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9-16 17:46
鄌郚总编

青齐地区的商贾往事——以临淄区南仇村为例

  青齐地区的商贾往事——以临淄区南仇村为例
  临淄,齐国故都。在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一个瓦当,一枚刀币,一处遗址,都有着深深的历史印记。阅览齐地文化,让我们能够“鉴古而知今,彰往而察来”。
  (清)《顾亭林先生年谱》书影
  南仇村,是淄河沿岸较大的古村落之一,位于淄博市临淄区金山镇,历史上曾属于青州府益都县。静谧的古村落,遮掩了曾经喧嚣的繁华。青石板路上光滑的磨痕,承载过多少熙攘的人群。千年的历史被一砖一瓦零星地留存了下来而不易追寻。当往事变为传说,人们已模糊了其中的细节,但津津乐道的是那抹不去的商贾往事。
  南仇村名字的来源与商贾贸易有着密切关系。该村以仇氏命名,相传仇氏兄弟迁来此处开店。弟南兄北,因南店出名,遂以店称村名为南仇。南仇之名最早见于宋雍熙二年(985年)碑刻《南仇村造塔题名》。在我国,以居民姓氏命名的乡村聚落始见于隋唐,渐多于宋元,流行于明清。乡村之名和姓氏的联系,不是无限溯源的。应当说,南仇村作为姓氏村名来讲,不会早于隋唐。然而从北宋至今,“南仇”这个名字就一直沿用。即便是后来仇氏家族在这里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换以唐、姜、曹、王等几个大姓的家族,南仇村的名字依旧没有改变过。相传“南仇”这一名称之前还有“凤凰庄”“山头店”的称号。虽然不见于古籍金石的记载,但是在告诉我们它有更早的历史。
  1986年,在南仇村发掘出50枚齐国刀币。它们的存在,说明在战国时期,这一带就有人生活。南仇村所属的齐国,在春秋战国时社会经济高度繁荣。这批刀币的发掘之处距齐国故城只有15千米。它们的发现,正是齐国商业发达的见证。同时还可以看出齐国一条重要的交通线。南仇村处在从临淄沿淄河至莱芜之间南北交通大道上。这一条大道叫做长峪道。明嘉靖《青州府志·要隘》曾记述长峪道“历南仇、朱崖、马鹿、太河、源泉、邀兔崖、石马,直抵青石岭……俱系要地”。
  (明)嘉靖《山东通志》书影
  长峪道沿淄河两岸而行。淄河则发源于淄博市南部泰沂山脉和东南部鲁山山脉,自南向北流,汇入小清河。1137年以后,山东盐河有两道,一道是大清河,另一道就是小清河。“青、登、莱三郡,凭负山海,民殖鱼盐以自利。”(明嘉靖《山东通志·风俗》)山东是我国海盐的重要产区,自古官府控制着盐政,但是因需也会召商代销。明清时期的引盐和票盐制度,都规定采取领引行盐,这使食盐的产区和销区之间形成了固定关系。明朝时的南仇村就已经是票盐行销之地。票盐则有商运和民运之别。明清时期,南仇村隶属青州府益都县。益都县实行的是商运票盐。清道光年间,因为益都等县盐商益困,行盐改为官办。南仇作为淄河沿岸较大的盐庄,盐店就设在村内的南街。南仇的盐商不同于一般的商人,他们被称为官商。盐店又被称为官盐店。明朝中后期,全国无引贩卖的私盐曾一度盛行,以致“法禁无所施,盐法大坏”。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在游历青州之后,在其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也曾记述南仇是“盐徒经由”之地,官府曾设置区长一职用来防守这一地带,维持治安。
  除了盐业,过去南仇村的丝织品贸易在当地商业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南仇一带的纺织业历史悠久。早在先秦齐国时期,姜太公就采取“劝女功,极技巧”的措施,极大促进了齐地蚕桑丝织业的发展,使齐国成为当时的丝织业中心。南仇村坡地舒展,水源充沛,适宜养蚕。其丝织业为贸易提供了商品。这为南仇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宋朝时,乡村镇市的商业空前繁荣。当时的官府规定商铺、手工业及其他行业都要成立行会。商业称“行”,手工业称“作”。相关从事人员必须加入这种同业组织,否则不能进行相关经营活动。入行的从业者称为“行人”。行会成为了官府管理工商业的组织。南仇村众多的行人积极参与到当地宗教社邑活动中。这一行为可进而扩大丝绢行的影响力,起到商品宣传的目的。
  商品的交易需要在固定的场所进行。这种固定场所,在北方就称为集。传统市场繁荣的时代出现在明朝中期以后。明朝初年,因长期战乱,山东境内人口稀少,后经明朝政府实行迁民等一系列措施,境内人口逐渐蕃衍,经济开始复苏。明正统年间,青州知府孟迪“建市集,通懋迁”,“均远输之税,不迫贫民”。最终在青州府益都县形成了包括南仇集在内的27处大集。南仇集同其他地区的集市一样都有固定日期,并与邻近的集市时间相互错开。1949年以前为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至今减少为“逢五排十”的五日一次大集。集市的位置原在村庄东门外,后移至村内的南街。集市上人群如潮似流,百货辐至,并逐渐形成了固定的专卖区。对于益都乡村集市的管理,清康熙《益都县志》记载:“乡村之集与郡县之市不同。郡县近于官府之地,民知守法;乡村荒僻辽远,骄悍易生。”明朝时就已责成当地乡约“化辑奸顽,怀绥良弱,要亦王政之一事也”。清朝时益都县还逐渐要求各乡的约长讲习《圣谕六言》、《圣谕十六条》、《圣谕广训》以及律条。乾隆初年,曾任东阿县教谕的南仇村举人唐世大就曾著有《讲约教条》,用以讲解清廷颁布的《圣谕十六条》。
  自古商业活动有“行商”“坐商”之别。流动贸易的行商多出现于集市之中,形成集市贸易。还有的则是在乡间走街串巷的货郎。坐商则是有着自己固定的店铺、商号,形成铺行贸易。在南仇村,多以乡族合伙为主开设作坊来经营商业。民国时期,南仇村的葫芦头、五道口附近主要有糖坊、粉坊、染坊;东街有油坊、粉坊、染坊;阁子里、邵家口子、小南门、白衣庙、后巷子一带开设有粉坊、糖坊。经营规模较大的商户则集中在村内的南街。位于南街的这些商户中有本村的富户,也有来自山西、博山、潍县等地区的商帮。南街因处于南部山区和北部平原之间重要交通线上,所以在这里商号众多,开设有当铺、酒店、盐店、杂货铺、药铺、骆驼店等店铺。南街成为了“铺子街”,是村里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因商业而兴建的商行楼成为了南仇古建筑群里的一大特色。
  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曾任知府的曹凯致仕后在南仇村西的公泉峪建造了白龙洞书院。这里成为了明清时期青州府较早创办的书院之一。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南仇贡生张璠参与了书院的重修。后来成为了一方耆硕的他,与同乡曹汝相、宋延年、钟秀等三人交谊深厚,常以古道相互探讨并对儒学经典进行传授讲学。宋延年的儿子宋伯华后来考中进士,担任知府,以仁厚深得民心。钟秀的孙子钟羽正也取得进士,官至工部尚书。他们的交往与传道在淄河一带成为佳话,更督促了当地学子苦读不辍。即便明末清初时局动荡,在南仇村也出现了唐焕、唐玠父子进士的现象。这使得南仇村的科举走向鼎盛。清朝时期,唐焕家族的后人积极参与到当地的商业活动中,并有了“协聚成”这一商号。因是官宦的后世,所以即使他们从商,也一直保持着一种习惯,称父亲为“爹”。寻常人家则称父亲为“爷”。
  清朝后期,由于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和清廷统治的日益腐朽,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南仇的商业日渐衰败。
  自1904年胶济铁路建成之后,使得铁路东西沿线的村庄经济迅速崛起。而南仇则与胶济路有一定距离,其最为便利的南北路交通也只能是陆运。淄河自古无舟楫之便,南仇无法通过河运输送货物。1895年因黄河泛滥,沾化县一带的永埠盐场被淹,后由清廷下令在羊角沟附近开辟了新的盐场。小清河也因改道由羊角沟入海。从此羊角沟以盐业和河运的发展而经济繁荣起来,同时也成为南仇重要的货源地。19世纪20年代,羊角沟所在的寿光县也因为胶济路而商业走向衰落。《寿光县志》记载“自胶济铁路成,商人水运者少,强半由青岛搭车西运,商业渐衰。”胶济铁路成为了重要的运盐路线,同时也是主要的私盐走私路线。这使得南仇所属的税警防务区(包括驻青州的第五队,分驻张店、卫固的第八队,驻昌乐的第九队,驻临朐的第十队)都将主要警力集中在胶济铁路。南仇的盐业发展不再繁荣,随之村内的官盐店也被废弃。
  19世纪80年代,国外纺织品进口增加对山东的纺织业开始构成威胁。以织布为生产大宗的临淄县所需的原料洋线要四分之三。南仇所在的益都县丝业也难以为继。1905年,英美烟草公司于潍县试植美国烟草,收获甚佳。于是安丘、昌乐、临朐、潍县、临淄、益都一带,烟业大兴。南仇村民也开始种植,其收获的烟草则销售到临淄县辛店火车站。日伪时期,各地的烤烟面积锐减。南仇的商业贸易日渐萎缩。只有村内作坊尚可维持生计。
  南仇商业繁盛的景象已成历史,遗留下的几座商行楼静静地矗立在村内深处。曾经的南街也已变作一条普通的村路,难以想见曾经的辉煌。20世纪60年代,齐鲁石化公司在这里建厂而使南仇村经济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存经典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23-09-16 17:47
鄌郚总编
  临淄笑笑生回复
  南仇唐氏祖庭夲支中,大支分五大家分别为:协聚诚,协泰成,复兴号,湧源号及益善堂 其中协聚诚,协泰成为一家分两支,涌源乐善堂与益善堂为一家两支,而复兴号下设复兴泰,复兴成,复兴永三个分号。 在工业革命兴起前的农耕社会中,与全国各地大多数农村乡绅一样,这几家商号的经营策略,也无外乎百姓日用衣食方面货殖。 各家广有田产,粮食充足,但新陈相因,不能久存,于是几大家都想到的是以粮酿酒生利,同时利用酿造加工后剩下的糟粕,兼做牛羊畜牧养殖,于是各家倡议发起成立酒号,也可根据各家田地岁稔情况,挂池子参股。 这导致历史上南仇酿酒业日盛,南仇村icon地处南北平原与山区交通要处,各家批零兼营,同时修建商业街(老槐树铺子街)开设大小酒肆,客舍,带动周边餐饮经济,一时南仇做为淄河两岸最大的古镇,经济发展繁华一时!“七里南仇十里镇,除了周村不用问!青州府志也记载,“看花寻北店,沽酒问南仇”。其中复兴号大酒店一直经营到解放前。
  其中我们湧源号宗支,发展繁衍至清朝晚期家族已经过六世经营,家业兴旺,当时正是19世应字辈当家主事,兄弟六人,上有知字辈太爷爷,四世同堂,家族数代人不分家,各房嫲嫲们轮流管灶,到点敲钟开伙。耕种经商之余,坚持文化承家,专门设立家族子弟私塾教育后人,也是功名不断,连续四世太学生。 我们涌源号也在参股酒业“挂池子”酿酒同时兼经营酱园及染坊等副业。当年“大染坊”热播时,其中剧情有陈六子icon扮穷,店伙计看不起人,被贱买布匹的情结。 家父当年对我讲述过,我们家族历史上就有这样真实发生过的一幕 涌源商号的日常运营,当时由兄弟中,最具经营头脑的五爷唐应基,管家主事儿。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