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2-23 15:02
鄌郚总编

王效民丨脚印(小小说)

    脚印
    (小小说)
    刘家沟的冯吉财老汉,今年六十七了,一辈子无儿无女,凄凉半生。但晚年的小日子却过的舒舒服服。为啥?人家镇上有人。这不,去年秋后生了一场大病,出院后行动不太方便了,镇扶贫办的“孙女”小林,便又到县养老院给办了入院手续,说好今天上午就来接他,这可把老人高兴坏了,吃了饭,太阳还没爬上东山,他就泡上一壶茶,早早地坐在沙发上等着了。
    说起这吉财老汉,前半生也真够难的。年轻时由于家里成分高,父母操扯了一辈子,也没能给他成上个家。最后带着遗憾双双离世,空留下他孤独地生活。改革开放后,他跟着村里人外出打工。拼死拼活地干了十几年,也攒下了几个钱。在伙计们的撮合下,跟工地上一个死了男人的寡妇住在了一块。可舒坦日子每过上几年,在一次事故中却被砸断了左腿。虽然人家赔了钱,但回家后却啥也干不了了,只能吃死食。他带回来的那个女人,一看日子没啥奔头了,便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卷着他的积蓄远走他乡,从此再无音讯。后来他的腿渐渐好了,能独自一瘸一拐地活动了,便又种起了自家的口粮地,空闲便沿街捡拾破烂。
    后来镇政府知道了他的情况后,民政办的老陈经常来看他,每次都是米呀面呀油呀地捎着,他的日子才稍稍好了些。老陈每次来,进门都是冯大哥长冯大哥短的叫,使他感到心里热乎乎的。后来老陈又自己掏钱,给他买了几只羊,让他上坡时捎着放养,小日子总算才有了起色。
    风霜几度,岁月无情。转眼间吉财老汉已经六十多了,行动越来越迟缓。老陈调走后,镇上又安排妇联的张淑兰来帮扶他。张淑兰四十来岁,是一个俩孩子的妈妈。她一进门就喊吉财老汉大爷,弄得老汉怪不好意思。她见老人上了年纪,坡里的活儿干不动了,便到镇上给他办理了“五保”,并在村两委的协调下,将老人的四间老屋,拾掇出两间,留了个后门,开了一家小超市,平常卖些糕点茶叶酱油醋什么的,哪天也收入个十块二十的。每天饭后,吉财老汉便端着自己心爱的小茶壶蹲在门前,边喝茶边看街景,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前年张淑兰调到县妇联后,镇扶贫办的小林又接了她的班。小林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活泼大方,充满朝气。她见吉财老汉跟自己爷爷的年龄差不多,便喊他爷爷。小林第一次到吉财老汉家,真像到了自己家一样,放下肩上的坤包就忙活开了。先是打扫卫生,接着又洗洗刷刷,空里还帮着老人照顾生意,简直成了老汉的亲孙女,乐得老人合不上嘴,心里充满了浓浓的亲情感。
    去年以来,吉财老汉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小超市也开开关关。到了秋后竟住进了县人民医院。住院期间,小林姑娘真像对待自己的亲爷爷一样,在家里做好老汉爱吃的饭,天天往医院里送。弄得同病室的人都投来羡慕的目光,人人都夸老汉养了个好孙女。吉财老汉嘴上不说,心里却不住地感叹:现今政府的人,是真心为老少爷们儿办事儿。
    吉财老汉出院后,小林姑娘也跟他回了家。姑娘家夜里回城不方便,她硬是裹着件棉大衣,在吉财老汉的小超市里待了六七天。吉财老汉完全病愈后,又挣扎着将小超市开了业,但生意冷冷清清,一天也卖不了几块钱。看到这种情况,小林姑娘报镇政府同意,又协调村两委,决定将吉财老汉送县养老院养老。这事跟老人一说,老汉恣得蹦高。
    门外汽车喇叭响了一声,吉财老汉知道是来接他了,急忙从沙发上站起来,但刚一站起,两腿一软又蹲下了,嘴里叹道:“唉,真是老了。”
    房门一响,一袭红衣的小林姑娘快步走进来,“冯爷爷,您别动。”姑娘扶着老人关切地说:“冯爷爷,您先歇一会儿,俺跟邻居庞婶打个电话。然后咱们拾掇拾掇就走。”
    “嗯。”吉财老汉答应着,一行老泪情不自禁地挂在了布满沧桑的老脸。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