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12-04 08:00
鄌郚总编

石艳萍丨位卑未敢忘忧国不换东家种树书

  位卑未敢忘忧国不换东家种树书
  ----高良华时政题材诗词创作探析
  石艳萍

  高良华,男,1967年生,山东临朐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多次获得诗联大赛等级奖,已出版诗集《齐鲁诗韵》《高良华诗选》。
  当代诗人高良华写过一首七绝《毛泽东大衣》:
  大衣如铁久经年,四坠补丁身上穿。
  遍布前襟丘壑影,今朝细认是江山。
  这首诗的写作,字里行间颇见匠心。作者因为看到一幅毛泽东穿着旧大衣的历史照片,心中产生了感动。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身上却穿着一件补丁密布的大衣,这和社会中的个别贪吏来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有些小小的官吏,都敢贪污上千万,而作为一个国家最高领导人,补丁密布的一件大衣,竟穿了几十年舍不得扔掉。
  临朐诗人高良华
  作者产生这种感动后,便去思考感动的原因,寻找能承载这种感动的物象。当注意到照片中大衣上的口袋方方正正,而且陈旧,颜色暗淡。就像是地图上遍布的丘陵山河的影像一样。
  这个时候作者联想到:这件补丁密布的大衣和革命能够取得胜利之间有何联系?有了这一层联想以后,作者就有了写作的方向。
  这首诗,正是因为既有了物象本意上的关联,相似性,四坠补丁的大衣和山河在地图上影像的相似,以及它含有的外延性的诗意表达,也就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政党取得胜利之间必然的联系,这种双重的联系导致了这首诗言之有据,从而让读者信任,感动读者。
  从这首诗能看出,我们创作一首优秀的诗歌需要什么。首先要观察你所描写的事物,然后去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从形状上,或者从气味上,或者从它的渊源上,或者从它的发展前景上,也就是我们要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然后再去体味物象之间有没有引申义,当然引申义你只有点出来,读者才能向那个方向想,这就是诗人要做的脑力劳动,要发现物象之间的联系有没有意旨上的外延性,如果发现了这种外延性,就可以写成一首优秀的诗作。
  郑板桥写过一首《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墨竹图题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正是在午夜听到萧萧的风吹竹啸声,与贫困人民走投无路低低饮泣声的相似之处,所以产生了感动。它们不仅仅声音相似,还有精神上的外延性,作为一个小小的州县官吏,能够产生这种联想,在午夜不眠,那么他心中就装着黎民百姓,这种为天下黎民的情怀,促使郑板桥写成了这首托物寄情的诗。并日夜担心,不遗余力地出台各种利民的地方法令。也正因为郑板桥有这种悲悯天下苍生的情怀,这首诗数百年来广为流传,涵养世代清廉政心。
  高良华还写过一首诗,《题周恩来》:
  海棠院落影沉沉,枝上应留未去魂。
  盛世今如昔时愿,堪怜何处再逢君。
  这首诗能打动人心,打动在于哪里?打动处就在于周恩来一生为人民鞠躬尽瘁,可以说把全部的生命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为了祖国的解放、公平正义、繁荣昌盛,献出了他毕生所有。
  这首诗打动人心处更在于:国家现在比周恩来在世时已经富强了很多,无论是航天、军事、经济社会发展,甚至人民群众日常的生活,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想一想,当时周恩来以身作则,勤俭朴实的生活作风,经受的万种艰难,和我们现在富足生活的对比,而今觅伟人无踪,自然让人感动落泪。人民还在,伟人难寻,就是这首诗打动人的地方,也就是作者写这首诗的诗眼。
  这首诗一开始渲染的是一种什么氛围?“海棠院落影沉沉”,海棠花开得芳菲耀眼,让人喜悦;“枝上应留未去魂”,花的艳色,象征伟人献身国民的悲壮;花色长艳,精神恒存。
  而且海棠院落,是一个特殊的表达,因为周恩来、邓颖超这对革命伴侣在中南海西花厅海棠庭院住了二十六年,盛开的海棠花既是他们坚贞爱情的象征,也是革命信念的象征。作为革命伴侣,他们相依相扶在海棠院落中生活了很多年。这首诗从地点、物象处所上,暗暗契合了周恩来的生活经历。
  第三句直接关联着一二句的起承,海棠花的明艳暗示国家当今的盛世。国富民强,堪怜何处再逢君?这种对比自能催人泪下。
  试想一下,无论谁,到了周恩来故居西花厅海棠庭院的时候,看到海棠花怒放,而总理人早已经逝去,闻之无声,觅之惟见花影,谁不顿生感慨?
  再看一首他写的《悼周恩来总理》:
  骨灰抛洒伴溪行,益见神州稻麦清。
  万里江涛仍有语,还如昔日慰民声。
  这首诗,打动人的地方又在哪里呢?就在于“万里江涛仍有语,还如昔日慰民声”。这也是一种对比,在诸多官吏贪腐的时候,人民群众多么盼望像周恩来那样一心为民的人民公仆?而一心为民体现在哪里?首先要走到黎民大众身边去。无疑,周恩来就是这样既说也做到的。他经常到人民群众之中,访贫问苦,不光去巡视探查,还给他们解决问题。在他身为总理期间,多少利国利民的政策,都是在对人民群众访问之中、接触之中发现问题而制定的!
  这种打动,就是作者写这首诗的原因,如果没有打动点,就不具备写这样的诗。周总理已经逝去很多年了,但是万里江涛仍然激荡有声,这种声音,它的相似性就是和当日周恩来慰问劳动人民,那种声音相似,这就是一种物象上的相似。
  这种物象是听觉上的,热情的言笑,暗中也有形象上的相似,浪花的白和周恩来那种灿烂慈祥笑容,融洽的氛围,视觉上也有相似性。
  当然,物象的相似,也内含着一种精神的关联,总理和人民群众是心心相印的。这首诗不仅仅是表面上浪花声像当年周恩来和人民群众亲切的攀谈声,更是对美好政治德行的一种颂扬,他盼望普天下的官吏,都真心为了人民,不光口中说,行为上也体现出来,真正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尽公仆职责。
  前面两句的起承,是为了第三句的转做铺垫,“骨灰抛洒伴溪行”,这是周恩来的事迹。周恩来的骨灰,洒遍了祖国的江河,表面上是骨灰随着河水滋养了禾苗。还有一种精神外延表达,那就是总理的骨灰,不光营养普天下的禾苗,它也是让祖国昌盛、让人民富足的原因,这是具有精神钙质的。第三句“万里江涛仍有语”,和首句溪水之间又有客观联系,因为百川归海。这首诗,无论是从物象上小溪和江海之间的关联,还是从精神内质上为国为民的情怀,都激起了人民对伟人的怀念。
  我们再看他的《七一勋章》:
  勋章闪闪闪银星,谁用卑微写此生?
  舵手弯腰真伟大,人民底座起长城。
  这首诗并不是仅仅口号式,它有实际物象。这首诗写作的缘起在哪里?就在于“舵手弯腰真伟大,人民底座起长城”。舵手弯腰和人民底座起长城这种对比,就是这首诗的诗眼。
  “勋章闪闪闪银星”,这是具体的物象,习近平总书记颁发人民英雄勋章,颁发给的是看似卑微,在平凡岗位上用具体的行动去帮助他人,兢兢业业,献身祖国发展的人。他们有着远大的志向,有着高尚的情怀,而发勋章的人,是我们国家的最高领导。“舵手弯腰”,这就是发勋章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向平凡的劳动人民鞠躬,这种弯腰,是真正的伟大。伟大在于哪里?因为他所弯腰的对象是亿万平凡的劳动人民,民心所向,水自载舟。
  这首诗不光有物象上的鲜明,也有物象的外延意。闪烁的银星,颁发给勤勉的劳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弯腰,这就是我们国家的政治方向,向普天下勤勉自强的劳动者弯腰,这种弯腰,这种尊重,能使我们的国家基础更加夯实,就像是长城一样坚固地筑起。这就是我们国家强盛的根基,我们国家力量的源泉。
  这首诗写作的起因是什么?就是这种感动,舵手向平凡的劳动者弯腰,这就是写作点。从高良华这几首诗,我们能够感受到,写作的时候,就是要写让自己感动的内容,正因为自己有了感动,才能感动读者。如果心中没有感动,那么缺少灵感和激情,就很难写出好作品。
  怎么寻找感动点呢?这需要我们深入观察,想写一个内容,就要去了解所写的事物。有了感动,再去写。
  综上所述,我们写诗最重要的就是发现打动点。希望文朋诗友们在写作的时候好好体会,把这种理念贯彻到写作中去,写出更多优秀的篇章来。

  作者简介
  石艳萍,女,中国作协会员,云南省评论家协会会员。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存经典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