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7-17 10:07
鄌郚总编

白居易|咏过的柳,皇帝也去折!

  
  说到咏柳,很多人会想到同名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的这首诗流畅平易,故广为传诵。
  百年以后的白居易,官做得比贺知章还要大,诗名更显,也写了一首《杨柳枝词》来咏柳: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这首诗大约作于会昌三年至五年(公元843-845年)之间。此诗配上音乐,从洛阳城传遍整个大唐,当然也到了帝国首都长安城。
  这正是唐武宗统治时期。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白居易在刑部尚书的职位上致仕(退休),离开长安城,居住在东都洛阳的宅邸履道坊。
  皇帝唐武宗希望起用白居易为宰相,宰相李德裕阻拦,说白居易年迈多病,难以承担朝廷的重任。
  后来唐武宗任命白居易从弟白敏中为知制诰、翰林学士,后又改任中书舍人,直至宰相。白敏中自幼失怙,随从兄白居易生活,在白居易的照顾教导下,考中进士入朝为官。
  闲居洛阳的白居易,是不是真的对自己的退休疗养生活很满意呢?
  有人从这首咏柳的诗中,推测他还是很想出山成就一番事业的。
  白居易咏的柳,在洛阳的永丰坊西南角园中。这柳枝柔条茂,“嫩于金色软于丝”,金极贵,丝极美,而这柳胜过了金与丝!
  可这是一座荒园,无人涉足。
  这美,无人欣赏。
  是不是想到了后世《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这种无人欣赏的美丽,不就是韶华虚度的人生吗?
  不就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不就是“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不就是陈子昂在一百多年前的感遇?“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白居易看到这荒园中的柳时,已经七十多岁了,可谓是“岁华尽摇落”,他的抱负能实现吗?在有生之年?“芳意竟何成”?
  白居易在诗中感慨:“尽日无人属阿谁?”
  这首诗在大唐广为传唱,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诗的美,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领会。
  李怡也听到了这首《杨柳枝词》。
  他三十七岁了,一事无成,还生活在危险中,饱受凌辱,性命朝不保夕。
  在外人看来,李怡身份显赫。他被封为光王,是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的皇叔。
  他,因为是唐宪宗的皇子,被现任皇帝猜忌提防,被贵人们羞辱戏弄。
  可正因为生活在泥沼里,他看清了社会的真相,而不是像有些皇族一样生活在金丝象牙帐中,见不到民生疾苦,只会疑惑老百姓“何不食肉糜?”
  他是听着白居易的诗成长的。
  他出生的时候,白居易已经名满天下了。
  各地驿站、乡校、寺庙墙上都有人题写白居易的诗篇;不分贵贱男女老少,没有不会背白居易诗歌的。有歌女因为会背《长恨歌》,价码都比别人贵。还有人把白居易的诗刺在自己身上……
  普天下传诵白居易的诗篇,最为流行的是《长恨歌》《琵琶行》。
  人们沉醉于琵琶的大珠小珠落玉盘,惊叹贵妃的回眸一笑百媚生,津津乐道皇帝对她的三千宠爱在一身。
  但白居易的很多诗篇,是讽喻诗。
  白居易在编选自己诗集的时候,特地把“讽喻诗”放在首位。
  他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也就是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要切中时弊,使闻者足戒。
  李怡,对白居易的诗歌主张是赞赏的。
  他喜欢白居易的《观刈麦》,写贫困田家的艰辛。
  还喜欢白居易的《卖炭翁》,指责皇帝的“宫市”名为购买,其实是公开掠夺。
  还喜欢白居易的《轻肥》,宦官乘肥马衣轻裘,骄奢淫逸。而老百姓呢?“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李怡还喜欢白居易的很多诗,这些诗是抨击社会不公的。特别是白居易指出来:腐败的根源之一,就是宦官专权。
  可李怡不敢公开表示,他自身难保。谁敢得罪宦官呢?
  在李怡出生之前,宦官就已经牢固地把握了帝国权力,不仅操纵朝政,还可以废立帝王,唐顺宗就是因排斥宦官而被废掉的。
  李怡17岁的时候,他的侄子唐敬宗被宦官刘克明杀害,另一个宦官王守澄立了新皇帝唐文宗。
  李怡26岁的时候,公元835年,唐文宗(还是他的侄子)策划诛杀宦官,失败了。一千多名朝廷官员被宦官杀死,史称“甘露之变”。
  对于李怡,从来都没有什么追求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他就这么挺到了会昌六年(846年)。
  春天到了,春风吹过,连荒园中的柳树也开始萌发生机。早春的柳条,嫩于金色软于丝。
  到了柳色青青之时,皇帝病重。
  宦官们开始物色下一任皇帝的人选,要找一个容易控制的皇族成员。
  宦官们认为这个叫做李怡的皇族容易控制,就把他立为皇太叔,成为皇位继承人。
  宦官给他改了个名,叫“李忱”。
  影视剧中的唐宣宗
  李忱即位了,是为唐宣宗。
  这时候宦官们发现大事不好!原来这个“李忱”以前的笨傻都是装的!
  这时的唐宣宗已经以极其高明的手段迅速接管了帝国权力。
  李怡,不,是唐宣宗李忱,请白居易做宰相。可是这时候的白居易七十五岁了,又老又病,实在不能继续出山工作了。
  唐宣宗李忱派去使者到了东都洛阳,到了白居易去过的荒园,找到了白居易吟咏过的那株柳,折取了两枝柳条,带回帝都长安城,种在皇宫中。
  白居易知道了,写了一首诗《诏取永丰柳植禁苑感赋》:“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枝荣耀植天庭。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
  唐宣宗李忱任命白居易的从弟白敏中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刑部尚书。后来白敏中又封太原郡公,在五年之内,经十三次升迁,由员外郎官至宰相。
  唐宣宗即位这年的夏天,白居易去世了。
  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
  吊白居易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唐宣宗李忱即位后,国家得到治理,“十余年间,颂声载路”,百姓称唐宣宗为“小太宗”。
  这一时期被称为“大中之治”,史学家认为超过了汉文帝汉景帝的和平稳定盛世“文景之治”。
  如果白居易活到了这个盛世,一定会写出更多不朽的诗篇吧?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精品妙文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