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4-07-20 14:03
鄌郚史志总编

昌乐西瓜的第一次远足

  昌乐西瓜的第一次远足
  昌乐西瓜种植历史悠久,以早、大、甜闻名于外,销售的足迹已遍布全国各地。但是,你知道它的第一次远足吗?那就是香港。
  那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县里引进、培育、推广普及种植了西瓜优良品种“蜜宝”。这“蜜宝”西瓜早熟、皮薄、沙瓤、含糖量高,咬上一口,又沙又甜,直透心底,被列为山东省名特产瓜果之一,蜚声省内外。昌乐“蜜宝”的优良表现,引起了省、市外贸部门的重视,1976 春节刚过,就向昌乐县下达了150吨的西瓜出口香港的任务。那时香港还未回归祖国,销售香港还叫出口。
  县里把这一任务,分配到了西瓜的主要产地,鄌郚公社和高崖公社,并迅速地把种植面积落实到了基础条件好的生产队。那时农副产品的生产指导和收购由供销社负责,西瓜也不例外。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这批西瓜出口任务,外贸部门出资,从这两个公社各选拔了一名西瓜技术员,驻在供销社收购站,到地里巡回检查指导。并要求这些生产队,西瓜成熟时,必须首先完成外贸出口任务,否则一律不准采摘出售。
  对于这批西瓜的包装,两个供销社的收购站,安排了有条编技术的几个村子,用棉槐条子编成能装四个西瓜的四方形筐子,收购站两元五角钱一个进行收购。在西瓜成熟前,两个公社的收购站就准备好了8000多个筐子,为装运做好了准备,并为这些条编村子增加收入两万多元。当时,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在西瓜技术员的指导下,这批西瓜的种植、施肥、浇水得当,管理精细,长势良好。绿油油的叶子覆盖着瓜地,墨绿色的西瓜,匀称而又整齐划一地排在垄上。成熟采摘前,外贸部门前来抽检,全部符合要求,其中含糖量还高于标准。
  开始收购了,派驻收购站的技术员到西瓜地里一个一个地挑选采摘。标准是八成熟,每个的重量8到10斤之间。所在生产队把这些西瓜运到收购站,过称装筐,紧接着用汽车运到昌乐火车站装火车。150吨西瓜,五天全部收购完成,并装上了火车,隆隆的向深圳口岸驶去。
  那时的火车速度慢,加上中间的周转环节,这批西瓜三天后才到达深圳,加上原先的收购运输时间,一星期多过去了,在深圳口岸卸下后,有的西瓜已出现腐烂现象。外贸部门组织力量进行了挑选,最终选出了60吨合格西瓜,进入了香港市场,很快就销售一空。吃到这西瓜的香港同胞,都说好,记住了来自大陆的昌乐“蜜宝”大西瓜。
  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收购、运输环节多,时间过长,西瓜的保鲜问题解决不好,外贸部门没有进行后续操作。但经过这次远销香港,大大提高了昌乐西瓜的知名度,也为开辟昌乐西瓜市场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而且,当时西瓜的市场收购价是5到8分钱,外贸收购价是一角五分钱,使这批西瓜的亩收入达到了600元以上,创了当时经济作物收入的最高纪录,促进了全县西瓜的种植。
  这就是昌乐西瓜的第一次远足。这远足的记录,保持至今。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