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14天前
鄌郚总编

任怀国丨伯夷叔齐与昌乐漫谈

伯夷叔齐与昌乐之关系漫谈
文|任怀国


  内容提要:伯夷叔齐是殷商鼎革时期的贤人,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他们的事迹经由孔圣人的臧否以及后世文人学者的追摹讴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范式之重要内涵,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夷齐故事的诞生地与昌乐所在的山东腹地有很大关联。自孔子以后,夷齐故事被多地追认,成为当地的文化景观,其传承、追摹的是一种礼让、守节的精神。首阳山在文人士大夫的心目中被视为一座文化标志山。
  关键词:伯夷叔齐、夷齐故事、首阳山、夷齐祠、昌乐

  西历2023年11月3日,山东省昌乐县首阳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举办了第一届伯夷叔齐文化论坛。本人有幸应邀与会并作了简短的发言,会后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此次论坛举行的专题报道。不成想,一位我素所敬重、对先秦史和传统文化研究颇有造诣的师辈学者在微信上私聊我:“首阳山在潍坊?伯夷叔齐到过潍坊?我是第一次听说!……!”由衷地说,受邀之前,在我的认知里,第一次到过的首阳山是在河南省偃师县(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那是2000年带领昌潍师专历史专业的学生到洛阳专业考察途经此处,当时还很兴奋:啊,《论语》里讲的首阳山原来在这里!到了2019年,在潍坊市委党校参加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时,看到院子里有座巍峨的亭子,匾额上书写着:首阳。看了亭边牌子上的介绍,才知原来昌乐也有一座首阳山!当时,也曾产生过和前揭师辈学者同样的疑问,可是由于自己的懒惰,就将这个疑问放过了。也是有缘,参加本届论坛后,管委会主任于洪波书记要我把发言内容整理成一篇文章放到即将成册的论坛文集里,于是便有了对前述疑问的粗浅探讨,拉杂写下后叙的这些文字。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作为历史人物的伯夷叔齐
  在此,先引录《辞海》“伯夷”条:
  商末孤竹君长子。墨胎氏。初孤竹君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他不受。后二人都投奔到周。到周后,反对周武王进军讨伐商王朝。武王灭商后,他们又逃到了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
  在这段简介中,可以略窥伯夷叔齐的身份及其表现出彩的事情共两件:一是辞让君位不受,一是不食周粟而死。另外,还让我们获取了这样一组信息:“伯夷”并非姓名,伯是伯夷在兄弟间的排行,而夷则是他死后人们为他起的谥号。同样,“叔齐”中的叔和齐也分别是兄弟排行和谥号。伯夷叔齐所属的孤竹国王室以墨胎为姓(氏),即现在的墨姓。据《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名允,字公信,叔齐名智,字公迭。也就是说,伯夷全名墨胎允,叔齐大号墨胎智。
  《辞海》“伯夷”条的解释本之于司马迁的《史记·伯夷列传》。司马迁是在整合先秦相关传说的基础上,丰富立体地构撰了伯夷叔齐的事迹。在这篇传记里,司马迁概述了夷齐一生的主要经历:辞让君位,投归西伯(周文王),谏阻武王伐纣,隐于首阳山,饥饿将死而作歌。然而,伯夷叔齐作为传说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
  我们先来耙梳一下文献典籍中关于“伯夷”身份的记载。《山海经·海内经十八 卷》:“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郑语》又说:“姜,伯夷之后也。”文中所提到的伯夷与氐羌、姜姓有着渊源关系。《尚书·吕刑》:“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殖嘉谷。三后成功,惟殷于民。”伯夷为虞舜时期的典礼之臣。《春秋谷梁传》:“哀公十年,五月,公至自伐齐。葬齐悼公。卫公孟彄自齐归于卫。薛伯夷卒。”这里的伯夷是薛国的国君,伯爵,名夷。《孟子·尽心上》:“伯夷避纣居北海之滨,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据此,有人认为伯夷是商末名士,只是为避乱居于孤竹国,而不是孤竹国的公子伯夷。综上,“古今名伯夷者凡四,时代绵邈,后世增益,混淆莫考,大抵出自杜撰者,皆不足据。”我们很难清晰考辨文献中作为历史人物的“伯夷”的确切身份。
  作为历史人物的伯夷叔齐之名讳见诸简端,最早可追溯到成书于战国初期的《论语》。《论语》中,共有四处提到伯夷叔齐:
  1.《公冶长第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2.《述而第七》:“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3.《季氏第十六》:“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4.《微子第十八》:“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
  孔子多次称赞伯夷、叔齐的道德品行,说他们“不念旧恶”“求仁而得仁”“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践履了所追求的道德,并因此流芳百世,“民到于今称之”。孔子将二人定性为“古之贤人”,给予极高的评价,但并没有论及二人具体的行事,只说他们曾“饿于首阳之下”。但伯夷叔齐的具体事迹如何,首阳山位置何在,《论语》语焉不详。
  据2000年11月“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表》,武王伐纣为公元前1046年,孔子已在伯夷五百年以后,人们难免会对伯夷叔齐事迹的真伪是非发生疑问。应该说,夷齐故事不是出自春秋战国时人的创造,而是春秋战国时人以自己的立场记录早年的传说。夷齐故事的“逸民”“让国”概念代表春秋战国时期的理想。窃以为伯夷叔齐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抑或是某些贤人的集合体,是一种文化符号。
  二、夷齐故事的文化内涵与物化呈现
  夷齐故事的始作俑者应是代商而兴的周朝统治者,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代商而起的周朝的叙事语境中,夷齐故事被重塑,有其历史文化根源。伯夷叔齐的事迹,在先秦有相似案例、有史迹可寻,如尧舜禹的禅让制、吴太伯让国等等。
  尧舜禹在潍坊境域内有遗迹:
  在昌乐县域内,有尧沟、丹朱冢。
  与昌乐相邻搭界的青州原称益都,即伯益之都邑。
  舜生诸冯。
  禹封高密。禹是夏朝的建立者,“茫茫禹迹,画为九州”,“海岱惟青州”,包含昌乐在内的青州为古九州之一。
  孤竹国的地望问题。孤竹国君,姓墨胎氏,又名目夷氏、墨夷氏。据《史记》卷三《殷本纪》,商的始祖为契,“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上述中的目夷氏,即墨夷氏,也就是墨胎氏。以此来看,孤竹国与商为同姓之国,与商王室有共同的祖先。先秦古国皆乃部族国家,居地变动不居,有不断迁徙的现象。先秦古国如商前期屡迁其都,再如杞国亦为适例。究其原因,不外乎自然灾害、战争等等。周朝建立,为镇服东方,主要是山东半岛腹地,分封吕尚至齐建国。而姜齐的首封地就在昌乐的营丘。抑或孤竹国本来就在昌乐所在的山东半岛腹地,因为这里是商部族的势力范围,殷商鼎革之际或其后播迁外地,夷齐故事随之传播亦未可知
  史籍中明确涉及孤竹的,按成书年代来说,以《国语》为最早,其中提到齐桓公“北伐山戎,令支、斩孤竹而南归”。《管子》《韩非子》《韩诗外传》也都记述了这一事件。据此,或许有一部分孤竹国人被齐桓公作为战俘带回了齐地。
  夷齐故事的诞生地与昌乐所在的山东腹地有很大关联,或者说伯夷叔齐可能就是此地人。
  夷齐故事的内核,如前揭《辞海》“伯夷”条主要有两件:一是辞让君位不受,一是不食周粟而死。
  孔子以周文化的绍圣者自任,“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在他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道统。孔子对夷齐故事的内容是首肯的,辞让君位渊源有自,令人不难接受,而不食周粟而死,却是悖论,尤其是后者,不食周粟就是不跟周朝合作。在孔子眼里,其行为成为了一枚硬币的两面,求仁得仁,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先秦时期伯夷、叔齐二者形象的基本特征是一定的,诸子的论述多是结合自身时代与思想,通过增添故事细节和更换评价视角,对二人形象进行再解读。由于最早记录二者事迹的文献《论语》属于儒家的著作,他们形象的内核也是偏于儒家的,代表着中华文化崇尚礼让、施行中庸、坚守志向的优良品质。到战国中期,诸子(尤其是儒、道、法三家)为了建构自家学说,分别以己意落实了夷齐的行事与所隐居的首阳山的所在。孟子笔下的二人因肯定西伯的仁政而归附;庄子批判二人为求名而“残生损性”的行为;韩非子从“法”“术”“势”的角度出发,认为二人虽廉洁高尚,对于君主统治却是“无益之臣”……对二人形象的描述与评论自然成为诸子传达思想的工具。在这一过程中,伯夷、叔齐二人的形象在诸子的补充与评价中越发丰富。
  随着孔子自己圣人身份的被确认,在儒术独尊后,经其臧否过的夷齐二人便成为历代主流社会文人士大夫称颂、追摹的偶像。伯夷叔齐人物形象的塑造,经由周人——孔子——先秦诸子,至司马迁赋予二人深厚的道德承载,强调二人对于儒家让、孝、仁等伦理道德价值的认同与践履,并将二人的品格放到历史的变革、饥饿的日常情境中予以呈现。从而使夷齐与首阳山的文化承载更为丰厚。
  对伯夷叔齐形象塑造的过程本身,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是一种物化的表现。伯夷、叔齐的故事发生在殷末周初,经孔子的称扬而名闻后世。但伯夷、叔齐隐居的首阳山却在此后数百年才逐渐走入学者文人的视野,成为历代文人士子的吟咏对象,并与已有的山名发生贴合,于其中寄托多样的思考与复杂的情感。
  自东汉以来,学者就致力于求证首阳山之所在,《史记·伯夷列传》张守节正义总结出五种说法,今人郑慧生对唐人所列诸说一一分疏,析出六说。当下,国内叫首阳山的地方有很多,如甘肃首阳山、河北首阳山、山东首阳山、河南首阳山、山西首阳山、陕西首阳山。
  甘肃首阳山:位于甘肃省渭源县东南34千米的莲峰镇张家滩村和古迹坪村交汇处,海拔在2186—2509米之间,因其列群山之首,阳光先照而得名,素以奇秀著称。
  河北首阳山:位于河北省迁安市南,现在叫岚山。
  山东首阳山:又名孤山,位于山东省昌乐县朱刘镇十里堡。主峰海拔266.2米,面积2.9平方千米。孤山不仅高耸挺拔,风貌秀丽,有“孤峰夕照”“龙洞云开”“山神庙”“夷齐祠”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河南首阳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邙岭乡,为邙山在偃师境内的最高处。海拔359.1米,是邙山山脉的最高峰。因“日出之初,光必先及”而得名。首阳山镇,因境内有首阳山,故名。
  山西首阳山: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南。一称雷首山,又名首山。
  陕西首阳山:位于陕西省周至县九峰乡耿峪,东距西安60千米,西距周至县城30千米。是秦岭北坡著名高峰,海拔2719.8米。景区人文景观星罗棋布,自然景观目不暇接。
  战国已降,历代所认定的夷齐隐居的首阳山的位置不同,每一种说法都应有一个契机。伯夷叔齐与历朝历代的文人士大夫结合紧密,文人们在抒怀言志时,对于历史的真相并不十分措意。对伯夷叔齐形象塑造的历代贤达,伯夷叔齐的精神已经植根在其心中,他们人人心中都有一座首阳山。首阳山已经成为夷齐精神物化的标志山,所以才有那么多的首阳山见诸世上,亦可见其影响范围之广。
  历史上的地名常常出现事迹指认的差异,夷齐所居之首阳的真实地点已不可考,夷齐故事被数地追认,成为当地的文化景观,其传承、追摹的是一种礼让、守节的精神。
  我们的传统文化有根深蒂固的祖先崇拜基因的植入,由此而产生出对圣贤的崇拜。与首阳山被历代文人士大夫视为夷齐精神物化的标志山的同时,夷齐祠的修建也如影随形地出现在首阳山上。夷齐祠成为崇拜礼让、守节精神的圣地,通过与夷齐祠的互动,人们寻求伯夷叔齐的庇佑与指引,在困难时期获得力量与勇气。无论是从宗教信仰、历史文化还是社会影响的角度来看,夷齐祠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代表着一个悠久的历史传统,更代表着中华文化崇尚礼让、施行中庸、坚守志向的的追求和对夷齐精神的赞美。
  行文至此,我对前揭师辈学者的拷问及本人曾产生的疑惑便基本上有了一个自以为比较信实的答案。

  参考文献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9.
  (三国·吴)韦昭.国语.文渊阁四库全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汉)司马迁.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徐时栋.夷齐让国论[C]∥徐时栋.烟屿楼文集.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姜亮夫.楚辞通故第二辑[M].济南:齐鲁书社,1985.
  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郭静云. 殷周王家关系研究[J].考古与文物,2013,(2).
  郑慧生.首阳山考[J].人文杂志,1992,(5).
  侯文学.先秦汉魏首阳山地望变迁与文学抒写[J]. 华中学术(第42辑)
  侯雨彤. 先秦诸子论辩中人物形象对思想的承载——以伯夷、 叔齐在儒、 道、 法三家的形象流变为例[J].文化集萃,2023,(1).
  欧阳健. 伯夷事迹之考述——“伯夷文化论”之一[J].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4,(2).
  冯金忠.孤竹国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文物春秋,2014,(3).
  王芳.伯夷叔齐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