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7-08 11:14
鄌郚总编

王效民丨新麦飘香过下麦

  新麦飘香过下麦
  在我们北方农村有一种传承了几千年的民俗——过下麦,庄户人的意思就是庆贺当年的小麦丰收,对农村人来说是一个不是节日的节日。时间是每年的农历五月至农历六月初六之前。具体哪一天各家各户自己定,只要不超过农历六月初六就行,过了农历六月六,新麦子就成陈麦子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农村经济条件普遍较差,集市又少,当时又没超市。而家家户户又都少食缺穿,平日里舍不得割肉买菜。每年收下麦子后,队里先晒干扬净缴足公粮,再留下来年的麦种、储备粮,然后再分口粮。我们村每年大都是每口人分六七十斤小麦。分下麦子后,各家各户就都计划着过下麦。家家户户都到磨坊里磨上新麦子面粉,选一个风清日朗的好日子,父辈们则到集市上割上新鲜的猪肉,再买上蔬菜。上午,母亲则在家里包上水饺,买来香果纸钱,在天井(院子)里放上桌子,在桌子上摆上水饺、鱼、豆腐和酒茶,燃上香,然后在桌前焚烧纸钱,叩头,祈祷上天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到了下晌太阳还有一杆子多高,母亲再包上水饺,父亲则挎上盛着水饺和纸钱的箢子,到墓地里给祖先们上坟,向他们汇报今年小麦的收成。到了傍晚,母亲炒上一大桌子好菜,父亲则拿上爱喝的昌乐白干,一家人围在桌前喝酒吃菜,热热闹闹拉家常。
  现今,经济条件好了,家家户户都有闲钱,各村镇的超市里啥都有,农家人再过下麦就自由多了,只要有时间,哪天过都行。农历的五月至六月初,这段时间,尤其是五月的上半月,正是农村麦收的大忙季节,家家户户都忙着抢割抢打抢晾晒,庄户人的话就是龙口夺粮,直到麦子都晒干入了囤,大家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各家各户这才坐下来有说有笑地过下麦。
  农村过下麦还有一个风俗,就是订了婚但还没过门的媳妇,必须到婆家过下麦。未过门的媳妇到婆家后,婆家则给未来的儿媳妇,买一身新衣服,再给部分零花钱。未过门的媳妇则改口公婆叫爷娘或爹娘。在农村叫爹还有个讲究,必须是先辈们在封建时代有过前程(中过举人或进士)的,后辈们才有资格叫爹。未来儿媳妇改了口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在婆家过夜,但不能和未婚夫在一起睡,要和婆家的大姑子小姑子一起睡,或婆家的嫂嫂弟妹一起睡。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不能和自己的未婚夫一盘炕上睡。后来实行计划生育,家家户户的孩子都少了,农村家庭没了那么多大姑子小姑子和嫂嫂弟妹,再加上婚姻自由男女的思想都解放了,这些风俗也就不大讲究了。而到了现在再在农村过下麦,则减去了部分过去的旧俗,增添了新时尚新花样,但敬天敬地、上坟祭祖等一些旧俗却一直保留着,这也许就是说的一种传承,一种乡村记忆。
  作者简介
  王效民、男、山东省昌乐县人,昌乐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先后在国家、省、市、县等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等发表新闻稿件、小说、散文、故事、民间传说等50余万字,且多次获奖。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