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1-09 23:08
鄌郚总编

李瑞玲丨醉江南

  醉江南
  李瑞玲
  再游江南,依然陶醉。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的《忆江南》,寥寥数字,写尽了江南春色。从前只知道他做过杭州太守,写江南就是写杭州,却不知他与七里山塘也大有渊源。
  旅游团到达天堂上的街市---苏州山塘街时,已是黄昏。薄暮氤氲,晚霞映红了山塘河的脸。河边层层楼阁,被一色的大红灯笼点燃,灯火与楼阁与拱桥的身影一起映照在河水里,金碧辉煌,闪烁迷离,宛如仙境。我禁不住说:看,天上宫阙!
  山塘街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白居易奉命到苏州任刺史,在虎丘山环山开河筑路,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7里,故俗称“七里山塘。走进山塘街,店铺、住家鳞次栉比,列肆招牌,灿若云锦。商人聚集地,繁华市井间。前门沿街,后门枕河;水陆相邻、河街平行;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偶尔有几个穿着古装的女子走过,那般清秀脱俗,美而不媚。一切都是原汁原味,浑然一体。不觉心生疑惑:莫非自己也穿越到了春秋的水,唐宋的镇?七里山塘春水软,一声柔橹一销魂。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七里山塘被誉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山塘河的开凿,便利灌溉和交通,苏州百姓非常感激,把山塘街称之为白公堤。“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白居易的《正月三日闲行》,写出了七里山塘绿浪翻滚、东西南北纵横交织,一池春水波光粼粼的景象;写出了三百九十座桥因为桥栏色彩鲜艳夺目,便愈加风情万种的妖娆。这是白居易的骄傲,更是流芳千古的美谈。是的,白居易有骄傲的资本。他先前做杭州刺史时,带领杭州百姓修建了西湖白堤,储蓄湖水灌溉农田,造福人民。不仅留下了“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千古名句,也让我们领略了一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着名诗人官员的风采。
  “西塘是最适合夜晚游览的。”吃过晚饭,导游带我们来西塘的时候说。西塘古镇位于江浙沪三省交界的浙江嘉善县,有几千年的历史。
  西塘的夜是从小巷开始的,缤纷的灯笼高挂着,把行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柔和的灯光,似江南的丝绸,流淌着多情和柔软的梦。桥下是缓缓的流水,临水的西塘,果然是一位蒙着轻纱的妩媚婉约的江南女子,她映衬出江南水乡的风韵,流水低吟、浆橹浅唱。古色古香的木质房屋沿河而建,雕镂精湛而又得体的窗框门户里,隐约出吴侬软语,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
  沿街的酒吧里,抱着吉他的歌手,弹奏着婉转的歌谣,悠扬的曲调、磁性而略带绵软的歌声飘得很远很远,如一圈圈年轮,辗过漂浮的空寂,沉浸在水中。时光在古镇上缓缓流淌,和着缠绵,和着诗意,安静、闲适、幽远、定笃。这样的夜晚,最能安放一颗漂泊的心,最适合沉静一个个浮躁的灵魂。
  狭窄而幽深的石皮弄在西塘最为着名,斑驳的老墙凝重如墨,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蜿蜒伸向远方。踏上青石板的小路,仿佛走进了戴望舒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若隐若现间,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似乎正向我飘来。飘来,她没有愁怨,她不再惆怅,她带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在夜色中静默,在静默中畅望。
  烟雨长廊,梦里水乡。西塘的夜,在幽幽的灯光下,古典中又有一种遮不住的华丽。恍惚中,我迷失在潋滟的波光里,不知今夕何夕,不知是主是客,一晌贪欢。
  “游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真的,南浔的美,不仅在于江南水乡共有的水墨画般的小桥,流水,白墙,黛瓦,更有苏州园林的风韵。南浔的魅力在于它的私家宅院有着比苏州园林更为精致、更为宜人的园林艺术,有着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更在于它是饱蘸翰墨、馥郁书香的热土以及历史与文化的沉淀。
  曾经的南浔,“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财主富商更是不计其数,但令人惊奇和称道的是,那些富商巨贾的南浔人,不是居货山积、为富不仁,而是不惜倾其大量财力、物力、人力,重教育,办学堂,建楼馆。据史料记载,仅宋、明、清三朝,出进士41人,任州、县官57人;清代年间可查考的学者达450人,着作约1200多种。如此小镇,不仅江南,甚至全国,都屈指可数,独树一帜!
  私家园林小莲庄,既是南浔园林的代表,又是南浔艺术、文化与历史的代表。小莲庄位于南浔古镇东南部,是一座非常豪华的私家园林。园林最早的主人是南浔丝商首富刘墉,同时他也是南浔甚至是整个江浙地区居“四象”之首的人。他一夜暴富,却绝不像那些浪荡成性的富家子弟,荒淫无耻,挥霍无度;而是淡泊名利,不求士进,以“求恕居士”自居,立志一心成就大事业,建起一座近代最牛的私家藏书楼。此楼缘于末代皇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整个建筑呈中西合璧风格,共有书库52间,藏书60多万卷。嘉业堂藏书楼现存古籍16.2万册,在全国绝无仅有,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私家古书楼之一。此行得瞻书楼风姿,实是毕生之幸。
  乌镇,是我的水乡情结我的梦。从小到大,关于水乡的意象与美好,想象里似乎都发生在乌镇。杏花,春雨,江南。小桥,流水,人家。水榭楼阁,桨声灯影。乌篷船,吊脚楼。浣纱的西子,采莲的姑娘……后来,因为木心,因为茅盾,因为《似水年华》里的镜头,我的梦里又氤氲上一层雾气蒙蒙的文艺气息。而今,我终于要和多年魂牵梦萦的乌镇谋面,心中对她的千千情结,终于可以慢条斯理的梳理和解读了,心情兴奋到说不出的大。
  谁料刚到乌镇,导游宣布:乌镇东栅,自由活动,一小时后门外集合。一小时游乌镇?我的满心满脑的乌镇!我的丰厚而多姿的乌镇?只有一个小时相约!我的心在失落中消沉。
  闷闷的进了乌镇的大门楼,走上一条竹林逼仄的小径,林中清静安谧,袅袅烟水气在竹林间流动,绿意释放出最具风韵的柔软,我的心也在绿色里平静,似乎能够听到修竹在温润的地气里拔节。
  小径在迂回处戛然而止,眼前出现一片高大的树木。树干树皮完全没有粗糙的感觉,而是那种大家闺秀式的温润与挺拔。那树叶真绿,绿的逼你的眼,绿的细腻、油亮、纯粹、透明。那么水润,那么娇娆。再看地下,一棵小草或者一片花叶,都那么娇翠欲滴。那绿仿佛会流动,仿佛具有穿透力,一下子就荡涤了我的五脏六腑,我就那么贪婪的看着,再也移不开眼睛。
  树的旁边是一条河,河流穿街而过,两岸房屋排列,长廊蔽日,小桥相连。沿河漫溯,水汽氤氲,蒙蒙扑面,让人陶醉。乌镇水多、河道多,房子建在水上。把房子建在水上的乌镇人,便枕着涛声夜夜成眠。乌镇的桥多,或曲拱、或平架,或单孔、或多孔的石桥,姿态各异,每一座都有其独特的韵味。
  石桥本身就是一景,走上石桥放眼一望,古镇的风景一览无余,但我的眼球却被桥下的流水深深吸引。那水幽幽的泛着绿光,似流似凝,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神秘。她像一位智慧的老人,她又是活力四射的青年。这水一定是从远古流来的吧?她饱含着历史文化传承的母液,荡漾着民生温馨的印记。网络般密集的河道,临水精巧雅致的民居,古扑凝重的风雨长廊,蜿蜒环抱的绿树浓荫,名人故里的深厚,民俗展览的奇妙,印花布的风流,摇橹船的浪漫……她让乌镇“枕河人家”的大美风韵、风俗人情,演绎的淋漓尽致。
  是的,乌镇的水是从远古走来的。她带着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荣光;乌镇的水是从高山走来的,她彰显着长江的富有和宽容。她是长江的子民,她是运河的孩子 ,她是江南的明珠,她是水乡古镇的姊妹!
  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水系,以运河为媒,相互连通,涵养了江南的人杰地灵、山清水秀。它们是江南的根,它们是江南水乡的魂!江南水乡因为他们而有了灵气,有了底蕴。江南的水世代流淌,不变的青波将永远接纳着五湖四海寻梦水乡的人们。
  走出乌镇,水乡梦圆。
  回程漫漫,我的魂一直在江南流连。如若可以,就做一个江南女子吧!听渔歌唱晚,到湖心采莲。在西湖的柔波里浣纱,在石拱桥的栏杆边抚琴。撑着花纸伞,踏着青石板的音符,写一首唐律,填一阙宋词。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