。舅母见了我总是“高了,胖了,俊了”地夸奖一番。
    春天,杏花落,桃花开,桃花落,梨花开。弥河岸边就是我们的乐园。越过田野,穿过 树林,我与表弟在河岸边疯跑,追逐那飞舞的蒲公英,表妹在身后紧三慢四地追。“弥河岸边柳树多,一行就是十八棵……”那时的弥河,终年流水,水中的沙地很平。
    高出水面的沙滩 上,用手挖那长方形的小孔痕,准会挖出黄绿色的河蚌来。水中的小鱼,游得飞快,用手是捉不住的。生长在河岸边的螃蟹蛰伏洞中,要用手去摸。我自幼胆小,不敢去摸。看到螃蟹洞,便喊表弟,表弟把胳膊迅速伸入洞中,一下子就能把螃蟹抓出来。表弟说:“捉螃蟹手要快,一下捉不住,就不能再摸了;第二次螃蟹有了防备,会张开双钳咬你的手。”玩累了,我们会挖一棵棵的茅根来嚼,它的根一节一节的,那甜味象甘庶一样。
    夏天,表弟与我到树林里捉知了。抓一把小麦,放在嘴里嚼成面筋,粘在竹竿上去粘知 了。知了的翅膀一碰上面筋,就会被粘住跑不了了。粘来的知了,撕掉翅膀,放进表妹提着的小铁桶中。晚上再去摸知了龟,捉来后,姥姥给我们炒了吃。啊!真香!
    “秋风凉,树叶黄,片片树叶落路旁……”这时候,我和表弟表妹还有许多的小伙伴,每人拿了一支竹签, 竹签上系一根长麻线,到村外去捡拾白杨树叶。用竹签一个个把树叶穿起来,长长的一串拖 在地上。回家时,姥姥和舅母会称赞我们会干活了。
    童年的我们,天真烂漫,雀跃田野,涉足弥水,梦想缤纷,欢乐极了。不想表弟未满十岁,舅母病逝,撇下了表弟兄妹五人,二表弟还不满周岁。从此,姥姥家中一下子失去了欢乐。舅舅整天干活,不说一句话,阴郁的脸上,挂满忧愁。为了能让表弟表妹上学,八十岁的姥姥挺了挺腰杆,又担负起了家中烧水做饭、缝做衣服的家务。几年后,我虽然与表弟同岁,个子却比表弟高半头。再去姥姥家时,姥姥看看我,再看看表弟,总是说:“俺孙子没娘, 磕打地不长了”。说这话时,眼中噙满了泪花。毕竟年岁不饶人,姥姥八十五岁时再也做不了饭,她的腰弯得厉害,只好坐在炕上指导十多岁的表妹做饭洗衣,但姥姥有个坚强的信念: “我要看到孙子娶媳妇。”可是,这毕竟是个愿望,姥姥八十八岁去世,孙子孙女都没有成人, 带着一心的牵挂,终究没有看到孙子媳妇。在姥姥新筑的坟前,表弟哭晕了。姥姥走了,十几岁的表妹辍学在家,当起了家庭主妇,操持家务。天真活泼的表弟,已经成熟了,虽然只 有十九岁。他认为自己完全是个大人了。不幸的事接踵而来,舅舅又疾病缠身。姥姥去世三 年后,舅舅又病故。生活的纤绳,更加沉重地勒进表弟瘦弱的肩头。
    老人们的相继去世,去姥姥家已没有人再叫我的乳名。三十年过去了,从前的房屋早已翻建,田野树林种成果园,又种成菜棚。一切已不再是童年时的模样。惟有童年的挚友表弟, 亲热如初,依然如故。可是命运是这样的不公平,童年丧母,少年丧父,历尽坎坷和磨难的 表弟,病魔也不放过他。生病期间,我去看他,表弟依然乐观,说没事的。几个月后,我们 却成了永别。墓葬时,表妹悲声彻耳。我尽量控制自己,以示坚强,转过身,泪水却早已流过腮边,掩饰不住的悲痛,不但安慰不了表妹,反而使自己也失声痛哭。
    几年过去了,思念表弟的感觉无时不在,难以叙说的兄弟之情,促使我来看望表弟。漫 漫人生路,回首往事,依然是童年的感觉,可是我与表弟彼此的世界已经陌生。冷寂的坟头, 空荡的林地,显得是那样的空旷无情。北风吹来,虽是春天,心中却是寒冷彻骨。永别了, 表弟,还有那童年的欢乐。
    “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表弟走了,带走了对孩子的未尽慈爱,也带走了 我最知己亲密的伙伴。在表弟的坟前,蓦然发现了刚出土的点点绿芽,啊!原来是那久违的 茅根,曾给予我们童年甘甜的茅根。拔一棵起来,放进嘴里一嚼,没有了从前甘甜的感觉。 远处隐约传来歌声,我凝神静听:“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带着我的梦幻,飞回到童年……”啊!童年的欢乐,童年的无忧无虑,与表弟在田野,河边,林间, 尽情玩耍的画面,重现眼前。人生应该忘记悲痛,寻找欢乐,高兴惬意。“生活中不可能有事 事如意的事情,但却应该有事事如意的心情”。春风催绿了弥河两岸,又是桃红柳绿的春天。 我的心中应该是春光明媚。我重新拔出一棵茅根,来到清清的弥河水边摘去残叶,洗净沙土,放进嘴里一嚼,啊!真甜!
    -
    散文之页
    -
    母亲的菜园
    柴翠香 寿光
    这细雨来得正是时候,母亲的菜园又要焕发青春了。
    母亲种菜很认真,惊蛰一过,母亲便把她的领域撒上土杂肥,翻新一遍,起成三垄,细细荡平。整个过程都带着浅浅的微笑,真如呵护小儿般小心翼翼。等把地疏松得如同面包一般,母亲便分别在东畦里横分成同等四个单元依次撒上掺了土的菠菜、油菜、生菜、茼蒿种子,撒上浮土,轻轻用耙子镂平;中间畦中起四小垄,两垄种辣椒,两垄种茄子(秧苗一般来自种大菜园的邻居或集市购买);最西边的菜畦里点上一架豆角,一架黄瓜,一个正式小菜园也就算大功告成。接下来放上水管,让那些种子秧苗一次喝个够。母亲的脸上早有了细细的汗珠,但她却是高兴的,那神情似乎看到了她的收成。她就那样坐在伞状的无花果树下,眯着眼静静地欣赏着她的杰作。等我回家,她就会喜滋滋说给我听。
    本来母亲是有一大块菜地的,俗称园子地,足有一亩多。离村近,但离家远。依着母亲得勤劳,几年下来早已养肥,不管种什么都长得茁壮而肥嫩。只是后来修铁路,地被征去了。母亲心疼了好久,就像姑娘被远嫁一般唏嘘不已。我倒是很欣慰,上了岁数的母亲终于不用走那么远的路去园里劳作了。没成想,她又在眼前找到了种菜的阵地。 或是母亲干惯了侍弄花草的营什,凭着对土地的爱恋,那些散发着芬芳的泥土如同一块魔石般时时吸引着母亲。于是,这生活的院落便被摄入她的目光里。留足过道,其他便都是母亲肆意发挥种植想象的空间了。
    从不知道母亲寸土难舍,竟在余下的边角种上了脆瓜,她说等孩子们回来尝个新鲜。尽管我知道孩子们不会稀罕这些,但我依旧喜欢看母亲种瓜的快乐与幸福。在这菜园里干活,母亲是不喜欢别人插手的,总觉得不合她的心,达不到她的标准;好像别人一插手就破坏了她对土地的虔诚一样。刚刚吃饱喝足的土地,平整如镜,泛着湿湿润润的泥土的清香。
    看着她的杰作,母亲很是自豪。一切妥当,母亲就在菜园的四周用玉米秸围上篱笆。这篱笆母亲做得整洁而美观,连玉米秸都精心选得同胞胎一样粗细均匀。它们就那样听从着母亲的安排,整整齐齐地排列好,腰间用的也是母亲亲手割的茅草,它们在母亲的手中横跳着“8字舞”,一棵棵的玉米秸便手牵手的一起连接到四周的木桩上,紧密而结实。一把剪刀,就让它们模特一般高矮,只在篱笆北侧水龙头边上留一米宽、半米高的出进门。这些玉米秸有了新的身份,在阳光里闪着金光,透着一丝清淡的草香味。 篱笆外周围被翻动起的土地母亲是不会让它闲着的。南面种上芝麻,她说等儿子结婚的时候铺床用,取意:日子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后来真用上了);西面稀疏地点几粒眉豆(扁豆的一种)、几粒猪耳扁豆(要到五六月份点种),母亲说看它的花开,赏它如眉、如耳的或紫或绿扁豆,还能做菜吃。紫苏很是泼辣,不选地界,所以母亲就把它们栽种影壁墙边上,猪圈周边,母亲说这是庄户菜的好调料。猪圈的后墙根种几棵丝瓜、吊瓜,小小的庭院便五花八门,色彩缤纷了。
    母亲怕干着菜种,用水瓢接了水,高高扬手泼出去,泼出细细密密花洒的样子,泥土渐渐变得温温润润起来。 种子或许听到母亲一声声深情、亲切地呼唤,感受到母亲对它们地照顾和盼望,几天后便露出点点新绿,小菜园一下子变得生动与鲜活起来,那些小小的绿芽芽顶着一粒粒珍珠在阳光里欣欣向荣。菜也是善解人意的,水嫩嫩得碧绿在母亲眼前,仿佛空气中也飘着绿绿的味道。母亲的脸色也变得生动光鲜起来,慈祥的目光里满是柔情,这柔情似是从儿子出生后就多了起来。
    母亲如同绣花一样把我的小院织成了五彩斑斓的地毯,而且有着强烈的3D的效果——高低不平,错落有致。种菜种花,是母亲晚年后的最爱,无论怎么劝说,她自是不听,只好由她随心而种。从此,母亲的灵魂似乎有了安放之处。这小小的庭院成了母亲另一个女儿,她用她的热情,她的耐心,她的汗水,来抚育这岁月里的欢喜。
    在母亲的照拂下,那一棵棵小苗,舒枝展叶,抖落一身的露珠,开始一天天的生长。拔草、除虫,菜园也终于有了菜园的模样。绿叶满满一畦,拥拥挤挤;半米多高的茄子、辣椒已开花结果,花花果果一天天变大、成熟;豆角和黄瓜早已上架,顶着花的豆角悄悄拉长自己,顶花带刺的黄瓜躲在绿叶里偷偷把自己长成母亲所喜欢的样子。这错落有致的菜园似一幅精美的画卷,铺展在我的眼前,令我感慨万千,赞叹不已。
    这丰硕的成果我们哪能一下子吃得完!母亲便一份份分好,一把蔬菜,几个辣椒、茄子,几根豆角、黄瓜,一家家送出去,乐此不疲。我都被感动到了,使劲眨眨眼,把泪水咽回去。每每闻到左邻右舍的菜香,母亲都会骄傲地说一句,这是她的菜香的味道。我就会笑她,问她何以知道?母亲总是一本正经地说,她的菜里有纯天然的味道,还带着快乐的味道。不用化肥,也不打药。菜上的虫子都是她戴着眼镜一条一条拿掉的。说这些的时候,母亲把最大的一包递给我,带着母亲的温度、气息和她一脸的得意。看着母亲生动的笑意,我感到了时光的美好。
    七八月份,等到那些绿叶蔬菜换上萝卜白菜,篱笆上的扁豆早已花枝招展,引得蝶飞蜂舞,空气里弥漫着甜中带涩的味道。那些结出小小的扁豆,犹如一弯浅浅的新月挂在蓝蓝的天空中。一束束芝麻结满一串串“合页”,有的已微张开嘴,似一个个杯盏,它快要成熟了。我所喜欢的紫苏,长得繁茂浓密,单那紫红的叶子,远望去,就如一片红色的花朵。浅紫色的小花褪去,“苏子”就盛在铃铛状的小碗里。正如母亲说的,它是平常蔬菜中最好的调料。不管是炖鱼,还是炒鸡,抑或是红烧茄子,只要加了紫苏叶的味道,香气就格外的浓郁。把采下的叶子放入咸菜缸里,那咸菜的味道也便多了一份紫苏的浓香,别有一番滋味,紫苏真是一味人间烟火。“苏子”炒熟与盐一起打碎,就成了冬天蔬菜青黄不接的最美味的“芝麻盐”。若掐一把紫苏叶做个香囊放在仲夏的枕边,就会有带着独特菜味的香气袭来,浸润内心的安宁。
    废弃猪圈后墙上,爬满了丝瓜和吊瓜的藤蔓,浅绿的丝瓜一条条潜伏在藤叶底下;墨绿的吊瓜悬挂在猪圈与厕所之间搭起的挂架上,大得足有一米长,母亲怕它坠下去,就用麦月搭个十字从底部吊在架上。
    圈里养着鸡鸭鹅,多余的蔬菜叶子、没长成的瓜果也便派上了用场。家禽的有机肥又滋养了瓜果蔬菜,它们各自繁茂、各自芬芳与母亲一起演绎四季不同的果蔬风景。 当所有的蔬菜都完成了它的使命,种蒜的时节就到了,这是母亲唯一让我插手活儿。母亲把蒜头分解开来,那些瘦小的和藏在夹缝里的小豆蒜自是摒弃。认真地一颗颗摁入土中,间隔五公分的样子。它们就像列队的士兵一般同一姿势、同一扭着嘴地向右看齐,栽完后母亲总要站到垄头仔细地瞅,如果哪一棵我放的方向不对,母亲就重新再栽一遍,嘴里还碎碎念“要统一行动,不能搞特殊的哈!”然后拍拍手上的泥土,满意地笑笑。大概母亲蹲的时间有些久的缘故,她说腿酸无力,只好让我做善后的工作,还不放心的一再叮嘱。在她的指挥下,我轻轻地给蒜的小嫩芽盖上浮土,等浇透了水,在上面撒上细碎树叶子,以给它保湿保温。这样等到来年春天就可以吃到鲜嫩的蒜苗,尔后提蒜薹。等到大蒜成熟,母亲又会左邻右舍地分享她的收成,而我可以整整一年不用买蒜了。 菜园,是母亲的快乐、幸福以及自豪所在。她在菜间劳作,花白的头发在微风里摇曳成倔强的旗帜,对土地不舍的旗帜。母亲对土地的眷恋,应该是她那代人一个很难释怀的情结,他们以土而生,以地为命,这也是他们看到土地不断流失而心疼不已的缘由吧。
    对于母亲,总有写不完的话题,讲不完的故事。但每到春天总让我想起母亲的菜园。想起小院里那些生机勃勃的生命,想起小院里值得怀想的那些生活琐事,那沾着烟火味道的小院的温暖和清新。也许多年以后再想起,依旧会闻得见菜香,看得见花艳。
    -
    夜凉如水人初静
    范冬云 寿光
    夜凉如水。寒冷的冬夜,我在黑暗里静静地听着歌,静静地梳理着往事,往事遥遥。母亲,静静地睡着,枕着她那早已失聪的耳朵,打着不大不小,不高不矮的呼噜。有母亲的呼噜,有歌声的夜里,静静地沉思: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是否和母亲一样,什么也听不见?只剩下不知道是苦是甜的梦境。
    院子里,盆里的水结冰了,父亲说,真冷。是啊!真冷。冬天的夜,不但冷,来的也快,六点就很黑很黑了,母亲就睡了。父亲每晚是坚持看新闻的,新闻后接着聊天,父亲八点半睡觉。
    所谓的聊天,还不如说是一个人的叙说,父亲不停地说,我静静地听。很多时候,我只是做出听的样子,不时嗯嗯几声,期间偶尔问几句,再抛出几个好奇或者疑问的神情。于是,父亲又滔滔不绝了。其实,就算不听我也知道父亲说什么?风儿轻轻吹,夜色轻轻摇,父亲的话在老屋里飘。
    父亲说:潍坊的战友来羊口寻找战友“胡??”
    乡邻:七八岁了,没在家,不知上哪条街玩去了。
    战友:田??呢?
    乡邻:他没上街,才一岁多,家在哪?不知道……
    最后,战友找到了在一个部队,不在一个连队的父亲,请父亲去饭店喝的五粮液。父亲:都托生好几年了,还来找,早咋起来?再等几年都上街上找去吧!我静静地听着,被父亲的幽默逗地嘿嘿直笑,笑着笑着,眼睛便红了,听着听着,眼泪打湿了眼角。
    母亲老了,老的新闻还没开始呢?就睡着了。父亲老了,老的每天都重复以前的故事,说着以前的人或事。三天了,战友的事他已经讲了没有十遍也有九遍了,每一次都说的声情并茂。这一刻,似曾相识,这一幕,一定熟悉。多年以前,那时候爷爷还在,父亲每次出差回来,都会坐在炕沿,陪爷爷聊天。一次一次深夜醒来,看到的都是爷爷在讲,父亲在听。一个静静地躺在炕上,一个静静地坐在炕沿,旁边是哥哥弟弟熟睡的梦境,一直到天亮。我呢?会跟窗外的星星一样,隔着黑夜,偷偷的听几句,然后睡着,然后再听,然后再纳闷,那些人,那些事爷爷已经讲了一百遍了吧!爸爸为什么还像第一次听到一样?听的津津有味?那些人,那些事,我闭着眼都能背下来了。
    今夜,土炕变成了沙发,父亲和我,静静地坐在黑夜里。父亲,变成了爷爷。我,变成了父亲。一切像回到了从前,回到了懵懂的小时候。蓦然回首,忽然发现,父亲老了,我亦老了。父母还在,我是不敢说老的,可是,我知道,我真的不再年少。
    -
    遇见李家庄
    邹国庆 临朐
    蓝色的时空隧道里,身着舞服的男女紧紧相拥,爱的缠绵,如水乳交融。背景电子大屏幕,紫纱裙的女子在瀑布前独奏古筝,白纱裙的女子以水为镜梳理自己的秀发,正要轻解罗衫之际,小伙子们的笑声传来划破旷野,惊慌失措的姑娘只好四处躲藏。这是龙泉小街第二届厨师厨艺 。 最美厨娘大赛文艺演出现场,龙泉大戏台上的一幕场景。
    龙泉小街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李家庄村,南临南环路,北濒嵩山路,西环路从村内南北通过,与村内道路纵横交错,是临朐西城密集交通网络的中心,也是县城红叶小镇、官护山、嵩山淹子岭等景区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优越。龙泉小街经营面积一万平方米,休闲面积三万平方米,有奇石馆、儿童乐园、购物商业街、民俗街等,是李家庄村两委经过考查论证,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大胆决策开发的项目之一。
    放眼望去,龙泉小街重檐翘角,浮雕鎏金,六角宫门,石砌长廊,古车铜马,古韵悠悠。小桥流水,假山喷泉的建筑小品,景色怡然。垂柳依依,掩映着:李家庄羊肉汤、龙泉烧烤、龙泉十二八、鹅公社、牛肉煎包、龙泉面食、老酒馆等小吃美食店铺,粉墙黛瓦,空灵幽远,俨然回到古时……。古街整齐干净,古朴自然,沿街美食店为四合院布局,院子里卵石铺径,餐厅复古装饰风格,又不乏现代元素,干净整洁,餐厅内的花草争奇斗艳,时闻阵阵花香。游人坐下来慢慢地品尝着特色美食,欣赏着古街曼妙的风景,心情豁然开朗。更有多对新人,身着古装旗袍,在古街拍摄结婚照,演一回江南才子遇佳人,将这美丽的场景定格为人生记忆的永久画面,形成了古街的又一道靓丽风景线。
    能抓住游客舌尖的民俗小吃看似简单,实则不凡。民俗小吃街美食店铺,所用主要原料、食用油均来自村集体建设的面粉厂,油坊加工厂,原材料纯正,不用任何添加剂,蔬菜均为有机蔬菜。由村商业运营管理中心统一调配监督,以正宗的绿色食材,餐饮者免费创业平台和美食天堂为主特色,打造国内美食品牌和美食模式。
    有如此良好的条件,占天时拥地利,“龙泉小街的厨师厨艺 · 最美厨娘大赛”每每成功举办。成为临朐城乡居民和四方游客展示厨艺、享受美食的大舞台和美食乐园。而今天,正好是“第二届厨师厨艺 · 最美厨娘大赛”的日子,会场按排的井井有条。有民俗美食小吃、土特产区,有农家手工艺、非遗商品区,有厨艺比赛区,有文艺汇演区。整个会场,到处都是络绎不绝的人群,随着人潮的涌动,飘来乡音浓重的吆喝声,美妙的音乐声,还有诱人的饭菜香,飘过古街,飘过草坪,飘进人们的记忆深处。而最热闹的当数比赛区了,案板、灶具整齐的一字排开,排成三排,厨师们煎、炸、烹、炒各显其能,厨娘们更是蒸、煮、烤、烙,白白的面团,经过他们的加工,变成了形态各异的花、鸟、动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经评委们品尝、比较、打分,评选出厨师厨艺和最美厨娘的获胜者,真可谓:柴米油盐浸透着星辰大海,锅碗瓢盆盛满了诗和初心。
    与小吃街的繁闹不同的是,龙泉小街南面的幸福公寓,显的安逸温馨,尤如世外桃源,别有一番情趣。这是李家庄村两委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做出的又一大手笔决策。集体投资1500余万元兴建集养老、医疗、康复、休闲、娱乐、学习于一体的非营利综合性服务公寓。由山东省李家庄建安有限公司承建,2019年6月配套工作完善,内部设施包括居住区、会议室、书画室、棋牌室、健身房、厨房、餐厅,诊疗室,居住房间配备床品、空调、电风扇、电视机、大衣橱、洗手间、写字台、藤椅、茶几子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2021年3月14日以来,已经有52位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入住。他们的生活费用全由村集体承担,解决了子女们的后顾之忧。幸福公寓专门配备了服务人员和护理人员,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食谱,并在饮食、娱乐、学习等日常生活中分别进行照料。服务人员经常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让他们学会使用健康器械,养成科学生活的好习惯。还经常演出文艺节目,开设书法、绘画、声乐学习班,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让他们欢欢乐乐地过好每一天。亲身体验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的幸福生活。"最美不过タ阳红,温馨又从容,タ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有多少情爱化作一片タ阳红”,从声乐班的教室里,传来了悦耳动听的歌声。
    而这一些,仅仅是李家庄美丽乡村的冰山一角。早在1963年,在党团组织领导下,李家庄党支部组织党员、团员学习毛主席著作,认真学习领会毛泽东思想的同时,领导李家庄村进行文化传承,成为了全国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先进典型,1999年和2005年,接连两次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近年来李家庄村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在村委大院中心敬立毛主席塑像,并建设传统教育展室、资料室,为党员和村民小组长赠发了《毛泽东选集(1-4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学习著作,编纂并发行了《李家庄大事集》,进行爱党、爱国、爱集体教育,并于2019年成为全县红色教育基地。现如今,李家庄村两委领导班子,在尹兆友书记的带领下,发动"红色引擎”,壮大集体经济,立足当地优势,吹响"党建+旅游+集体经济"的攻坚战号角。注册成立了“山东李家庄建安有限公司"、“山东李家庄置业有限公司”、“临朐县李家庄村商业运营中心”三个集体企业,创建龙泉小街,搭乘上全域旅游的快车,每年为集体创造1000多万元的公共积累。支持村民大樱桃,猕猴桃种植,举办采摘节活动,丰富当地文化生活的同时,吸引客商前来采购,增加群众收入,群众的幸福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村两委领导班子,立足本职勤勉作为,脚踏实地砥砺前进,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不屈的品格迎接挑战,以包容的心态拥抱时代。我相信一个有梦想、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定会带领李家庄人民和李家庄经济,勇立潮头,中流击水,乘大鹏而翔九天。
    作者简介:
    邹国庆,笔名鲁强,山东省临朐县人,大学学历。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临朐县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东镇诗词》报刋责任编辑,《弥水》杂志编辑、编委。
    -
    蒲公英
    王文山 寿光
    这是一个幽静的地方,高高的大坝,粗粗的垂柳,潺潺的流水,绿茵茵的草地。暮春,蒲公英开了,那随着微风摇曳的小黄花,像稀稀疏疏的小星星一样,镶嵌在这碧绿的草地上。
    今日星期天,更难得风和日丽。我夹着画夹带着彩色笔,来到这人迹罕至的地方练习写生。在柳荫下,我对着远处的村庄、铁塔、大桥,支好画架,刚勾勒出铁塔的轮廓,背后就传来了沙沙的脚步声。
    这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晶亮的眼睛,白皙的圆脸,淡绿色的连衣裙,鲜艳的红领巾,左手提着一只小小的圆竹篮,弯着腰正在采蒲公英。‘“喂!小伙伴,来这里玩。”她抬头望了我一眼,边采边向我面前靠拢。女孩子们的心总是容易相通的,在谈笑中,我们很快熟悉了。
    我问她:“你采蒲公英做啥?”
    她歪着头,调皮地说:“ 你猜猜看。”
    “闲着没事,采花玩呗。”我漫不经心地说。
    忽地小姑娘跳了起来,红脸皱眉地说:“玩,谁象你。”头也不回,又采她的蒲公英去了。我窘迫极了,知道伤了她的自尊心。我急忙赶上前说:“蒲公英是中草药,也许是采来卖钱吧?”“你就知道钱,钱,钱,钻到钱眼里去了。”她又抢白了我一句。我碰了钉子,尴尬的站在那里。忽然,她放下篮子,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姐姐你知道吗,我们的班主任可好啦,非常关心我们,为了备课、批改作业,早起晚睡,这几天眼睛都熬红了,听说还痛得厉害,你说能不着急吗?”小姑娘停了停,耷拉着眼皮说,“听爸爸说,蒲公英加黄芪煎水洗眼,能治红眼肿痛。可俺村中药铺里就是没有蒲公英。”
    啊,我明白了,两眼湿润润地久久地说不出话来,透过这满篮的蒲公英,我似乎看到了那颗金子般的心。我扭回头走到画夹前,翻开崭新的一页, 挥笔洒彩,刷刷刷,在我的笔下出现了一株生机勃勃,绿叶黄花的蒲公英……
    -
    我的婆婆老年痴呆
    张素臻 青州
    冬日的阳光纷纷扬扬洒落下来,天地间有一份清澈的凛冽。周六,我终于有了自己的时间,儿子儿媳正好也休班。他拉着我和儿媳一起去城区一家养老服务中心探望婆婆。
    到大门口,早预约好的赵小美院长出来接我们。径直走进婆婆房间,床铺在,人呢?儿子抬眼寻见长廊拐角处奶奶的身影,喊:“奶奶—”快步到她面前,我指着手里的大袋子,说:“娘,我给您买的新鞋,还给您送来了换洗衣服。”老人家一脸神气活现,紧紧抓住我的手不放。我问她知道我是谁?她茫然无绪,顿了顿,嗫嚅着:“你是我的亲人!你们都是我的亲人。”
    两年前,婆婆开始神智不清,说话颠三倒四,连她自己生的孩子也认不出,见到女儿喊姐姐。只是还认得我。前不久老公拉着我和儿媳回老家看她。她不认得我儿媳也就是她的孙子媳妇了,重复一遍又一遍要她留下住几日。我问她我是谁?她歪着头大声发嗲:“你是俺儿媳妇!”
    今天,她已不会说“你是俺儿媳妇。”往后余生,她也许再不会说。时光自己有脚,倏忽不见。
    院长领我们回婆婆住的房间。我蹲下身,耐心地帮她脱下旧鞋旧袜子,换上新袜子新鞋。夏天给她买的那双单鞋37码,稍大一些;冬天这双棉鞋36码,不大不小正合脚。
    婆婆拉着我儿子坐在床沿。祖孙俩头顶着头,脸贴着脸,像一只老羊偎依着一只小羊,舐犊情深。婆婆握住我儿子的手,一遍遍叮咛:“你们常来呀!常来呀!我很想你们!很想你们!”我问哪里想呀?她张口就来:“眼里,肚子里,哪里都想!”哈哈哈,回答得妙。
    我问她知道这位小伙子的名字吗?她怔怔地看着,讷讷无语。我告诉她:“这是你孙子志成呀!”她眼神一片迷茫。 “志成”她喊了二十六年,喊了千遍万遍。她最心爱的孙子。从一点点大的小婴孩儿,她抱着、搂着、疼着、爱着,眼瞅着一天天一年年长大。现在她全然不记得名字了。
    婆婆的衣服、用具,我一件件整理好,给她放进衣柜,叮嘱她:“娘,这才是您的床!您不要去人家的屋,更不要上人家的床。有事就和院长等穿白大褂的人说。她们都是帮您的人!”她嗯啊点头,模样挺乖。
    摆摆手和婆婆再见。院长送我们走出大门,她说:“这里,你家老人手脚最利索,整天东窜西跑,哪个房间也进。我告诉她,这不是你的床啊!她爬起来就走,可一转身又回来了。”我诚恳地向她道谢:“让您多操心了,多受累了!”
    婆婆年纪还不是很大,1937年生。近几年身体大不如前,患老年痴呆愈来愈严重,独自住着我们农村老家的大房子。夏天时生活还能自理。天冷了,秋叶终敌不过呼啸而来的凛冽的风,给她点上炉子取暖。四个子女轮流给她送热汤热饭,照料她。婆婆老了。我有种眼看着一支炉火,慢慢燃啊燃啊就要燃到尽头的感觉。
    2021年元月3日早上,哥哥给我打来电话,说婆婆住的那间北屋,房门、窗户、木橱都烧了。我惊讶至极,心一下子揪紧:“咱娘呢?没烧着吧?”哥哥说娘没事。
    我立马请假往家赶。老公立马也请假往家赶。天哪,浓烈的焦糊味儿呛鼻子,断壁残垣。看场景,推测火肯定烧得猛烈。可没发现用水或扑打灭火的痕迹,那房门、窗户、木橱等,为何烧着烧着就自己熄灭了?我感到很奇怪。邻居们过来关心,都感到奇怪!
    老房子失火,况且还是漆黑深夜,一旦势起,便火光冲天,不可遏制。不敢想象,可怕极了!人呢?老人家安卧在大木床上,竟然毫发无伤。感谢苍天保佑啊!
    婆婆算是与老年痴呆扛上了,病魔如影随形啊。再不敢让她一人独居。可是,子女们各有各的工作,很难做到全天候陪伴。兄弟姐妹们商定,送婆婆进养老院。我了解了几所养老院,比较后选定城区一所养老服务中心。我付了押金,缴足费用,把婆婆安顿在这里。护工二十四小时看护。来到新环境,开启新生活模式,婆婆像是获得重生,吃得可口,睡得安稳,她从早到晚咿咿呀呀,不停歇地唱、唱、唱……
    她和东夏幼儿园杨园长的婆婆合住一间房。那天,杨园长告诉我,大娘心情真不错,在唱《送情郎》呢。杨园长感慨:孩子孝顺,老人才捞着在养老中心享福!
    大多数人的意识里,老人进养老院,是孩子不孝顺。孩子不孝顺才把老人送进养老院。村里那些没儿没女没人赡养的五保户,进敬老院,不收费。殊不知,敬老院和养老院是两种性质两种机构。婆婆进的养老院,每月需缴纳一定费用。缴费虽然不是太多,最低两千。可一个月,眼睛一眨就过去,常年缴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说孩子孝顺,老人才有条件进养老院。在养老院,老人安泰和乐,饮食起居、头疼脑热,都有护工细心照料。
    煦暖的阳光洒满鸟语花香的大院子,赵院长管理有方,护工们勤快能干,二十四小时陪护,一群老人颐养天年,满脸菊花开。婆婆身体各个部件都还好,只是智力快速下降,老年痴呆严重。电视剧《都挺好》中苏大强患阿尔兹海默症,其实就是老年痴呆。只是他的病情比我婆婆轻很多。
    这世界上,还有比患老年痴呆更无助、更脆弱、更需要人陪护的吗?平日里,“你老年痴呆呀!”这话经常有人脱口而出。说这话的人一定不了解老年痴呆,更不会知道有老年痴呆的家庭会多痛苦。如今,老年痴呆患者似乎越来越多。照顾他们真是一个大问题。
    我的老年痴呆婆婆在养老中心的微信群里,天天挺露脸,吃饱喝足,上午唱了下午唱。她已经不会生气、不会哀伤。情绪再左右不了她。她只剩下傻乐。眼瞅着老人家气色越来越好,满脸红光,老公说:“咱娘还能活十年。”我呵呵乐了:“十年也不止。说不定成为奇葩老寿星呢。”
    -
    文化长廊
    -
    朱剑秋与渤海走廊
    长青 寿光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深入宣传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业绩,挖掘记录潍坊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艰苦奋斗的战斗历程,以多种形式反映沧桑巨变,抒发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由滨海区党群工作部和大家洼街道党委策划主持,滨海清东红色历史研究中心与相关党支部承建,分别建起了《渤海走廊滨海纪念馆》《南陈村革命历史纪念馆》《红色七里庄纪念馆》。
    红色馆群记录了寿光地方党组织发展史、抗战史;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展现了“渤海走廊”策源地(寿光第九区)党组织创建人朱剑秋、寿光县第九区动委会主任袁孔正、孙以顺、马健、宋武佐和陈景南、王杰三、王洪鳌、王永昌、袁化圣、王化荣、王连科、张宇田、王相昌、战斗英雄王克山、王进贤、陈云鹏等一批批英雄模范,他们以身家生命保卫“渤海走廊”,在寿光九区乃至中国人民抗战英雄史上星光璀璨,千古流芳。
    纪念馆用文字、图片、史料、场景等方式,真实地再现了滨海先烈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到纪念馆参观学习,缅怀先烈,如身临其境,深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前辈为祖国解放和人民幸福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无私奉献,触及灵魂,感人至深。纪念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爱国热情,强化党性教育,汲取革命志士的精神力量。
    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鲁东工委在潍坊北部沿海开辟了一条红色交通线——“渤海走廊”。通过渤海走廊,胶东的数万两黄金安全运往鲁中和延安,2400多名党政军领导干部往来调遣,大批的海盐、粮食、武器、弹药和文件情报,送往全国各根据地。数十万部队由此东征西战,奔赴抗日最前线,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光辉的历史,蕴含着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把红色故事传之久远,把英雄模范永记心怀。如今硝烟虽散去,精神却不朽,滨海的抗战历史,烈士的革命精神,具有继承、资政、育人的重大作用。重温历史,缅怀先烈,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我们脚下这块土地有着悠久革命传统,浸染着烈士鲜血,前辈中那些可歌可敬的英雄战斗过的地方。学习先烈无私无畏、舍生取义的革命精神,丰富“渤海走廊”深厚的红色文化。让人们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正视历史自立自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抗战初期,该地区(今大家洼街道)属寿光县第九区,辖今寿光市营里镇、上口镇、侯镇的一部分,共计62个村庄。大家洼街道境域,俗称“北大洼”,是中国共产党寿潍二边政权策源地和寿潍县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日伪、国民党土顽形成三权武装割据,处于敌强我弱的局面。
    连接胶东与清河两大抗日根据地的“渤海走廊”,被誉为我党我军的“生命线”。九区北大洼在“渤海走廊”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作用,是我党我军必须坚守的阵地。受日伪、国民党十五旅张景月势力的双方挤压夹击,1941年起斗争形势恶化,战略空间被压缩。东西狭长的九区北大洼两面临敌,北靠大海偏僻荒凉,生存环境恶劣,抗战时期最为艰苦。因是“渤海走廊”策源地和战略通道的“咽喉”地段,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发扬护路钉精神,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为支援全国抗战,用鲜血和生命守护了“渤海走廊”的畅通。我党九区抗日政权和区中队,是寿光县各区队中成立最早、因战牺牲最多的区域,“惨烈悲壮策源地,血火奔涌铸荣光”,抗战精神根植于此。
    2021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回顾波澜壮阔的抗战历程,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段“狼烟遍地起,热血壮山河”的峥嵘岁月。“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鲁东工委和寿光县委在1937年12月,领导了山东寿光著名的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在血雨腥风的抗日战争时期,寿光广大人民群众奋不顾身,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老战士、诗人侯连三写下了巨淀湖畔的壮烈情景:“血染湖泊水未清,坚持斗争应称雄。弱能胜强凭马列,唤起民众力无穷。”真实地表达了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牛头镇起义的消息传到滨海一带,在广大群众中引发了强烈反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有志青年纷纷参军抗战,旅居外地的共产党员、爱国学生回籍,参与创建基层党组织、创建红色政权、成立区武装、投身抗日救亡。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家洼地区,众多的抗日救国志士中,朱剑秋是贡献卓著、最杰出、最具有影响力的党组织、政权组织、武装组织的主要创建人。
    朱剑秋(1901~1942),又名朱护农、朱崇潮,今滨海经济开发区大家洼街道石桥村人。1933年在济南裕祥银号任经理时,参加中国共产党。积极为党筹措资金,因多次挪用银号钱款,用于党组织活动经费,被举报入狱,经组织营救获释。1935年奉命回家乡寿光。1938年10月,中共寿光县委在大家洼成立第九区委,朱剑秋任九区区委书记。1940年3月,中共寿光县委决定在大家洼成立第九区公所、九区区中队,朱剑秋担任首任区长兼区中队队长。在此期间,朱剑秋带领九区的党政人员与区中队在寿光沿海地区与日寇、十五旅张景月展开了艰苦的斗争,为建设“渤海走廊”做出了卓越贡献,使胶东和清河地区两大根据地始终保持畅通的联系。
    朱剑秋生于富裕农民家庭,9岁入私塾读书,聪明好学,童年时代已是智力超群。16岁辍学务农。当时政府腐败,军阀混战,民生凋敝。青少年时期的朱剑秋,已经对民族兴亡和国家前途表现出种种忧虑。对农村广大贫苦农民的悲惨生活深表同情。1927年5月,朱剑秋经人推荐,到昌乐县硝磺局任技术员。因工作出色,能力卓越,1929年8月升任局长。在职期间,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了当时官场腐败、军阀混战的社会现实,使他增加了救国救民志向难伸的苦闷彷徨。但当他闻听到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和在南方领导农民运动开展斗争时,他心中有了新的希望,毅然辞去了硝磺局长的职务,到益都、济南一带去寻找实现心愿的出路。
    1933年,朱剑秋任济南裕祥银号经理时,经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教育下,他的思想觉悟提高很快。在此期间,积极为党工作,宣传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因此被国民党山东省政府逮捕入狱。后来经过党组织的多方营救,方获释出狱。      1934年,朱剑秋以看家防土匪为名,通过各方面关系,从济南买到长短枪50余支,陆续运回家乡,卖给了当地各村有钱的人家。1938年10月朱剑秋担任了九区区委书记后,又向原购枪户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讲明国难当头抗日救国人人有责的道理,应该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枪出枪,组建抗日武装,保家卫国。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有枪人家共献出长短枪30余支,加强了地方抗日武装部队的装备。
    1935年,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受党组织派遣,朱剑秋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回家乡之后,与本地党组织取得联系,经常在农民中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道理,启发群众的革命觉悟。在家乡发展党员,建立九区党组织。他又改名朱护农,以表明自己开始投身于广大农民的革命心愿和保护农民长远利益的奋斗决心。期间,他与农民群众同劳动共甘苦,成了贫苦农民的贴心人。穷人家的茅草房,长工的住处,成为他经常留驻的地方,与贫苦农民、长工谈心交朋友。以前旧官府的局长,济南大都市的银号经理,一回家一点架子没有,一般人所不能理解。家中的衣服、粮食、用具,朱剑秋经常周济穷苦人家,在群众中威信很高,抗战开始后,许多人跟他走上革命道路。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朱剑秋与侯镇杨少新等同志在西黑冢子村开会研究开展抗日救国工作。上级指示,根据形势需要参加抗战的干部,可以改名换姓以便于隐蔽和迷惑敌人,使亲属免遭迫害,杨少新改名鲁震,与会同志也都改了姓名。朱剑秋说:
    “我不改姓,名字改崇潮,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潮流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全民抗战,我就是崇拜这个潮流。”
    1938年秋天,博兴县土匪周胜芳挂起抗日招牌,拉起一支数百人的武装队伍。党组织派遣朱剑秋去争取周胜芳投靠我党,扩大抗日力量。朱剑秋与同村李洪恩、朱树堂等同志前往周部,经过一段时期的工作,了解到周胜芳已死心塌地投靠国民党。朱剑秋三人就转做分化瓦解工作,争取其副司令孙振海弃暗投明。当孙振海筹划组织起义时,不料被周胜芳侦知,孙振海被害。并通令缉捕朱剑秋。为避免敌人的追捕,党组织指示朱剑秋返回寿光原籍。
    1938年10月,朱剑秋回到寿光后担任了九区第一任区委书记。日寇侵占寿光后,在道口村安了据点,国民党十五旅张景月部队也在西周疃一带驻扎。面对内外敌人的双重压境,朱剑秋带领该区的党政人员同敌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艰苦斗争。1939年,在朱剑秋的指导下,七里庄党支部成立,杨浩仁任书记,王法禹任组织委员,王鸣瑶任宣传委员。抗日宣传工作随之展开,他们通过深入农村,与老百姓谈心说事,帮助老百姓解决困难,很快赢得了群众拥护,抗日队伍日见壮大。同年春,土顽张景月带领数百人到石桥村,其政治部主任王念根与朱剑秋早已相识,王念根企图用私交之情来拉朱剑秋投降十五旅张景月。他对朱剑秋的妻子说:“我与剑秋在济南是拜把兄弟,剑秋很有才干,张司令(张景月)很器重他。叫他别干八路了,我保证他的人身安全,还保证他干重要差事,吃穿比八路好得多。”张景月撤离石桥村时,王念根又拿着一封信来到朱剑秋家说:“剑秋兄回家时把此信交给他。”当妻子把信交给剑秋时,他接过信连看也未看,立刻撕得粉碎,说:“我与他走的不是一条路,他是反共卖国,我是抗日救国。为了国家和人民的生存,我是海枯石烂心不变。”1939年秋,张景月又派副官朱玉生带领200人来到石桥,以同宗关系拉拢劝降朱剑秋。朱剑秋与区委研究决定,这是智取敌人的好机会。他亲自出面应付敌人,一面安排区委武装人员,将驻周疃的保安队杨武道部的30支枪及1000发子弹全部缴获。朱玉生劝降不成反而被缴了枪支,张景月听后恼羞成怒,马上指令海防大队长杨盛三捕杀朱剑秋,消灭我区委武装。1939年冬,杨盛三派他的中队长王杰三带队执行这一任务。王杰三是太平村人,早已与朱剑秋相识,朱剑秋了解他有强烈的爱国之心,决定争取他参加八路军,当王杰三到石桥村去执行任务时,朱剑秋深入敌营,不顾个人生命安危,只身约见王杰三,晓以民族大义,争取他起义投诚共同抗日。王杰三在剑秋的开导下幡然悔悟。不久,他便率领30多人投向我军,被任命为海防营营长。他经常与日伪作战,非常勇敢,英勇顽强地坚守着胶东与清河两大根据地的中间走廊。1941年在一次与敌人激烈战斗中,一人打死十几个敌人,最后弹尽殉国。
    张景月几次对朱剑秋施展阴谋均遭失败。王杰三不但未抓住朱剑秋,反而被朱剑秋说服投诚了八路军。张景月赔了夫人又折兵,心中更加恼怒,1940年张景月部下杨盛三与日寇配合,把朱剑秋家房屋全部烧毁。致使朱剑秋全家人好几年无处安身,到处流浪。1940年3月,中共寿光县委决定在大家洼成立第九区政府、九区区中队。朱剑秋担任首任区长兼区中队队长。在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基础上,带领区中队活跃在寿北广大地区,为建设渤海走廊做出巨大贡献,为巩固地方红色政权奠定了基础。使胶东和清河地区两大根据地始终保持畅通的联系。继朱剑秋之后,单彪、王元暜、李力群、王祥千、杨子明、郝樵山先后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九区区长和区中队队长。在此时期,党的组织多次遭到严重破坏,区干部多次被迫转移到荒凉海滩一带进行半隐蔽的分散活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九区区委、区公所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粉碎了敌人的若干次阴谋。人民群众的抗日斗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自觉的、有组织的、有计划的发展轨道。
    1940年秋,朱剑秋调任博兴县县长。在博兴县工作战斗期间,率领全县军民转战于清河平原,巩固扩大了博兴抗日根据地,粉碎了日寇五次“治安强化运动”。经费困难时,朱剑秋回家乡把赖以糊口的祖传田地出卖,以筹措经费。亲属与乡亲劝其不能卖地时,他说:“工作需要钱,先把地卖掉再说吧!”朱剑秋的母亲朱老太太知道要卖掉祖传良田,难以接受说:“儿啊!你也是30多岁的人了,祖上省吃俭用积攒下这几亩地不容易,把地卖掉,你怎么向祖宗交代!这些年你为干大事早出晚归,家里积蓄都被你花光,我和你媳妇没为难你,要再卖地,老老少少一家人怎么活?”朱剑秋一听,扑通跪在母亲面前,噙着热泪说:“娘啊!日本鬼子进占中原,我不带头捐钱抗日,国家都亡了,那还有咱这个小家,娘不答应,我就跪在这不起来。”朱老太太看着平常孝顺的儿子心意已决,戚然地说:“娘是一个庄户老婆子,知道你要干大事才舍家卖地,你,你,你就按你的主意去办吧!”由此可见朱剑秋对党的工作、对革命事业的忠心拥戴。
    1942年3月10日,日本侵略军调集重兵,将博兴县城我抗日部队包围,在此次战役中朱剑秋带队掩护部队转移,这就是著名的“博兴会战”。朱剑秋身先士卒,连续激战多个昼夜完成了掩护部队机关和群众转移的艰巨任务。3月25日,在博兴五区东郑王庄与日伪军作战中,因寡不敌众,朱剑秋与战士们全部壮烈殉国。模范县长、抗日英雄、赤胆忠魂的朱剑秋最终牺牲于异地他乡的抗日战场上,时年41岁。
    山东清河地区的讣文中说:“惊闻剑秋壮烈牺牲,噩耗传来,全军上下无不哀痛。”原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司令员马保三,亲赴追悼会志哀讲话,所送挽联云:“一身肝胆视死如归志难敌,两袖清风舍身殉国心不死。”朱剑秋烈士灵柩回家的路上,所经过村庄沿路祭奠。跟他共同战斗过的同志以及广大群众对他的牺牲无不哀痛。
    朱剑秋烈士生平事迹,由于年代久远,存记很少。特别在当时的战争年代,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秘密工作,绝大多数事情都是不公开的,我们也就无法知道。在博兴工作期间与朱剑秋共同工作的前辈也早已去世,所知道的烈士的工作战斗事迹有限。朱剑秋最后工作在博兴,又牺牲在博兴,应该是他事业的辉煌时期。
    这真是:
    抗战殉国,剑秋丹心照故土;
    渤海含泪,壮烈碧血洒人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特别强调:“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我们要通过“渤海走廊”英烈们的光辉业绩,进行实地教育活动,使广大青少年进一步熟悉党在滨海地区的革命活动,准确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学史明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继承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从党的战斗历程中汲取奋斗的力量,立志听党话,永远跟党走。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的责任。
    -
    参观革命纪念馆有感
    袁荣爱 滨海
    由滨海作协组织的“红色传承,忠诚于党”采风活动已过去几天了,但是革命纪念馆内一段段荡气回肠,激昂澎湃的红色历史;一张张催人泪下,悲壮年轻的烈士照片在我的脑海中永远停留在记忆的角落,挥之不去。
    上学期间,就听老师说起过南陈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素有“小延安”之称。村里还有个传统,每年大年三十,村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和烈士家属总是请出烈士谱,挂在党支部办公室鞠躬纪念,清明节更为重视。如今,南陈村纪念馆已成为红色爱国教育基地。
    “建设纪念馆,就是纪念先烈,不忘初心”。伴着孙志春书记的慷慨讲述和一张张虽惨烈却是当时真实情景回放的照片,我们仿佛被带回到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早在辛亥革命时期,南陈村就出了陈成功和陈全功两位革命人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间节点。照片中男人穿的长衫,女人裹的小脚清晰可见。三个小孩闹诸城的真实故事带给我深深的震撼,分别是陈景南、陈云清、孙上海。他们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在那个狼烟四起,缺吃少穿的穷苦日子,三个孩子幼时读书,放学后到商栈打工、练武习枪法。并且孩子们都会双手打枪,百发百中。他们发挥聪明的机智和勇敢,历经惊险和不易,混入城内要点部位侦察,搞来情报为顺利攻占诸城作出了重要恭献。他们有着和成人一样的思维,一样的智慧,一样的行动,印证了“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在大家洗耳恭听和面部凝重的表情里,我们知道,战争的硝烟虽离我们远去,但历史不能忘记。英烈们的忠诚和无私、信念、永远激励着后人并时刻牢记红旗的红色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
    车窗外,金黄的麦田一闪而过,隆隆地收割机声如凯歌般嘹亮,我们作协一行又来到了七里村革命纪念馆,并受到王兆强书记的热情接待。新建的二层楼纪念馆显得庄严而肃穆,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不会改变革命先烈们为国献身的历史。
    走进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回顾信仰力量,传承革命精神”十二个红色大字。同样以历史为线索,穿插革命烈士的光荣事迹,展示了太多党员先烈们永不磨灭的铁骨精魂。让我们在重温历史,缅怀先烈的过程中,也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我们虔诚的阅读着每一段渗透着血和泪的悲惨历史。王书记介绍,1937年寿光九区地下党创始人朱剑秋在该村开展建党活动,革命火种从此蔓延。烈士已去,我们再次思潮奔涌,脑海不时浮现出革命年代的血腥场景和革命战士在沙场上面对强悍的敌人,宁愿抛头颅洒热血也无所畏惧,毫不退缩的身影。
    谁不知道流血的疼痛?谁不知道生命的可贵?烈士们的牺牲使我们感到心痛,惋惜,死的壮烈,死的英勇。玻璃柜内展示的英雄们当年使用过的钢盔、枪头、追击炮弹、锈迹斑斑的大砍刀等文物。每一件展品都在向我们讲述着一段一段惊心动魂的往事。从每件遗物中,都可以看到当年英雄们整装待发的英姿。他们个个斗志昂扬,奋勇抗争,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抱着和敌人殊死一搏的决心,走向那惊险悲壮,九死一生的革命道路。
    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拿起当年抗日儿童团使用过的红樱枪,嘴里说着好重,眼里也少了对文物的敬畏。如果让时光倒流,回到战争的年代,面对缺衣少食,战火纷飞的紧张时刻,眼前这个白白嫩嫩的孩子,会是怎样的答案呢?我陷入了沉思。
    今天,我们享受着空调,怀着崇敬与钦佩的心情重温历史,似乎触摸到英烈们那一颗颗赤诚的爱国心。但是,我们年轻一代或许很难想像今天幸福生活的艰辛,烈士们用血泪凝成的历史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让我们记住那段灰色与红色碰撞的历史,是对和平年代的永恒祈祷,也是对无畏取义的勇士致哀。历史离我们渐行渐远,但它真实的融入了我们的民族精神,这些都是令人折服的!
    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苦难的历史,不能忘记为了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洒下热血的革命先烈们。要多多感悟,珍惜难得的今天,在这个和平发展的年代,干好本职工作,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把热爱的公益一直做下去,帮助别人,也是充实提高了自己。
    -
    倚老卖老的资格
    张远 临朐
    前言:前几日看新闻报道,河北一退休公安局长韩某某辱骂小区防疫执勤人员:“你算什么东西!”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中,薛姨妈用甜言蜜语抚慰林黛玉之后,又调侃紫鹃,紫鹃红脸回道:“姨太太真个倚老卖老的起来。”薛姨妈不算甚老,这紫鹃说话也算是怼得厉害的。在七十一回中有这样一段话:这费婆子倚老卖老,仗著邢夫人,常吃些酒,嘴里胡骂乱怨的出气。这费婆子多大年纪,不必深究,但看她干的造谣生事,搬弄是非,挑拨主子的勾当,这卖老的行当就干歪啦!那么,红楼梦里,谁最有资格倚老卖老?卖得好卖得巧的人又是谁?我私下以为,唯有贾母和刘姥姥。
    贾母倚老卖老,卖得最好!自称“老废物”的史太君,用她自己的话说,我进了这门子作重孙子媳妇起,到如今我也有了重孙子媳妇了,连头带尾五十四年。凭着经历这五十四年大惊大险、千奇百怪的修炼,她成了有韬略、有心胸、有水平的老狐狸,其洞明,修养,练达和尊荣,红楼梦里所有的女人,包括有一万个心眼子的王熙凤都望其项背。这里不讲她会吃会喝会茶道的生活情趣,不讲她看戏听琴闻笛赏月的审美天分,更不讲她怜老济贫、知人善用的善良和智慧,只看她日常的喜怒哀乐,就是感觉到一种老道、豁达和睿智。
    聪明人自有惺惺相惜的快感,一次是薛宝钗拍老太太的马屁:我来了这么些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贾母喜笑颜开地顺势卖起瓜来:“当日我像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她还来得呢!”接着又卖个人情,把薛宝钗大夸了一通。还有一次,王熙凤当面奉承老太太,“老祖宗比我聪明十倍的,怎么这样福寿双全呢!”惹得贾母哈哈大笑起来,当着众人,顽皮地憧憬着将来这个世界上只剩下她们这一对聪明人的光景来。
    老太太的一句“不是冤家不聚头”的怨言,让处在感情纠缠的宝玉黛玉二人细细品味、舅舅咀嚼着里边的妙意。
    贾母发怒,更是她老人家倚老卖老的拿手好戏。宝玉挨打,贾母一句厉声呵斥,让贾政苦苦叩头认罪,那是诫蚩儿子贾政的太过分。宝玉遭遇魇魔,生命垂危,始作俑者赵姨娘得意忘形劝贾母放弃,被贾母照脸啐了一口唾沫,比一记耳光更来得狠,相比后来的王熙凤一口唾沫啐到尤氏脸上,这个被激怒的老太太一点都不输当年之勇,这是气愤赵姨娘的恶毒。鸳鸯遭贾赦相逼,闹到贾母跟前,气得贾母浑身乱战,发飙大怒,不分青红皂白,见谁骂谁,在旁边的王夫人躺着中枪,多亏机智的探春一番解释,贾母转怒为喜,巧妙地让贾宝玉代替她为受委屈的王夫人道歉。这一喜一怒,收放自如,发泄了火气,又买了乖巧,双赢!
    七十三回中,贾母拍板子查赌,查出大头三家,钗黛等姊妹求情放过,平时最是和蔼的老祖宗此时面沉似水,毫不容情地驳回。没有铁腕,叫你们小瞧啦!
    老人就有老人的方式,贾母对刘姥姥说过:“我凡百事减了”看看,是减了,但不是不管了,是抓大放小,抓主要矛盾。为元妃省亲所建大观园时,贾赦只在家高卧,远程指挥,贾政不惯于俗务,只在即将建成之后,带着宝玉等去园子里溜达一圈,全凭一个老明公号山子野者,一一筹划起造。但对于这么一起关乎家族荣辱的大事,贾母却马虎不得,在第十八回中,有一段话,容易忽略,但细品起来,却让人震惊。客官看来:又请贾母等进园,色色斟酌,点缀妥当,再无一些遗漏不当之处了,于是贾政方择日题本。贾母俨然是一个总监,就算是形象工程,也要做得完美无瑕,何况这是荣国府有造化赶上的一件皇恩浩荡大事。该减的减,该加的加,这就是贾母老成稳重,一锤定音。
    刘姥姥倚老卖老,卖得最妙。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史太君两宴大观园,这是红楼梦中最为热闹的一场重头戏,被人称为篾片相公的刘姥姥手舞足蹈地表演了一个酒段子----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惹得整个大观园内的笑声响入云霄。其实这位农村老妪心里明白得很,不就是哄你们乐呵乐呵吗?你们一乐呵,我就有回报,别看刘姥姥那一脸的褶子,那都是都是智商的沟壑,深得很!大智如愚,心似明镜。如果放到现在,那就是综艺明星的即兴发挥。她那眯缝着老眼的侧光,都不输王熙凤的丹凤三角的正眼。清人涂瀛有刘姥姥“视凤姐辈真儿戏也”之语,真言也!
    刘姥姥又是一个图恩知报之人,以八旬高龄之人,拼得老命救下巧姐,这就不止是倚老卖老的炫耀,更是倚老仗义的担当。
    人都有老的时候,老骥伏枥,宝刀不老,老当益壮,老马识途,都是赞美老人的成语,也是作为老人的精气神,但为老不尊,老不晓事,老奸巨猾,老顽固等词语,又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的戒律。
    宁国府的焦大,是什么人,救过主子一命的人,“二十年头里,眼里有谁?”的焦大太爷在宁国府内,居功自傲,尸位素餐,大爷派头,又经常肆意酗酒,撒野闹事,辱骂管家,甚至敢顶撞威吓主子:不要和我说别的,若再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这就太出格了吧,我想哪位手下有这样的员工,谁不恨得牙根痒痒!真乃是倚老卖老,卖得人人嫌恶,无怪乎王熙凤教贾蓉把这没王法的老东西打发到远远的庄子上去,庄子有多远?庄头乌进孝走了一个月零两日。
    人到这把年纪,横到这地步,就可悲啦!
    -
    写诗要有滴水精神
    冯恩昌 临朐
    近日去嵩山风景区淹子岭村游览,发现村西山壁上有一泉,水势不大,日夜不停的滴进崖下水池,这个海拔千米之上的小山村,就靠这个泉,解决了人畜吃水问题,还浇灌了大部分土地,在党的脱贫政策扶持下,过上了富裕生活。因我是个诗作者,观泉之石缝漫流,听滴水之叮咚之声,我想到了我们写诗,也要养成这种滴水精神。不怕写不好,也不怕写的短小,只要像滴水一样,连续不断地“叮咚”,天天如此,月月年年如此,写诗积少成多,在岁月飞逝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一直坚持下去,一辈子写诗不动摇,总会取得诗的辉煌。
    我写诗60多年了,就是在滴水精神下进行的。20岁初学写诗时,可说一窍不通,不懂什么叫诗,也不知怎么写。当时在全国掀起写民歌热潮,我就学着写起来,写来写去都是些顺口溜。可是,我一入了写诗的门,就迷恋上了,一有空就写。我教学的小山村,离东镇沂山不远,便利用星期天,约好友爬山旅游,正逢县里组织万名青年征沂山,栽树绿化,我看后挺受感动,回学校后写了一首《治沂山之歌》,后来被编进了《临朐跃进民歌集》第一集,写的《姐妹学文化》《老社长学文化》,被选入了《山东民歌选》,我看到《山东青年报》在报纸中缝登民歌,便积极投稿,连续采用了五六组,20余首。这样长流水不断线地写起来,顺口溜逐渐有了诗味,虽然小的如一滴水,可写多了,质量就提高了。有一首《千万颗笑脸发了红》,被1960年《海鸥》2月号采用,《民间文学》3月份转载,。《民间文学》是全国刊物,我一个初学写诗者登上了,当然不亦乐乎,写作的劲头越来越大了。这一写民歌的奋斗过程,使我在创作上有了一个飞跃,坚持就是胜利。与我同时写诗的很多,多数写着写着半途而废,原因就是不能坚持到底。不少的工作一变动,或走上领导岗位忙了起来,业余时间少了,就搁笔不写了,等退休后有空了,再写就拿不动笔了,也就永远成不了诗人。人的一生,能干好一项事,取得一定成就,没有一滴水常滴的精神,是办不到的。也有这种情况,有人晚年休闲了,想把失去的成果捞回来,一般没有可能性。人的一生取得的成就是天长日久练出来的,不会轻易得到,只能老老实实养生,想再度事业辉煌,可说是梦景。
    继写民歌之后,我写了近20年的古体诗,基本上都是短诗,仍然发扬滴水精神写成的。古体诗押韵,句子一般长,也比较好写。从写这种诗,我把投稿精力集中在报刊杂志上,首先是《大众日报》和《山东文学》。原来向这两家投稿不敢,逐渐地敲开了门,拜师找伯乐帮了我的忙,当时的著名诗人、山东文学副主编苗得雨,热情帮我推荐稿件,1960年6月14日在《大众日报》发表了《瓜豆菜遥》,2首34行,继而在《山东文学》7月号发了组诗《水、肥、土》《镐》《丰收谣》等几首,为我造成影响。后在《山东文学》副刊《诗歌画》上,由诗人张升明给发了一个页码,共5首诗。发表的这些诗都很短小,可发的报刊多了,对自己写诗的声誉提高了一大步。写小诗如一层层阶梯,使我在诗坛攀高了一大截子。
    我写诗的第三步,是学写新诗。也是以写短诗为主,经多次实践长短句而成功。这期间经过长期磨练,长时间大写而特写,以坚强的毅力攻关,终于闯开了那个年代在全国影响最大的《星星》诗刊,1981年7月号发表了我的组诗《醒了的山村》。这是我写滴水小诗,凝聚的闪光珍珠,获得了1981年山东省文学创作奖,其中的《春天的花轿》获全国田园诗大赛三等奖。这是我写小诗的突破,从此在八九十年代,我的许多小诗被全过百多家报刊发表,选入省级以上多种诗选。短小的新诗,我写过万多首,出过诗集8本,约150多万字。这些诗是怎么来的?就像滴水一样滴出来的。一天一首一年就是365首。看起来,写诗坚持不断,诞生滴水积累慢慢铸成一座诗的山,这山是一首首小诗垒砌来的。这种滴水精神,我认为是崇高而可贵的,在全国许多著名诗人,都是这么奋斗出来的。我觉得当今的诗歌作者,也应以这种滴水精神,攀登诗的高峰。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弥水学会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