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14天前
鄌郚总编

阎其昌丨孤山及山庙考

  孤山及山庙考
  阎其昌
  孤山,横亘于昌乐县城以东五公里处。主峰海拔266.2米,面积2.9平方公里。孤山不仅高耸挺拔,风貌秀丽,有“孤峰夕照”、“龙洞云开”、、“山神庙”、“夷齐祠”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而且还是一座储量为50亿立方米的石灰岩资源宝库,间有“红五花石”、“白彩云石”、“玛瑙石”等大理石,是冶金、建材原料。
  孤山之称谓,源于孤竹二贤的传说。《孟子》云:“伯夷避纣之乱,居此北海之滨。”北海在今潍坊一带,向无异议。后期如元朝的《重修北海孤山庙碑记》则说:“居北海者,伯夷也,不闻叔齐……,因祀其兄,而配其弟也。”又明朝《重修昭贤祠记》载:“祀于孤山,其所寓也;祀于首阳,其死也。”而清嘉庆版《昌乐县志》则直接指明了“今孤山后十里堡,即‘伯夷待清处’。”并有谒清圣庙诗曰:“殷季乱无象,遁迹北海滨;结庐在人境,南与孤山邻。以待天下清,终非作逸民……,有庙建山颠,岁时祀为神。”如此等等,可以证知,不管伯夷叔齐是否避难于昌乐的孤山一带,由于口碑相传的缘故,在此地历代居民的心目中,对伯夷待清于此的说法是深信不疑的。人们感念古人,追思圣贤,故建孤竹国二君子庙于山顶,始称夷齐祠,山亦因此而得名曰孤山。
  关于伯夷叔齐的故事,典籍中多有记载。早期的记载唯《史记》较为详备。《史记·伯夷列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去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棺)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祠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首阳山。”(此首阳山在今陕西省境内)。如此近乎愚顽的仁义清风,却得到千古传颂,考其原因,是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仁义道德观使然。不过也有人并不那么当回事。如民国初年有骚客为孤山庙所题的一副对联:“两块穷骨头支撑天地,一双饿肚皮包罗古今。”不乏戏弄嘲讽意味,但属褒奖之词。
  关于孤山庙,是“夷齐庙”和孤山神庙的通俗称谓。元《齐乘》、明《嘉靖青州府志》、清《昌乐县志》等典籍均有著录。《齐乘·山川》云:“宋封山神曰广灵侯……,封伯夷为清惠公,叔齐为仁惠侯……,国朝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加封山神曰浮泽广灵侯;又封伯夷昭仪清惠公,叔齐崇祀仁惠公。”夷齐庙因此又得到了昭贤祠、清圣庙、二圣祠等多种称谓。
  夷齐庙的始建年代已不可考,从唐延载元年(公元694年)王羲和造桥碑记中曾提及夷齐祠三字看,起码在公元694年之前便已存在。唐以后多有重修,有案可查的重要修复有五次。分别为元朝至正己丑年(公元1349年),明朝成化甲午之夏(公元1474年),明嘉靖庚寅秋七月(公元1530年),后两次未详年代。五次重修皆有碑记(见《昌乐县志》或《续志》)。特别是嘉靖庚寅秋七月重修所记较详。“庚寅秋七月,磨溪熊子(熊荣,河南光山人,巡按山东检察御史),以观风过谒祠下,见其年久倾圮,风雨弗避……,遂命知县黄轨易而新之。遵制也,额曰昭贤,仍旧名云。中为祠,前为门,左右为厢,各三楹。登有级,围有墙,规制颇衬之。”由此可看出,孤山夷齐祠当为四合院式建筑。此后,又经过两次重修,大约到民国23年废。解放后,曾受到政府重点保护,现仅存基址。孤山神庙位于昭贤祠西,大约与夷齐庙同时在宋元两代受封之后,便不再见之于记载,庙貌不详,庙址亦不复存在。孤山庙,因伯夷叔齐的传说,而名重一方,历来为文人骚客所仰慕,有许多感怀先贤,描述孤山胜景的诗篇流传于世。如《游孤山》、《孤山行》、《谒夷齐庙》、《望孤山》、《九月登孤山》、《孤山夷齐庙》等。最著名的如明朝洪武年昌乐县令于子仁的《孤峰夕照》诗曰:“孤峰倒映大桥西,翠抹岚光望不迷,几片落霞真画屏,半天残照好诗题,斜坡童喝驱牛下,远树含烟待鸟栖,二圣祠前云渐合,晚风犹动草萋萋。”这首诗写孤峰晚景,亲切自然,美不胜收,至今仍为世所称道。
  今孤山,有林面积3615亩,其中侧柏2326亩,有30年树龄的苍松翠柏36万余株;刺槐1289亩,近8万株,松槐长势郁郁葱葱,已成遮天敝日之势;西南与草山、方山毗邻,绿荫连绵数十里,大有“松多冬不老,槐多夏生寒”之魄。另见“方山朝烟”、“孤峰夕照”奇观,交相生辉,大放异彩。这些自然景观及“伯夷居此北海之滨”的历史传说,将会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人。迄今,每逢农历三月初三日为孤山庙会,周围数县游客,四方商贾,云集于山顶庙前,缅怀贤哲仁圣,繁闹亦然。若对其进行总体设计,综合治理,将会使孤山更翠更娇,更具有游览观赏价值。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